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预报判据及方案
2008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4 天 山中 ) 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 在 华 , 杰 , 龙泉 , ( 3期 ) 刘 周 等 第
2 E r qaea mnsaino i in yu u nm u ein rm i 30 , hn ) . at uk d iirt Xn agU g r t o sRgo ,Uu q 80 1 C i h t of j Ao o 1 a
A s a t C m iigtef l ivsgt n o eitni fF y n8 0 er q a ei Xni g b t c : o bnn i d n et a o n t e syo u u . at uk n i a r h e i i h n t h jn
ON AUG. 1,9 1I XI I 1 1 3 N NJ ANG
S i HE u AIMe.in HIGu n . n HIJe ,S N J n ,B i a g ,S a g1 g x i
(.L nhuIsteo e m lg , hn at u k d n t tn L nhu7 00 C ia 1 azo ntuazo 3 00.hn ; it fS s o h s iao
4 0
内
陆
地
震
2 4卷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局.富蕴地震断裂带[ . 3 M]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95 71 . 18 :— 2 [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资料汇编[ ] 北京 : 出版社 , 8 : - , 7 4 G. 地震 1 55 6 2 9 56 4
篇论 文被评 为优 秀论 文 :
新疆南天山地区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 高� 强度大 � 本文选取了南天山地区 19 8 5 2 010 年 6 月 15 日 M
条, 采用 改进的两步回归法拟合了该地区土层加速度衰减规律 � 通过回归结果 和实际记录 资料 的对比分析 , 发现模型 � 的衰减曲线与实际观测 资料拟 合度更 高 , 同 时也发 现水平 向回归 结果 好于垂直向的回归结果 � 与该地区的其它地震加速度衰减关 系研究成果相比 , 此衰减关系 与实 际记录的吻合度较高 � 关键词 : 南天山地区 加速度 地震动衰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第 26 卷
第 4 期 ( 4 01 4 06)
中 国 地 震
E AR THQ U AK E R E SE AR CH IN CHIN A
V ol . 26
No. 4
2010 年 12 月
D ec .201 0
张振斌� 唐丽华, 2010, 新 疆 南� 天 山 地 区 土 层 场 地 地 震 动 峰 值 加 速 度衰 减 关 系 , 中国地震, 26 (4 ), 4 01 4 06�
2
资料选取
我 们选 取 19 8 5 2 010 年 6 月 15 日新 疆 南天 山 地区 3. 5 级 以上 主 � 余 震强 震 动 记 录共
360 条 , 其中 包括 19 8 5 年 8 月 23 日 乌恰 7.1 级 地 震 余 震 � 19 8 7 年 1 月 24 日 乌 什 6. 4 级地 � � 19 9 0 年 4 月 17 日乌 恰 6. 4 级地 震 � 19 9 6 年 阿图 什 6. 9 级 地 震� 19 9 7 19 9 8 年 伽 师 6 级 震 2003 年巴 楚 6. 8 级地震� 2008 年 乌 恰 6. 8 级地震� 2009 年 柯 坪 5.4 级 地 震 及 地 震强 震群 � 2010 年 乌恰 5. 1 级 地震 等 � 共选 取地 面 ( 土 层 ) 加 速 度记 录 360 条 ( 含 3 个 方 向 ) , 其中 M S 6. 0 加速 度记 录 60 条 , 6. 0 > M S 5.0 加 速 度 记录 77 条 , 5. 0> Ms � 3.5 加 速 度 记 录 223 条 � 在 选取 加速度 峰 值 参 数 时 , 两个水平分量中取其较大者�所用强震记录资料主要是 CD Q J1� CD Q J3� E T N A 型数 字 强震 仪 记录 , 台 站 场地 大 部分 为 � 类场 地 � 资 料 由新 疆 地震 局 强震 台网 提供 � 在进 行数 据分 析和 拟合 前, 对 数据 进行 了校 正和 优化 � 图 1 给出 了本 研究 所选 取资 料的 震级与 震中 距的 分布 , 从 该图 可以 看出 , 在选 取资 料中 5. 0级 � 以下地 震大 多数 在近 场 获 得记 录 , 震中 距 集 中 在 5 7 0km 之 间 ; 5. 0 6. 0 级 地震 分 布 比较 均匀 ; 6. 0 级以 上地 震在 震中 距 200km 以内 分布相 对比 较均 匀 �
地震机制

处于弹性状态时,岩石在破裂前能够承受一定 程度的应变(应变能). 当应力撤销时,岩石又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这时岩石的表现叫弹性体。
岩石破裂 (断层和节理)
岩石存在破裂面且两边未发生相互移动时,这个 破裂面叫节理。 岩石存在破裂面且两边发生过相互移动时,这个 破裂面叫断层。
节理
节理和风化
面的投影
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吴尔福网 1、基圆:赤平大圆,代表水平面, 0°-360°方位角刻度。 2、两条直径:EW,SN。 3、经向大圆:由一系列走向SN的, 向东或西倾斜,倾角不同(0°90°),间隔2°的投影大圆弧(代 表倾斜平面)组成。 4、纬向小圆:为一系列走向东西、 直立小圆的投影小圆弧组成。他们将 SN直径、经向大圆和基圆等分,每小 格为2 °。
震源机制解
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1. 线的投影:直线(OG)产状:90 °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H点。OD为 直线的倾伏向,HD为倾伏角。 2.平面的投影:平面(PGF)产状:SN/90 °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PHF。 PF代表走向,OH代表倾向,DH代表倾角。
线的投影
震源机制解
震源机制解
震源机制解
震源机制解在构造应力场中的应用
天山地区 中强以上 地震的震 源机制解
天山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 震源机制解各参数玫瑰图
川滇地区 中强以上 地震的震 源机制解
川滇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 震源机制解各参数玫瑰图
新疆天山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断错性质复杂 多样,主要以逆断层型地震和走滑型地震 为主;而川滇地区中强以上地震主要以走 滑型地震为主。 新疆天山地区走滑型地震大多包含倾滑分 量,单纯的水平错动地震数量极少;而川 滇地区走滑型地震的错动方式主要以水平 错动为主,倾滑分量较小。
北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
@
地名
一
断层
一 隐伏断层 ’
图 1 研 究 区 内 主要 断裂 分布
2 北 天 山地 区 中强 地震 震 源机 制解
震 源机 制解 可 以反映震 源 断层 的力学 性质 和 动 力学 特 征 , 出地 震 的 等效 释 放应 力 场 给 ( 王绍晋 等 ,0 2 。对数量 众 多 的地震 震 源 机 制解 , 20 ) 经统 计 分 析 , 以再 现 区域 应 力 场 的平 可
1 北 天 山 地 区 构 造 应 力 场 背 景 及 主 要 断 裂 带
天 山 山系 是塔里 木块体 与哈 萨克斯 坦块 体碰 撞 及新 生 代 再造 山作 用 的 产物 , 历 了一 经 个 十分 复杂 的构造动力 学过 程 ( 赵瑞斌 等 ,0 0 。由于天 山岩石 圈存在 低 速层 , 为地壳 内 20 ) 作 部 的韧性 滑脱 面 , 在南 北方 向 的水 平挤压 和地 幔形 变力 的共 同作 用 下 , 山上地壳 沿该 面表 天 现 出向南北 两侧逆 冲 的构造 现 象 ( 颐 等 ,0 0 。北 天 山造 山带 由一 系列 N 胥 20 ) WW 向展 布 的 线性 断层 、 断裂 和裂 隙系统组 成 ( 学钟 等 ,96 。北 天 山地 区现 代构造 应力 场 的主 体特 征 邵 19 ) 为近 南北一 北北 东方 向的 挤 压 , 印 度 板 块 的推 挤 方 向 一 致 ( 忠 淮 等 ,99 谢 富 仁 等 , 与 许 18 ;
水 河子 断裂 、 霍尔果 斯 一吐谷 鲁断 裂 、 比湖 一依 连 哈 比尔 尕 北 西 向断 裂 构造 带 、 什 河断 艾 喀
裂、 恰克 布河 断裂 ( 1 。除 艾 比湖 一依 连 哈 比尔尕 断裂 为右 旋 逆走 滑外 , 余 断裂 均 以逆 图 ) 其 冲为 主( 王海涛 等 ,0 6 。 2 0 )
根据GPS数据的北天山现代构造活动概率区研究

的裂隙网 , 从广义上来说 , 当于各 构造活动事件 中的一 个构造活动 。 这相 有见 解认 为活动 断裂 的作 用非 常 巨大 , 在地球 生命发 展 中 , 中包 括文 明世界 兴起 和生命 其 物质在整 个发展 过程 或进化 过程 中 的成 因演 化 , 往往 形成 对 生命 物 质特 别 是人 类 生存 环 境 的 有利条件 。许 多研究 者都将 活动 断裂 与地震 , 特别是 和最强 烈 的地震 震源 带相联 系… 。此 时 , 活动断裂 带 的介 质运 动特征非 常不 一致 , 可从 不 同级 别 的单 一速 度 和断裂线 性均 匀特征 , 变化 到地震 时显著位 移 的跳跃式 特征 。活动 断裂 和地 壳 的构 造 活动 地 区连 续 相 接 , 往 出现 于 同 往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学教育部地震考察 队和地震研究所科技合作范围内的中亚地 区 G S区 P 域测 网多年 的测量数 据 。在选取 区段 的范 围 内 , 网颇 为 均 匀 , 测 测点 数 多 , 测点 间的特 征 距离
约 1 m 或 1 m 内。图 1 示为 原始数 据 的剩余 速度 矢量 场和观 测 网 , 19 -2 0 0k 0k 所 是 95 0 4年期 间对每一 测点 取均值 获得 的运动参 数 ( 星号 为强烈 地震 , 点为 G S区域 测 点 ) 以下 提 出的结 P 。 果 为相应 上述期 间 的一些平 均值 。在地 质 时间尺 度 内 , 上述 时段非 常短 , 当地面 点出现短 时 但 相 对位移 变化 的事件 时 , 这种 时段 同样 是具有 重 要 意义 的。取 每一 测 点确 定 的矢量 减 去平 均 矢量 后 的矢量作 为剩余 速度 , 这种矢 量反 映 了研 究 区段 范 围 内欧亚 板 块 的运 动 特 征 。这 种 剩 余速 度场表 明 , 测到 地 观 从 南 向北稳定 运 动 , 体来 说 , 整 自塔 里 木 和 印度 半 岛北 界水 平 位 移速 率从约 1 -2 5 0mm/ a到哈 萨克 地 盾衰 减达 到背 景值 1 ~2mm/。上述 地 区 现代运 动 速 a
一个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判定指标被再次验证

7 级 以上 地 震 发 生 之 间 的 关 系 ,得 到 了 相 应
在 其后 的第 t 年 内没 有 发 生 7级 以上 地 震 。
基 于如果 5级 以上 地震 年频 次 对 7级 以上地
震具 有 预 报 意义 ,那 么 和 之 间应 该 具
Wa l l i s ) 二人 提 出来 的l _ 2 ] 。
1 基 于 5级 以上 地 震 年 频 次 的 7级 以 的 H 检 验 法 。
上 地 震 判 定 指 标
为 了分析 5级 以上地 震 年 频次 与 7级 以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3 1 ; 修 回 日期 :2 o 1 3 — 0 9 — 1 3 。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H 检 验法 的基本 思想 是将 所有 样本 数据 计算 各样 本 的秩 和 。如 果 各样 本 数据 没 有 显 著差 异 , 在样 本 容 量 相 等 的 情况 下 ,各 样 本 数据 的秩 和应 当相 等 或 相差 不 大 ;如果 各 样 本数 据有 显著 的差 异 ,则 各样 本 数据 秩 和 相 差较 大 。把所 有 的数 据 按 由小 到 大 的 次序 排 列 时 ,每一个 数 排在 第 几 号 的号 数 为这 个 数 的秩 ,当有 几 个 数值 相 同 的数 据 时 ,每 个 数
第 1 2期 ( 总第 4 2 0期 )
2 0 1 3年 1 2月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No .12 ( Se r i a l N o. 4 20) De c e m be r 。2 01 3
关于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的分析

关于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的分析近年来,我国地震频频不断,尤其是在四川省境内,更是发生过多次震级不同的地震,不仅危及广大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还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于是,近年来,国家对地震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地震部门也为此加强了工作的力度。
但是,在地震前兆判据的这一议题上,却引起了社会的争议。
本文将针对地震这一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难,对其的前兆判断依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标签:地震预测地震前兆自然灾难判断依据1简析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1.1分析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指的是:地震发生之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当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1.2简析地震前兆的判据地震前兆的判据对地震预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地震前兆的判据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地震有没有前兆、地震的前兆不具有高准确性、前驱波可以作为地震判断的依据等。
其实,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是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的,这就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震前兆判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从而引发了地震前兆判据的客观性问题。
2简析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2.1把假说作为判据引发的问题地震前兆的判据是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的,但是很多人却总是把假说当成是地震前兆判断的依据,比如:地震云,地震云在古代的时候就有记载,且印度学者伐罗诃密希罗也曾经在他的书中提及到了这种震前的天气现象。
因此,当代大多数人都认为地震云是地震即将到来的判断依据。
但是,地震科学家在对地震云进行研究之后,却发现地震跟这种天气现象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关联的。
2.2把某类异常现象作为判据引发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地震之前发生的异常现象都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然而,在没有科学论证的铺垫下,有些异常现象不能拿来作为地震前兆的判据,比如:在1995年,日本的某次地震之前,有人在房子的地下室里检测出了氡气,且当时整个地表的氡气含量也比往常增加了10%。
新疆中强地震前ECRS方法的异常研究

通 过 上述 值域 谱 的分 析 与计 算 , 一步计 算 出 进 不 同研究 考察 时段 的分值域 地震对 应相关 谱 。采 用
震 学参数 进行基 于地震对 应相关 谱 的综合异 常研究 的方法 , 即是一种 新 的探 索尝试 。王琼 等 利 用该
方法 进一 步研究 了新疆天 山地 区中强震 前多种 地震 学参数 综合 异常时 间特征 。在该 方法 深入研究 过程 中, 王海 涛等 于 2 0 0 9年将地 震对应 概率谱 重新命 名 为 地 震 对 应 相 关 谱 ( atq a e C rep n ig E rh u k ors o dn
目前 常 用 的 地 震 学 参 数 预 报 方 法 有 2 O多 种 _“ , 1 ] 主要是利 用 地震 目录 上 的信 息 来描 述 区域 地震 活动性 的统 计 特征 , 括 时段 区间 、 间 范 围、 包 空
y n e ho i g m t d ofECR S,a d i p i d i e le r hq a a e . T h e ul ho s t tt om p e n sa ple n r a a t u ke c s s e r s ts w ha he c r—
关键 词 :地 震 对 应 相 关 谱 ( CRS ;综 合 前 兆 异 常 ;MAT E ) LAB;分 析 软 件 ;地 震 预 测
中 图 分 类 号 : 3 5 7 P 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0 1 0 —0 5 — 0 0 0 84 2 1 )2 19 7
学
报
第 3 3卷
组 斜 率 法 和 合 成 信 息 流 方 法 , 形 变 观 测 资 料 转 换 将
2020年1月16日库车M_(S)5.6地震前库尔勒地震台部分资料异常特征

华南地震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Vol.41,NO.1 Mar.,2021
段绍鑫,张森,邓明文,等2020年1月16日库车腌5.6^^库尔勒艇台部分资料异常特征[J].华南地震,2021,41 (1):X-XX. [DUAN Shaoxin, ZHANG sen, DENG Mingwe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Data Anomalies at Korla Seismic Station before Kuche Ms5.6 Earthquake on January 16th, 2020[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2021,41(1) :65-72]
收稿日期:2020-01-10 作者简介:段绍鑫(1990-),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E-mail: 936818813@
66
华南地震
41卷
0引言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01月16日
16 32 38 (
)
5.6
,
83.60OE,震中深度 16km;
km ,
M 1.2,
MJ.7、M2.1;库米什测震台 0〜100 km、101~200
km、201 ~300 km Ml1.3、叫
MQ6、
“
”
,
取2008年以来100 km范围内M三1.0地震作为研
,
S-P臆10 s
M逸1.0
;
501 孤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
29
80~250 km范围内Ml三2.0且
新疆4次中强地震前小震震源机制变化特征

( )震 源机制 解 的系统 聚类分 析 方 法 J 2 。该 方 法 从 模 式 识 别 中系统 聚类 的基 本 思 路 出
1 2 资料选 取 .
本 文 中选 取 了新 疆 台 网分 布相 对 较 好 的北 天 山和 中天 山地 区 2 0 0 3年 2月 1 日石 河 子 4 54 . 级地 震 、0 6年 1 月 2 20 1 3日乌苏 5 1级 地震 、0 7年 7月 2 . 20 0日特 克 斯 5 9级 地震 和 2 0 . 08
发, 结合 震源 机制 解本 身 的表达方 式 , 定义 以每 2个 震 源 机制 的 P轴 与 P轴 、 与 T轴 在 三 T轴
收稿 日期 :0 11-9; 回 日期 :0 11.4 2 1 —00 修 2 1 .11 . 课题 项 目: 国家 科 技 支 撑 子 专 题 (0 6 A 0 0 - -2 资 助 . 2 0 B C 1 30 0 ) B 4 作者简 介: 聂晓红 (9 5~) 女 , 17 , 助理研究员 ,9 9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 19 主要从事地震活动的预测与研究
1 研 究 方 法 和 资 料 选 取
1 1 计 算方 法介 绍 . ( )直 达波 P、 最大振 幅 比反演 中小 地 震震 源 机 制 断 层 面解 方 法 J 1 一一 S 。此方 法 采 用 层 状
介质点源位错模型的广义投射系数快速算法 , 由理论地震 图的 P S 、 震相的最大振幅 比值拟合
E— i : io o g ni@ y h o t m. n mal x a h n e a o.o e
新疆南天山西段地震波参数前兆识别预报指标及效能评价

地 震 波 的研 究 在 地 震 学 基 础 研 究 中有 重 要 作 用 . 在 2 早 O世 纪 5 、O年 代 研 究 人 员 发 现在 O6 时 间 、 间 和 震 级 一 定 的情 况 下 , 同 的 台 站 记 录 的 地 震 尾 波 具 有 相 同 的 衰 减 形 态 . 一 发 现 空 不 这 对 以 后 的 地 震 波 研 究 工 作 起 到 了 推 动 作 用 . O世 纪 6 2 O年 代 末 Ak 提 出 了 尾 波 散 射 理 论 , 得 i 使 研 究 人 员 可 以 由 多 台多 震 资 料 同 时 得 到 各 个 地 震 的 震 源 因子 和 场 地 因子 资 料 . O世 纪 8 2 O年 代 末 Ak 将 其 进 一 步 完 善 , 成 目前 通 用 的表 达 式 Q( )一 Qo 。 尚铁 梁 等 人 之 后 又 提 出 了 i 形 厂 f . 尾 波 多 次 散 射 理 论 , 一 步 完 善 了上 述 表 达式 . 着 尾 波 研 究 工 作 的 深 入 , 现 了利 用 尾 波 进 进 随 出 行 预 报 尝 试 的方 法 , 如地 震 尾 波 衰 减 系数 、 震 尾 波 持 续 时 间 比等 . 文 在 利 用 振 幅 比 、 震 波 地 本 地 衰 减 系 数 、 震 尾 波 持 续 时 间 比对 新 疆 地 震 危 险 区 进 行 短 临 动 态 跟 踪 的 经 验 基 础 上 , 统 总 结 地 系 了 新 疆 南 天 山西 段 5个 地 震 台 记 录 的 共 计 4 9年 的 地 震 波 资 料 , 为 利 用 地 震 波 资 料 预 报 地 震 认
北天山地震带测震学预测方案初探

0 引 言
在 有 限的地 震机 理研 究 基础 上 , 合 经 验 性 综 预报 和物理 性预 报 的有 效 成果 , 中强 地震 作 出 对
一
技术途径。
1 基 础资 料
本 文 所 用 地 震 资 料 源 自 新 疆 地 震 目 录
( 90 20 1 7 - 0 9年 ) 研 究 区 范 围 见 图 1 17 一 , 。 9O
震 带 17-2 0 9 0 0 9年 1 4次 5级 以上 地 震 进 行 系 统 分析 , 以便 总结 出符 合 地方 地震 局 地震 预 测 的
表1
北 天 山地 震 带 17 - 20 9 0 0 9年 5级 以上 地 震 参 数
收 稿 目期 :00一O 21 0一O 0
作者简介: 波(95 周 17 ~
19 —1 97 1一O 玛 尼 肘 . 8. 3
1 9
2 O 21
2 2 2 3
19 9 8一o —- o o 4 2 o— 6 O
2o o 3—0 —也0 8 4 0 一O 5 2 0 0 4—1 2—_0 5一O 20 8
2 0 —0 0 7 4_ 2 0 — 0 0 7 9 2 0 —1 0 7 2—_ 0 9 一 O 2 0 5
摘要 : 于测震 学 A 值 、 基 6 地震 异 常变化及 空区 等 , 新 疆 北 天 山地震 带 17 对 90年 以 来 5级 以上地 震 进行 了系统 分析 , 成 了该 区中强震初 步预 测方 案 , : 疆 北天 山地震 带 西 区 A 形 即 新 6值 低 于 均值 半年 , 东
1 2
17 0 9 3— 6—0 , 河 ^s. 3精 ,60
17 9 4—1 一O , 苏 s. 1 3昭 50
天山地震带应力状态分析

198
内陆地震
35卷
同。整体区域内应力场的主压应力伏角普遍较小,0.4。~44.38°,处于近水平的挤压状态。 该反演结果与前人研究所得也较为一致卩1 °图中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方向为三维空间 矢量投影到水平面的结果,红色箭头代表主张应力轴最优方向,黑色箭头代表主压应力轴最优 方向,投影线段越长表明该矢量越水平,反之越垂直。
86°
88°
90°
44°
42°
40°
38°
图1天山地震带台站及主要断裂带分布图 F]—博罗科努断裂带;2—喀什河断裂带;5 -霍拉山前断裂带;F4 —克萨勒断裂带;F5 -柯坪断裂带;
F6—马尔坎苏一乌衣塔克活动断裂带 Fig. 1 Distribution map of stations and main fault zones in Tianshan seismic belt
2期
雷啸宇等:天山地震带应力状态分析
189
进行评估,即对全部数据进行抽样评估,计算中 样的默认范围为1 000〜5 000次,置信
水平的
范围为69%〜95%,其中采样的迭代次数对于解的不
评价至关重要,重
采样次数过少会导致结果没有可信 o.6「
度,次数过多会导致计算量很大,且
o0-4
计算时间冗长[⑺。本文中设置为 °-5_
43%;逆冲型
及逆冲
型的地震共212个,
41% °图中 为正断型,绿色为不确定型,黑色
为逆冲型,紫色为 型。图3显示震源机制解震级的分布 ,从各类型震源机制解具体数
据和分布特 以看出,天山地震带发生的地震多为逆
,其压力轴由NS到NEbo
北天山地震带地震 呈现西强东弱的特点,强震 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以西[1°,其地震
新疆天山地区强震前地震条带不清晰的原因初探

Pr lm i a y Re e r h o h a o f Un la e s i l f r i - t o g e i n r s a c n t e Re s n o c e r S im c Be tBe o e M d s r n
E rh u k si in h n Mo n an Ara ija gUy e u o o u e in a tq a e n T a s a u ti e ,X n n g rA tn mo sR go i
维普资讯
第3
地
震
学
报
Vo .3 No 1 1 0 .
Ma c r h,2 0 08
20 0 8年 3 月
N0RTH W ES TERN EI M 0L S S 0GI CAL J 0URNAL
新疆 天 山地 区强震前 地 震条 带不 清 晰 的原 因初探
龙 海英 ,聂 晓 ,高 国英 红
新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地 震 局 , 疆 乌 鲁木 齐 新 8 0 1) 3 0 1 摘 要: 新疆地 区在 强震 前地 震条 带不 明显。本文对 比分析 了新疆 天 山与 川滇地 区区域构 造背景和
地 震 震 源机 制 解 , 到 : 新 疆 天 山地 区 区 域 地 震 构 造 以 逆 冲 型 为 主 , 川 滇 地 区 区 域 地 震 构 造 以 得 ① 而
走滑型 为主 。②1 7 9 0年 以来 的天 山地 区中强地震 以逆断层和走 滑 型地 震 类型 为主 , 滑 型地震 多 走 数 包含较 大的倾 滑分量 ; 而川 滇地 区 6 强震 以走 滑型地 震 类型 为主 , 级 地震 主 要 以水 平错 动为主 。
认为弱震 条带适 用于 以水平剪切 错动 为主 的地震 , 而新 疆天 山地 区地震倾 滑分量较 大 , 因此 中强地 震前弱 震条带 图像 不 清晰 , 中短 期地震 预报 意义不显 著。
新疆天山地区定点形变群体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

评价0 ,本 文试 图通 过对分 区( 天山 、 I 北 南天 山) 的各 类形变 异常进行 综 合分 析 , 述群 体 异 描
常 与 中 强 地 震 活 动 的 关 系 . 时 探 讨 形 变 观 测 的 趋 势 项 转 折 与 区 域 地 震 活 动 增 强 的 关 系 同
・
收稿 日期 : 0 10 7 修改 回 日期 :0 10 2 0 20 } 2 0 —8 2 3 作 者简 介 : 义 陵( 9 1) 女 . 杨 1 5 . 江西 上饶 』 . 、 高级 工栏 师 一 主要 从事 地震 前 兆及地 震 预 报研 究
维普资讯
中 图分 类 号 :3 57 — P 1 2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00a 7 (o 2O 一0 IO 10 一g4 g o )l0 9-r a
引 言
地 壳形变 与岩 石破裂 是 与强地震 孕育过 程密 切相关 的前 兆 现象 , 近年 国内 地震 学者 试 图从前兆 场 、 变场 。 。 形 在空 间域 和时 间域 的动态 变 化人 手 ・ 探索 地震 预报 的思 路 , 同时 结合地球 动力学 和空 间大地测量 ( P ) G S 的结 果 , 机理上 探讨在 区域 应力场 作 用下 . 从 未来强
1 思 路 及 方 法
1 1 思 路 .
新 疆 地 域 广 大 . 跨 阿 尔 泰 、 山 和 西 昆 仑地 震 带 . 中 强 地 震 的 频 发 地 区 。 各 种 条 件 纵 天 是 受 的限制 , 目前 新 疆 的 定 点 形 变 观 ' 点 分 布 稀 少 . 距 多 在 几 百公 里 ・ 远 超 过 中强 地 震 震 源 坝 9 相 远
新疆南天山地区震群前兆性分析

2
2017-19-25
阿克陶 (是) (是) ( 是) ( 是) (非) ( 是)
( 是)
( 是)
U-Kp型前兆震群 ( 是)
3
2017-1144
伽师
0290 0256 724- 020 0297 0280 K<0. 20 p >0. 25
( 是) (非) ( 是) ( 是) (是) (非) (非)
( 是)
(非)
7
2018-06-03
027 0207 0233 0240 0263 02-4 U < 25 伽师
>0255 K <0 2-0
非前兆震群
(非) (非) (非) (非) (非) (非) (非)
(非)
(非)
0299 0236 7283 7246 0266 0244 K < 2- U >0250 K <0 2-0
2震群序列参数和震群类型探讨
2.5前兆震群识别和检验
22世纪88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依据传统参数方面研究震群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用单
震群的参数特征值来
来中强地震的发生2
应 震群 中强地震的震群参数
指标。一般来认为,判定前兆震群单项指标规定为:t/>0.5,K>0.7 , 2<0. 55,2>0. 65,h<
△ MlW5.2,最大与次级大地震震级差 MlWU,且满足单个地震震级M^Ho (5)震群序
列开始前和结束后连续7天记录到MlMH 地震次数不超过3次,则以序列第一个地震所在
日为起始时间,以序列最后一个地震所在日为结束时间。 该定义对震群范围和震群序列前后起止时间做了重新定义,提高震群参数的可信度。
包尔图断裂和硕—和静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证据

文章编号:1001 ̄8956(2021)01 ̄0067 ̄08中图分类号:P31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包尔图断裂和硕 和静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证据①黄帅堂1ꎬ马建1ꎬ刘志坚1ꎬ赖爱京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11ꎻ2.阿克苏中心地震台ꎬ新疆阿克苏843000)摘要:天山是典型的陆内造山带ꎬ对天山内部构造变形特征的探讨ꎬ有利于认识其变形过程和应变分配方式ꎮ目前ꎬ天山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于盆 山结合部位ꎬ然而ꎬ对于天山内部活动断裂的研究并不多见ꎮ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于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断裂 包尔图断裂ꎮ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ꎬ包尔图断裂是一条NWW走向的兼具逆冲性质的左旋走滑断裂ꎬ全长逾400kmꎬ是一条区域性深大断裂ꎮ断裂控制了小尤路都斯盆地和现代河谷的形成ꎬ根据断裂几何展布可初步划分为东西2段ꎬ在和硕 和静段ꎬ断裂线性笔直ꎬ断错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多期地貌面ꎬ最大垂直位错量为9.6~10.7mꎬ最小垂直位移量0.8~0.9mꎻ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应与断裂东段库米什盆地的左旋滑动速率一致ꎬ约0.56mm/aꎮ断层最新活动断错水系T1阶地ꎬ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层ꎮ关键词:包尔图断裂ꎻ断错地貌ꎻ活动时代ꎻ滑动速率ꎻ和硕 和静doi:10.16256/j.issn.1001 ̄8956.2021.01.008㊀㊀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欧亚板块内部广泛变形ꎬ同时ꎬ其远程效应也导致绵延2000余千米的天山造山带重新复活ꎬ形成了现今横亘于新疆中部的板内造山带[1 ̄6]ꎮ而天山两侧盆 山交汇部位近EW向逆冲褶皱系控制了天山主体发育ꎬ是现今变形最为强烈的部位[1ꎬ5ꎬ7 ̄8]ꎮ此外ꎬ天山内部还发育多条斜切天山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ꎬ如费尔干纳断裂㊁博罗科努 阿其库都克断裂和以左旋走滑为主的NEE走向的断裂ꎬ这些断裂共同吸收了天山地区的变形ꎮ目前ꎬNW ̄SW走向右旋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已经有了大量研究ꎬ获得了断裂的展布㊁滑动速率㊁古地震期次等特征[9 ̄12]ꎮ与之相对应的ꎬ天山内部一些断裂由于受到交通条件及第四纪堆积物稀疏等因素的限制而鲜有研究ꎬ而这些断裂大多是古生代先存深大断裂ꎬ规模巨大ꎬ并且新生代以来活动的深断裂一般控制着旁侧地质构造的发展和演化ꎬ同时也是重要的发震构造ꎬ天山内部中强地震的孕育常与这些断裂关系密切[2ꎬ13 ̄15]ꎬ所以ꎬ研究这些断裂对全面认识天山地区的活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ꎮ本文中以天山中段包尔图断裂为切入点ꎬ基于高分辨率GoogleEarth影像遥感解译ꎬ对包尔图断裂的几何展布进行重新厘定ꎮ为了确定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ꎬ对包尔图断裂和第35卷㊀第1期2021年㊀㊀3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陆地震INLAND㊀EARTHQUAK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5㊀No.1Mar.㊀2021①收稿日期:2020 ̄03 ̄01ꎻ修回日期:2020 ̄06 ̄12.课题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援疆项目)(2016IES0103)ꎻ地震应急青年课题(CEAEDEM201916)ꎻ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1910).作者简介:黄帅堂(1990~)ꎬ男ꎬ工程师ꎬ硕士ꎬ2016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ꎬ主要从事活动构造㊁构造地貌方面研究.E ̄mail:shuaith@126.com8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硕 和静段进行了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工作ꎬ通过细致地野外断层识别ꎬ发现了包尔图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可靠证据ꎬ通过对断错地貌面的高精度测量和统计不同期次地震的位移特征ꎬ利用收集到的断裂带附近地貌面年龄ꎬ定量化计算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速率ꎬ这一发现对理解天山地区构造变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ꎮ1㊀区域构造背景本研究区为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地区ꎬ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ꎬ其构造演化主要包括震旦系至石炭纪南天山古洋盆经历了裂解㊁扩张㊁俯冲㊁收缩㊁碰撞以及二叠纪的后造山作用等[16 ̄17]ꎮ山体主要由古生代地质体组成ꎬ常见元古界中天山群片岩㊁上古生界泥盆碎屑岩㊁碳酸盐岩以及华力西期侵入岩ꎮ中生代地层极为少见ꎬ新生代第四系地层也仅零星出露于河流两岸部位[12ꎬ18]ꎮ包尔图断裂是中天山内部的一条重要构造带ꎬ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ꎮ中天山南缘断裂 包尔图 库米什大断裂以南为塔里木 中朝板块ꎬ中天山北缘断裂 博罗科努 阿其库都克深断裂以北为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ꎬ两者中间为木扎尔特 红柳河板块缝合构造带[16ꎬ19]ꎮ沿包尔图断裂自东向西发育有榆树沟蛇绿岩㊁古洛沟蛇绿岩[20 ̄21]和广泛发育的花岗岩体ꎮ包尔图断裂的最新活动痕迹主要位于断裂控制的河谷内ꎬ沿断裂切割早期的山脊和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洪积扇和阶地ꎬ并形成不同高度的断层陡坎ꎬ本次研究集中在第四纪地貌面保存完好㊁陡坎发育的和硕 和静段ꎮ2㊀包尔图断裂几何结构特征包尔图断裂是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断裂ꎬ同时也是天山地区NWW向重要断裂之一ꎮ目前ꎬ已有学者从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以及包尔图断裂带附近蛇绿岩㊁花岗岩的起源㊁成因机制㊁年龄㊁地质意义㊁成矿等不同方向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6ꎬ19ꎬ22 ̄26]ꎮ而包尔图断裂作为天山内部的重要的大型断裂带ꎬ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27 ̄29]ꎮ通过前人调查研究ꎬ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认为ꎬ该断裂西部交于哈尔克山断裂ꎬ由小尤路都斯盆地北缘向东经巴仑台南㊁克尔古提乡㊁乃仁克尔乡㊁包尔图ꎬ最终在库米什北向东与博罗科努 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相交汇ꎬ全长逾400kmꎮ是一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图1aꎬ图中红色框代表研究区位置)ꎬ同时ꎬ该断裂也是中天山结晶轴与南天山褶皱带的分界断裂ꎬ断裂走向NWWꎬ断面倾向NNEꎬ倾角45ʎ~70ʎꎬ为具左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ꎬ断裂破碎带宽度200~350m(图1a)ꎮ断裂以乃仁克尔乡本布图村为界可划分为东西2段ꎮ断裂西段始于哈尔克山断裂ꎬ向西经过巴仑台镇㊁克尔古提乡ꎬ最终截止于乃仁克尔乡ꎬ该断裂段断层主要分布于山势陡峭的南天山山区ꎬ断层走向NWWꎬ通过野外调查发现ꎬ断裂切过古生代基岩ꎬ在断层上㊁下盘形成了明显的落差ꎬ同时断层控制形成了线性笔直的断层槽谷和垭口地貌ꎬ断裂还左旋断错了山脊ꎬ并形成了典型的闸门脊地貌ꎬ在断裂带附近发育宽200~300m的基岩破碎带ꎻ断裂东段西端位于乃仁克尔乡ꎬ向东经过本布图村㊁包尔图村ꎬ最终沿库米什镇东北与博 阿断裂相交ꎬ该断裂段倾向NEꎬ山前广泛发育晚第四纪以来的冲洪积物ꎬ基座为紫红色花岗岩ꎬ在断层附近可见断裂形成的多条次级断层陡坎以及串珠状泉水ꎬ并且断层左旋断错水系ꎬ形成了断头沟等地貌(图1b)ꎮ图1㊀包尔图断裂附近地震构造图(a)包尔图断裂几何展布㊀(b)研究区地震构造BTF 包尔图断裂ꎻWTF 乌拉斯台断裂ꎻBAF :博阿断裂ꎻYBF 焉耆盆地北缘断裂ꎻKDH 开都河断裂ꎻKL F:库尔勒断裂ꎬXDF 兴地断裂Fig.1㊀SeismotectonicmapnearBaoertufault3 断裂活动最新地貌证据地貌是断层作用在地表最直观的反映ꎬ其活动时代㊁活动强度㊁活动特征均可在地貌上表现出来ꎮ在GoogleEarth影像上ꎬ包尔图断裂平直切割地层ꎬ并控制了断裂附近河谷的形成ꎬ沿断裂带可见断层横切山脊和冲沟ꎬ并断错了多期冲洪积台地和冲沟阶地ꎬ形成了断层陡坎㊁断层泉㊁断层垭口ꎬ断层槽谷等典型微地貌现象ꎮ在和硕县东北部乃仁克尔乡北本布图村附近ꎬ地震断裂切割基岩山体㊁冲沟以及地震发震前形成的堆积地貌ꎬ在断裂带附近发育多种地震断层地貌ꎮ在山前冲洪积扇体上ꎬ断层断错形成了一条高而陡的断层陡坎ꎬ经过差分GPS测量获得断层陡坎高度在8.2~9.2m左右(图2a㊁b)ꎬ该陡坎南侧发育一条高1.4~1.5m的反坎ꎬ同时ꎬ断裂附近还发育串珠状的泉水和断层垭口地貌(图2a㊁c㊁e)ꎮ在水系以东ꎬ多条次级断层组成的断层带切过紫红色花岗岩台地ꎬ在台地上形成了宽阔的基岩破碎带(图2a㊁d)ꎮ96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帅堂等:包尔图断裂和硕 和静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证据㊀㊀㊀㊀㊀㊀㊀图2㊀本布图村附近野外地貌特征照片及实测剖面图(a)本布图村附近Googleearth影像解译图ꎬ白色虚线代表差分GPS地形测线㊀(b)正坎照片(c)沿断层反向陡坎发育的断层泉㊀(d)断层附近的基岩破碎带㊀(e)断层垭口照片Fig.2㊀PhotosoffieldgeomorphologicalfeaturesandmeasuredprofilesnearBeibenbutuVillage在巴仑台镇以西的冲沟内可见包尔图断裂平直切过河流阶地ꎬ形成了明显的断层陡坎ꎬ陡坎高度约3.5m(图3a㊁b)ꎬ陡坎平直㊁陡立ꎬ说明陡坎形成以后未经过河流作用的破坏ꎬ断层活动时间较新ꎬ而根据堆积物特征推测其时代应该不会超过晚第四纪ꎬ故可初步判断断裂的活动时代ꎻ同时ꎬ沿冲沟东西两侧追索发现ꎬ断裂穿过山脊时形成了明显的半月形断层垭口(图3c㊁d)ꎬ可判定包尔图断裂经过的准确位置ꎮ在和静县以北巴仑台镇古尔温图勒尕村附近ꎬ可见多条次级断层发育ꎬ断层带附近基岩破碎ꎬ地势高差明显ꎬ并在山脊线附近形成弧形断层垭口(图4a㊁d㊁e㊁f)ꎮ同时ꎬ通过调查发现ꎬ在水系T1阶地上发育一条线性笔直的断层陡坎ꎬ利用差分GPS测量2条陡坎高度ꎬ高度在0.8~0.87m之间(图4a㊁b㊁g)ꎬ这是包尔图断裂附近发现的最小的垂直位移量ꎬ认为是最近一次地震活动的同震位错量ꎮ0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图3㊀和静西包尔图断裂地貌特征(a)和静西Googleearth影像图㊀(b)断层陡坎照片㊀(c)冲沟东侧断层垭口照片㊀(d)冲沟西侧断层垭口照片Fig.3㊀Geo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XibaoertufaultinHejing4 结论与讨论地质地貌是识别断裂和古地震的最直观证据之一ꎬ借助微地貌现象可为断层几何学展布ꎬ地貌单元划分㊁断层运动学特征以及古地震识别提供最直接的活动证据[30 ̄33]ꎮ包尔图断裂是南天山内部一条NWW-SEE走向的兼具逆冲性质的左旋走滑断裂ꎬ断裂西部交于哈尔克山断裂ꎬ由小尤路都斯盆地北缘向东经巴仑台南㊁克尔古提乡㊁乃仁克尔乡㊁包尔图ꎬ最终在库米什北向东与博罗科努 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相交汇ꎬ全长逾400kmꎬ是一条区域性深大断裂ꎮ任光雪等利用无人机技术测量库米什盆地北缘包尔图村东西两侧3个地区ꎬ获得晚更新世早期洪积扇垂直位移量为(4.5ʃ0.8)~(13.1ʃ0.5)mꎬ水平位移量为(11.5ʃ0.6)~(67.4ʃ2.3)mꎮ晚更新世晚期洪积扇垂直位移量为(0.7ʃ0.1)mꎬ水平位移量为(2.5ʃ0.5)mꎬ根据洪积扇特征对比认为ꎬ库米什盆地内的晚更新世早期洪积扇年龄与焉耆盆地南缘断裂附近同时期洪积扇年龄一致ꎬ为120kaꎬ估算其晚更新以来的走滑速率为0.56mm/a[34]ꎮ本文通过室内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ꎬ断裂控制了现代河谷的形成ꎬ根据断裂几何展布可初步划分为东西两段ꎬ在和硕 和静段ꎬ断裂线性笔直ꎬ断错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多期地貌面ꎬ最大垂直位错量在9.6~10.7m范围内ꎬ最小垂直位移量约3.5mꎻ最大水平位移量在800~1200m之间ꎮ最新的断层活动证据位于古尔温图勒尕村附近ꎬ其垂直位错量为0.8~0.9mꎬ说明包尔图断裂在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ꎮ对比我们调查的结果发现ꎬ包尔图和硕 和静段与库米什盆地北缘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位移量具有很强的一致性ꎬ说明断层活动性具有明显的一致性ꎬ那么ꎬ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应以左旋走滑为主ꎮ17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帅堂等:包尔图断裂和硕 和静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证据㊀㊀㊀㊀㊀㊀㊀大量研究表明ꎬ天山内部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样式和变形特征主要受到山体内部盆山两侧边界逆断裂和分割不同基岩山体的走滑活动断裂作用的影响ꎬ这2类断层共同调节和吸收了现今天山NS向的挤压缩短变形ꎮ包尔图断裂作为天山内部一条NWW SEE走向的重要先存断裂ꎬ研究其构造变形及活动参数将对认识天山内部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ꎬ下一步仍需进行更多调查和研究ꎮ图4㊀古尔温图勒尕村附近野外地貌特征照片及实测剖面图(a)古尔温图勒尕村附近断层展布图㊀(b)断层展布卫星影像图㊀(c)断层展布卫星影像解译图㊀(d)推测层通基岩区位置㊀(e)断层垭口照片㊀(f)断层附近基岩产状㊀(g)断层断错冲沟阶地及野外测量剖面Fig.4㊀GeomorphicfeaturephotosandmeasuredfaultscrapprofileneartheGulwentulegaVillage包尔图断裂是南天山内部一条NWW ̄SEE走向的兼具逆冲性质的左旋走滑断裂ꎬ断裂西部交于哈尔克山断裂ꎬ由小尤路都斯盆地北缘向东经巴仑台南㊁克尔古提乡㊁乃仁克尔乡㊁包尔图ꎬ最终在库米什北向东与博罗科努 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相交汇ꎬ全长逾400kmꎬ是一条区域2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性深大断裂ꎮ断裂控制了现代河谷的形成ꎬ根据断裂几何展布可初步划分为东西两段ꎬ在和硕 和静段ꎬ断裂线性笔直ꎬ断错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多期地貌面ꎬ最大垂直位错量在9.6~10.7m范围内ꎬ最小垂直位移量约3.5mꎻ最大水平位移量在800~1200m之间ꎮ最新的断层活动证据位于古尔温图勒尕村附近ꎬ其垂直位错量为0.8~0.9mꎬ说明包尔图断裂在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ꎮ参考文献:[1]㊀MolnarPꎬTapponnierP.CenozoictectonicsofAsia:Effectsofacontinentalcollision[J].Scienceꎬ1975ꎬ189(4201):419 ̄426.[2]㊀TapponnierPꎬMolnarP.ActivefaultingandCenozoictectonicsoftheTienShanꎬMongoliaꎬandBaykalregions[J].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ꎬ1979ꎬ84(B7):3425 ̄3459.[3]㊀WindleyBFꎬAllenMBꎬZhangCꎬetal.PaleozoicaccretionandCenozoicredeformationoftheChineseTienShanRangeꎬcentralAsia[J].Geologyꎬ1990ꎬ18(2):128 ̄131.[4]㊀AllenMBꎬWindleyBFꎬZhangCꎬetal.EvolutionoftheTurfanBasinꎬChinesecentralAsia[J].Tectonicsꎬ1993ꎬ12(4):889 ̄896.[5]㊀邓起东ꎬ冯先岳ꎬ张培震ꎬ等.天山活动构造[M].北京:地震出版社ꎬ2000.[6]㊀田勤俭ꎬ丁国瑜ꎬ郝平.南天山及塔里木北缘构造带西段地震构造研究[J].地震地质ꎬ2006ꎬ28(2):213 ̄223.[7]㊀AvouacJPꎬTapponnierPꎬBaiMꎬetal.ActivethrustingandfoldingalongthenorthernTienShanandlateCenozoicrotationoftheTarimrelativetoDzungariaandKazakhstan[J].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ꎬ1993ꎬ98(B4):6755 ̄6804.[8]㊀张培震ꎬ邓起东ꎬ杨晓平ꎬ等.天山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J].中国地震ꎬ1996ꎬ12(2):127 ̄140.[9]㊀杨晓平ꎬ沈军.天山内部博罗可努断裂精河 阿拉山口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J].地震地质ꎬ2000ꎬ(3):305 ̄315.[10]沈军ꎬ李莹甄ꎬ汪一鹏ꎬ等.阿尔泰山活动断裂[J].地学前缘ꎬ2003ꎬ(S1):132 ̄141.[11]耿昭ꎬ李军ꎬ吴国栋.用逐一布线法获取探槽地层缩短量 以博 ̄阿断裂中东段为例[J].西部探矿工程ꎬ2016ꎬ28(9):143 ̄147.[12]黄伟亮ꎬ杨晓平ꎬ李胜强ꎬ等.焉耆盆地北缘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及地震危险性[J].地震地质ꎬ2018ꎬ40(1):186 ̄203.[13]SelanderJꎬOskinMꎬOrmukovCꎬetal.Inheritedstrike ̄slipfaultsasanoriginforbasement ̄coreduplifts:ExampleiftheKungeyandZailiskeyrangesꎬnorthernTienShan[J].Tectonicsꎬ2012ꎬ31(4):TC4026.[14]冯先岳.新疆古地震[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ꎬ1997.[15]吴传勇ꎬ吴国栋ꎬ陈建波ꎬ等.天山内部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速率[J].内陆地震ꎬ2013ꎬ27(2):97 ̄105.[16]肖序常ꎬ格雷厄姆SA.中国西部元古代蓝片岩带 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前寒武纪蓝片岩[J].新疆地质ꎬ1990ꎬ(1):12 ̄21.[17]朱志新ꎬ李锦轶ꎬ董莲慧ꎬ等.新疆南天山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J].地质通报ꎬ2009ꎬ28(12):1863 ̄1870.[18]王洪亮ꎬ何世平ꎬ张二朋ꎬ等.中国天山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岩石地层系统厘定及沉积环境分析[J].地层学杂志ꎬ2005ꎬ(S1):541 ̄547.[19]王行军ꎬ王根厚ꎬ专少鹏ꎬ等.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花岗岩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ꎬ2012ꎬ31(8):1251 ̄1266.[20]张旗ꎬ赵太平ꎬ王焰ꎬ等.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几个问题[J].岩石矿物学杂志ꎬ2001ꎬ(3):273 ̄280.[21]龙灵利ꎬ高俊ꎬ钱青ꎬ等.西南天山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地壳增生 来自花岗岩的证据[C]//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委员会ꎬ2006:161 ̄162.[22]欧长可ꎬ李随领.新疆和静骆驼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ꎬ2012ꎬ24(4):144 ̄145.[23]何海军ꎬ刘兴忠ꎬ郑天成.新疆和硕县包尔图铜矿矿体特征及控矿构造[J].世界有色金属ꎬ2017ꎬ(9):158.[24]王梓桐ꎬ王行军ꎬ刘海鹏ꎬ等.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红山岩体地质㊁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讨论[J].地质调查与研究ꎬ2018ꎬ41(1):51 ̄59.[25]杨可ꎬ王威ꎬ李明昱.新疆和硕县克孜勒塔格北侧盆地地质特征及成煤远景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ꎬ2013ꎬ25(5):115 ̄118.37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帅堂等:包尔图断裂和硕 和静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证据㊀㊀㊀㊀㊀㊀㊀4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26]张天宇ꎬ樊双虎ꎬ陈淑娥ꎬ等.新疆和硕县乌什塔拉红山花岗岩岩浆起源及成因机制[J].西北地质ꎬ2013ꎬ46(2):18 ̄29. [27]罗福忠ꎬ李锰ꎬ白超英.1995年3月19日新疆和硕5.0级地震烈度及震害评估[J].内陆地震ꎬ1996ꎬ10(3):257 ̄262. [28]马磊.重磁数据在库米什盆地构造解译中的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ꎬ2012.[29]任光雪ꎬ李传友ꎬ吴传勇ꎬ等.东天山包尔图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性质及形成机制[J].地震地质ꎬ2019ꎬ41(4):856 ̄871. [30]罗福忠ꎬ姚远ꎬ唐丽华ꎬ等.新疆塔城盆地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内陆地震ꎬ2015ꎬ29(3):195 ̄202.[31]常想徳ꎬ胡伟华ꎬ赵纯青ꎬ等.九家湾断层组第3条断层通过乌鲁木齐市北京路段的位置综合勘探[J].内陆地震ꎬ2015ꎬ(2):148 ̄153.[32]姚远ꎬ吴传勇ꎬ罗福忠.新疆塔城盆地东缘冬别列克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内陆地震ꎬ2015ꎬ29(1):71 ̄76. [33]胡伟华ꎬ常想德ꎬ伊力亚尔 阿不力孜ꎬ等.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14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及西南天山山前活动构造格局[J].内陆地震ꎬ2018ꎬ32(4):289 ̄308.[34]任光雪ꎬ李传友ꎬ吴传勇ꎬ等.东天山包尔图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性质及形成机制[J].地震地质ꎬ2019ꎬ41(4):856 ̄871.GEOLOGICALANDGEOMORPHOLOGICALEVIDENCESFROMHESHUO HEJINGSECTIONOFBAOERTUFAULTSINCELATEQUATERNARYHUANGShuai ̄tang1ꎬMAJian1ꎬLIUZhi ̄jian1ꎬLAIAi ̄jing2(1.EarthquakeAgency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ꎬUrumqi830011ꎬXinjiangꎬChinaꎻ2.AkesuCentralSeismologicalStationꎬAkesu843000ꎬXinjiangꎬChina)Abstract:Tianshanisatypicalintracontinentalorogenicbelt.Thestudyofthestructuraldeforma ̄tioncharacteristicsinTianshanishelpfultounderstanditsdeformationprocessandstraindistribu ̄tion.AtpresentꎬthestudyofactivetectonicsinTianshanmainlyfocusesonthebasinmountainjunctionꎬhoweverꎬthestudyofactivefaultsinTianshanisrare.ThisstudyfocusesonthebaoertufaultꎬtheboundaryfaultbetweenSouthTianshanandTarimplate.ThroughremotesensingimageinterpretationandfieldgeologicalsurveyꎬitisfoundthatbaoertufaultisaNWWtrendingleftlateralstrikeslipfaultwiththrustcharacteristicsꎬwithatotallengthof400km.ItisaregionaldeepfaultꎬandcontrolledtheformationofXiaouludusbasinandthemodernvalley.Accordingtothegeometricdistributionofthefaultꎬitcanbedividedintotwoparts:EastandWest.InHeshuo Hejingsec ̄tionꎬthefaultislinearandstraightꎬandthemulti ̄stagegeomorphicsurfacesincethelateQuaterna ̄ryisstaggered.Themaximumverticaldisplacementis9.6~10.7mꎬandtheminimumverticaldis ̄placementis0.8~0.9m.ThehorizontalsliprateofthefaultsincelatePleistoceneshouldbecon ̄sistentwiththesinistralsliprateofKumishbasinintheeasternsegmentofthefaultꎬabout0.56mm/a.ThelatestfaultactivityislocatedinthewatersystemT1terraceꎬwhichisaHoloceneActivefault.Keywords:BaoertufaultꎻOffsetlandformꎻActiveageꎻSliprateꎻHeshuo Hejing。
关于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

关于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
邱泽华
【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卷),期】2010(030)0z2
【摘要】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报的基础,这个基础是由一些个案构成的.应该把地震前兆研究放在地震预报研究之前.对地震前兆的识别需要判据.不能把权威学者的只言片语或者流行的假说当作判别地震前兆的最终凭据,而且目前不具备进行地震前兆统计的基本条件.综合人们以往的认识,识别地震前兆异常有3个自然判据:1)有正常背景;2)非干扰影响;3)与地震相关.其中,与地震相关是核心.可靠的地震前兆判定需要精确的观测资料.对地震前兆判据的研究对制定地震研究规划和观测规范都有指导作用.
【总页数】6页(P1-5,9)
【作者】邱泽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2+5
【相关文献】
1.关于地震前兆的判据问题 [J], 邱泽华
2.地震地磁前兆的物理判据研究 [J],
3.天山地区流动重力重复测量资料前兆异常识别判据、地震预报指标及效能评价
[J], 张健朝
4.四川地区微观短临前兆的综合地震预报方法与判据的研究 [J], 程万正
5.地震地磁前兆的物理判据再研究 [J], 王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7.1级地震的快速产出参数

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7.1级地震的快速产
出参数
张喆;房立华;陈鲲;刘瑞丰;王永哲;郭祥云
【期刊名称】《地震科学进展》
【年(卷),期】2024(54)3
【摘要】2024年1月23日02时09分(北京时间)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MS7.1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并对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同时基于震源模型进行了震动图模拟、同震形变场模拟。
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天山山脉内,以逆冲机制为主,能量集中在前约25 s内释放;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Ⅸ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65000 km2;此次地震引起了显著的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21 cm、垂直向位移达到38 cm。
【总页数】8页(P221-228)
【作者】张喆;房立华;陈鲲;刘瑞丰;王永哲;郭祥云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
【相关文献】
1.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亚曼苏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水力学计算
2.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和乌什县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碘营养状况调查
3.2005年2月15日新
疆乌什县6.3级地震后震情和灾情快速判定4.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乌什镇汉语方言调查分析5.携手逆行党员夫妻并肩战“疫”——记新疆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乌什县大队牙森·依不拉音夫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 标 识 码 : A
天 山地 区 中 强 地 震 预 报 判 据 及 方 案
高国英, 王筱荣, 温和平, 杨又陵
( 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地 震 局 . 新 新疆 乌 鲁木 齐 8 0 1 ) 30 1
摘要 : 对新疆 6级地震成组活动与 7级地震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结合 天山地 区不 同构造环境 , 开 展中强地震孕育阶段不 同区域地震活动 图像演化和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综合特征研究 , 在总结天山地
本 文中 内容是 “ 十五 ” 国家科技 重点攻 关项 目“ 地震 短期 预 测 与救灾 技术 研究 ” 强 中子 专
题“ 西北地 区地震 短期综合 预测 方 法研究 ” 果 的部分 内容 … 。新疆 是 中 国大 陆主要 的强 震 成
活动 区 , 强烈地震 主要发 生在天 山地震构造 带 。因此 , 究项 目主要 针对 天 山地 区强地 震 前 , 研 地震孕育 阶段不 同 区域 地震活动 图像动态 演化特征 和前 兆异常 进行深入研 究 。根据研 究预 期
维普资讯
第2 2卷
20 0 8年
第 2期
6月
内 陆
地
震
V 12 No 2 o. 2
IL N E R H U K NA D A T Q A E
中图 分 类 号 :35 7 P 1 .5
J n ue
2 o 08
文章 编 号 : 0 -96 20 20 0 ・1 1 18 5 (08 -141 0 l 0
区中短期异常特征及 预报判据基础上 , 提出中短期阶段预报方案 。预报方案 : 时间预测。南天山 ①
在地震平静背景下 , 局部地区出现较明显的地震增强现象 ; 北天 山3~ 4级地震 出现增强一平静一显
著地震过程 ; 大范围前兆观测出现同步异常变化 等。② 地点预测 。地震活动增 强区 、 区周 围 、 空 条
目标提 出了不 同 区域不 同震级 的预报判 据 , 并提 出了初 步 预报 方案 。本 文 中涉及 的研 究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可能存 在一定 的局 限性 , 但及 时地将研究所 得到 的新 认识 应用 于地震预报 实践 , 持把普 遍性 坚
属于特殊性之中的思想方法 , 在多震区的新疆进行归纳 、 总结和应用, 在地震预报实践 中不断
维普资讯
2期
岛 英 等 : 山地 【 [强 地 震 预 报 划 椭 及方 案 天 ×f :1
15 0
震, 但在 统 计各地震 带地震 次 数时没 有 剔除余 震 。
由表 l 汁结 果 示 ,9 0年 以来新 疆地 区 6级 以上地 震形 成成组 活 动共 汁 1 统 10 3次。表 l 中的序号 l 是地 震 活动最 强 的 1 , 中发生 1 组 5年 4次 6级 以上地震 , 中 1次 8 3级地 震和 2 其 . 次 7级地 震 , 现 2 表 0世 纪初新疆 及 其周边 地 区地震 活动强 度大 的特点 。成组 地震 活动 持续 时间较 长 的有 2组 , 持续时 间分 别为 l 和 9年 , 0年 持续 时间最 长 的是 16 9 5~l7 9 5年 ( 0年 ) 1 , 期 间发 生 1 5次 6级 以上 地震 , 中 3次 7级 地震 。9组地 震 活动持 续 2~3年 , 中都 有 7级 其 其 地 震发 生 。表 l中的序号 5在 14 9 4年 分别 发 生北 天 山尼 勒 克 7 2和 乌恰 7 0级 地 震。显 示 . .
带 端 部 或 空段 、 著事 件 周 围 , 点 前 兆短 期 异 常 相 对集 中 区域 等 , 做 为 地 震 发生 的预 测地 点 。③ 显 定 可
强度预测。预测 区周 围历史地震强度 、 新疆 5级地震平静持续 时间 、 震前地震 活动 强度等可做为强
度预 测 的参 考 。
关键词: 不同构造环境 ; 前兆异常综合特征 ; 地震预报 判据 ;预报 方案
1 新 疆 地 震成 组 活动 与 7级 地 震
以新疆边境地区20k 0 m以内的M I 7和境内M I6 > 地震为样本 , > 并且在2年内发生 3 次 以上 M 60地震 为成组 地震 活动的划分 原则 。以 2年 为时 间窗长 , 年 为时 间步 长扫描 , > I . 1 凡
出新疆地 区地震 成组 活动 具有 持续 时 间短 , 地震 强度 大的基 本特 征 。
新疆 地 区 10 9 0年 以来有 近一 半 时间处 于 地震 成 组活 动 中。从 地震 成组 活动 的 间隔 时 间
分 析 , 均 3 6年就会 出现 1 地震成 组 活动 ( 平 . 组 除去 2次间 隔 时 间为 9年 的) 。间 隔时 间在 7
探索, 坚韧不拔 的努 力 , 以提 高 中短期 地 震预 报 水平 。研 究 中既重 视地 震 短期 前 兆 的共 性 表
现, 又注 意不 同构造 之间 的差 异 。首 先分析 7级 地震 活动 的规 律及其 强地震预 报的 主要 判 据 , 又根据天 山地区构造 运动 和地震 活动差 异 , 析南 天 山 6级 和北 天 山地 区 5级 地震 异 常 的阶 分 段性特征 。本文 中省略 了对资料 的分析过程 , 是在课 题研 究基础上 对研究 成果 的提炼 , 为新 可 疆地震 预测提供 背景依 据 。
满 足上述 条件 的地 震时 间段 合 并计 为 1 成组 地 震 活 动 。在统 计成 组 地震 活 动 中剔 除 了余 次
收 稿 日期 :0 80 -6 20 -30 . 课 题 项 目:“ 五 ” 十 国家 科 技 攻 关子 专 题 (0 4 A 0 B 11 3 资助 . 20 B 6 1 0 00 ) 作 者 简 介 : 国英 (9 3一) 女 , 疆 巴里 坤 人 , 究 员 , 高 15 , 新 研 主要 从 事 地 震 预 报 及构 造 应 力 场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