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一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高一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20高三上·辽宁月考) 某同学根据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发展史》绘制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人口密度图,这幅历史地图反映的朝代是()
A . 秦朝
B . 西汉
C . 唐朝
D . 明朝
2. (2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这一政策本质反映了()
A . 打击富商大贾
B . 鼓励经商致富
C . 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
D . 稳定全国物价
3. (2分)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复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导致这种“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④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用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4. (2分)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
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

这次会战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 (2分)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

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

这种现象说明
A . 两广地区首开近代礼仪变化之风
B . 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经基本被清除
C . 近代观念已在一定范围产生影响
D . 晚清时期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
6.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下面是上海电信局制定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定的是()
①保证高级知识分子每周至少有40小时用于技术业务生产工作
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俄文
③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
A . “向科学进军”号召的提出
B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提出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盛行
D .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7. (2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1991年2月,《解放日报》先后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社评,社评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指出“我们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随即,《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纷纷发文,对“皇甫平”的观点进行指责和围攻。

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 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
B .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未确立
C . 仍然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D . 苏联解体影响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
8. (2分)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 . 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C . 促进电力、交通、化工等部各部门的大发展
D . 科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9. (2分)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对中苏的影响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应对严重的危机
③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苏联大量进口西方机器设备,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④
10. (2分) (2017高一下·嘉峪关期末) 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

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

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 .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行政命令
D . 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
11. (2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种现象说明了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2. (2分)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A . 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 .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 .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 .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13. (10分) (2018高一上·太仆寺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六十多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幅浮雕。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并指出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14. (5分)奴隶,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任意驱使,后引申为受制于某种事物或者行为,丧失了独立自主,自由支配能力的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1501—1875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进行分析。

(要求:阶段划分合理,状态描述准确,阐释全面客观)
15. (10分) (2018高三上·遵义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是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由士绅起草法则,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明成祖时,“表章家礼及《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

时任巡抚、右金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乡约》,影响最大。

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

雍乾年间数次颁布命令,除宣讲圣谕、公事礼节之外,禁止官员与本地士绅的一切私相交往及馈送,“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非特殊情况,不许士绅介入里甲、乡地、保甲等各类乡役组织,违者严惩。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

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

——摘编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13-1、
13-2、
14-1、
15-1、
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