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黄沙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四川省会理县黄沙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武 翠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203)
摘 要:工作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区内特殊的地质构造复杂,各期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对成矿较为有利。
该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区之一,文章通过具体矿床的研究分析该地区地质特征及成因,为该地区地质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构造;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5-0151-2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Sichuan lead-zinc deposit in Huili County of concave sand
WU Cui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 Kunming Institute Survey,Kunming 650203,China)
Abstract: The work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south-to-north tectonic belt of sichuan and yunnan,and the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 ,which is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This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s in China.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specific ore deposits,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geological work in the region.
Keywords: the genesi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deposit of lead-zinc deposit
1区域地质
区域主要出露下元古界力马河组中段(Pt1l2):岩性为下部千枚岩、硅质板岩夹石英岩、变质砂岩;风山营组(Pt1f):岩性为灰、兰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结晶灰岩及泥质条带状结晶灰岩;天宝山组(Pt1tn)地层广泛分布,主要为浅海相砂质、砂泥质、碳酸盐岩石和粉砂质绢云母板岩。
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Zbd):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磷块岩夹含磷白云质灰岩,底部含粉砂岩,中生界地层在本区域出露不全,仅出露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白果湾群(T3-J1bg)砾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侏罗系中统益门组(J2y)紫色砂质泥岩夹黄褐色砂岩、新村组(J2x)及白垩系下统小坝组(K1x)浅灰-淡黄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及砂岩铜矿。
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沙河铺断层北西部、会理断层西侧,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按形成时间分为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1]。
基底褶皱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组成,可分为上、下两个亚构造层,下亚构造层褶皱形成于下元古代末期“会理运动”,上亚构造层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的晋宁运动。
晋宁早期表现为强烈的火山喷发作用,形成了大面积的火山岩及次火山岩,如天宝山组上部的凝灰岩、安山岩、英安岩、英安质流纹岩以及英安斑岩等,晚期则以侵入为主,如广泛分布于区内的辉绿岩、辉绿辉长岩等[2]。
2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下元古界力马河组(Pt1l)、凤山营组(Pt1f)、天宝山组(Pt1tn)、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和第四系。
①力马河组(Pt1l):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主要岩性为千枚岩、硅质板岩夹石英岩、变质砂岩。
②凤山营组(Pt1f):分布于矿区的东部的金家湾-胡家家湾一带,主要岩性为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结晶灰岩。
岩石具砂泥质组成的韵律性条带和斜层理,受后期构造影响,流劈理和拖褶皱发育,是本区铅锌矿主要含矿层位。
,与下伏力马河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③天宝山组(Pt1tn):分布于矿区东部的张家湾、谢家老包以东,岩性主要为灰色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组成,为矿区的含矿层位之一,岩层十分破碎。
④灯影组(Zbd):分布于矿区的西北部的蒿子地-梨子坪-荆竹林-肖家村等,主要岩性为灰白色、深灰色厚层状结晶白云岩、中厚层状细晶灰岩夹黄绿色英安岩等团块。
⑤第四系(Q):分布于矿权区东侧,主要为灰黄、浅灰-灰色岩石碎块、粘土组成。
(2)构造。
矿权区位于果园乡断层北部、会理断层西侧,月鲁山向斜西翼,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矿区主要构造为张家岗复式向斜及鹿厂断裂(F1)。
张家岗复式向斜:发育于小水槽矿段,轴线长大于1600m,走向约50°,两翼倾角30°~88°,为一不对称的紧闭型复式向斜。
南西段向北东部扬起,由天宝山组下段上亚段(Pt1tn1-2)地层组成其核部,两翼地层为天宝山组上段及凤山营组地层;北东段由天宝山组地层组成。
鹿厂断裂由一系列近南北向断层组成,含F1-1、F1-2、F1-3号断层,主要出露于小水槽矿段,南北均延伸出矿权区,西起凉风岗、大坟地一带,东至小凹田、黄沙凹一带。
产状328°∠25°,断裂经过地带在地貌上多形成陡坎或负地形,断裂带宽数米至数十米,断裂带见糜棱岩化及破碎现象,该断裂为区域性的压性或压扭性断裂。
辉绿岩脉沿断裂带西侧侵入、分布,成为岩浆、热液活动通道,可能成为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控矿、容矿断层。
F1-7、F1-10分别为小水槽矿段Ⅰ、Ⅲ号矿体的控矿断层。
(3)岩浆岩。
矿区内的岩浆岩主要为晚二迭纪的辉绿岩、辉绿玢岩,在区内广泛分布,它们大都沿NE向断裂分布,出露规模1.2×20m~1100×2300m不等,较集中见于板栗园、洪川桥、吴氏冲一带。
在马牙石梁子北部,零星可见同期侵位的闪长岩呈脉状沿NE向断裂发育,规模10~90m×750~1300m,沿该岩脉接触带外侧,可见荆
收稿时间:2018-02
作者简介:武翠,女,云南建水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
矿,区域地质调查。
2018年 3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51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竹林、高家园子赤铁矿产出。
区内喷出岩主要为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下元古界天宝山组上段安山岩类。
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可分为:下旋回致密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上旋回灰黑色致密块状、斑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下部夹薄层凝灰质泥灰岩,底部为含灰岩角砾的集块岩。
下元古界天宝山组上段安山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喷发沉积,主要为黄绿色~褐黄色变质英安岩。
3矿床地质
(1)富矿层位。
本矿区铅锌矿体分布于小水槽~黄沙凹矿段,主要赋存于鹿厂断裂西侧的凤山营组下段(Pt1f1),浅灰色薄~中厚层状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地层中,铅锌矿脉主要沿层间裂隙或断层旁侧之羽状裂隙充填,矿体顶、底板岩性变化较大,矿体多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
矿区主要矿体为Ⅰ矿体。
Ⅰ矿体:由HHTC0403号探槽与HHPD1坑道及ZK0801、ZK1201号钻孔控制,矿体分布于04-12号勘探线间,矿体呈脉状产出,倾向315°~320°,倾角75°~78°。
矿体长约150m、厚1.85m~11.21m,平均厚6.53m,厚度变化系数为72%;矿体仅HHTC0403号探槽与HHPD1号坑道见矿,沿走向、倾向上的变化是西南部HHTC0403号探槽矿体较薄,东部HHPD1号坑道较厚。
矿体出露标高1900m~1990m,平均品位Pb0.33%~2.94%,Zn0.52%~20.38%。
(2)矿石质量。
矿石中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主,次为黄铜矿、褐铁矿。
主要脉石矿物:石英、阳起石、绿泥石和少量泥质物等。
矿石结构有中细粒状结构、砂状结构、浸染结构等。
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等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混合矿和硫化矿。
氧化矿石主要分布于近地表的浅部,数量少,为含铅锌的褐铁矿帽。
经钻孔样品物相分析,氧化铅与氧化锌含量均小于或等于10%。
矿区主要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石。
矿石的工业类型据矿区样品分析结果,矿体铅+锌含量为3.78%,低于矿床平均品位5%的一般工业指标要求。
矿石工业类型为铅锌贫矿石。
4矿床成因
(1)成矿条件。
凤山营组下段结晶灰岩易于热液交代,天宝山组砂质、钙质板岩类岩石,强度较高,性脆,易破碎,裂隙发育,是形成热液充填型矿床的天然场地。
矿区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及为发育,且伴有基性岩浆活动,为矿区热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空间。
含矿热液在凤山营组下段结晶灰岩与天宝山组砂质、钙质板岩的次级断裂带附近充填成矿。
(2)矿床成因。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为岩浆、热液活动提供了活动通道,岩性组合与断裂构造为含矿热液交代、充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与容矿空间。
据前述矿石结构、构造及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分析,初步认为本矿区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1] 川地区测一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会理幅(1/20万)
[R].1967.
[2] 徐彬等.会东县菜园子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四川地质学报,
2014,34(3):385~389.
(上接150页)
因此,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都必须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提高矿产的整体勘察与开发水平,并有重点地进行勘察与开发,实现全方位的技术水平提高。
2.2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我国矿床资源能够有序科学开发,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监管制度。
首先,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发展的特点,统一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标准与制度,对资源勘察和开发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其次,应大力改革各地区政府的矿产资源多层次管理,提高资源开发管理效率,简化资源开发审批过程,防止审批权力集中化,合理分权防治贿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最后,加强政府各级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成立专门的资源勘查管理监督小组,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监管。
矿产资源监管制度除了传统的从上到下的政府监管外,还包括市场自身的监管。
市场应当发挥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对于行业准入进行严格的管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通过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与举报。
2.3 加快信息传播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也不断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今后的矿产资源勘察中,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将新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以此提高资源勘查效率。
比如可以运用现阶段较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并行分布式处理技术、多位媒体工作站以及云技术存储等,从而不断加强和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推广和应用。
在地质勘查中通过卫星传输无线网络数据来实现远距离操控,从而实现地质资源勘查跨地区监控。
在资源勘查过程中,还应提高探测仪器自动化操作水平和操作精度,在现场勘查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勘查资料和数据[3]。
2.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地质矿产勘探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设备陈旧,科技落后,对事故与灾害的预见性差。
因此,为了保障我国地质矿产勘探工作的效益,同时保障勘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大基金的投入,为我国资质矿产勘探提供安全保障,从而提高我国地质矿产勘探的效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能源供应。
3结语
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并大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资源勘察效率。
而且在资源勘查中还应注重区域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矿产资源顺利开发的同时保护周围环境不被破坏,从而实现我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 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
技管理,2015(9).
[2] 林幼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
报,2014(19).
[3] 张强.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产生的问题[J].经济与社会,2014
(11).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3月上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