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人物独白也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在第一次和鲭鲨搏斗之后, “‘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 ’老头儿高声说。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也带去啦,现在 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这就意味着 ,老人失去了有杀伤力的反击武器,更预示着,他将面对更多 的搏斗。第二次搏斗后,老人说:“然后把你的手弄好,因为 还有麻烦的事儿还没有来到呢。”第四次搏斗后,“没有一件 武器,怎么去对付它们呢?”这些独白,反映出老人对现状的 理智分析,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暗示老人将面临一个 接一个的挑战。
圣地亚哥的原型格里高 利·富恩特斯捕获马林鱼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 没捕着一条鱼。第85天,他独自一人出门 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 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约1361斤) 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 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 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 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4)“呀!”老人说“加拉诺鲨,来吧,加拉诺鲨。”语 心言 理、
无所畏惧
2、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代 表,是“硬汉”精神的化身。请概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 坚强的意志。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手被割破。“手割破 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
• 高贵的自信。“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 想。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识过不少 大鱼。”
“硬汉”品质 • 永不言败的信念 • 直面挑战的勇气 • 坚韧不拔的意志 • 不可侵犯的尊严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你如何看待圣地亚哥的结局?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者?
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看两点: 一是看结果,他捍卫了什么和失去了什么。那条死鱼,作为他的 劳动成果,他确实失去了,以此而论,他是个失败者。在他与鲨鱼 的搏斗中,他捍卫了作为战斗者的尊严,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二是要看奋斗本身的意义,它是仅限于本身,还是能产生社会意 义。如普罗米修斯,因偷天火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崖,但人间从此 有了火与光明,他是成功者。老人尽管失去了死鱼,但他的搏斗产 生了一种精神,宁可被毁灭,决不能被打败!它成了人类奋斗者的 精神典范和力量源泉。 所以,圣地亚哥是失去了物质成果的胜利者,是精神上的巨人。 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揣摩 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 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老人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 在艰苦环境中进行抗争的精神。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 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极富传 奇色彩的作家。
《老人与海》最主要的艺术创作手法,是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那本文 中的四个描写对象:老人、大马林鱼、大海、鲨鱼分别象征了什么?
老人——
大马林鱼——
大海——
鲨鱼——
他已经超越了
象征了人的理想, 大海则是
鲨鱼代表着
一个人的存在,而 是人们追求的最高 人生舞台的象 一切破坏性的力
(74、75)“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
搏斗前 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
第五
傻了……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
次
搏斗后
(91、92)“是什么把你给打垮了呢”“没有什 么把我打垮…因为我出海太远了。”
3、内心独白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①独白可以展现人物内心活动和人物形象。 “言为心声”,因而独白最能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 征。在面对挑战时,老人不断说 “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 伙。”“你想得太多啦,老头儿。”“但是,只要我有浆,有 短棍,有舵把,我就一定要想办法去揍死它们。”“我要跟它 们斗到死。”这写都写出老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展现出他凭 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老人的内心独白
第
搏斗前
(5)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什么希望。“这简直像是做 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一
(12、13)“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
次 搏斗后 灭,但不能被打败”“别想啦,老家伙……顺着这条航线走
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搏斗前 (31)“呀!”他大声叫起来。高度紧张。
铲鼻鲨
两条
绑了刀 杀死一条,逃跑一条, 的船桨 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
接着
铲鼻鲨
一条
绑了刀 的船桨
杀死铲鼻鲨, 刀子被折断
第四次 太阳快落下 铲鼻鲨 两条
短棍
两条铲鼻鲨受重伤溜 走,大鱼被咬烂一半
第五次 半夜
鲨鱼
一群
短棍、 大鱼只剩下残骸、
舵柄
鲨鱼游走
灰鲭鲨
鲭鲨的齿吻
铲鼻鲨
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 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 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 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 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 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 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 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 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 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他 以此为素材写了《老人与海》这篇小说。
③对老人的心理描写贯穿文章始终,这是一条线索,可以把 海上所发生的事连接起来。
④小说中的独白还能突出中心,表达主旨。 如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 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 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 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 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 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 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 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 不败的生活准则。“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 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直面未来的勇气。“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 看着鱼的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不抱希望才 愚蠢呢……”
2、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代 表,是“硬汉”精神的化身。请概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课
元
单
三
第
上 册
修
必
选 择 性
版
编
人
部 老
-10
and the Sea The Old Man
与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这句激励了无数人的话, 正是出自《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一场惊心动魄 的搏斗。一个孤单的老人, 面对险恶的大海, 力量对比是悬殊的, 结果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 小说却通过接踵而至的搏斗, 展 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阅读时, 要围绕老人这一失败英雄的形 象及其象征意义, 体会小说所赞颂的“人的灵魂的尊严”(海明威 《致华莱士·梅耶》)。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 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 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 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 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八 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 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先要搞清楚水面下的“八分之 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这种创作理论就是“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 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蕴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 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构成“冰山理论” 的四大要素: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心理
永不言败、刚毅
(13)“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顺着 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语 心言 理、敢于担当,直面问题
(15)“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你 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 走起来能更轻快。”
语言、 心理
乐观积极
((3356))老…头有放一松道帆清脚晰索的,纹让路船…横朝过交来叉,点露刺出进船去底的鲨鱼。动作 沉着、机智、勇敢
早年做新闻记者的经历, 使海明威拥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艺术 自觉”(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他的小说语言凝练而又精当, 少有修饰, 往往用朴素的语句直接呈现场景和形象, 却充满内在张 力, 令人印象深刻。细读作品中描写的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 场景, 感受小说冷静、密实的叙事风格, 体会作品是如何通过一个 个富有活力的细节推动情节发展, 最终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的。文 中还有大量的内心独白, 找出来读一读, 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 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 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 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填写下列表格。
进攻 次序
时间
对象
数量
反抗 工具
战斗结局
第一次 午后一小时 灰鲭鲨 一条
鱼叉、 杀死鲭鲨、 绳子 大鱼被咬掉四十磅
第二次
两个钟头
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迷惘(wǎnɡ)的一代”作家中的 代表人物,其作品流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 迷惘的一代,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 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 代美国作家的总称。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 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彷徨、失望的集中反映, 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大影响。 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 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 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 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 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第
(39)对鱼道歉,“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压根儿
二 次
搏斗后
没有钓上它来......” (41)“还是留神看看绑在刀上的绳子有没有断,把手保
养好,因为还会有鲨鱼来袭击。保持清醒,时刻备战。
老人的内心独白
第三 次
搏斗后
(53)“老家伙,你累了……你从骨子里累了”。 感到疲倦。
第四 次
搏斗后 (71)“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海明威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的作品在 内容上大都围绕着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 与英勇展开。他著名的“冰山理论”以简单 蕴深意,提倡“电报式”行文风格,以简洁、 精炼和直接、明快语言叙述故事塑造人物。
有过四次婚史,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 表人物,其作品流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 的迷茫和彷徨。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 1961年,因不堪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 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 鸣》《老人与海》等。
1953年,他凭借中篇小说《老 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 《老人与海》又为他夺得诺贝尔 文学奖。
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 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 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 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①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老人: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对比—— 力量悬殊的对抗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②鲨鱼是什么样的? 鲨鱼:体格庞大,接二连三,成群结队,凶残强悍。
2、作者通过心理独白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找出五次搏斗 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1、找到文中原描文写圣地亚哥的语句,手分法析其手法形,象特并征概括
(4)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鱼叉, 动作、
系紧绳子其。形象特征。
神态
沉着冷静
(5)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是也许我能制服他。 心理 清醒、坚毅、不服输
(12)“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语言、
但不能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