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创新2013-12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共同的努力,从根本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训练,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以求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认识习惯的根本
所谓习惯,其不是一般的行为方式,其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而养成,也是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产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习惯是一种人为需求,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很难被改变,习惯是不需要他人提醒和督促而自然而然地做出的行为方式。

例如,学生做作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但久而久之,学生的定式思维中存在了做作业这一意识,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刻,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做作业,这就是习惯。

因此,教师、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需从小事做起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当注重从小事着手进行培养。

例如,平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的习惯之类的。

这些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终身素质培养。

(1)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之类的,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按时睡觉、不迟到早退、做事认真负责等,这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按时锻炼等,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体魄。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注重培养,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在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时,应当注重对习惯的认识以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着手,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伊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陈海泉.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10(24).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大道上饶中学)•编辑韩晓
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郑承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关注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

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自身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现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中众人的关爱,让学生从小养成自我优越意识,许多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只重视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针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行为习惯;有效培养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从古至今加强文学方面的修养都离不开一个“读”字。

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提升文学素养。

一、“读”可以加深理解感悟,增强记忆效果
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这是因为相对默读来说,朗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教师的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某些知识点给学生讲得多了,说得多了,自己都能很准确地说出来,而学生总是模棱两可。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让学生每个人都张嘴跟我一块儿说。

当他们重复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不用再花费专门的时间去背诵了。

二、“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阅读类文章中心的把握、问题重心的揣摩、词句运用的作用这类题型,经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要么就是分析不到点上。

其中的原因,就是分析文章的能力还不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悟性”还不高。

此时,就不能仅从分析文章的方法上找原因,更应当多多朗读。

这样,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

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读”可以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
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易受教师感染,特别是范读时,声情并茂,有时加上自创的动作,以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声音去感染学生,这样自然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

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会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只有重视了朗读,做到了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领悟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课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第一初级中学)
•编辑韩晓
语文课堂要加
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文
\



32--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