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会悲秋?“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古人会悲秋?“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为什么古人会悲秋?
草木有生长枯荣,天气有晴雨冷暖,人的生命周期有生老病死,人的际遇有荣辱穷达,家国有兴衰更替,都是有一定的客观性。

秋天是草木枯萎、寒风萧瑟,与人生命对应的阶段则是年华老去、鬓毛斑斑,“取象曰比“,恰可以用来作比。

人在暮年衰老之时,自然容易产生颓废萧条的情绪,又世间之人大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或因家国罹难、风雨飘摇,于是“取义曰兴”,借悲秋以兴自身际遇或家国情怀。

所以,悲秋就是在悲自己,悲家国!
赵翼是清朝著名诗人,与袁枚齐名,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著有《瓯北诗话》,《论诗》六首“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等句都是脍炙人口。

这首《野步》并不算出名,但也是悲秋诗中的上乘之作,并不弱于唐宋之诗。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赏析:秋风起,天渐凉,诗人换上了棉衣,拄着拐杖在近郊溜达。

换棉衣,寓意深秋时节,拄着拐杖寓意年老体衰,为下文做了铺垫。

“最是秋风管闲事”,诗人突然石破天惊来了一个情绪爆发:秋风你妹,就你多事!为什么诗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情绪变化?原来是看到枫叶红了,秋景萧瑟,然后意识到自己也是“年老体衰,头发发白”,然后下意识把这一切诿过给“秋风”,似乎都是秋风的错。

于是“枫叶红”与“头发白”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事,通过秋风巧妙的联系起来。

古代诗人讲究“意有余”,“红他枫叶”是秋的残酷肃杀,“白人头”是生命衰老,既悲秋,又悲自己,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睹红叶而悲年华老去,心有戚戚焉。

但这句诗其实是从陆游诗句中化出,陆游《秋日闻蝉》:“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比照着读,别有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