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年轻人不给让座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讽刺年轻人不给让座的启示
年轻不让座是不是真的就不好?对于这篇讽刺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来谈谈“让座”和“道德”这两者的问题。

许多年轻人都深有体会:上班坐公交车是相当痛苦。

交通本来就够拥挤了,他们除了要担心这样的堵车会因为迟到扣工资外,还得给那些坐公交去买菜的老头、老太太及带孩子出门的人让座。

下班后,工作了一天疲惫的年轻人,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好不容易身边的坐着的人要下车了,得一座位可以静心,这时旁边挤来一个准备去公园溜达的老太太……我下班回家,二十几分钟的车程中,分别在前排、中间、后排中分别等到了三个位置,往往一坐下就有需要让座的人站在身边,然而我自己总共坐了不到一分钟,连续让座三次,最后一次由于让座稍慢,竟被站着的中年大妈说成没素质,当时真想破口大骂。

年轻人往往饱受这样的困扰,我们也很累啊,上班很累,早起很累,熬夜加班后早期更累。

我不明白,是不是因为我们是年轻,大家就默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奉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们是年轻,我们就得接受这样无理的批判;是不是因为我们年轻,社会就觉得我们活得轻松自在。

这难道就是这些有素质之人素质的体现吗?这根本就是以道德的旗号为名,坐恃强凌弱之实!
这还不算什么,更有甚者往往非常会选择下手对象和下手时机。

他们会挑选女孩子或者相对瘦小的人。

一上车,发现车上早已人满为患时,不是就近抓稳站立,而是开始用眼睛瞟,看哪里年轻人面善,稳稳地往选中的目标身边一站,不动如山,然后狠狠的盯住你,若是你还没有要让座的苗头。

他们就就会开始扮演一个弱势角色,寻求身边的人的帮助。

或是他们成群结队,与自己要好的伙伴集结开展攻势。

如果你真的不动,他们就会开启刻薄模式,破口大骂。

这种车上林黛玉、骂人金镶玉、广场舞东方不败的老头老太太,撒泼起来毫不手软,没有底线。

抛开个人素质问题不说,大家都是花钱坐车的,谁抢到座位谁就坐,别人让座是情谊,不让座是本分。

任何人(包括:老、弱、病、残、幼、孕)乘坐公交车,都应该意识到没有座位坐的可能存在的因素,也应该做好没有座位坐的思想准备。

既然乘坐公交车,就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存在,量力而行。

身体不好,完全可以选择不乘坐公交车,而选择乘坐出租车或摩的。

也就是说既然坐的是公交车,所有人就要做好站着的准备,孕谁都不例外,毕竟人多车挤,如果是孕妇,而且是快足月的孕妇,为了自身与肚中孩子的安全,还是打车的比较合适,挤公交车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自己和孩子负责,而不是让别人不给你让座的行为来为你负责。

道德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衍生的社会软性准则,但这种准则无法量化、且不具有强制性。

因此,如果要把让座的行为和道德紧密绑定
在一起的话,就必须要有道德行为的属性:自愿性,是需要当事人自发遵守的行为规范。

它不是工具,不是“坐票”,不是谁上了车,就能心安理得坐下的通行证。

如果有人说:希望自己此时将座位让给老弱妇幼,是为了在未来,自己老弱病残之时,别人也会将座位让给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会老的,因此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

这是站不住脚的,这几乎等于说“大家都把闲钱扔在地上,让有有困难需要的人捡到钱以解燃眉之急,因此大家都扔闲钱到地上吧,不扔就不道德,因为有朝一日你有困难时,看到别人把闲钱扔在地上,你就也可以捡钱了”。

从经济角度分析,让座行为不是投资,不可能产生什么预期的利益,它根本就是无利可图的,因此不具备回报期望,既然不具备回报期望,为什么要用道德绑架年轻人不对等地单方面付出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我们常说,尊重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看他们的行为。

当部分人对不给自己让座的人冠以“不道德”头衔时,就相当于“我有困难,你不捐钱给我就是不道德”的推导一样站不住脚。

老年人有出行的权利,年轻人也有,但让座,这事真的只能是你情我愿,强来不得。

况且,公交车上有有限的爱心专座座椅,政策上也给老年人免费搭车的老年证,这些在客观上都是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

尊老爱幼,既提尊老,不妨也提一提爱幼?这些没有让座的人,或许真的工作一天非常劳累,或许本身公车拥挤谁也顾不了谁。

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是比年轻人多得多的,为了去
公园散步或跳舞,在上下班时间他们和上班族一起挤公交车。

拿老人证免费搭车,还要占整天辛辛苦苦上班人的位子,然后下车后腿脚轻快地跑向公园,开始一天的广场舞大业。

这时候如果还理直气壮要求年轻人让座,是不是也没把“爱幼”当回事?现代上班族每天都很辛苦,如果没有这些人来创造社会财富,那么我们又怎么样让老人们过得更好呢?所以老人们也要换位思考一下:你的子女劳累了一天,忍心让他们还站在公交车上回家吗?
公车上,有人让座,我们应该去感谢、赞美他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让座就应该去谴责他们,不意味着这应该成为人行为的标准。

让座是对道德的高要求,但不让座并不等于不道德,更不能以此说年轻人素质低、缺德。

让座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义务,当然享受让座也不是老年人的权利。

应该把让座与否看作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事,不能无限的上纲上线,动不动就上升到素质、文明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