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传承】京剧中的西皮流水指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粹传承】京剧中的西皮流水指的是什么?
西皮: 是京剧声腔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首先了解一下西皮声腔的起源:西皮声腔直接脱胎于秦腔。
因而西皮声腔具有北方音乐挺拔、高昂、激越的特点。
“皮”:作为戏班行话,流行于湖北和湖南。
比如把“一段唱”说成“一段皮”、把“开唱”说成“开皮”、把“慢板”称之为“慢皮” 是戏班的行话,关于西皮的“西”:大家都知道它是和陕西、山西联系在一起的,如明清时代就把山、陕商人称作“西商”、“西客”。
把山陕会馆称之为“西会馆”,把山陕戏班称之为“西班”。
显而易见的是,“西”是指山、陕西,“皮”指的是“唱”,而“西皮”就是“山陕的唱”。
西皮唱腔的旋律活泼、跳跃、高亢、刚劲有力,色彩明亮,节奏多变(可快、可慢),多用它表现奔放、激昂、欢快的情绪。
为西皮唱腔伴奏的京胡定6 3弦。
演唱西皮声腔的常用调门是:老生和花脸行当常用调是F调和E 调,嗓子条件突出好的可用升F调、甚至用G调来演唱,嗓音条件有限者,可用降E调演唱。
老旦演唱西皮声明腔的常用调门是F调、升F 调和G调。
旦角、小生行当是用小嗓演唱的,常用调门是E调和F调,而演唱“娃娃调”唱腔则要用G调。
西皮唱腔上句的基本落音是:2、3、6、6。
下句的基本落音是1和5。
特殊处理比如“嘎调”式唱腔的上句,可落高音“1”和“5”。
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同当地的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
据说湖北人称唱词为“皮”,因而称陕西传来的腔调为“西皮”。
也有称“襄阳强”或者“北路”的。
西皮的主要板式有:导板、慢板、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等等。
适于表现激昂雄壮、活泼愉快的情感,叙事性较强。
流水: 全称“西皮流水”,为西皮腔下有板无眼的板式,结构紧凑。
比“二六”快比“快板”慢,叙说性强,是西皮唱腔中深受欢迎的一个板式。
西皮流水:为西皮腔下有板无眼的板式,结构紧凑。
比二六快比快板慢,叙说性强.除首句以外一般抬板起唱。
京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为京剧爱好者提供最全的京剧名段、京剧教学、京剧视频、京剧音频、京剧伴奏、京剧曲谱、戏曲、脸谱等信息,让我们一起弘扬国粹振兴京剧,为京剧爱好者及戏迷票友之间的学习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