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天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一、判断题
1、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都是化脓性炎。
()
2、系统性硬化皮肤病变由面部开始,呈离心性发展,累及颈、肩、前臂及指端。
()
3、细胞内低游离钙是许多因素损伤细胞的终末环节。
()
4、Gaucher 病是巨噬细胞线粒体内葡萄糖脑苷脂贮积症。
()
5、红色神经元是由于慢性缺血、感染引起的神经元的凝固性坏死。
()
6、前列腺素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
7、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病一般不会癌变。
()
8、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是最后常发生急性变。
()
9、绒毛膜癌以形成绒毛结构为特点。
()
10、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壁和管腔内的黏液栓中有时可见Charcot Leyden结晶。
()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
12、胰岛细胞瘤在临床上可引起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相关症状,也可不出现神经内分泌相关症状。
()
13、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是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之一。
()
14、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可出现胶样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
15、伤寒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典型病变是形成伤寒小结。
()
二、选择题
16、颈静脉外伤时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
A.空气栓塞
B.脂肪栓塞
C.血栓栓塞
D.血栓形成
E.细菌栓塞
17、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动脉是()
A.腹主动脉
B.升主动脉
C.冠状动脉
D.颈动脉
E.胸主动脉
18、不属于萎缩的是()
A.恶病质
B.肾结石时肾脏体积增大
C.脊髓灰质炎时腿部肌肉的改变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E.阿尔茨海默病时大脑的脑回变窄
19、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第
B.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
C.间充质干细胞增生
D.细胞外基质积聚
E.纤维组织的重建
20、垂体ACTH细胞腺瘤可引起()
A.Cushing综合征
B.溢乳.闭经综合征
C.垂体性侏儒症
D.Simmonds综合征
E.Shechan综合征
21、下列乳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是()
A.浸润性导管癌
B.浸润性小叶癌
C.导管内癌
D.黏液癌
E.筛状癌
22、急性肾小球肾炎是()
A.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B.以渗出为主的炎症
C.以增生为主的炎症
D.以出血为主的炎症
E.以坏死为主的炎症
23、慢性炎症中,寿命比较长的炎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4、下列哪一种物质摄人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
A.碘
B.汞
C.氟
D.镉
E.砷
25、关于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的是()
A.溃疡位置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
B.溃疡直径多在2cm以上
C.十二指肠溃疡不易穿孔
D.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E.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发生癌变
26、诊断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A.老年人
B.有无包膜
C.异型性大
D.瘤细胞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
E.核分裂多见
27、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的发生机制是()
A.基因缺失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复
D.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
E.基因融合
28、患者男,42岁,工人。
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呕血半天”入院。
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史20余年,其间未进行治疗。
超声检查发现肝脏萎缩,尾状叶增大,肝脏表面不整齐,呈锯齿状,肝脏回声增强,并出现许多低回声结节,大小5-10mm,边界整齐。
肝静脉内径变细,肝外门静脉相对增宽。
另有脾肿大和少量腹水。
中患者呕血的原因是()
A.胃肠淤血水肿
B.急性出血性胃炎
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D.胃溃疡出血
E.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29、患者男.60岁,长期患高血压病。
忽一日,卧床不能自起,家人唤其无反应,但眼睛可动,不能言语.手脚可无目的乱动。
该患者可能的患病原因是()
A.神经中枢受到化脓细菌的干扰
B.精神分裂症
C.颅内高压
D.脑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时血管破裂,从而损伤脑组织
E.病毒损伤中枢神经
30、患者,女,55岁,宫颈见一菜花状肿物,病理检查见瘤细胞似鳞状上皮,瘤组织突
破基底膜,有角化及癌珠形成。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B.原位癌
C.腺鳞癌
D.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E.宫颈腺癌
31、患者.女性,26岁,近3个月来出现盗汗、心悸、食欲亢进、消瘦、颈部增粗。
服碘
后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见甲状腺弥漫肿大.镜下见滤泡上皮孔头状增生,呈高柱状,胶质内有吸收空泡。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乳头状癌
B.甲状腺腺瘤
C.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D.毒性甲状腺肿
E.结节性甲状腺肿
32、小王患流感,鼻涕像清水一样,他鼻黏膜的炎症是()
A.浆液性炎
B.变质性炎
C.局限性增生性炎
D.化脓性炎
E.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的炎症
33、女性,32岁,在工作中被侧刀将左手食指切断,经断指再植后,右手食指功能恢复,下列哪种组织属完全再生()
A.皮肤及皮下附属器号
B.指骨
C.血管一向件
D.神经引全南语选
E.肌组织
34、男性,50岁,因“发现阴茎龟头处赘生物1年“入院。
人院检查:阴茎龟头处菜花
样肿物2cmx1cmxlcm,表面溃烂结痴,行HPV检查为阳性,病理诊断:疣状癌。
以下
描述错误的是()
A.阴茎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
B.表皮棘细胞层可见一定数量的挖空细胞
C.大多数细胞分化较好,可见角化珠形成
D.间质内浸润不明显或不见浸润灶形成
E.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三、名词解释
35、化生
36、间充质干细胞
37、APUD瘤
38、木乃伊细胞
39、小叶性肺炎
4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41、限制型心肌病
42、败血症
43、伤寒肉芽肿
四、简答题
44、炎症局部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45、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46、简述AIDS的传播途径和病理变化。
47、简述酒精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48、试述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以及临床病理联系。
49、类白血病反应与粒细胞白血病如何鉴别?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错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二、选择题
16、A
17、A
18、D
19、C
20、A
21、B
22、C
23、B
24、A
25、E
26、D
27、D
28、C
29、D
30、D
31、D
32、A
33、B
34、D
三、名词解释
35、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6、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在人的骨骼肌、脂肪、骨膜、脐血、外周血中也存在MSCs,具有向骨、软骨、脂肪、肌肉及肌腱等组织分化的潜能。
37、APUD瘤(APUD tumor):源于神经的弥散分布在全身各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具有摄取胺的前身物质经脱羧而形成多肽激素的功能,因而称为APUD细胞,由APUD
细胞发生的肿瘤称为APUD瘤。
38、木乃伊细胞(mummified cells):变性或凋亡的R-S细胞,核固缩浓染,跑质嗜酸性,即所谓本乃伊化,又称“干尸”细胞。
39、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病变呈灶状散在分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因其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4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指子宫内膜在单纯性
或复杂性增生的基础上,腺体上皮细胞伴有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
增加.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
41、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指以心室充盈受限制为特征的心肌病,心室收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owwo·1缩通常不受影响。
主要病变为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进行性纤维化,导致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腔猴窄。
42、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
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败血症。
43、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
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四、简答题
44、答: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其病理学基础分别为:炎症局部发红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局部肿胀主要是由
于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所致;发热是由于动脉性充血、血流加快、
代谢旺盛所致;疼痛是由于渗出物压迫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所致;炎症引起
的组织损伤、疼痛、器官粘连等可导致受累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
45、答: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1)概念:血栓形成是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栓
塞是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梗死是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子→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原
位形成的血栓也可导致梗死。
46、答:(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下:①性接触传播,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中3/4是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②血道传播;③母-要传播;④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
(2)艾滋病的病理变化如下:①淋巴组织的变化:早期,淋巴结肿大。
镜下,淋巴滤泡
增生,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浆细胞增多。
随后滤泡外层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小血管增生,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浆细胞浸润。
晚期的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几乎消失殆尽,仅见一些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残留;②继发性感染:多发机会性感染是本病的特点,感染范
围广泛,以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道受累最为常见。
常见感染有肺孢子虫、弓形虫、新
型隐球菌等感染;③恶性肿瘤:常见的有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47、答:酒精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包括:
(1)消化系统:酒精对肝损害非常严重,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
酒精可
引起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2)神经系统: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大脑皮质萎缩;引起维生素B,缺乏可造成Wermicke-
Korsakoff脑病;引起烟酸缺乏造成糙皮性脑病。
(3)心血管系统:酒精中毒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又称酒精性心肌病。
病理改变有心肌
变性、纤维化及心腔扩张。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胸闷、胸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发生晕厥和猝死。
(4)其他系统:酒精中毒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慢性肌病;男性酒精
中毒常可引起不育、性欲下降、男性乳腺发育;女性酒精中毒常引起骨质疏松症。
(5)胎儿酒精综合征: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造成的永久性出生缺陷。
(6)多器官功能衰竭。
48、答;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并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的一种急性炎症,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最常见的病原体为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故又有链球菌感染后肾
小球肾炎之称。
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双侧肾脏均匀肿大(轻到中度),表现为“大红肾”或“蚤咬肾”;
②镜下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肿胀.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③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④电镜观察可见脏层上皮和细胞间有驼峰状电子致
密物沉积。
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儿童和青年常见。
儿童患者预后好,成人患者预后较差。
49、答:类白血病反应与粒细胞白血病有本质的不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
一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细胞形态可以与白血病鉴别,但有时比较困难。
类白血病反应有以
下特点可协助鉴别:①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原因去除后,血象恢复正常;②一般无明显贫
血和血小板减少;③粒细胞有严重中毒性改变,如胞质内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等;④中性
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原皆明显增高,而粒细胞白血病时,两者均显著降低;⑤慢
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出现特征性的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类白血病反应时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