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选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
1.摩尔是
A.物质的量的单位 B.物质的质量单位
C.物质的数量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危险化学药品的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标志。
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对应正确的是 A.汽油—易燃品 B.浓硫酸—易爆品
C.酒精—剧毒剂 D.浓硝酸—三级放射性物品
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
..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等应理解为
A.氧化物 B.单质 C.分子 D.元素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D.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7.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1~100nm)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8.能够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
A.过滤 B.观察颜色及状态 C.利用丁达尔效应 D.萃取
9.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中一定需要使用的是
A. 容量瓶
B. 分液漏斗
C. 玻璃棒
D. 温度计
10.现有三组液体混合物: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与水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1.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分液时,先将上层液体倒出
B.将烧杯中刚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食盐中,仍含有Mg2+、Ca2+、SO42-等杂质
D.制取蒸馏水时,冷却水应由冷凝器的上口通入,下口流出
12.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A. ①④⑤②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③④①
13.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
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
14
15.科学家不久前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
2 mol O4和4 mol O2 含有的
A.电子数相同,分子数不同 B.质量相同,电子数不同
C.原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 D.分子数相同,质量不同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
B. 18 g H2O中所含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C. 22 g CO2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
D. 任何条件下,22.4 L氢气中所含氢原子数都约为1.204×1024
1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标准标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目为6.02×1023个
B.2g氢气所含氢原子数目为2×6.02×1023个
C.500ml 2mol·L-1的Ba(NO3)2溶液中含NO3-离子数为2×6.02×1023个
D.0.5mol氯气分子中含Cl原子数为6.02×1023个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A.22.4 L氨气中含氢原子数目为3 N A
B .5.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分子数为0.2N A
C .标准状况下,4.48 L 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 N A
D .80 g 苛性钠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为11.2 L
B .6.02×1023个氧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 .NO 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NO 分子的质量相等
D .28 g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6.02×10
23 20.取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1的金属氯化物(RCl x ) 溶液20 mL ,使之恰好与20 mL 0.15 mol·L
-1的AgNO 3溶液完全反应。
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RCl
B .RCl 2
C .RCl 3
D .RCl 4
II 卷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
21.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 .CaO 、Na 2O 、CO 2、CuO B. H 2、C .P 、Cu
C .O 2、Fe 、Cu 、Zn
D. HCl 、H 2O 、H 2SO 4、HNO 3 以上四组中与其它3种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
B ;
C ;
D 。
22.某同学配制1000mL 1.00mol/L NaCl 溶液的步骤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 固体并全部移入烧杯中;
②在上述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NaCl 固体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倾倒至容量瓶中;
④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下1cm ~2cm ;
⑤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⑥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⑦静置后因液面低于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你认为上述步骤中不合理或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23.实验室欲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 3
的浓硫酸,配制200mL 1.0 mol/L 硫酸溶液: (1) 该实验室只备有①100 mL 、②150 mL 、③250 mL 、④500 mL 四种规格容量瓶,你认为应选用的容量瓶是(填写编号) 。
(2) 需要量取 mL 浓硫酸(保留一位小数)。
(3) 该学生配制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适量小烧杯中;
②将适量蒸馏水慢慢倒入上述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选定的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涮小烧杯1~2次,将洗涤液沿玻璃棒均转入容量瓶中;
⑤将蒸馏水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 为止;
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⑦盖好瓶塞,上下翻转摇匀。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不正确或不合理.......
的是(填序号) 。
若用胶头滴管滴入水时,不小心滴过了刻度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24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32-
并将其除去;
第二步:加入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
是;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含有Ba(NO3)2、CaCl2、K2CO3中的2种。
为确定其成分,现做以下实验。
结合资料卡片中的物质溶解性,试分析:
资料卡片: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1)将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通过上述现象可初步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过滤得到(1)中所产生的白色沉淀及滤液。
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通常需要下列玻璃仪器中的(填序号)。
a. 玻璃棒
b. 普通漏斗
c. 烧杯
d. 容量瓶
(3)再继续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稀硝酸,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3)步实验及现象说明,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若将(2)中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计算题
26.某烧杯中盛有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混合溶液中c(FeCl3)=1 mol/L,
c(CuCl2)=1 mol/L。
请回答:
(1)该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该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n(Cl-)=;
(3)该混合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Cl-)=。
27.将6.50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
(1)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2)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H2)=。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50 分)
21.A CO2;B Cu ;C O2;D H2O
22. ③⑦
23.⑴③⑵ 13. 6 mL ⑶②重配
24. (1)二(2)HNO3;Ba(NO3)2、检验硫酸根离子; AgNO3 、检验氯离子
25.(1)K2CO3(2)abc(2分。
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3)CaCl2 CaCO3+2HNO3=Ca(NO3)2+CO2↑+H2O(2分)
26.(1)0.1mol 0.1mol (2) 0.5mol (3)5mol/L
27.(1) c (HCl) =1.00mol·L-1 (2)V (H2)=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