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淄博市万杰朝阳学校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淄博市万杰朝阳学校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
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 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2. 同自然界的许多生物一样,细胞也是由多种分子组成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人体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B.自由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其中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 细胞周期同步是指利用特定方法使分裂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高浓度TdR(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是常用的同步方法。
TdR能可逆地抑制S期DNA合成,而不作用于其他细胞阶段的运转,最终导致细胞群被同步化于G1/S期交界处下图示意科研人员利用TdR双阻断法,成功将胡萝卜形成层的所有细胞阻断在G1/S交界处。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细胞周期同步方便研究特定时期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
B.用同步化过的细胞进行药物研究,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C.实验中两次用TdR处理,每次TdR处理时间都至少为7.5h
D.正常处理是为了使被TdR阻断在S期的细胞完全越过S期
4.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
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
某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大,雌雄数量相等,可自由交配。
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3/7
C.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b的基因频率在雌、雄群体中明显不同
D. 若某个体在发育过程中B基因突变成B1基因,则该基因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5. 下图甲表示某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的某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乙中基因1和基因2形成于图甲中②②区段
B. 图乙中基因2和基因3应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C. 图甲中②②区段不可能形成基因1和基因8的重新组合
D. 图乙中基因7和基因8移向细胞两极通常发生于图甲中②②区段
6.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
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G2期末检验通过后,说明具备分裂条件,细胞将进入分裂期
B.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状态
C.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
D.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
7. 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B. 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C. 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 某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8.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9. 下列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实例是()
A.缺P会影响DNA的合成
B.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B可抑制花粉萌发,特别是花粉管的伸长
10.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都离不开高尔基体的再加工
11. 如图是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54个氨基和154个羧基
C.该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减少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12. 下列内环境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内环境的稳态要靠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13.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14. 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1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832
C.如果甲中的R基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1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璧分离现象
B.利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灰绿色的线粒体
C.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
D.伞藻嫁接实验可以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的频率更高
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机会更多
C.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受环境影响更多
17. 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神经元,甲、乙为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图示三个突触中传递时,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适当降低周围环境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减小
C. 给e点一个适宜刺激,甲、乙两个电流计的指针都不会发生偏转
D. 若e和d点间有抑制递质分解的药物,刺激f点,d点将持续兴奋或抑制
18.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是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的
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适宜条件下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条件的变化,一些作物的病虫害越来越难防治。
中国的小麦育种团队改变了传统的育种理念,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展穿梭育种合作,从外引进品种,与中国的品种进行杂交,通过在两个地区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具有抗病性的小麦良种。
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两个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但不存在隔离
C.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
D.穿梭育种通过优势互补改良小麦品种充分利用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
20. 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
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
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
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C.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机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使小鼠出现呼吸困难
D.根据实验结果图,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向密闭温室中充入一定量14CO2后,草莓叶片、茎、果实的放射性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已知某药物X能够调控光合产物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某课题组对草莓分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昼夜后,给草莓提供标记的CO2,24h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丙是该课题小组在15②条件下以草莓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②,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②)。
(1)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用于合成光合产物,该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
由图甲可知,有机物在草花各器官间的转移路径为__________,据图乙实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刚形成时,用X处理草莓全株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明显减弱草花的光合速率。
(2)由图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
光照强度为E时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
若将实验温度升高5②则F点向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若想要得到更大的草莓,应在______温度下栽种草莓,并用X处理草莓的_________________(填“幼果”或“全株”)。
22.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
SARSCoV2感染宿主细胞并繁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②~②表示过程)。
请分析回答:
(1)SARSCoV2表面的S蛋白作为抗原蛋白决定其侵染性。
②表示在宿主细胞内病毒衣壳蛋白水解释放RNA,这与细胞中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作用有关。
病毒RNA通过②合成RNA聚合酶,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_。
(2)RNA聚合酶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的过程有_____(填标号)。
(3)参照教材中中心法则图解,写出SARSCoV2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内的流动情况_____________。
(4)②表示_______,子代SARSCoV2具有感染性需经过________(填数字)过程。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SARSCoV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宿主细胞
B.RNA聚合酶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C.②需要宿主细胞内4种核糖核苷酸
D.S蛋白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E.抑制衣壳蛋白质的水解能阻止SARSCoV2的繁殖
23.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A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细胞,如果B是植物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A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只写编号)。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该程体现了②的___________(具体特性)。
(3)若A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能量多。
若A是人体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消化酶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_的含量会多一些,该细胞器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4)A图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名称)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5)图A中[ ]__________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大肠杆菌不同于上述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为大肠杆菌D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用文字回答
(1)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5”表示____________。
(2)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____________键连接起来的。
(4)DNA分子中[ ](填上图中的序号)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复制时,____________酶能使DNA解开双螺旋:并以解开螺旋得的____________条母链作为模板。
25. 环境中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细菌的代谢与生长。
某些细菌可通过SgrSRNA进行调控,减少葡萄糖的摄人从而解除该抑制作用。
其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生理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以___________作为原料,并在___________酶催化下完成。
(2)生理过程②中,tRNA能够识别并转运___________,还能精确地与mRNA上的__________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简述细菌通过SgrSRNA的调控减少对葡萄糖摄入的机制。
(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C
5. C
6. B
7. D
8. D
9. D
10. D
11. B
12. D
13. C
14. D
15. A
16.
17. BC
18. BD
19. ACD
20. ABD
21.
(1).14CO2---14C3---(14CH2O)
(2).)叶片---茎---果实
(3).不会
(4).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5).0
(6).右
(7).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大
(8).25②(适宜)
(9).幼果
22.
(1).溶酶体
(2).核糖体
(3).氨基酸
(4).催化RNA复制
(5).②②
(6).
(7).病毒RNA和蛋白质的装配过程
(8).②②
(9).DE
23.
(1).动物
(2).②叶绿体
(3).②②②
(4).流动性
(5).②线粒体
(6).②核糖体
(7).中心体和核糖体
(8).细胞质基质
(9).②内质网
(10).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4.
(8). 两
25.
(1).细胞质基质
(2).(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RNA聚合
(4).(一种)氨基酸
(5).密码子(遗传密码)
(6).细胞内积累的磷酸化葡萄糖会激活SgrS基因转录出SgrSRNA。
一方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GmRNA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