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评价
摘要:现阶段的科学课程评价虽然已有大体框架,但在实际实施中仍有很多
不足之处,尤其是科学课这种没有得到学生和家长重视的课程中,既没有很好地
展现新课标的主旨,又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还不利于学生在科学课
程中的全方位发展。
立足于如何更好的使用评价为科学课程服务,本文通过分析
课程评价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了各种评价方法在科学课程中的合理运用,将会对科学课程评价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程评价;小学科学;课堂评价
前言:对课程进行评价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建立科学合
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有助于改进教学、加强学生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
学素养。
除此之外,对科学课程进行有效评价,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课程评价相关问题综述
1.评价的内容和种类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很多,除了科学探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
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人文意识等。
本文主要分析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评价。
科学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假设制定计划、进行
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思考与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其中的
重点内容是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评价种类总共分为两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又被称作非测试型评价
和测试型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
和发展状况。
并且,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慢
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就是说,评价要关注的方面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形
成性评价。
2.评价主体
2.1教师的评价。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的评价,应该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该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科学探究
能力的不断发展。
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其中,教师评价中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
察能力。
在对学生科学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差异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个性差异,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评价方式,并且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在日常
教学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认真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以便及
时做出有效、全面性评价,不断提升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中的自信心。
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评”,在评价中选择不同角度、不同层面,
力求全面准确地予以反映。
至于数据的收集的频率,建议以教学单元为单位,每
单元学完后收集一次,学期末总评。
2.2学生的自评。
学生自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它不但有利于促进学
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更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学生自评其实就是对自己进行阶段性反思、反省的过程。
2.3家长的评价。
科学课程评价不应该只局限在师生之间,还必须要有家长
参与。
家长的评价表达了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认可,同时还能加强与教师的联系,
促成对孩子的全面评价。
这三个不同主体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具
体的评判标准会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所处地区的差别、不同家长的素质等方面
而有所变化,可以自行调配。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
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这段时间里,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如火如荼、轰轰烈
烈展开的同时,评价问题却被大家忽视了。
虽然现在采取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基于
对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实施下来却发现,学生更多增长的依旧是对科学
概念的掌握,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虽略有进步,但收效甚微。
课
堂教学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科学课程评价的错误导向上。
现有的评价只注重对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运用已识推导未知的能力,缺乏对学生发展潜能、发展趋势及个性特
点的客观反映。
对于这门课程来说,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上的科学探究,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通过动手操做,激发学习的兴趣,锻炼科学思维。
对这些内容的评价,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如是否主动参与,是
否坚持观察,是否尊重事实,以及是否在过程中完成自我反思等。
对这些内容的
评价,要求评价应在课堂活动中及时生成,从不同角度考虑,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
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教师虽给出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也让学
生参与了评价,但整体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确切落实,或者因为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三、解决方案之我见
3.1完善评价方法
除了考试评价和作业评价之外,要多多运用其他的评价方法。
(1)即时评价
科学课堂是个快节奏、互动性的过程,课堂教学中会随时出现可利用开发的
资源,稍纵即逝。
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教学机遇,利用即时评价鼓舞学生。
即时评价因为其直接、快捷的特征,是课堂评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教师的
即时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赞美句,而应该是过程性的,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可以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建立学习的信
心。
而且,树立典型作用的优势在于,对某个同学科学态度的肯定评价,不仅鼓励了该同学,也间接激发了其他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科学的探究意识。
(2)评定量表评价。
这种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在某一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依据量化标准,直接对其结果做出评定。
这种评定可以是单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级分明的,或直接采用数值记录,分别设置出不同类别的量表。
这些量表的使用机制也不是僵化的,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合理搭配,科学使用,对其中的细目也可以做出适当修改。
3.2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若想让课上评价真正发挥作用,让评价更加有效,可以将评价整合与倾听学生意见统一起来。
评价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指导,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语言。
评价、反馈相互影响,交互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思路,以调整教学思路。
四、结语
小学科学课的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用评价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更多地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牢固的科学知识。
所以,我们必须深入课堂,详细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出改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的目的,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婷.小学科学课程评价例谈[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2):110.
[2]杨婷.课程评价,改变正当时——小学科学课程评价例谈[J].亚太教
育,2015(35):121.
[3]林建锋.浅议小学科学课程评价方式[J].新课程教学(电子
版),2014(0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