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实践探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即问题解决,是实践项目方 案、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环节。项目学习 小组将一个主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由 各小组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以任务 为驱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小组按照规 划方案分工实施的过程,也是思维进阶的过
程。以“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为 例,笔者在班级里组建4个项目学习小组,进 行如下活动:
1.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 战性; 2.主题典型,有研究价值; 3.有兴趣取向,易操作; 4.通过开放式学习完成。
以《家乡文化生活》专题学习为例。教 材设计的三项学习活动都要求选择活动课题 (即主题),如“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 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来历与演变、 家乡的历史传说等)”“开展家乡的文化生 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 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 的方式等”“可以考察家乡的风俗习惯、邻 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选择其中 一项”。[1]如何选择活动主题?一方面要依 据“当代文化参与”的选题要求,另一方面 要对三项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使之结构化, 即要选择一个具有统摄价值的主题将三项活 动主题关联,以便将研究的问题聚焦,使之 目标化、清晰化。
表 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 选题要求
学习 目标
课题 来源
课题 特征
1.发展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的意识; 2.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生活现象的 方法; 3.增强文化自信。
1.特定文化现象; 2.当代文化生活热点; 3.社区文化生活; 4.教 材 经 典 文 本 拓即提出问题,它是项目式 学习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不仅影响着学习过 程的实施,也制约着学习目标的实现。新课 标关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提出的 学习目标与内容主要有:聚焦特定文化现 象、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文化活动参与等, 这些内容成为我们选择研究项目的依据。不
仅如此,学习项目的选择还要符合课程要 求,遵循学习规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等,具体要求见表1。
(3)利用互联网、报纸、书籍等查阅家 乡文化生活种类、涉及范畴,了解家乡文化 生活方式及其特点。
(4)项目小组筛选、整合学习资源,提
表 2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项目学习方案
主 题 情 境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我们所在乡村社 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乡村文化”元素正 悄然发生变化,探究其变化原因,剖析家乡文化生活图景及特点,从而认同、解释 和传播乡土文化,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建言献策。
21 总第 264 期
建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二、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是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找到 解决问题的路径而设计的,是项目式学习实 施的保障,它包括项目主题、情境、核心素 养目标、学习方式以及任务驱动等方面。以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项目学习 为例,项目小组设计出如下方案(表2)。
以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目标要求 的落地实现对接与价值转化。
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 元《家乡文化生活》正是由人文主题“家乡 文化生活”和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两条线索组成的综合实践单元。本单元在学 习目标、情境、内容、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 的突破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学习情境多为 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 于现实生活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采用 采访、考察、调查和查阅文献等形式。基于
基于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主项目活动 主题为“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 选题依据为:(1)学生熟悉家乡,了解家 乡的传统习俗与文化生活方式;文献资料和 实物资料的收集、实地采访、调查等简单易 操作。(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 快,家乡传统习俗有的被传承下来,有的被 新兴的文化生活方式所替代。调查当下家乡 文化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相对比,分析其 中的“变”与“不变”,剖析“变”与“不 变”的原因,为家乡文化生活的振兴献策。 (3)家乡文化习俗反映了家乡人的生活方 式、理想信念、价值意识、精神诉求等,由 此可以观照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为创
【项目活动1】认识家乡文化生活 (1)学习文化理论书籍,如《中国民俗 文化》《文化源流例谈》《乡土中国》以及 《文化哲学十五讲》的部分内容,了解文化 的构成、特点,认识乡土中国的文化生活方 式、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2)学习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 王思斌的《访谈法》、钟敬文的《节日与文 化》等,为项目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实践探究
——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
●朱再枝 何章宝*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学习目标要求落地的重要实践方式。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从选择研究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设施和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对 “当代文化参与”进行实践探究,以实现其课程价值与育人功能,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提供参照。 关键词:当代文化参与 项目式学习 实践探究 《家乡文化生活》
* 朱再枝,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何章宝,安徽省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20 2019.12 ( 下 )
关注
此,本文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探 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 任务群实践路径。在实践中,笔者以选择研 究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设施、评价与反思 等项目式学习的四个关键性环节为基点设计 并实施学习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参 观、考察、调查、访问、梳理、探究等活 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以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 能力。这一任务群的学习具有活动性、综合 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实现语文学习与 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呢?项目式学习是一种 导向核心素养养成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 生为主体,在“做中学”,突出学习的过程 性、实践性,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式学习可
项目实施即问题解决,是实践项目方 案、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环节。项目学习 小组将一个主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由 各小组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以任务 为驱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小组按照规 划方案分工实施的过程,也是思维进阶的过
程。以“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为 例,笔者在班级里组建4个项目学习小组,进 行如下活动:
1.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 战性; 2.主题典型,有研究价值; 3.有兴趣取向,易操作; 4.通过开放式学习完成。
以《家乡文化生活》专题学习为例。教 材设计的三项学习活动都要求选择活动课题 (即主题),如“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 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来历与演变、 家乡的历史传说等)”“开展家乡的文化生 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 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 的方式等”“可以考察家乡的风俗习惯、邻 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选择其中 一项”。[1]如何选择活动主题?一方面要依 据“当代文化参与”的选题要求,另一方面 要对三项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使之结构化, 即要选择一个具有统摄价值的主题将三项活 动主题关联,以便将研究的问题聚焦,使之 目标化、清晰化。
表 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 选题要求
学习 目标
课题 来源
课题 特征
1.发展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的意识; 2.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生活现象的 方法; 3.增强文化自信。
1.特定文化现象; 2.当代文化生活热点; 3.社区文化生活; 4.教 材 经 典 文 本 拓即提出问题,它是项目式 学习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不仅影响着学习过 程的实施,也制约着学习目标的实现。新课 标关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提出的 学习目标与内容主要有:聚焦特定文化现 象、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文化活动参与等, 这些内容成为我们选择研究项目的依据。不
仅如此,学习项目的选择还要符合课程要 求,遵循学习规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等,具体要求见表1。
(3)利用互联网、报纸、书籍等查阅家 乡文化生活种类、涉及范畴,了解家乡文化 生活方式及其特点。
(4)项目小组筛选、整合学习资源,提
表 2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项目学习方案
主 题 情 境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我们所在乡村社 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乡村文化”元素正 悄然发生变化,探究其变化原因,剖析家乡文化生活图景及特点,从而认同、解释 和传播乡土文化,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建言献策。
21 总第 264 期
建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二、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是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找到 解决问题的路径而设计的,是项目式学习实 施的保障,它包括项目主题、情境、核心素 养目标、学习方式以及任务驱动等方面。以 “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项目学习 为例,项目小组设计出如下方案(表2)。
以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目标要求 的落地实现对接与价值转化。
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 元《家乡文化生活》正是由人文主题“家乡 文化生活”和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两条线索组成的综合实践单元。本单元在学 习目标、情境、内容、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 的突破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学习情境多为 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 于现实生活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采用 采访、考察、调查和查阅文献等形式。基于
基于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主项目活动 主题为“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 选题依据为:(1)学生熟悉家乡,了解家 乡的传统习俗与文化生活方式;文献资料和 实物资料的收集、实地采访、调查等简单易 操作。(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 快,家乡传统习俗有的被传承下来,有的被 新兴的文化生活方式所替代。调查当下家乡 文化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相对比,分析其 中的“变”与“不变”,剖析“变”与“不 变”的原因,为家乡文化生活的振兴献策。 (3)家乡文化习俗反映了家乡人的生活方 式、理想信念、价值意识、精神诉求等,由 此可以观照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为创
【项目活动1】认识家乡文化生活 (1)学习文化理论书籍,如《中国民俗 文化》《文化源流例谈》《乡土中国》以及 《文化哲学十五讲》的部分内容,了解文化 的构成、特点,认识乡土中国的文化生活方 式、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2)学习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 王思斌的《访谈法》、钟敬文的《节日与文 化》等,为项目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实践探究
——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
●朱再枝 何章宝*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学习目标要求落地的重要实践方式。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从选择研究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设施和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对 “当代文化参与”进行实践探究,以实现其课程价值与育人功能,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提供参照。 关键词:当代文化参与 项目式学习 实践探究 《家乡文化生活》
* 朱再枝,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何章宝,安徽省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20 2019.12 ( 下 )
关注
此,本文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探 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 任务群实践路径。在实践中,笔者以选择研 究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设施、评价与反思 等项目式学习的四个关键性环节为基点设计 并实施学习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参 观、考察、调查、访问、梳理、探究等活 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以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 能力。这一任务群的学习具有活动性、综合 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实现语文学习与 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呢?项目式学习是一种 导向核心素养养成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 生为主体,在“做中学”,突出学习的过程 性、实践性,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式学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