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育儿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人的育儿方法
朋友小月前几年去了英国,在异域找到了另一半。
去年,喜得贵子。
今年,她带着自己漂亮的洋娃娃翔翔回来探亲。
我也在去年有了可爱的宝宝,见了面,便迫不及待地交流起育儿经来。
这一交流,才明白育儿方法真是千差万别。
4个月后让宝宝独自睡觉
由于英国高频率的婴儿与父母同睡导致窒息死亡,他们主张宝宝和父母分开睡。
只只是半岁前,宝宝的摇篮在妈妈的床边,方便喂奶和照看。
半岁后宝宝就能够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了。
小月是在宝宝4个月后让他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缘故是宝宝睡眠太轻,妈妈一个翻身,一声轻微的咳嗽就会把他惊醒,同处一室,妈妈、宝宝都无法安稳入睡,明显睡眠不足。
让宝宝独自睡婴儿房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因为有专门的宝宝监视器,一个安在宝宝床头,一个安在妈妈床头,能够随时明白宝宝的情形。
英国提倡培养小孩(从4个月开始)正常的睡眠适应,确实是要让小孩定时上床睡觉和整夜睡眠。
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告诉宝宝“现在是睡觉的时刻了”(例如:一到时刻就给宝宝穿上睡衣,唱催眠曲,讲故事,或者给一个亲吻)。
如此做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而是认为“小孩专门重要,父母也一样”。
保证父母的正常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照管宝宝。
从一出生就给宝宝穿纸尿裤
洋娃娃翔翔一岁多了,但一直穿着纸尿裤。
小月说,在英国是不用尿布的。
英国认为宝宝的下体部位是最容易受到病菌、细菌感染的,因此不主张暴露,从一出生,就给宝宝穿上纸尿裤,一直用到小孩两周岁,尿了就换,只要用湿巾把宝宝柔嫩的小屁屁擦洁净就行了。
而且英国从未对宝宝长期穿纸尿裤的问题有过什么讨论和不同意见。
如此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卫生(爱护了宝宝的小屁屁),穿上纸尿裤再穿上封裆裤也是对宝宝的一种尊重。
还有确实是方便,让父母省去了清洗的时刻与体力。
英国宝宝的小屁屁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捂着。
在温度适宜的天气里,小月会在家里地上铺一块柔软的毯子,让宝宝仅穿一个小背心或不穿衣服,专门把小屁屁露出来,让他自由悠闲地在毯子上玩,宝宝专门喜爱,同时也“晾晾”小屁屁。
和国内适应给宝宝从小“把尿”一样,那儿适应“不把尿”。
从一岁半以上开始教小孩自己大小便。
小孩的小坐便就在大人旁边。
开始在父母上厕所时,让小孩一起去,慢慢地小孩就会有“我也要上厕所”的欲望,这时候,父母就帮他脱掉裤子,让他坐在自己的小坐便器上。
循序渐进,父母慢慢灌输,等到一定时期,小孩就会自己大小便了。
从小让小孩明白对错
宝宝会走了,到处“惹是生非”,但英国的父母并不像中国的父母,赶忙把一切不利于宝宝的东西束之高阁,让他摸不到,够不着。
他们认为,只要告诉宝宝,他就会明白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不能动。
小月的公公婆婆确实是这么教育的。
家里放在地上的瓷花瓶,宝宝就确实从来不去碰。
宝宝做对了,一定要鼓舞,如拍拍手或竖起大拇指告诉宝宝他专门棒;做错了就一定要惩处。
英国主张每个家庭都设一个naughtycorner,大意是惩处顽皮小孩的角落,让他自己反思(能够是一个铺毯子的地点,一个小椅子等)。
一岁之前的宝宝还不明白什么缘故对、什么缘故错。
那就用简单的“NO!”和手势禁止他错误的行为,让他养成适应,只要听见“NO”,第一反应就明白那个东西是不能动的,能够说是条件反射。
等宝宝一岁,慢慢能听明白大人
说的话了。
这时假如宝宝做错了事,大人要用他能听明白的方式告诉他如此做是不对的,假如下次再如此,就要到“反思的角落”去了。
假如下次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毫不客气地把他放到“反思的角落”,直到他告诉父母“我错了,下次可不能了!”父母鼓鼓掌,亲小孩一下,告诉他“你真是个好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