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之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南京市九龙中学张声宏
教学思路:
这节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想突出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及个性化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预习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见课件或中考指导)
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
射角为0,折射角为0
(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
光线有会聚作用
4、透镜有两种(2)、凹透镜:中
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我们
学习的知识点,并小结一下:
(分组,讨论,回答)
课堂练习一: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
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
播路径的是
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
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
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
上课,一位同学用激
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
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
糖水,发现了一个奇
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
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
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
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
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
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教 学 过 程
五、课堂练习二
课堂练习二: 1、(2005年莆田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2、(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
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005吉林省)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
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相应问题 教师多媒体演示
并和学生一起完
成课堂练习
分组讨论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针对作品,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会合作,交流。
评价归纳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习
六、小 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对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归
纳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
加深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完成下面的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的练习
课后作业
中考指导书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