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探究
作者:刘汉香刘燕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3期
刘汉香刘燕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创新能力课堂被称为高职的“第二课堂”,它旨在培养高职生在专业层面的动手
实践与创新能力。
所以在这“第二课堂”上,应该明确教学思路,开拓教学途径,强调创新能
力培养与专业化知识结合。
本文将以山东某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创新能力
培养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思路;教学途径
高职院校注重对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其中基于专业技术之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则在新课
改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高层次追求,人才的专业技
术创新能力更被重视,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对人才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深
入培养与优化。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
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更希望突出对学生创造能力与个性化品质的培养,在机电类
专业教学中,在传授学生技术技巧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他们专业创新素质的有效培养。
(一)实现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融合
对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而言,实现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融合是人才培养关键。
它以提升
学生专业能力着眼,同时兼顾学生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专业节能角度讲,教
师要求学生先熟悉所学习机电设备的基本操作原理,同时以机电设备工艺为基础,教授他们有
关机械设备CAD制图的二维化机械制作软件创新操作。
在教学中,要强调在基础机械制作软件
的学习过程中大胆创新突破自我,发展学生的创新软件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思辨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机、电、汽、液综合维修方面都能够深入学习,并学
会对现有的知识与器材进行合理加工,以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专业知识应用创新
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重要辅助指导作用
在专业创新教学中,一定要发挥教师的重要辅助指导作用,围绕创新精神培养发挥教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且扎实的理论体系,帮助学生从相对基本的机电知识原理层面深入
理解、把握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机电专业知识现
象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在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一点教学思路,那就是要激发学生对
于专业的主动发问能力、质疑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创新教学活动引导、激发学生的
探究热情,例如可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考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验证主义精神,引导他
们通过创新实践进行科学实践,确保他们始终能够做到主动创新。
同时,还要改革机电教学的
考核方式,用相对开放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造联想,不仅局限于一种问题解决方法来参与考
核过程,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题并获得收获。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山东省某高职机电类专业院校一直以来都强调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活动开放化优化调整,
为此他们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也煞费苦心,为培养先进高职机电类人才引入校企合作项目、创
新优化课程内容,处处基于创新思维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学生创新能力,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小组
首先,该高职院校要鼓励高职生自学,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创建创新能力小组,让不同学
习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走到一起合作,在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中完成学习项目,促进互动学
习过程。
为此,该高职院校还协同企业引入校企合作项目,在校内建立企业孵化器实体,专门
结合典型机电工作任务与案例展开情境模拟实践教学,在项目教学中观察培养优秀人才。
为了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积极性,该高职院校还开设了“以积分换学分”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每学期滚动开设学分累积活动,结合校企合作机电类项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项目,通过小组
合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构建了拥有激励机制的理实一体化创新教学体系。
(二)建立“一核三心”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所谓“一核三心”就是项目主核、学生中心、技术中心、企业中心的全面立体化创新教学
模式。
该教学模式强调“校企协同”与“三层递进”创新,不断从企业引入新的科研项目进而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就包括了三个阶段:产品设计开发、自主
学习、创新设计。
它循序渐进的渗透到高职生的3年高职学习生涯中,其中融合了教学、研发
与产业化功能内容,让高职生从入学一开始就能自然融入到企业项目中,培养他们丰富的专业
学习创新能力,与同学、教师、企业共同研发专业新技术与产业新产品。
而这一模式的最终演
变形式就是顶岗实习,为机电类高职专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机会。
在进入毕业季后,该高职院校
会专门设立人才订单班,直接通过顶岗实习输送人才,让高职生有机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挥
自身创造力[1]。
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机电类专业院校希望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尽量减少一般性与验证性教学内容,而是融入更多动态化、多元化的教学自主创新教学内容,
结合专业技术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尽早接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
寻求创新机会,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涛,黄淑芳.工科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
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7(8):185-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