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
1. (2分) (2019高二上·伊春期末) 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 . 中国不是一个区域
C .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十分明确
D . 区域内部的性质相对一致
2. (6分) (2016高三下·邯郸模拟) 下图为我国沿88°E所作的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中甲山脉可能是()
A . 天山
B . 阴山
C . 秦岭
D . 昆仑山
3. (4分)(2016·银川模拟) 图示为我国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读图,回答问题。

(1)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 . T4
B . T3
C . T2
D . T1
(2)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压力明显降低,表明()
A . 工业化水平提高
B .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C . 经济衰退
D . 区域贸易减少
4. (6分)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4分) (2016高二上·江宁期中)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A . 无法实现河海联运
B . 河流结冰期长
C . 河流沿岸资源匮乏
D . 河流流速较快
(2)
形成该地区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B . 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C . 河流水力资源的开发
D . 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
(3)
鄂毕河下游地区多沼泽,下图中的水温分布特点会导致一种沼泽形成因素的产生,则该因素最常出现的河段是()
A . ①附近河段
B . ②附近河段
C . ③附近河段
D . ④附近河段
6.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期中)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下题。

甲岛位于乙岛的()
A . 西南方向
B . 东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西北方向
7. (4分) (2019高二上·鹤岗期中)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 .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 . 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 .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 . 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 . 地表反射率下降
B . 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 . 土壤盐碱度升高
D .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3)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 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 . 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 . 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D . 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8. (6分) (2019高一上·宣城期末) 下图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填入图中①处的合理选项是()
A . 湿润
B . 干旱
C . 炎热
D . 严寒
(2)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整体性
B . 差异性
C . 区域性
D . 层次性
9. (4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

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 暖流流经增温
B . 暖锋过境增温
C . 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D .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K城附近的居民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 东区种麦
B . 北山滑雪
C . 南下踏青
D . 西山牧羊
10. (4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原因是()
A . 扩大宗教势力
B . 加快生产发展
C . 养老送终
D . 加快城市化进程
11. (4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中) 读下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 ab段河流流向是()
A . 自东向西
B . 由东北向西南
C . 由西南向东北
D . 由南向北
(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 . 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 . 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 . 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 . 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3)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2. (4分)(2018·北京)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1,回答小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 . 日出早,白昼长
B .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 . 海拔高,日照强
D . 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 .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 . 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 . 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 (4分) (2016高二上·广东期末)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 . 野外测量
B . 扫描旅游地图
C . 遥感技术
D . 全球定位系统
(2)图片叠加经常用于判断同一区域的事物,以及某一事物的变化,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4. (4分)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 . 空间数据
B . 数据信息
C . 图像信息
D . 综合信息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3分)
15. (7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
A、B两区农业发展有哪些相同的自然条件?
(2)
试分析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上的差别。

(3)
试分析图中B区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区位优势。

16. (9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以旺式民居是新疆常见的一种内向封闭式民居(右上图),外墙墙体厚度约50cm,北面、西面的窗户普遍较小,该民居以高侧窗采光为主(右下图)。

阿以旺厅是院内的活动中心,院内廊架上常爬满葡萄等藤蔓植物,廊架下常设计炕台或床榻,经实践检验这种民居能成功调节“微气候”。

材料二:罗布泊曾是“生命禁区”,如今罗布泊拥有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罗布泊”牌硫酸钾是种植茶叶、水果的首选钾肥。

(1)根据材料,简析“阿以旺式”民居能调节院内微气候的地理原理。

①外墙墙体厚:________。

②北面、西面的窗户普遍较小:________。

③以高侧窗采光为主:________。

④院内廊架上爬满葡萄等藤蔓植物: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农业发达,主要从事________(填“畜牧业”或“种植业”);从古到今,绿洲位置的演化过程,反映了该地存在着荒漠化问题。

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简述罗布泊地区发展化学工业的优势与不足。

17. (15分) (2019高二上·新疆期末)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

材料二稻米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品种和产地。

就产地来说,是指种植水稻的土壤、气候、水质对水稻品质的
影响。

东北稻米因质量优、口感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

材料三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依托新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进行“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为4460万亩,2016年这个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151万亩。

材料四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2010~2016年积温均值示意图。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线分布特征,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2)仅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黑龙江省水稻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

18.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A是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B洋流流向为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3)甲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乙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4)科学家监测到丙地有核污染物,据推测该污染物来自于日本2011年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

导致丙地核污染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这说明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
1-1、
2-1、
3-1、
3-2、
4-1、
5-1、
5-2、
5-3、
6-1、
7-1、
7-2、
7-3、
8-1、
8-2、
9-1、
9-2、
10-1、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3-1、
13-2、
14-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3分) 15-1、
15-2、
15-3、
16-1、
16-2、16-3、17-1、17-2、17-3、18-1、18-2、18-3、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