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二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202102182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说:“梭伦改革只不过是以金钱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并不是真正的某某政治。
”此观点的得出主要是依据改革( )
A.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B.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C.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D.发放“观剧津贴”
解析: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事实上只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并没有实现雅典社会的真正平等,故选A项。
答案:A
2.梭伦规定,所有雅典公民(包括因定居雅典而获得公的部分原外邦人)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
这一规定( )
A.扩大了雅典公民队伍
B.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C.赋予了平民政治权利
D.遏制了贵族对平民的欺压
解析:由材料中所有雅典公民(包括因定居雅典而获得公的部分原外邦人)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说明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局面,赋予了平民政治权利,故C项正确。
答案:C
3.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某某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某某原则”体现在( )
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材料创设的新情境是“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从中可看出梭伦改革中引入的“某某原则”体现在组成“四百人会议”上。
答案:C
4.公元前431年,伯里克利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在此,伯里克利宣扬了( )
A.某某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某某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解析:从材料“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担任公职”以及“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可知,当时任何公民不管贫富均可参与政治,某某政体保证了公民参政的机会。
答案:A
5.“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
”这项“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设立四百人会议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解析: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是梭伦改革的成果,故A错误;设立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B错误;设立五百人会议是克利斯提尼用地域取代四个血缘部落后设立,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雅典政权的控制,故C正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是伯里克利时期某某政治的体现,故D错误。
答案:C
6.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某某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可能( ) A.被选举为执政官B.被流放国外10年
C.与妻子一道参加公民大会D.监督公职人员
解析:根据所学,雅典某某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的某某,妇女没有某某政治权利,故C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 )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任首席将军期间
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设十个地区部落替代原先的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
答案:C
8.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
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 ) A.城邦最早出现时期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解析:城邦最早出现时期是在雅典国家产生之前,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时期没有实行陶片放逐法,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的文字信息“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可知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故C项正确;伯里克利改革时期没有实行陶片放逐法,故D项错误。
答案:C
9.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妇女2.2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1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16.8万人B.4.5万人
C.7.5万人D.7.7万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含义及雅典某某政治的实质,雅典某某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某某。
答案:B
10.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利,推动某某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解析: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某某的轨道,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某某制,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某某制度趋向成熟,成为某某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三人在推动雅典某某制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C项;A项“制约公利”说法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划分公民等级只是梭伦改革的内容;B、D两项不是三人的共性。
答案:C
11.雅典某某制是一次性的瞬时决策机制,决策往往未经深思熟虑便付诸表决。
就此,伯里克利说:“坏的事情莫过于在结果尚未适当讨论之前就匆匆付诸行动。
”这说明雅典某某制( )
A.忽略了公民要求参政的积极性
B.缺少对少数人专政的防X机制
C.增加了决策的失误与风险指数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冲突
解析:题干反映了雅典某某具有一次性的瞬时决策机制,结果尚未适当讨论便匆匆付诸行动,故C项正确。
答案:C
12.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雅典某某( )
B.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明显具有原始某某的特征
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解析:对表格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可知,雅典公民总数约占雅典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与“广泛代表性”不符,排除A项;表格信息未体现雅典某某“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排除B项;表格信息体现了雅典的直接某某制,这具有“原始某某的特征”,故C项正确;“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
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某某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并联系梭伦改革的内容从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参加公民大会等措施分析作答。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雅典当时出现的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来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三中“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梭伦改革措施,从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以及设立四百人会议等角度思考作答。
(3)回答时围绕材料观点从支持和反对两个视角去分析,“支持者”主要肯定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反对者”主要点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某某政治奠定了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以居住地而不是出生地为标准,把全体阿提卡居民划分为十个部落,每个部落包含三个部分,称为“三分区”。
他以地理位置为划分依据(包括城市、内地和海滨),打乱旧有的户籍划分方式。
将军也是由选举产生,并可以连续当选而没有
任期的限制。
同时,设立了500人议事会,议事会的成员采取轮换制,以限制连选连任。
——摘自马立智《雅典某某政治的质量衡量》材料二伯里克利说,在雅典某某政治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克利斯提尼改革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伯里克利所说的“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的含义?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雅典某某政治的特点。
解析:第(1)问,据材料“他以地理位置为划分依据(包括城市、内地和海滨),打乱旧有的户籍划分方式”可知,以地缘取代血缘,打击了贵族的势力;材料“将军也是由选举产生,并可以连续当选而没有任期的限制。
同时,设立了500人议事会,议事会的成员采取轮换制,以限制连选连任”体现了某某政治的参政X围与公民的权利扩大了,雅典某某政治确立了。
第(2)问,结合其实质分析,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所以并不是所有雅典人一律平等;材料中认为“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是因为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平等享有某某权利,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3)问,结合材料“将军也是由选举产生,并可以连续当选而没有任期限制”体现了人某某权的特点;“设立了500人议事会,议事会的成员采取轮换制,以限制连选连任”说明了轮番而治;“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说明了法律至上;“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说明了公民内部平等。
答案:(1)影响:打破了血缘关系,削弱了旧氏族贵族的势力;扩大了雅典某某政治的参政X围与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某某政治得以确立。
(2)含义:指雅典公民平等享有某某权利,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官职,其实并不是所有雅典人一律平等。
(3)特点:人某某权;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