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审适度分离”模式的构想与研析——兼评《民事诉讼法》修正后的法院调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石玲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2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法院调解 调审适度分离 先行调解 审前调解
摘要:我国现行的"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模式滋生出了一系列问题,使得法院调解深陷几大窘境。
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引入了两项调解制度——先行调解以及审前调解。
这两项制度的引进昭示了我国法院调解程序节点的前移,表明了立法者"强化庭前调解,弱化庭审调解"的立法态度,但依旧未能突破"调审结合"模式的范围。
"调审适度分离"是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将法院调解的介入节点前移并以当事人起诉至法院为始点,使法院调解脱离出审判程序,取消庭审调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