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纽约》备课资料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纽约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把握内容,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具体语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整体把握:
1.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作家。
陕西延安人。
2.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题目解说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逊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
纽约市区人口7 3 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
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
市中心在曼哈顿区,有很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
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地铁四通八达。
肯尼迪国际机场名扬全球。
美国的交通十分发达。
公路网稠密,长达630万公里,高速公路约7万公里。
70%公路网集中在北部。
汽车拥有量约1.7亿辆,其中80%以上为小汽车。
汽车在客运中占84%。
三. 学习步骤:
1.弄清结构及游踪:
本文通过描写纽约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纽约城的勃勃生机,也反映了纽约人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现实。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稠密,但作者心向祖国。
第二部分(第4段):纽约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快。
第三部分(第5段):纽约夜晚灯光如昼,万紫千红,纽约人的夜生活。
结构图表如下:
2. 分析写法:
(1)文中的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
纽约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相吻合。
文中为了表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使用一连串短句。
如“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的喧嚣嘈杂。
再如用“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勾勒出纽约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
几字一顿,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2)文中善于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句等手法,加强气势与力量。
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山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3)文中大量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想象奇伟,意境雄浑,绘声绘色,将纽约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如文中开头将纽约的高大建筑物与街道,比
喻为高山与沟壑。
但其与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相比,只似“一片蒿草”“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则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贴切而新颖。
此外,将万里长风比作“透明的长天巨龙”,将地铁的哐当声比作“地震”,将汽车比喻为争先恐后奔跑的“甲虫”,等等,都十分形象生动。
(4)描写景物,可以用静态描写,也可以用动态描写,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课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前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不暇接。
文中“静态描写”,如:
1.第1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
”2.第2段中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
以及在上面俯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很像一颗画在纸上的地球。
”
3.第5段写纽约的夜景。
这些静态描写,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的真实面貌。
文中“动态描写”,如:
1.第2段写巨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
”这样描写,充分表现了纽约上空风力之猛,也衬托出大厦之高。
2.第4段写纽约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压强……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
”“甲虫以铁为甲…美丽动听。
”
这些动态描写将景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 体味思想情感:
文中反映了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同时对其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振耳欲聋的“现代文明”,褒中有贬。
另一方面,作者身在异邦,虽处繁华的大都会,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它能早日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