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版必修2课件:第4章 第3节 势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1)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必须首先选定零势能面。 (2)零势能面以下的重力势能均为负值,“+”、“-”号代 表重力势能的大小,因此,比较大小时,一定要带着“+”、 “-”号进行比较。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针对训练1] 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 定 B.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变化到-3 J,重力势能增 加了 D.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对重力势能的理解
[要点归纳]
1.重力势能的三性 (1)标量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 正、负。 重力势能正、负的含义:正、负值分别表示物体处于参考 平面上方和下方。
h1′=(0.4+0.8) m=1.2 m。 因而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Ep1′=mgh1′=2×9.8×1.2 J=23.52 J。 物体落至地面时重力势能Ep2′=0。 在此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Ep1′-Ep2′=23.52 J-0=23.52 J。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3)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它的大小与 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 的,它与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其变化值与重力对 物体做功的多少有关。 答案 (1)7.84 J 23.52 J (2)23.52 J 23.52 J (3)见解析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思维拓展
如图1所示,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兴高
采烈地玩滑梯。
(1) 小 朋 友 在 滑 梯 最 高 点 时 的 重 力 势 能
一定为正值吗?在地面上时的重力势能
一定为零吗?
(2) 小 朋 友 沿 滑 梯 下 滑 时 , 重 力 势 能 怎
么变化?小朋友从最高点滑落到地面过
图1
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精典示例]
[例 2] 如图 3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一长为 l 的细线悬于 O 点,将悬线拉直成水平状态,并给小球一个向下的速度让 小球向下运动,O 点正下方 D 处有一钉子,小球运动到 B 处时会以 D 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并经过 C 点。若已知 OD =23l,则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第3节 势 能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并会判断重 力势能的变化。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 功与路径无关。
3.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会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大小 的相关因素。
2个概念——重力势 能、弹性势能 1个关系——重力做功 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 系 1个公式——Ep=mgh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3.对于同一弹簧,伸长和压缩相同的长度时弹性势能__相__同___ (填“相同”或“不同”)。
4.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 (1)关系:弹力做功是弹性势能变化的唯一量度,弹力做多 少正功,弹性势能就___减__少___(填“增加”或“减少”)多 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就__增__加____(填“增加”或 “减少”)多少. (2)表达式:W弹=-ΔEp=__E_p_1_-__E_p_2_
4.知道势能是系统共有的,具有相对性。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一、重力势能
阅读教材第64~66页“重力势能”部分,知道重力势能的 表达式,体会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于高处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Ep=__m__g_h___。单位:_焦__耳____,符号:J。 3.标矢性:重力势能是_标__量____,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重力做功为多少?
(2)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
图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解析 (1)从 A 点运动到 C 点,小球下降高度 h=13l,故重力 做功 WG=mgh=13mgl。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 减=WG=13mgl。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思维拓展 下列三张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有没有弹性势能?
答案 弓、金属圈、弹性杆在发生形变时,都会伴随着弹 性势能的产生,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弹力做功将弹性势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三、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阅读教材第66页“势能是系统共有的”部分,知道势能是 组成系统所共有的。 1.系统性 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的所有质点因相对位置 改变而具有的能量,因而弹性势能是整个系统所具有的。 2.相对性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选定的零势能位置__有____(填“有”或 “无”) 关,对于弹簧,一般规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的势能 为零。
能__增__加____,即WG<0,Ep1<Ep2。重力做负功也可以说 成物体__克__服__重__力__做__功______。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5.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总是相对选定的_参__考__平__面___ 而言的(该平面常称为_零__势__能__面___)。 Ep=mgh中的h是物体重心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参考平面 选择不同,则物体的高度h不同,重力势能的大小也就不 同。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2)相对性:表达式Ep=mgh中的h是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 度,故重力势能也具有相对性。计算重力势能时必须要选 取参考平面,处于参考平面上的任何物体的重力势能都为 零。 (3)系统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如果没有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不会有重力,也不存在重力势能, 所以重力势能是这个系统共同具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 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重力势
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
图2
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
(2)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 (3)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什么?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解析 (1)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物体距离零势能参考 平面的高度h1=0.4 m, 因而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概念 项目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特点
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 关,与路径及参考平面的选 择无关
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同一位置的物 体,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其重力势能 的值不同
过程量
状态量
联系
重力做功过程是重力势能改变的过程来自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且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改变多 少,即WG=Ep1-Ep2=-ΔEp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思考判断
(1)物体只要运动,其重力一定做功。( × ) (2) 重 力 做 功 多 少 取 决 于 物 体 的 重 力 和 它 通 过 的 路 程 。
(×) (3) 同 一 物 体 的 重 力 势 能 Ep1 = 2 J , Ep2 = - 3 J , 则 Ep1>Ep2。( √ ) (4)在同一高度的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重力势能一 定不同。( × ) (5)同一弹簧伸长量不同时,弹性势能不同。( √ ) (6)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共有的,弹性势能是弹力装置独 有的。( ×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二、弹性势能
阅 读 教 材 第 66 页 “ 弹 性 势 能 ” 部 分 , 了 解 弹 性 势 能 的 概 念。 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_弹__性__形__变___而具有的能量。 2.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长度为__原__长____时,弹性势能为 0。弹簧被___拉__长___或被__压__缩____时,就具有了弹性势能。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表达式:WG=__E_p_1-__E__p2__=-ΔEp。 (2)两种情况:
①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_正__功____,重力势能 __减__少___,即WG>0,Ep1>Ep2。 ②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__负__功____,重力势
Ep1=mgh1=2×9.8×0.4 J=7.84 J。 物体落至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
Ep2=mgh2=2×9.8×(-0.8) J=-15.68 J。 因此物体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Ep1-Ep2=7.84 J-(-15.68) J=23.52 J。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2)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物体距离零势能参考平面的 高度
有关吗?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答案 (1)不一定,若选最高点为参考平面,则小朋友在最 高点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地面上的重力势能为负。 (2)沿滑梯下滑,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的变化 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92021/9/19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5:00:4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92021/9/192021/9/19Sep-21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92021/9/192021/9/19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2.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物体在两个高度不同的位置时, 由于高度差一定,重力势能之差也是一定的,即物体的重 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精典示例]
[例1] 如图2所示,桌面距地面的高度为0.8
m,一物体质量为2 kg,放在桌面上方
0.4 m的支架上,则(1)以桌面为零势能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解析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有关,同一物体在同一 位置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的重力势能不同,A错误;物体 在零势能面以上,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 大,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下,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 势能越小,B错误;重力势能中的正、负号表示大小,-5 J的重力势能小于-3 J的重力势能,C正确;只有选地面为 零势能面时,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为零,否则不为 零,D错误。 答案 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
[要点归纳]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比较
项目
概念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物理意义
重力对物体做功
由物体与地球的相互作用产生, 且由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能
表达式
影响大小 的因素
WG=mgΔh
重力mg和初、末位置的高 度差Δh
Ep=mgh 重力mg和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