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7创新设计二轮复习题第8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0届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高三4月开学第一次联考)次磷酸(H 3PO 2一元弱酸)和氟硼酸(HBF 4)均可用于植物杀菌。
常温时,有1mol ∙L -1的H 3PO 2溶液和1mol∙L -1的HBF 4溶液,两者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 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均为V ,两溶液的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下,NaBF 4溶液的pH=7B .常温下,H 3PO 2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10-2C .NaH 2PO 2 溶液中:c(Na +) =c( H 2PO 2- ) +c( HPO 22-) +c(PO 23-) +c( H 3PO 2)D .常温下,在0≤pH≤4时,HBF 4溶液满足0VpH=lg V 【答案】C【解析】此题的横坐标是0lg1VV +,V 是加水稀释后酸溶液的体积,未稀释时,V =V 0,横坐标值为1;稀释10倍时,V =10V 0,横坐标值为2,以此类推。
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稀释过程中,酸碱溶液pH 的变化规律:越强的酸碱,稀释过程中pH 的变化越明显;如果不考虑无限稀释的情况,对于强酸或强碱,每稀释十倍,pH 变化1。
根据此规律,再结合题干指出的次磷酸是弱酸这条信息,就可以明确图像中两条曲线的归属,并且可以得出氟硼酸是强酸这一信息。
A .根据图像可知,b 表示的酸每稀释十倍,pH 值增加1,所以b 为强酸的稀释曲线,又因为H 3PO 2为一元弱酸,所以b 对应的酸只能是氟硼酸(HBF 4),即氟硼酸为强酸;那么NaBF 4即为强酸强碱盐,故溶液为中性,常温下pH=7,A 项正确;B .a 曲线表示的是次磷酸的稀释曲线,由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可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的pH=1,即c (H +)=0.1mol/L ;次磷酸电离方程式为:3222H PO H H PO +-+垐?噲?,所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中c (H 3PO 2)=0.9mol/L ,c (22H PO -)=0.1mol/L ,那么次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即为:222a 32(H )(H PO )0.10.1== 1.110(H PO )0.9c c K c +--⨯⨯≈⨯,B 项正确;C .次磷酸为一元弱酸,22H PO -无法继续电离,溶液中并不含有22HPO -和32PO -两类离子;此外,22H PO -还会发生水解产生次磷酸分子,所以上述等式错误,C 项错误;D .令y=pH ,x=0lg1VV +,由图可知,在0≤pH ≤4区间内,y=x-1,代入可得pH=0lgVV ,D 项正确;答案选C 。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2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课时作业25(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 3溶液:HCO -3+H 2O CO 2-3+H 3O +B .NaHS 溶液:HS -+H 2O H 2S +OH-C .Na 2CO 3溶液:CO 2-3+2H 2O H 2CO 3+2OH-D .NH 4Cl 溶于D 2O 中:NH +4+D 2ONH 3·D 2O +H+解析:A 项是HCO -3的电离方程式;C 项,CO 2-3水解是分步的,以第一步为主,应为:CO 2-3+H 2O HCO -3+OH -;D 项,NH 4Cl 在D 2O 中水解应为:NH +4+D 2ONH 3·HDO+D +。
答案:B2.(河南开封高三二检)25℃时,浓度为0.2 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c (OH -)增大 B .存在七种粒子C .存在水解平衡,不存在电离平衡D .加入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 (CO 2-3)增大 解析:Na 2C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2-3+H 2O HCO -3+OH -,HCO -3+H 2OH 2CO 3+OH -,加热时平衡受到促进,c (OH -)增大;Na 2CO 3溶液中的溶剂水存在电离平衡:H 2OH ++OH -,所以溶液中的粒子为Na +、CO 2-3、HCO -3、OH -、H +、H 2CO 3、H 2O 等七种粒子;外加NaOH 固体,抑制Na 2CO 3水解,c (CO 2-3)增大,D 正确。
答案:C3.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 ②盐酸 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①>③>②B .水电离出的(H +):③>②>①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H +)=c (OH -)+c (NH 3·H 2O)D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c (NH +4)>c (Cl -)>c (OH -)>c (H +) 解析:NH 3·H 2O 为弱碱,HCl 为强酸,NH 4Cl 溶液呈酸性(NH +4水解),则同浓度时溶液pH 的大小关系为①>③>②,A 正确,NH 4Cl 促进水的电离,同浓度NH 3·H 2O 、HCl 中电离出的离子NH 3·H 2O 少,则NH 3·H 2O 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应为③>①>②,B 错误;同浓度同体积①②混合后溶质只有NH 4Cl ,据质子守恒可得c (H +)=c (OH -)+c (NH 3·H 2O),C 正确;NH 3·H 2O 、NH 4Cl 混合呈碱性,说明NH 3·H 2O 电离程度大于NH +4水解程度,即c (NH +4)>c (Cl -)>c (OH -)>c (H +),D 正确。
2017届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新人教版含答案)汇总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记牢主干知识]1.强、弱电解质 (1)概念(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弱电解质a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 2CO 3电离方程式:H 2CO 3H ++HCO -3,HCO -3H ++CO 2-3。
b .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 3++3OH -。
②酸式盐a .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 4电离方程式:NaHSO 4===Na ++H ++SO 2-4。
b .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 3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HCO -3,HCO -3H ++CO 2-3。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电离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③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④加入能与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练通基础小题]一、基础知识全面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而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3)AgCl的水溶液不导电,而CH3COOH的水溶液能导电,故AgCl是弱电解质,CH3COOH是强电解质(×)(4)由0.1 mol·L-1氨水的pH为11,可知溶液中存在NH3·H2O NH+4+OH-(√)(5)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时作业.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师说 雄关漫道】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时作业1.(2013·安徽卷)已知NaHS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 -3+H 2O H 2SO 3+OH - ①HSO -3H ++SO 2-3 ②向0.1 mol ·L -1的NaHS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金属N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 (HSO -3)增大B .加入少量Na 2SO 3固体,则c (H +)+c (Na +)=c (HSO -3)+c (OH -)+12c (SO 2-3) C .加入少量NaOH 溶液,c SOo\al(2-,3)c HSOo\al(-,3)、c OH -c H +的值均增大 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 (Na +)=c (SO 2-3)>c (H +)=c (OH -)解析:因NaHSO 3溶液显酸性,应以HSO -3的电离为主,Na 与H +反应导致c (H +)下降,平衡右移,c (HSO -3)减小,A 错。
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HSO -3)+c (OH -)+2c (SO 2-3),B 错;D 项应为c (Na +)+c (NH +4)=2c (SO 2-3)+c (HSO -3);C 项正确。
答案:C2.(2013·福建卷)室温下,对于0.10 mol ·L -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NH +4)·c (OH -)变大C .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 .其溶液的pH =13解析:A 项,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B 项,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NH +4)·c (OH -)变小;D 项,因氨水是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其pH <13。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上篇 专题一 第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常考点一
常考点二
解析 在弱碱溶液中,OH-来自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但 H+仅
来自于水的电离,并且由水电离产生的 H+和 OH-浓度一定相等,
因此碱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和溶液中的 c(H+)相等。
NH3·H2O 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碱电离的 c(OH-)<0.1 mol·L- 1,则 c(H+)>1.0×10-13 mol·L-1,pH<13,A 错误、D 正确;KW 只 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 KW 不变,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了 NH3·H2O 的电离,n(NH+ 4 )、n(OH-)增大,但由于 V 增大的倍数大,c(NH+ 4 )、 c(OH-)均变小,溶液中 c(NH+ 4 )·c(OH-)变小,B 错误;NH3·H2O 与 HNO3 完全中和生成 NH4NO3 溶液,因 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 正确。
答案 C
常考点一
常考点二
2.(2015·课标全国Ⅰ,1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 的 MOH 和 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VV0的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常考点一
常考点二
A.MOH 的碱性强于 ROH 的碱性 B.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 a 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 D.当 lgVV0=2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c(M+)/c(R+)增大
是弱碱,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 ROH
R++OH-向右进行,
c(R+)增大,所以cc((MR++))减小,错误。
答案 D
常考点一
常考点二
感悟高考 1.题型:选择题(判断+计算) 2.考向: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计算能够考查学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知识点一、电解质1.强、弱电解质与物质分类的关系2.强、弱电解质与化学键的关系一般电解质的键型不同,电离程度就不同,已知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如强碱(NaOH、KOH等)、大部分盐类(如NaCl、CaCl2)以及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全部电离,我们称这种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物质为强电解质。
而含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CH3COOH、NH3·H2O、H2O等,在水中仅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但是,仅从键型来区分强、弱电解质是不全面的,即使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情况,如HF。
3.弱电解质的判断在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一些性质对强弱电解质进行有关判断和分析,属于高考的热点。
现以弱酸为例进行分析,常见的判断方法有:(1)测定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的pH。
如已知酸HB,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若为强酸,则完全电离,c(H+)=0.01 mol·L-1,pH=2;若为弱酸,则部分电离,c(H+)<0.01 mol·L-1,pH>2。
(2)取一定体积的酸HB溶液(设取1体积),测定其pH,稀释至体积扩大100倍,再测定其pH。
若pH增大2个单位,则为强酸;若pH增大小于2个单位,则为弱酸。
(3)取酸HB对应的钠盐溶液,测定其pH。
若pH=7,则为强酸;若pH>7,则为弱酸。
(4)取体积和pH相同的酸HB溶液和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若HB产生H2的速率大且量多,说明是弱酸。
(5)分别取等体积等pH的酸HB和盐酸进行中和滴定,若达到终点时酸HB消耗的同浓度的NaOH 溶液体积大,说明HB为弱酸。
(6)分别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HB溶液和盐酸,测其导电性,若酸HB溶液的导电能力弱,说明HB为弱酸。
(7)分别取相同pH的酸HB溶液和盐酸,向其中加入NaCl晶体和NaB晶体,振荡,待晶体溶解后,盐酸的pH几乎不变,若酸HB溶液的pH增大,说明HB为弱酸。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典型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pH>7,且c(OH—)>c(Na+)>c(H+)>c(CH3COO-)B.pH>7,且c(Na+)+c(H+)=c(CH3COO-)+c(OH-)C。
pH<7,且c(CH3COO-)>c(H+)>c(Na+)>c(OH-)D.pH=7,且c(CH3COO-)>c(Na+)>c(H+)=c(OH—)2。
在25℃,将a mol/L的氨水与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显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042—4. 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图所示:(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 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增加到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2)将pH=8的Ba(OH) 2 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混合溶液pH=7,则Ba(OH) 2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
(3)100℃时,已知某强酸溶液的pH酸与某强碱溶液的pH碱存在如下关系:pH酸+ pH碱=13,若要使该强酸与该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强酸溶液的体积与强碱溶液的体积之比为__5.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专题强化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原卷+解析卷)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知识专题强化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原卷+解析卷)1.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溶液NaCl CH3COONH4NaF NaHCO3pH7.0 7.0 8.1 8.4A.酸性强弱:H2CO3>HF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D.④中:c(HCO-3)+2c(CO2-3)+c(H2CO3)=0.1 mol·L-12.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3R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 a2(H3R)的数量级为10-4B.pH=6时,c(R3-)=c(HR2-)>c(H+)>c(OH-)C.Na2HR溶液中HR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D.pH=4时,c(H+)=c(H2R-)+2c(HR2-)+c(OH-)3.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lg c。
常温下,某浓度的H2A溶液在不同pH下,测得pC(H2A)、pC(HA-)、pC(A2-)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Ⅱ表示pC(HA-)随pH的变化B.当pH=1.40时,c(H2A)>c(A2-)>c(HA-)C.常温下,c H2A·c A2-c2HA-=104.50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2A)+c(HA-)+c(A2-)的值相等4.(1)已知常温下,K a(HNO2)=5×10-4,则反应HNO2(aq)+OH-(aq)NO-2(aq)+H2O(l)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NO2、NaNO2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习题及答案详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习题及答案详解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18·天津卷)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C.(2017·天津卷)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D.(2017·天津卷)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来制备无水AlCl3E.(2016·全国卷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__ 。
A.已知HCN是极弱易挥发剧毒的酸,实验室配制KCN溶液时常将KCN溶解在KOH溶液中B.偏铝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相混,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发生了双水解反应C.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通常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D.为了比较HCN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可以用pH试纸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N与Na2C O3溶液的pHE.已知:H3PO4的K a1=1.0×10-3K a2=1.7×10-5K a3=4.7×10-10,则KH2PO4和K2HPO4溶液分别显酸性和碱性F.为了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CuO、CuCO3或Cu(OH)2,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G.将CH3COONa溶液稀释,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8·天津卷)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说明酸性:H2CO3>C6H5OH B.(2016·江苏卷)室温下,稀释0.1 mol/L 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C.(2017·江苏卷)已知常温下,K a(HCOOH)=1.77×10-4,K a(CH3COOH)=1.75×10-5,则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 OH溶液的体积相等D.(2017·全国卷Ⅰ) 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说明氢硫酸比亚硫酸的酸性弱E.(2017·全国卷Ⅰ)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说明氢硫酸比亚硫酸的酸性弱F.(2017·全国卷Ⅰ)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说明氢硫酸比亚硫酸的酸性弱(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 __。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五年(2017-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解析】NaHCO3水溶液呈碱性,说明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等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水解关系为: ,溶液中剩余微粒浓度关系为: , 和 水解程度微弱,生成的OH-浓度较低,由NaHCO3和Na2CO3化学式可知,该混合溶液中Na+浓度最大,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故A正确;该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物料守恒为: ,两式联立消去c(Cl-)可得: ,故B错误;若不考虑溶液中相关微粒行为,则c(CH3COOH)=c(CH3COO-)=c(Na+),该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水解程度,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CH3COO-)>c(Na+)>c(CH3COOH)>c(H+),故C错误;该混合溶液中物料守恒为: ,电荷守恒为: ,两式相加可得: ,故D正确;综上所述,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D。
C.设调pH所用的酸为HnX,则结合电荷守恒可知
,题给等式右边缺阴离子部分nc(Xn-),C错误;
D. 当 时,由物料守恒知 ,则 , ,则 ,对应图得此时溶液中 , ,D正确;
故选C。
2.(2021·浙江)取两份 的 溶液,一份滴加 的盐酸,另一份滴加 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或碱)体积的变化如图。
故选C。
5.(2021·山东)赖氨酸[H3N+(CH2)4CH(NH2)COO-,用HR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盐酸盐(H3RCl2)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3R2+ H2R+ HR R-。向一定浓度的H3R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H3R2+、H2R+、HR和R-的分布系数δ(x)随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2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不定项)常温下,向20mL0.1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a到d,HA的电离始终受到促进B.c、e两点溶液对应的pH=7C.常温下,A-的水解平衡常数Kh约为1×10-9mol•L-1D.f点的溶液呈碱性,粒子浓度之间存在:2c(HA)+c(A-)+c(H+)=c(OH-)【答案】B【解析】A、Na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过量的NaOH存在抑制水的电离,从a到d,溶液中NaA不断增多,不断促进水的电离,故A正确;B、c点存在NaA和HA,因为c点溶液为中性,pH=7,e点存在NaA和NaOH,则e点为碱性,pH>7,故B错误;C、起始时溶液中只有HA,溶液为酸性,c水(H+)=10-11mol/L,则由HA电离出c(H+)=10-3mol/L,所以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A)=()()()+--3-3-3H A1010=HA0.1-10c cc⨯≈10-5,所以A-的水解常数为K h =()-14w-5a10=HA10KK=10-9,故C正确;D、f点加入NaOH40mL,反应产生等量的NaOH和NaA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A-),存在物料守恒:c(Na+)=2c(A-)+2c(HA),则2c(HA)+c(A-)+c(H+)=c(OH -),故D正确,故选:B。
2.根据下列图示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B.图乙是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过程中部分微粒摩尔分数与pH的关系曲线,用该方法制备NaHSO3,当pH=4时应停止通入SO2C.图丙是常温下等体积盐酸和氨水稀释时溶液导电性与体积变化的曲线,图中pH大小关系为c>b>dD.图丁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lgc(OH-)的变化曲线,图中T1>T2【答案】C【解析】A、根据图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H<0,故A正确;B、根据图象分析,pH=4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为HSO3-,所以当pH=4时应停止通入SO2,控制pH,主要得到NaHSO3,故B正确;C、盐酸溶液pH小于一水合氨,稀释过程中盐酸溶液pH增大,溶液的pH大小关系:b>d>c,故C错误;D、-lgc(H+)、-lgc(OH-)的乘积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可知T1<T2,故D正确,故选:C。
2017高考-化学-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件)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2014· 重庆卷改编] 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 g·L 1。300.00 mL葡萄酒,通过适当的方法使SO2全部逸出并 - 用H2O2将其氧化为H2SO4,然后用0.090 0 mol· L 1NaOH标准溶 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Z83中的________。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用及终点颜色判断
强酸滴定强碱 酚酞 甲基橙 浅红色→无色(pH介于7~8.2 之间) 黄色→橙色(pH介于4.4~7之 间) 强碱滴定强酸 无色→浅红色(pH介于8.2~10 之间) 橙色→黄色(pH介于3.1~4.4 之间)
返回目录
+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例1 [2014· 山东卷]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 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 c(NH4 ) B. 先增大再减小 c(NH3·H2O) - C.c(CH3COOH)与c(CH3CO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 -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 )=c(CH3COO )
-
图Z81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专题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C [解析] 0.2 mol· L 1 的一元酸 HA 与等浓度的 NaOH - 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 0.1 mol· L 1 NaA 溶液,由图知 - - - A 浓度小于 0.1 mol· L 1,可知 A 发生了水解,故 HA 为弱 酸,A 项错误;NaA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pH>7.0, - + B 项错误;A 发生水解生成 HA,溶液中除 Na 、水分子外, - - + 各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c(A )>c(OH )>c(HA)>c(H ), - + 故 X 为 OH 、Y 为 HA、Z 为 H ,D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 - + - + 恒可知 c(A )+c(HA)=c(Na ),即 c(A )+c(Y)=c(Na ), C 项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答案】C
4.已知:25 ℃时,Mg(OH)2 和 MgF2 的溶度积常 - - 数分别为 5.61×10 12、7.42×1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 ℃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 + 相比,前者的 c(Mg2 )大 B.25 ℃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 固体在 20 mL 0.01 mol· L-1 - 氨水中的 Ksp 比在 20 mL 0.1 mol· L 1 氨水中的大 D.25 ℃时,在 Mg(OH)2 悬浊液中加入 NaF 溶液 后,Mg(OH)2 不可能转化为 MgF2
生成沉淀时所需该氯化钙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1)HCN 是弱酸,CN-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c(CH3COO-)· c(H+) (2)Ka(CH3COOH)= ,即 c(CH3COOH) c(CH3COOH) c( H ) 1.0×10 6 1 = = = 。 c(CH3COO-) Ka(CH3COOH) 1.8×10-5 18
【解析】A.等浓度等体积的 NaHCO3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时,两者恰好反应生成 Na2CO3,在该溶液中 - - - 2- CO2 能进行两步水解 CO + H O HCO + OH 、 3 3 2 3 - - - HCO3 +H2O H2CO3+OH ,故溶液中 c(OH )> - c(HCO3 ),该项错误;B.CH3COONa 溶液与 HCl 溶液 混 合 时反应 后 所得的 溶 液中含 有 等物质 的 量浓度 的 CH3COONa、CH3COOH、NaCl,因溶液显酸性,故溶 液中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的水解程 度,该项正确;C.在混合前两溶液的 pH 之和为 14,则 氨水过量, 所得溶液为少量 NH4Cl 和过量 NH3· H2O 的 混合溶液,则 c(Cl-)<c(NH+ c(H+)<c(OH-),故 c(Cl-) 4 )、 - +c(H+)<c(NH+ ) + c (OH ),该项错误;D.CH3COOH 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时恰好生成 CH3COONa,由质 子守恒可得 c(OH-)=c(H+)+c(CH3COOH),该项错误。 【答案】B
高考化学二轮创新 12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件

-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
D.由 HA 电离出的 c(H )约为水电离出的 c(H )的 106 倍
+
点拨
4
根据 HA 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 c(H )=0.1×0.1% mol· L 1=10
+ - -
-
mol· L 1,所以 pH=4;因 HA 在水中有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
- - +
则说明 HA 为弱酸。
【示范 1】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 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室温下,测 0.1 mol· L 1 的 HX 溶液的 pH,若 pH>1,证明 HX 是弱酸 B.室温下,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 NaX 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 pH<7, 证明 HX 是弱酸 C.室温下,测 1 mol· L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
1.考查电离平衡的特征和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考向立意 2.考查改变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及各微粒浓度的变化 规律。
【例证 1】(海南高考化学)已知室温时,0.1 mol· L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10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研习 1】 相同温度下, 两种氨水 A、 B, 浓度分别是 0.2 mol· L
-1
-1
和 0.1 mol· L
,则 A 和 B 的 OH 浓度之比( B.小于 2 C.等于 2
-
)。 D.不能确定
A.大于 2 名师答疑
-1
对于氨水的稀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因此 0.2 mol· L
+ -
(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8讲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

第8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将n mol·L-1氨水滴入10 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1.0B.水的电离程度:B>C>A>DC.C点:c(N)=c(Cl-)=1.0 mol·L-1D.25 ℃时,NH4Cl的水解常数(K h)=(n-1)×10-7答案D解析根据图知,二者完全反应时氨水体积小于10 mL,则氨水浓度大于1.0 mol·L-1,即n>1.0,A错误。
A点溶液中没有滴加氨水,溶质为HCl,B点溶液温度最高,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溶质为NH4Cl,C点溶液中溶质为NH4Cl和NH3·H2O,D点溶液中溶质为NH4Cl和NH3·H2O,且c(NH4Cl)<c(NH3·H2O),A点、D点抑制水电离,且A点抑制水电离程度大于D;B、C点促进水电离,但B点促进水电离程度大于C;所以水电离程度大小顺序是B>C>D>A,B错误。
C点溶液呈中性,则c(N)=c(Cl-),因为溶液体积是盐酸的二倍,所以c(Cl-)是原来的一半,为0.5 mol·L-1,C错误。
C 点溶液呈中性,c(H+)=c(OH-)=1.0×10-7mol·L-1,则c(N)=c(Cl-),c(Cl-)是原来的一半,则C点c(N)=c(Cl-)=0.5 mol·L-1,C点溶液中c(NH3·H2O)=0.5n mol·L-1-0.5 mol·L-1,水解平衡常数K h==(n-1)×10-7,D正确。
2.在25 ℃时,关于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B.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减小C.该溶液中c(Na+)>c(CH3COO-)>c(H+)>c(OH-)D.与0.1 mol·L-1硝酸等体积混合后:c(Na+)=c(N)>c(CH3COO-)>c(H+)>c(OH-)答案A解析,故其值不变,A正确。
专题练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答案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写出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HCO 3=Na++HCO3﹣HCl=H++Cl﹣CH3COOH CH3COO﹣+H+Fe(OH)3Fe3++3OH﹣.【解析】碳酸氢钠会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HCl是强酸应该发生不可逆电离,得到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方程式为:HCl=H++Cl﹣。
醋酸是弱酸,应该发生可逆电离,得到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H CH3COO﹣+H+。
氢氧化铁是弱碱,应该发生可逆电离得到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注意不分步),所以方程式为:Fe(OH)3Fe3++3OH﹣。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
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 NH4++OH-(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移动,OH-的浓度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NH4+的浓度____。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移动。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____移动。
【答案】右减小增大右左【解析】(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因为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反应平衡向右移动,随着平衡向右,电离出更多的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增大。
虽然平衡向右,但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氢氧根的浓度还是要减少。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盐酸中的氢离子与氨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中和,随着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会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使平衡向左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 水的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基础题组]1.(2017·廊坊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解析:A.水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使用可逆号,电离的方程式应为H2O H++OH-,错误;B.若溶液的温度不是室温,则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错误;C.水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由于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c(OH-)增大,错误。
答案:C2.(2017·包头质检)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均呈中性:①1×10-3mol·L-1的氨水b L②c(OH-)=1×10-3mol·L-1的氨水c L③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b>c>dC.a=b>d>c D.c>a=d>b解析:pH=3的盐酸中c(H+)=1×10-3mol·L-1,与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相等,即d=a;NH3·H2O为弱电解质,1×10-3mol·L-1的氨水中c(OH-)<1×10-3mol·L-1,因此1×10-3mol·L-1的氨水和c(OH-)=1×10-3mol·L-1的氨水分别与盐酸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b>a,c<a。
化学创新设计-高三复习-单元质检卷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质检卷(八)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D.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2.(2018福建泰宁一中月考)常温下,有关0.1 mol·L-1NH4Cl溶液(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的值增大C.加入K2CO3固体可促进N H4+的水解D.同pH的NH4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3.实验室可以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H2C2O4)溶液,测定溶液中草酸的浓度。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定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Mn O4-+5H2C2O4+6H+2Mn2++10CO2↑+8H2OB.KMnO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HNO3酸化,会使测定结果偏低C.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D.该实验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当待测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4.(2019广东珠海二中、斗门一中高三期中)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 O32-B.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 O3-)+c(C O32-)C.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D.温度升高,c(HC O3-)增大5.已知25 ℃时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 O42-(aq),K sp=1.102 5×10-10,下列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25 ℃时,向c(S O42-)=1.05×10-5mol·L-1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 O42-)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 O42-)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 O42-)减小6.(2018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最新考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一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重温真题]1.(2016·上海化学,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解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答案 B2.(2015·课标全国Ⅰ,13)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 VV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解析A项,0.10 mol·L-1的MOH和ROH,前者pH=13,后者pH小于13,说明前者是强碱,后者是弱碱,正确;B项,ROH是弱碱,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点电离程度大于a点,正确;C项,两碱溶液无限稀释,溶液近似呈中性,c(OH-)相等,正确;D项,由MOH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c(M+)不变,ROH是弱碱,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ROH R++OH-向右进行,c(R+)增大,所以c(M+)c(R+)减小,错误。
答案 D3.(2016·浙江理综,12)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
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
已知25 ℃时,HA 的K a=6.25×10-5,H2CO3的K a1=4.17×10-3,K a2=4.90×10-11。
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 ℃,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C.当pH为5.0时,饮料中c(HA)c(A-)=0.16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3)+c(CO2-3)+c(OH-)-c(HA)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2CO3>HA>HCO-3。
A项,充CO2的碳酸饮料比未充CO2的饮料,前者HA的浓度较大,抑菌能力较强,错误;B项,提高CO2充气压力,溶解度增大,使HA H++A-平衡向左移动,c(A-)减小,错误;C项,因为HA H++A-,K a=c(H+)·c(A-)/c(HA),故c(HA)/c(A-)=c(H+)/K a=10-5/(6.25×10-5)=0.16,正确;D项,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2-3)+c(OH-)+c(A-),结合物料守恒:c(Na+)=c(A-)+c(HA),所以,c(H+)=c(HCO-3)+2c(CO2-3)+c(OH-)-c(HA),错误。
答案 C4.[2016·课标全国Ⅱ,26(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
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已知:N2H4+H+N2H+5的K =8.7×107;K w=1.0×10-14)。
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则联氨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N2H4+H2O N2H+5+OH-,再根据已知:N2H4+H+N2H+5的K=8.7×107及K w=1.0×10-14,故联氨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为K=c(N2H+5)·c(OH-)c(N2H4)=c(N2H+5)·c(OH-)·c(H+)c(N2H4)·c(H+)=c(N2H+5)c(N2H4)·c(H+)×c(OH-)·c(H+) =8.7×107×1.0×10-14=8.7×10-7;联氨为二元弱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则联氨与硫酸形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答案8.7×10-7N2H6(HSO4)2感悟高考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次)2.考向: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的考查点有:①水的电离平衡、离子积常数和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②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及判断;③混合溶液pH的计算。
特别关注:①酸、碱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②以图像为载体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知识精华]1.理解:水的电离(1)任何条件下,水电离出的c(H+)=c(OH-);常温下,离子积常数K w=1.0×10-14。
(2)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正盐、活泼金属(如Na)则促进水的电离。
2.方法:水电离的c(H+)或c(OH-)的求算(25 ℃)(1)溶质为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和水的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
如计算pH=2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10-12mol·L-1,即水电离出的c(H+)=c(OH-)=10-12 mol·L-1。
(2)溶质为碱的溶液:OH-来源于碱和水的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
如pH=12的NaOH溶液中,c(H +)=10-12 mol·L-1,即水电离产生的c(OH-)=c(H+)=10-12 mol·L-1。
(3)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正盐溶液:H+和OH-均由水电离产生。
如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2 mol·L-1;如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2 mol·L-1。
3.整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溶液的比较(2)一强一弱(以强酸、弱酸为例)比较图像题的分析方法①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a.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
b.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
②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盐酸、醋酸。
a.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
b.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
4.理解:pH之和等于、大于、小于14的意义(1)意义: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已知酸、碱溶液的pH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2)若强酸和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①若pH酸+pH碱=14则V酸=V碱②若pH酸+pH碱=15则V酸=10V碱③若pH酸+pH碱=12则V酸=1100V碱状元体会根据平时做题我认为比较容易混淆的有以下几点①酸的酸性和溶液的酸性酸的酸性强弱:是指酸电离出H+的难易(越易电离出H+,酸的酸性越强)。
溶液酸性的强弱:是指溶液中c(H+)的相对大小(H+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溶液呈酸性不一定该溶液就是酸,它可能是由酸电离产生的H+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强酸弱碱盐水解而引起的。
②酸碱恰好反应与中和至中性:酸碱恰好反应是指酸和碱按方程式系数恰好生成正盐,恰好中和时并不一定呈中性,如强酸和弱碱恰好中和溶液显酸性,强碱和弱酸恰好中和溶液显碱性,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溶液显中性。
而中和至中性是指反应后溶液特点,此时酸、碱可能恰好反应;也可能没有恰好反应。
③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④当对酸、碱溶液稀释时,不是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如对于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当加水稀释时,由于K w是定值,故c(H+)减小,c(OH-)增大;而碱溶液稀释时,c(OH-)减小,c(H+)增大。
[题组精练]题组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0.10 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 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将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变大D.用0.20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解析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的电离,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c(NH+4)和c(OH-)都变小,故两者的乘积变小,A项错误;若NaHA溶液呈碱性,说明HA-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H2A是弱酸,若NaHA溶液呈酸性,可能是HA-的电离程度比HA-的水解程度大,但不能说明H2A是强酸,B项错误;CH3COOH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CH3COOH)c(CH3COO-)变小,C项错误;强酸与强碱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pH=7,而弱酸与强碱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pH>7,若所得溶液pH=7,说明碱不足,酸未被完全中和,D项正确。
答案 D2.(2015·青岛质检)已知常温下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HClO)=3×10-8;K1(H2CO3)=4.4×10-7,K2(H2CO3)=4.7×10-1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Na2CO3溶液pH:Na2CO3<NaClO B.HClO、H2CO3、HCO-3三种微粒电离能力:H2CO3>HClO>HCO-3C.向饱和氯水中加入适量Na2CO3固体可使溶液HClO浓度增加D.三种微粒结合H+能力强弱为:CO2-3>HCO-3>ClO-解析由于CO2-3是HCO-3电离生成的,故其水解能力的强弱应该用K2(H2CO3)数值与K(HClO)进行比较,因前者小于后者,故CO2-3水解能力比ClO-强,Na2CO3溶液碱性比NaClO溶液的强,A项错误;电离常数越小,表示酸电离能力越弱,相应的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越强,故B项正确,D项错误;因K(HClO)>K2(H2CO3)=4.7×10-11,故HClO的酸性比HCO-3的酸性强,HClO可与CO2-3反应生成HCO-3,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