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园园1* 闵晓俊2** 陈如泉2,3(1.
医院内分泌科 武汉 430061;3.
摘要:目的:
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果:通过筛选,共纳入12篇研究文献,纳入受试者共计877
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P<0.00001];中药治疗组对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FT3、FT4、候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少,能辅助控制甲亢指标,并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等,
关键词:甲亢;肝损害;中药;临床疗效;Meta分析
中图法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指由于甲状
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以神经、消化、循环等系
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
综合征,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部分患者在甲
亢病程发展过程中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轻
者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出现实验室指标改变,重者可出现肝肿大、胆汁淤积,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
目前西医以抗甲亢联合保肝降酶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则在该病治疗中发挥出优势,现已有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证实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疗效可靠。
在此基础之上,为进一步证实其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将通过对多个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期客观、准确地评价和认识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以“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害”“中药”“随机”“对照”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库(CBM)检索已公开发表文献,检索年限设置为2008年至害的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并排除病毒性、药物性肝炎及其他有明确病因肝胆疾病可能。
③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上给予中药治疗。
④结局指标:临床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甲状腺功能、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为次要观察指标。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非随机对照试验。
②动物实验、药理学研究等非临床试验。
③不符合甲亢合并肝损害诊断标准。
④重复发表,或资料信息不全者。
⑤个案报道、文献综述、荟萃分析、经验总结等类文献。
1.4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由两位研究员参考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然后交叉核对,如意见不一致,交由第三人裁定。
对文献数据进行提取,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疗程、不良反应等。
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1]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
* 第一作者:卢园园(1993―),女,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中西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及免疫性疾病。
E-mail:luyuanyuan1993@。
** 通信作者:闵晓俊(1973―),男,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E-mail:mxj922@。
刘克冕2008[12]30301益肝愈瘿汤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①③④6周未提及陈莎莎2011[13]33
33
1
清肝养阴方
维生素C+天晴甘平
①③④⑤⑥
3月
15例
注:①疗效;②临床症状;③甲状腺功能;④肝功能;⑤中医证候积分;⑥甲状腺体积;⑦甲功恢复时间;⑧肝功能恢复时间;⑨肝
纤维化指标。
2.2 统计分析结果
2.2.1 临床疗效分析 纳入文献中有12篇[2-13]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差异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3.66,95% CI(3.46,5.43),Z=6.44,P <0.00001]。
说明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具体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meta 分析森林图
2.2.2 甲状腺功能 纳入文献中有11篇[2-6,8-12]
报道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
腺原氨酸(FT3)及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变化情况。
异质性检验结果示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FT3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69,95% CI(-2.55,-0.82),Z=3.81,P =0.0001],FT4变化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61,95% CI(-2.50,-0.72),Z=3.53,P =0.0004]。
另外有9篇[2-6,8-10,13]文献报道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变化情况,异质性检验显示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TSH 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76,95% CI(0.14,1.38),
Z=2.42,P =0.02]。
这说明中药治疗对甲亢合并肝损害对于甲亢指标控制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4。
图2 治疗后两组FT3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
图3 治疗后两组FT4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
图4 治疗后两组TSH 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
2.2.3 肝功能 纳入文献中有12篇[2-13]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11篇[2,3,5-13]文献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9篇[2-6,8-10,13]文献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
8篇[2-5,8-10,13]
文献对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还有9篇[2,3,5-10,13]文献对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 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
异质性检验均显示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T、AST、ALP、γ-GT、TBIL 变化差
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说明中药治疗组对甲亢合并肝损害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
组。
具体分析结果见图7-11。
图7 治疗后两组ALT 比较的
meta 分析森林图
图8 治疗后两组AST 比较的
meta 分析森林图
图12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
2.2.5 不良反应 纳入文献中共有3篇[9,10,13]提及不良反应,1篇[2]说明无不良反应,其余文献未说明不良反应情况。
其中李兴梅等[9]共报道7例不良反应,治疗组5例,对照组2例。
包薇萍[10]共报道3例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
陈莎莎[13]报道不良反应15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13例。
中药治疗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2.2.6 敏感性分析 纳入的12篇文献均未说明随机化隐藏、盲法及退出和失访情况,Jadad 评分均在3分以下,故无法进行低质量研究的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甲亢合并肝损害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常见的合并症,目前国内外对其发生率报道尚不统一,约为45%~90%[14]。
西医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甲亢持续发展过程中,高代谢状
损害,基本用药:黄芪、生地、墨旱莲、女贞子、赤芍、白术、柴胡、当归、香附等,组方以滋肝健脾,化痰解郁为主;闵晓俊等[3]应用复方甲亢片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基本用药:炙黄芪、生地、玄参、钩藤、生牡蛎、夏枯草等,全方共奏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清热化痰、散结消瘿之功。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有良好疗效,能辅助西药控制甲亢指标,并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中医证候,且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马生花等[6]应用清肝泻火方治疗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且对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陈莎莎[13]应用自拟清肝养阴方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时发现,治疗组的药物性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就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
损害疗效显著(P<0.01),对于患者甲亢指标、肝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西药对照组减少,从而证实了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但本次纳入所有研究均未采用盲法,未说明随机化隐藏、盲法及退出和失访情况,仅4项研究描述了随机分配方法,所有文献Jadad评分均在3分以下,属于低质量研究,且各研究样本含量较小,疗效判定标准尚不统一,加之Meta分析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
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借助更优化的统计学模型,进一步证实中药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疗效。
参考文献
[1]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s blinding necessary [J]. Control Clin Trials 1996, 17:1-12.
[2]张莉,刘怀珍,孟海雷,等.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2):10-14.
[3]闵晓俊,厉晶萍,陈如泉.复方甲亢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 18(4):203-206.[4]陈瑞华.复方甲亢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8(12):258-259.
[5]黄飞霞,陈昌荣,吴明芳.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3, 35(2):187-189.
[6]马生花,张惠莉,柯向梅.清肝泻火方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 2015, 38(7): 1 543-1 545.
[7]杨丹丹.清肝泻火方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7):91-92.
[8]侯博文. 疏肝消瘿合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9]李兴梅,王燕妮,郝尧.酸甘养阴,软坚散结方治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其肝保护作用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7(5):540-543.[10]包薇萍. 夏连垂盆汤治疗甲亢伴肝功能异常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1]张树军,丁金芝,郑琦.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189.
[12]刘克冕,王小超,陈世敬,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肝损害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 24(12):774-775.[13]陈莎莎. 自拟清肝养阴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4]吴作艳,王炳元.甲亢性肝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5):311-312.
[15]闵晓俊,厉晶萍,华川,等.陈如泉教授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经验述议[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 21(1):43-44.
(收稿日期:2018-03-12)编辑:翟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