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秋葵一年两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葱-秋葵一年两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孟庆华1宫慧慧1李珍艳2孙晓红3
(1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2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3山东商氏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针对山东省秋葵纯作比较效益不高、自然条件限制洋葱—秋葵一年两熟等问题,提出了洋葱、秋葵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并阐述了洋葱、秋葵间作套种增产增收机理、基本条件、基本原则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秋葵;洋葱;商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4)21-51-03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是一种药、菜、饲和花卉兼用的特色经济作物,其应用前景日益广阔,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效益显著。

山东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秋葵,因规模、加工和市场等方面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产业。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保健、营养的迫切需求和出口贸易的拉动,秋葵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4年已超过666.7hm2。

但因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秋葵纯作种植效益比较低,限制了秋葵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10℃的年平均有效积温为3592~4760℃,平均无霜期为173~250d,平均降水量为550~950mm,难以满足秋葵-洋葱一年两熟的需求。

针对秋葵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通过试验、示范和实践,认为洋葱与秋葵共生期短,适宜间作套种。

采取护根育苗法,大钵育大苗,在预留秋葵行套栽秋葵。

秋葵苗期与洋葱共生,因与洋葱的共生期较短,秋葵受洋葱不利影响较小,这样,在1a内可收获洋葱、秋葵2季作物,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1洋葱秋葵间作套种增产增收机理
1.1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种植1季春秋葵,土地闲置时间从11月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白白浪费了秋葵田闲置时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秋葵田5~7月的绿叶面积仍然很小,光照资源的浪费更加严重。

在冬、春两季套种小麦或早熟的瓜菜,使农田四季都有绿叶覆盖,可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靠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出量。

1.2有利于塑造秋葵高光效群体研究表明,窄行小棵密植,秋葵田封行,平面采光的秋葵群体,通风透光不良,光合的适宜叶面积系数仅为3左右;宽行大棵稀植,秋葵田不封行,立体采光的秋葵群体,光合的适宜叶面积系数可提高到4.0~4.3;行距放大到1.5m的洋葱套秋葵,自然株高达到1.7m左右,秋葵田叶面积系数达到5.0时,仍然通风透光良好。

可见,在高肥水间套秋葵田,扩大秋葵行距,不仅有利于增加间套洋葱的占地面积,提高洋葱的单产,而且有利于塑造秋葵高光效群体,大幅度提高秋葵单产。

1.3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合理的复合群体,既可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靠天敌控制害虫;又可利用作物分泌的刺激性气味或毒性,驱虫防病,使蚜虫趋避,减轻秋葵枯、黄萎病危害。

1.4有利于提高秋葵田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表明,秋葵与洋葱间套作,每hm2可产洋葱49500~55000kg,秋葵嫩荚12000~19500kg,经济效益达纯作秋葵的3倍以上。

可见,发展洋葱间套作秋葵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间作套种的基本条件
2.1土壤条件套作秋葵田,要求土质肥沃,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以上,全氮0.07%,速效氮4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80mg/kg以上,含盐量0.15%以下。

2.2水利条件旱可浇,涝可排。

尤其洋葱与秋葵共生期的4、5月份和秋葵需水高峰期的7、8月份,必须确保供水。

2.3技术条件加强技术培训,使广大菜农普遍掌握洋葱秋葵套作的配套栽培技术。

3间作套种的基本原则
3.1轮作换茬秋葵普遍怕连作,必须实行轮作才能预防连作病虫害。

建议各地农民掌握4~5种洋葱与秋葵间套作的技术,实行4~5a为1个周期的轮作制度。

3.2增加投入间作套种是一种产量高、效益好的土地利用方式,但高产高效必须以高投入为保证。

3.3统筹兼顾间作套种追求2种作物都要高产。

因此,在洋葱、秋葵共生期,栽培措施应兼顾洋葱与秋葵,不可顾此失彼。

基金项目:山东省2013年良种工程项目;济南市2013年国际合作项目。

作者简介:孟庆华(1968-),男,山东曹县人,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作物。

收稿日期:2014-10-27
3.4无公害洋葱、秋葵共生期间发生病虫危害时,必须选用毒性差、残效期短的农药防治。

不可喷施毒性大、残效期长的农药,以免造成间套作物残留大量农药,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3.5加强服务组建产、学、研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开发组织,产前提供技术培训、良种及保护地栽培的物质,产中加强技术指导,产后解决洋葱和秋葵的销售问题。

只有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秋葵田套作高效高产栽培才能健康发展。

4洋葱套秋葵配套栽培技术
洋葱套秋葵栽培技术必须立足于一个“早”字,创造秋葵适时早播种、早移栽的基础条件。

在栽培管理上,突出抢、管,促进早腾茬,促秋葵早发,早熟,为下茬洋葱适时种植创造条件。

选择适宜洋葱、秋葵的种植方式,栽培管理都应围绕洋葱、秋葵2季早熟、优质高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

4.1深耕整地,增施肥料选用有机质较高、土层深厚、平坦、保水条件好的土地种植。

前茬作物收后,及时进行翻耕晒垄,熟化土壤,整平耙细。

在施肥上掌握以积肥为主,施足有机肥,要求秋葵基肥在种洋葱时1次施足。

4.2选择适于配套的洋葱、秋葵品种洋葱选用泉州黄玉葱、黄皮502、莱选13、日本黄皮等,也可选用高产红皮品种,如紫星、西安红皮、淄博红皮、济宁红皮、上海红皮等。

秋葵选用中早熟品种。

4.3安排合理的种植方式采用4.5m畦,垄宽40cm,高15~20cm,1畦种18行洋葱,6行秋葵。

洋葱行距18~ 20cm,株距15cm,每667m2种植洋葱2.5万株左右。

秋葵
育苗移栽中早熟品种,每667m2种植4500~5000株,行距0.72m左右、株距0.20m左右。

4.4适时播种是洋葱丰产的重要措施应以洋葱、秋葵兼顾的原则。

洋葱8~9月份育苗、随拔秋葵随整地,11月中下旬移栽,提高移栽质量,造足墒,施足肥,要以工补迟,“促”字当头,促晚苗赶早苗,增强越冬抗寒能力。

为了促进早出苗,亦可推广1膜2用,洋葱播后平覆膜。

4.5洋葱田间管理
4.5.1安全越冬,确保全苗增加田间持水量,划锄覆盖农家肥或杂草。

4.5.2肥水管理浇水:洋葱一生应浇5水,即蒙头水、越冬水、返青水、旺盛生长水、膨大水。

浇水要根据降水情况和洋葱长势决定。

施肥:每667m2基施土杂肥3000~5000kg,三元复合肥50kg。

追施4次肥:一是惊蛰前后的提苗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10kg、钾肥5kg;二是清明前后,配合秋葵播种,每667m2施优质圈肥2000kg、尿素5~10kg、磷酸二铵20kg;三是立夏前后,每667m2施尿素10kg (旺盛生长肥);四是膨大肥,每667m2施尿素5~10kg。

施肥浇水后要注意中耕,以保墒增温。

4.5.3及时防治病虫害可喷施40%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洋葱叶枯病、锈病、叶柄病。

可用40%甲基异柳磷2000倍液灌根防洋葱蛆。

4.5.4及时提薹增产量。

4.6秋葵的栽培管理
4.6.1推行营养钵育苗移栽采用双膜育苗或拱棚育苗,技术要点如下:(1)适期早播。

4月初育苗(一般气温在12℃左右)开始点种上苗床。

(2)选用优良品种。

以抗病、抗虫、优质、高产的中熟品种为宜,如秋葵101、福五星、农兴3号、日本新东京5号等。

注意选种,实现粒粒健壮,提高成苗率。

(3)营养钵土要施充足的腐熟有机肥。

一般长10m,宽1.3m的标准苗床,要有1m3肥沃的沙壤土和150~200kg腐熟的细肥,混匀搓细过筛,打钵前喷水堆积湿润,达到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的标准。

一般3月下旬打钵,边打边摆入苗床,钵以干透为好。

(4)点种上苗床前底水要浇透,一水保全苗。

(5)点种后要覆土均匀。

一般以过筛的细土一指偏厚,利于齐苗壮苗。

盖膜、盖弓棚。

(6)培育矮壮苗。

出苗前要采取密闭保温的办法抓齐苗。

出苗时及时揭地膜防烫苗。

齐苗后要采取两头通风、中间加气孔的办法通风透气,防止高脚苗。

一般气温17~18℃时可以揭膜凉苗。

苗床要注意根外追肥,一般采用800倍的磷酸二氢钾,苗床期喷施2次。

苗床管理期注意防止5个方面的问题:低温烂种,高温灼苗,戴帽出土,病弱苗,防止低温红苗。

(7)5月20日前后移栽。

移栽前足肥足水,没造墒的要浇足活棵水。

移栽前注意浇水润苗,要边起、边运、边栽,钵苗不破不散,少伤根少断,力争做到秋葵苗分级移栽。

4.6.2肥水管理播种前未施肥者,收洋葱后立即追施苗肥,每667m2施尿素5~8kg,饼肥25~30kg,优质土杂肥1000~1500kg,磷肥25kg或磷酸二铵15kg。

初花期每667m2施尿素10~15kg。

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视秋葵长势喷施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0.5%~1%的尿素溶液。

浇水:收洋葱后视墒情浇水,8月底至9月上旬遇旱及时浇水。

中耕培土:收洋葱后中耕,雨后或浇水后中耕。

6月下旬覆膜秋葵结合揭膜进行培土,移栽秋葵田6月底7月初进行培土。

做到边栽边管,实现早栽早管早促发,洋葱收后秋葵一般比较瘦弱,管理要“抢”字当头,抓紧时间进行追肥、浇水、中耕松土、除草、治虫,防止形成小老苗。

4.6.3控制秋葵旺长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去除底部枝叶。

使用原则掌握少量多次,以调为主,调控结合,使用期间和用量:蕾期2~4mL助壮素,初花6~8mL,盛花4~6mL。

4.6.4适当治虫秋葵应适当防治蚜(下转89页)
20卷21期
地公园一定距离外设置停车场,并做好绿化防护处理。

保护区内部交通仍采用水运交通,游览船应配备机油驱动大船和手摇浆的小船2种。

在长距离和大游客量时用大船,短距离少游客量时用小船。

4.4.2环保环卫在每个服务点、每条游船上配备移动厕所和垃圾桶。

垃圾由环卫工定时收集,统一拖运到最近的垃圾处理厂回收处理;粪便则经管道流入沼气池(沼气池周边应用绿化带隔开),与秸秆一起作为沼气的原料,产生的沼气可用作服务点的照明和取暖。

4.4.3防卫防灾建立健全、高效的防火组织体系,设立防火自动监控系统,搞好防火的宣传教育工作,配备防火器具,杜绝火灾发生。

5其他建议
5.1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湿地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关系到各方面利益,地区跨度大,隶属关系复杂[5],因此,各部门必须加强联系,共同协作。

此外,还应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明确个人岗位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章办事,根据需要和可能,实行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或承包制,实行岗前职业培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并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保护设施,保护区拟实行保护区管理局—管理站的二级保护管理体系。

5.2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牌、小册子等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对象着重于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和保护区周围的社区群众、基层单位领导;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宣传教育范围,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在保护区开展活动,灌输湿地保
护理念,形成人人都自觉保护湿地的良好局面。

协调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单位的关系,与当地政府、周边社区签订共管协议,达到协同保护的目的。

此外,可在湿地保护区建造一座湿地博物馆,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分类陈列,即可作为资料存档,又可进行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6结语
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利益的驱使,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地球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西洞庭湖湿地保护也面临着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保护区的整体出发,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完整的管理体系,使保护区逐步走上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湿地生态环境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湿地类型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并坚持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遵循自然规律,认识自然、改善和利用自然相结合,促进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EB/OL].
[2009-08-15].http:///gongcheng/huanjing/fudao/ 200908/311305.html.
[2]牛振国,张海英,王显威,等.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J].
科学通报,2012,56(16):1401.
[3]郑姚闽,张海英,牛振国,等.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J].科学通报,2012,4:207-230.
[4]刘小莉.江汉湖群中小型湖泊湿地保护研究—以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研究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12,5.
[5]王明哲,刘伟红,刘钊.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刍议—以吉林省湿地保护为例[J].甘肃科技,2011,9:16.
(责编:张宏民)
虫、红蜘蛛。

4.6.5及时采摘秋葵极易木质化,一般1~2d要采摘1次。

参考文献
[1]彭明祥,冯恩友,蔡伟俊.湛江市春季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1(8):13.
[2]单承莺,马世宏,张卫明.保健蔬菜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前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2):68-71.
[3]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播期对红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87-89.
[4]李春梅,曹毅.不同播期对黄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8,5b:31-32.
[5]赖李明,任吉君.不同整枝高度与不同栽培密度对红秋葵产量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74-77.
[6]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秋葵生长发育的影
响[J].北方园艺,2008(3):34-35.
[7]董迪,何自福,柴兆祥.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样中检测到烟粉虱传双生病毒[J].植物保护,2010,36(1):65-68.
[8]钟惠宏,郑向红,李振山.秋葵属的种及其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J].中国蔬菜1996(2):49-52.
[9]李学智,徐志豪,董文其,等.设施栽培黄秋葵食用嫩荚的品质变化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1):12-15.
[10]陈彩贞,王鸿博.特菜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6):39-41
[11]孙丽莉,董荣书,罗丽娟,等.刈割高度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99-8000,8007.
[12]宫慧慧,于倩,王恩军,等.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31-134.
[13]马行军,钱海艳.棉花-洋葱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讯,2013(22):52-53.
[14]旷碧峰,余席茂,刘志华,等.洋葱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4(3):31-34.(责编:徐焕斗)
(上接52页)
刘俐欣等基于生态环境规划的湿地保护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