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盾隧道遭遇障碍物之修复作业

合集下载

李魁士 等(2003), 潜盾隧道工法常见问答集-2 潜盾机篇

李魁士 等(2003), 潜盾隧道工法常见问答集-2 潜盾机篇

潛盾隧道工法常見問答集—2 潛盾機篇 .tw:88/book/59/ch59_4.htm (中華技術電子書,No.59)(2003-07)2.1 潛盾機採用舊品時,規範中應如何規定?考量之重點為何? 答覆:1. 依日本會計法規及工程計價條件下並不允許採用舊品,除非機具所有權是業主的,如有採用舊品亦多半採用在山岳隧道之TBM 機具。

日本有家名為「國土機具」之公司,專門搜集棄殼使用過後之千斤頂等設備加以整理,再組裝完成潛盾機後外銷至國外。

潛盾機一般在經過約1,000公尺之磨耗後,機具之維修費用會比採用新品時多好幾倍,此點亦必頇加以考慮。

2. 潛盾機若採用舊機具而可得標,恐將無人願採用新機具。

3. 另外需考量設計時所考慮之工率、進度等皆為採用新品之狀態,若採用舊品時是否可順利按原工率完成規範所要求之工程等問題。

在日本道路公團之山岳隧道,曾有業主購買機具供承商使用之案例,工作完成後下一標的工程設計,是以該舊品進行工率與費用之估算。

2.2 台北捷運機具之費用是分攤在進尺費中,並無另外一筆機具費。

如承商採用舊機具,目前部份標別之規範規定要求承商向原製造商取得修復及支援證明。

答覆:1. 機具製造廠商與承商的保證書對業主並無絕對的保障,機具製造廠商只要承商提出相對的價錢及合約保證,即可出具證明文件,但對業主並無保障,業主關心的是使用的機具是否能按合約規定完成工作。

故依設計時之工率、進尺速度,承商保證能依約完成即可,單價分析中能反應該需求即可,與新舊品機具無關。

2.3 若設計到達處採棄殼處理,並新購盾殼以配合轉進施作另條潛盾隧道,請問新購盾殼如何規範?是否一定採用新品?答覆:1. 潛盾機於施作過程中唯一無法拆卸更換修理之部分為轉動軸心,其餘均可在拆解維修,特別在一些使用舊機具之案例被成功的執行後,很難硬性規定一定需採新品。

地 工 部專案經理 李魁士 地工部經 理 陳福勝2. 惟使用舊品相對機械損壞之機率較高,其對工期衝擊則難以事前評估。

隧道衬砌缺陷专项处置方案

隧道衬砌缺陷专项处置方案

1缺陷处置方案1.1施工流程1.1-1施工流程图1.2施工方法1.2.1施工准备外业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施工用水及电力牵引至现场。

现场8凿除前,采用统料满铺仰拱面,用于保护仰拱不不受拆卸物损坏,铺筑厚度不小于80cm。

内业准备:专项方案编制及审批完成、方案及技术交底到位。

1.2.2确定凿除范围根据施工总体方案,凿除拱墙衬砌。

1.2.3切割位置划线及沉降观测点布置利用登高车或台车进行划线,采用红色油漆喷涂环向切割线。

环向切割线间距1 m,距离环向施工缝位置50cm。

纵向切割线间距2m,纵向第一、二道线分别距纵向施工缝30cm,170cm。

具体划线见附件:拆除前先对整治段及其两侧既有隧道洞内布设监控量测点,已监测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隧道衬砌及周边围岩状态。

每个断面布置收敛点6个及沉降观测点1个,共计7个点,具体布置形式如下见下图。

拱顶下沉点、周边收敛点采用反光贴标识观测。

监控量测频率2次/d,观测阈值预警及处理,具体见下表:安全等级正常(绿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一级(红色)备注位移量<50mm50~100mm>100mm处理措施正常施工加强监测暂停施工,联系设计地勘商讨处理方案1.2.4衬砌拆除(1)挖载锯切缝使用挖载锯在两相邻环向施工缝及拱墙纵向施工缝处切缝,切缝深度4cm;环向切缝从小里程往大里程切割,第一道距离环向施工缝50cm位置布置,中间按照间距1m布置11道环向切缝,切缝深度45cm;在拱墙纵向施工缝上1.7m设置第一道纵向切缝,从第往上切割,中间按照间距2m布置14道纵向切缝,切缝深度45cm。

(2)衬砌混凝土拆除施工拆除过程中应对隧道进出口进行封闭作业,防止车辆及行人进入,两边洞口设置专人把守。

破除区域以外5m设置警戒线。

两相邻环向施工缝距离50cm及拱墙纵向施工缝上1.7m范围内的二衬随切缝逐块拆除,拆除顺序为由拱顶向拱墙,拆除工作应分段、分单元进行,隧道两边交错进行,严禁同时拆除两侧边墙。

隧道坍塌险情的具体应急救援措施表

隧道坍塌险情的具体应急救援措施表
⑥制定坍塌处理技术措施,方案申报审批,如有必要组织专家会审。
⑦组织实施技术处理,恢复施工。
6
大型坍塌
低度
一级
①暂停作业,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抢救伤员、疏散人群。
②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现场。
③如人员被困,需输送牛奶、水、食物、新鲜空气,保住被困人员生命,有效地为下一步救援争取时间。
④勘察现场,分析原因,制定营救方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④勘察现场,分析原因,制定营救方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⑤组织对被困人员营救。
⑥制定坍塌处理技术措施,方案申报审批,组织专家会审。
⑦组织实施技术处理,恢复施工。
4
洞身
局部坍塌
中度
二级
①暂停作业,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抢救伤员、疏散人群。
②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现场。
③挖除松散岩土,回填加固或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②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现场。
③勘察现场,制定处理措施,洞口回填、加固。
④清除坍塌岩土,恢复施工。
3
大型坍塌
低度
一级
①暂停作业,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抢救伤员、疏散人群。
②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现场。
③如人员被困,需输送牛奶、水、食物、新鲜空气,保住被困人员生命,有效地为下一步救援争取时间。
⑤组织实施技术处理,消除险情后再恢复施工。
8
小型坍塌
高度
一级
①暂停作业,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抢救伤员、疏散人群。
②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现。
③如人员被困,需输送牛奶、水、食物、新鲜空气,保住被困人员生命,有效地为下一步救援争取时间。
④勘察现场,分析原因,制定营救方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隧道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修复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施工前调查在确定进行隧道修复工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以了解隧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调查,了解周围环境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施工做好准备。

1.2 施工计划根据隧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安排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1.3 施工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修复材料、施工设备、保护用品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1.4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隧道修复工程施工方案2.1 材料和设备准备隧道修复工程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和设备,包括水泥、碎石、防水材料、钢筋等修复材料,以及挖掘机、搅拌车、混凝土泵等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2 施工工序隧道修复工程包括钢筋加固、混凝土浇筑、防水处理等工序,需要按照统一的施工流程进行,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2.3 施工人员安排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包括工地主管、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工人等,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2.4 施工方法在进行隧道修复工程时,需要根据隧道的情况和需要修复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2.5 安全措施在进行隧道修复工程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预案进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验收和整改3.1 施工质量验收在隧道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质量验收,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3.2 整改工作如果在质量验收中发现问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3.3 完工报告在整个隧道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提交完工报告,详细描述整个施工过程和修复效果,确保工程验收顺利进行。

结语在进行隧道修复工程时,需要根据隧道的情况和需要修复的部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修复效果符合要求。

隧道口塌方修复方法

隧道口塌方修复方法

隧道口塌方修复方法
隧道口塌方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一般来说,隧道口塌方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加固支护:在塌方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或桩,并采用网状钢筋或钢丝绳等材料加固,以增强地基和土体的稳定性。

2. 土方开挖:对塌方区域进行土方开挖,直至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进行清理和回填,使隧道口恢复原状。

3. 土石方回填:在塌方处进行土石方回填,以填补塌方造成的空洞和裂缝,增强土体的稳定性。

以上三种方法在实际修复中常常会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在进行隧道口塌方修复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问题,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总之,隧道口塌方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方案和严格的操作下,才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1 -。

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

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

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隧道运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内部的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特别是盾尾的变形问题。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使用,需要对盾尾进行修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针对具体的隧道结构变形问题进行修复,可以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

2. 采用综合的修复手段,包括结构加固和土体处理等,以确保修复效果。

3. 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

4. 修复后的隧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运营和使用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隧道,包括道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隧道等。

无论是新建隧道还是老旧隧道,只要存在盾尾变形问题,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修复。

四、工艺原理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工法的实际工程与施工工法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盾尾变形原因:通过调查和分析隧道盾尾变形的原因,包括土壤力学特性、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等,为施工工法的制定提供依据。

2. 选择材料和结构加固措施:根据盾尾的变形程度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加固措施,如钢筋混凝土、钢板加固等。

3. 土壤处理:针对盾尾周围土壤的松散程度和水分含量,采取合适的土壤处理措施,如加固、加水、加密等。

4.施工过程控制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和安排施工顺序,以及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施工工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隧道内盾尾变形修复施工工法的施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盾尾变形检测:利用现代化检测技术对隧道盾尾的变形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准备施工材料和机具设备:根据修复方案和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机具设备。

3. 土壤处理:根据盾尾周围土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工艺,如堆填、压实、加水等。

市政排水隧道被钻机侵入破损后的修复方法

市政排水隧道被钻机侵入破损后的修复方法

市政排水隧道被钻机侵入破损后的修复方法作者:张磊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25期DOI:10.16661/ki.1672-3791.2109-5042-9179摘要:市政排水隧道為关系国计民生的百年工程,结构安全尤其重要。

主体结构因某些原因遭到局部破坏后的修复工作,必须通过科学论证、精细施工才能确保修复后的结构满足使用需求。

该文结合斯里兰卡排水隧道被地面钻孔非法侵入后的现状,进行了破损隧道位置的受力分析。

综合考虑隧道结构安全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最终确定隧道修复方法,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盾构管片排水隧道破损修复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a)-0064-05Repair Method for Municipal Drainage Tunnel Invaded and Damaged by Drilling RigZHANG Lei(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 Ltd.,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75000 China)Abstract: Municipal drainage tunnel is a century old project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tructural safe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fter the main structure is partially damaged for some reasons, the repair work must be carried out through scientificdemonstration and fine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repaired structure can meet the needs of us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rainage tunnels illegally invaded by ground drilling in Sri Lanka, the stress analysis of damaged tunnel posi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tunnel structure safety and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the tunnel repair method is finally determined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help for similar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hield; Segment; Drainage; Tunnel; Damage; Repair现代城市内的排水管道施工,越来越多地采用非开挖工法,如顶管法、盾构法等。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预案范文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隧道洞口低洼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保隧道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洞口低洼区域,包括隧道进出口、附近居民区、施工场地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2)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工程技术负责人等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

2.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监测预警组:负责监测洞口低洼区域的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4)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群众正确应对。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1)根据气象、水文等信息,预测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2)发布预警信息,告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2. 响应(1)抢险救援组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2)监测预警组继续监测洞口低洼区域的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求,及时调配应急物资。

(4)信息宣传组通过广播、短信、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1)立即组织洞口低洼区域附近居民、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2. 抢险救援(1)使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清淤、疏浚。

(2)对受损的隧道洞口进行临时加固,确保隧道安全。

3. 物资保障(1)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物资管理,确保物资供应。

4. 信息发布(1)通过广播、短信、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2)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群众情绪。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预案

隧道洞口低洼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隧道洞口低洼地区因地形原因,容易发生积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隧道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保障隧道交通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保障隧道洞口低洼地区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的交通安全。

2. 提高相关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效。

3. 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隧道交通的影响。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洞口低洼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隧道管理单位负责人担任,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

(2)副总指挥:由隧道管理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指挥部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2. 应急工作组(1)监测预警组:负责对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交通管制组:负责对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安全。

(3)抢险救援组:负责对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抢险救援,及时排除险情。

(4)信息宣传组:负责对外发布应急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当监测预警组发现隧道洞口低洼地区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信息宣传组对外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2. 应急响应(1)交通管制组对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安全。

(2)抢险救援组对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抢险救援,及时排除险情。

(3)监测预警组持续监测灾害发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 应急结束(1)当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隧道洞口低洼地区恢复正常时,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部门、单位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六、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后期恢复对受损的隧道洞口低洼地区进行修复,确保交通安全。

盾构机隧道内水淹后快速修复技术

盾构机隧道内水淹后快速修复技术

盾构机隧道内水淹后快速修复技术摘要:因罕见自然灾害而导致盾构机在隧道内被水淹后,在保证盾构机的功能及质量的情况下对其的快速修复的并实现恢复施工生产。

通过此次修复过程的总结,将对以后类似工艺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盾构机;水淹;隧道内修复1前言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连续持续,导致郑州地面积水过多,涌水严重超过基坑挡水墙,水势急,快速流入车站内基坑,导致基坑被淹。

并涌向正在施工的地铁隧道,使两台正在隧道施工的盾构机被完全淹没,随后开始投入水泵进行抽水,历时8日抽水完毕。

2 盾构机的安全保障①当隧道内污水清理完成后,由于盾构机处于停机待修复状态,为保证开挖掌子面的稳定,临时增加一套的膨润土管路系统给土仓及掌子面保压;考虑盾体及成型隧道的安全性,防止盾尾密封处出现泄露,临时外接一套的盾尾油脂注入管路。

②通过盾壳膨润土孔注入膨润土以便再次掘进时方便脱困。

③及时排除电柜内部积水,打开柜门通风。

④向注浆管注入膨润土防止长时间停机导致管路堵塞。

⑤在中盾上使用钢结构支撑管片,防止推进油缸泄压后发生危险。

3 盾构机的恢复前准备①尽快完成抽排水系统布置工作,形成抽排水能力,恢复交通,从而减少设备在水中浸泡的时间。

②车站及隧道积水排完后,首先恢复外循环水泵,方便拖车上淤泥冲洗。

③在管片小车上加焊平台,与盾构机拖车平台平齐,方便电机等设备拆除、运输及安装。

④安装通风机进行通风,排湿风干。

⑤盾构机恢复前需做好人员安排:单台盾构机恢复需配备专业电器技能人员8人、液压专业技能人员5人、机械专业技术人员5人、分别做好各专业部分拆卸、分解、清理、烘干、检测和组装工作;机械液压和电器技术管理员1名,总负责人1名,分别做好各专业的工作安排、技术指导、监督及资源协调;共计需22人。

⑥工具材料准备4 后配套设备恢复及准备①外循环水泵、防洪泵积水排完后,首先将外循环水泵的电机拆除进行烘烤,烘烤完成后进行检测,相间及对地绝缘阻值达到0.5MΩ以上即可恢复使用,以保证站台、隧道及盾构机的淤泥的冲洗用水;另恢复井口的防洪泵,将冲洗的污水抽至地面三级沉淀池。

隧道低洼应急预案模板

隧道低洼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隧道低洼区域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低洼区域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原因引发的各类紧急情况。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低洼应急救援指挥部(1)指挥长:由隧道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隧道管理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指挥部成员:由隧道管理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各部门实施。

(3)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

(2)工程管理部门:负责隧道低洼区域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4)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5)消防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火灾扑救和灭火工作。

四、应急预案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发现隧道低洼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现场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救援。

(3)医疗卫生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消防部门对火灾进行扑救。

3. 后期处置(1)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

(2)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学习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如救援设备、医疗救护物资、消防器材等。

(2)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

3. 联动保障(1)加强与政府、消防、医疗卫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潜盾隧道偏移之后续补救方案探讨

潜盾隧道偏移之后续补救方案探讨

潜盾隧道偏移之后续补救方案探讨颜启仁;刘安德;陈奕铨【期刊名称】《隧道建设》【年(卷),期】2007(027)0z2【摘要】芦洲线CL804工区原为淡水河河川地,属松软砂质层地质,另回填垃圾分布土层较预测(GL-7~-8 m)位置深浅不一且非均匀分布,故欲事先掌握本区土质的详细状况非常困难.又因土壤孔隙率高,随掘进压力迫使潜盾机前方土层受压密,孔隙水受挤压排出,致地层体积剧烈变化.由此,作用于潜盾机后方及环片的掘进推力,因地盘反力不足,使得后方环片横向移动,产生于曲线段无法依设计线形转弯之现象,以掘进状况推断,土壤分布除烂泥状态外亦有较紧实土层,地质分布不均强度亦不一.另因覆土较浅,除横向反力外,下侧反力亦不足,导致潜盾机除无法转弯外,亦产生下陷现象.遂采取下列对策防止偏移情况:增加同步背填灌浆量、补充灌浆、FD工法、角钢、内衬套管之设置、地盘反力强化灌浆、增加测量次数.于隧道完成贯通后为迅速得知本区域是否已稳定,研拟以载重试验之方式(静态载重试验方式采载重66t均布于23 m之位置静置,以利测量实际观测.)进行,依据载重试验后之测量结果,偏移量之误差均在范围内,可判断应无持续偏移及沉陷之现象.【总页数】4页(P414-417)【作者】颜启仁;刘安德;陈奕铨【作者单位】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中区工程处,台北;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中区工程处,台北;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中区工程处,台北【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3【相关文献】1.潜盾隧道穿越建筑物保护工法与噪音防制之探讨 [J], 陈奕耿;卢旭美;游明德2.都会区捷运潜盾隧道工程灾害防制之探讨 [J], 高宗正;游澄发3.潜盾堆栈隧道联络信道分区应用超高压灌浆及化学灌浆工法之设计与施工探讨[J], 庄建忠;张武训;高宗正;朱东海;胡庭豪;黄志栋4.砾石隧道潜盾开挖之颗粒力学数值模拟探讨 [J], 詹尚书;陈正勋;王泰典;翁祖炘;郑富书5.DOT双圆潜盾隧道工程施工实务探讨 [J], 吴沛轸;谢宇珩;谢明彬;杨渭;刘普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状态下的救援处置方案

特殊状态下的救援处置方案

1.隧道内的事故救援起复方案由于隧道内空间小,起重机不能展开作业,遇有机车、车辆在隧道内发生事故时,因隧道内狭窄的限制,尽量不要卸下车辆上的货物,可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一般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起复作业。

1.1 机车在隧道内脱线事故的起复1.1.1 由于机车自身重量和走行部的结构,走行部不易散落,一般情况下只是脱线事故,且脱线轮对靠近基本轨。

1.1.2 在机车前进方向,如机车前部一端走行部脱线,可在机车后部安装复轨器,拉车复轨或利用脱线机车本身动力,自力走行复轨。

1.1.3 如在脱线一端的前方安装复轨器,顺利用逼轨器配合复轨器拉车复轨。

1.1.4 机车全部脱线,可利用液压横移设备,横移较远的一端,使其先行复轨后再利用复轨器复另一端。

1.2 车辆在隧道内脱线事故的起复1.2.1 车辆一端脱线,应再反方向安装复轨器拉车复轨,如超出复轨器有效起复距离时,则利用逼轨器配合拉车复轨。

1.2.2 如车辆一端走行部破损,可使用千斤顶将事故车辆台车破损的一端顶起,拉出散件,更换代用台车。

1.2.3 车辆走行部全部脱落线路下,可利用液压横移起复一端,另一端用复轨器拉车复轨或使用横移复轨。

1.2.4 车辆走行部全部破损,可将事故车辆强行拉出洞内,再行复轨。

1.3 起复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了:1.3.1 使用复轨器时,应注意区别内外型复轨器,复轨器的表面应涂油,以利滑行上道。

1.3.2 在脱线轮对走行线路上,与复轨器之间铺垫石渣,拉车上道时人员应远离现场,以防伤人。

1.3.3 不论拉车复轨或自力走行,速度均不宜太快。

1.3.4 使用液压横移时,应用索具将机车车辆台车与车体连结捆绑。

1.3.5 使用千斤顶作业时,应随着千斤顶的升降,将事故车辆随时垫好,以防倾倒伤人。

1.4 起复作业中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及人员分工:1.4.1 使用复轨器作业时,安装复轨器4人,安装套勾4人,运送拉车绳4人,指挥1人,如使用逼轨器另加4人,所需主要工具有复轨器一副,套勾二副,Φ50×15米拉车绳1根,逼轨器1副,辅助工具有铁锹、耙镐、大锤、撬杠、止轮器等。

公路浅埋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浅埋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浅埋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级公路隧道,隧道长度1110m,净宽12m,开挖跨度14.8m。

由于该隧道连通市区,兼有城市隧道的功能,自来水供水管和其它通信管线从隧道管沟内通过。

根据地质详勘报告,出口段有180m属于土质地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埋探高度由6m逐渐变化到16m,覆盖厚度与跨度比为0.41—1.1,属于典型浅埋大跨度隧道。

隧道位于—古沟谷中,地层主要以含粘性土碎石、块石为主,结构松散,局部地段夹厚层状软土,为灰黑色软流塑含砾砂亚粘土。

岩层的完整性、稳定性极差,为I类围岩。

隧道边墙下部及仰拱位置主要为熔结凝灰岩,由强风化层逐渐变化为弱风化层。

基岩段部节理发育.节理面充水,第四系空隙水下溶至基岩接触面形成富水带,雨季时水量较大(图1)。

2、塌方现状塌方发生在K3+860~K3+889段,塌方体长29m,横向宽度35m,形成漏斗状大坑。

隧道塌方前,剩余39m尚未开挖施工,东湾口上台阶K3+871.8~K3+861.6段已完成开挖和初期支护。

塌方后上台阶K3+871.8~K3+861.6段初期支护全部破坏,K3+889~K3+8718段拱腰和拱顶位置的初期支护部分或全部被破坏,仰拱未破坏(图2)。

3、塌方处理技术措施3.1总体处理原则为顺利通过尚未开挖的软弱地层和塌方体,确保安全、可靠、不留后患、经济和快速施工,采取了下述处理措施。

3.1.1塌方体边坡的临时防护处理主要对塌方体边坡进行刷坡、喷浆,挂网处理,将塌方体周围的地表径流水用截水沟引入到隧道前进方向右侧的水沟中。

3.1.2塌方体的清碴由于隧道埋深浅,塌方规模大,如果全部清除松散土体,边坡临空面过高可能引发新的边坡滑坍,所以清碴到K3+871.8,也即上断面初期支护部分破坏而仰拱未破坏的桩号为止。

3.1.3注浆加固塌方体地层塌方体K3+860~K3+871.8段,拱顶上方松散土体高6-7m,考虑边坡稳定、弃碴场地、经济和快速通过塌方区等综合因素,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塌方体地层,整治后进打开挖。

盾构法隧道工程常见突发事故通用应急措施

盾构法隧道工程常见突发事故通用应急措施
9、应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对现场通道进行封锁,疏散围观人员,劝说无关人员不要进入事故现场,做好媒体接待,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
盾构机推进异常情况
1、在不良地质中推进发生盾构机姿态异常(俗称“磕头”),采取提高正面平衡压力、盾壳下部辅助注浆孔注浆等措施。
2、在不良地质中推进发生盾构机上浮,采取盾构内钢锭压重、盾壳上部辅助注浆孔注浆、调整同步注浆孔位、必要时加固开挖面土体等措施。
5、应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临时排水、抽水、封堵、注浆等)。
6、针对盾尾漏水,采取盾尾处钢板封堵、聚氨酯堵漏、应急水泵抽水等措施。
7、针对螺旋机喷涌,采取手动应急闸门关闭、聚氨酯堵漏、应急水泵抽水等措施。
8、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应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当地居委会,组织居民安全有序的撤离。
3、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如管线单位等)的人员到场监护,抢险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与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畅通。
4、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部位、原因、过程、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发展趋势导致的后果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资料,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相关资料。
6、增加隧道收敛变形监测频率。
5、应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采取盾构二次进洞、盾尾弃置、渗漏洞门临时封堵、应急降水、临时围护、支护、聚氨酯堵漏、注浆加固、液氮冻结、隧道拉结、增加监测频率等)。
6、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应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当地居委会,组织居民安全有序的撤离。
7、应有专人负责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对现场通道进行封锁,疏散围观人员,劝说无关人员不要进入事故现场,做好媒体接待,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

盾构掘进遇障碍物的处置措施

盾构掘进遇障碍物的处置措施

盾构掘进遇障碍物的处置措施一、工程概况惠四院站~河埒口站区间左线起终点里程为左DK8+875.505~左DK9+809.376,左线短链8.221m,左线长925.650m;右线起终点里程为右DK8+875.515~右DK9+809.378,右线长933.863m,左右线全长1859.513m。

图1-1 四院站~河埒口站区间线路图区间左线设置2处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320m;区间右线设置2处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00m、325m。

线路线间距约为14.00~23.80m。

本区间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涉及①1杂填土、③1黏土、③2层粉质黏土夹黏质粉土、⑥1黏土、⑿-1层含碎石粉质黏土、⑿-3层残积土等,均为弱透水或不透水层,区间隧主要位于⑥1黏土层中,穿越建筑物及溶洞地段约60m长涉及⑿-1层含碎石粉质黏土、⑿-3层残积土。

表1-1 地层参数表图1-2 区间溶洞处理平面示意图图1-3 区间溶洞处理断面示意图二、溶洞填充处理措施溶洞的填充情况不一,存在全填充、半填充及未填充3种情况,全填充的填充物为硬塑状的黏土;半填充的填充物为软塑~流塑状的粉质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

溶土洞的处理范围应根据岩面以上土层性质、岩体的特性、溶洞的填充情况等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隧道外放5m后,隧道底以下有大于2m厚的可塑、可塑~硬塑粘土和粉质粘土隔水层,其下方溶洞顶板(完整灰岩)厚度大于3m的岩溶原则上可不作地面处理;对于溶腔较大(洞高较大)的溶洞需要加密探测其边界后再酌情处理。

2)隧道投影范围内,隧道底以下10m范围内无中、微风化岩层覆盖的土洞(包括探明的裂隙、岩土交界面松散土体)均予以处理。

3)若填充物为全填充的可塑、硬塑粉质粘土,且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60kpa或标贯值大于15击,可不进行地面注浆处理。

2.1地面处理措施(1)填充加固处理方法对不同的溶洞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对全填充的溶(土)洞采用水泥浆压力注浆填充;②对无填充、半填充溶(土)洞可先采用水泥浆进行填充,再采用水泥浆进行压力注浆填充;③对于无填充或半填充的较大溶洞(洞径≥5m),可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填充。

隧道缺陷及修补方案

隧道缺陷及修补方案

隧道缺陷及修补方案
隧道的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渗漏:隧道可能存在渗漏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危险。

修补方案包括使用防水涂料或薄膜进行涂覆,加固基础,修复泄漏点等。

2. 裂缝:隧道内部或外部的裂缝可能会导致结构弱化或者崩塌。

修补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填充物填补裂缝,加固裂缝周围的结构,进行补充开挖等。

3. 坍塌:如果隧道的支撑结构不牢固,或者地面下存在不稳定的地质情况,隧道可能会发生坍塌。

修补方案包括加固支撑结构,进行地基处理,清理松散的土壤等。

4. 设备故障:隧道内的设备,如照明、通风系统等,如果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行。

修补方案包括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增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5. 通行安全问题:隧道内部的交通安全设施如果不完善,如缺少灭火装置、紧急电话等,可能会对车辆和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修补方案包括增加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等。

修补隧道缺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修补方案,这可能涉及到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修补隧道缺陷时,安全和可持续性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隧道工程克服困难的例子

隧道工程克服困难的例子

隧道工程克服困难的例子《说说隧道工程那些事儿》咱今天就来聊聊隧道工程克服困难的例子,这可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嘞!要知道,修建隧道可不比在平地上盖房子,那困难可真是一箩筐啊!就说那地质条件吧,有时候就跟个调皮的小孩似的,一会儿给你来个软土层,一会儿又搞出个硬岩石,这可让工程师们头疼坏喽!我记得有一次啊,在一个隧道工程中,遇到了一大片破碎带。

嘿,这可难办了,就好像是在一个蛋糕里突然发现了一大块碎掉的饼干,咋整呢?工程师们那是绞尽脑汁啊,又是研究方案,又是调整工艺。

最后,他们想出了个妙招,用注浆的办法先把那破碎带加固一下,就好比给那碎掉的饼干抹上一层胶水,让它能稳稳当当的。

这一招还真灵,破碎带的问题就这么被巧妙地解决了。

还有啊,那地下水也是个大麻烦。

有时候挖着挖着,突然就涌出一股水来,简直就跟个小喷泉似的。

这时候啊,就得赶紧采取措施,要不然整个隧道都得变成水塘喽!工人们就得赶紧安装排水设备,把那些水给抽走。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隧道工程就像是在跟大自然玩一场捉迷藏游戏,得不断地应对各种奇奇怪怪的挑战。

另外呢,隧道里的通风也是个重要问题。

要是通风不好,工人们在里面干活可就遭罪咯,就跟在一个闷热的蒸笼里似的。

所以啊,就得安装那些大风扇,呼呼地吹着,让新鲜空气能进到隧道里。

虽然困难重重,但咱隧道工程的人可都不是吃素的!他们凭借着智慧、勇气和毅力,一个一个地把那些困难给攻克了。

每次看到一条崭新的隧道贯通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佩服啊!那可是大家辛辛苦苦努力的成果,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总之呢,隧道工程克服困难的例子那真是说也说不完。

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个工程师、工人的付出。

他们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在黑暗的地下与困难战斗,为我们开辟出一条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个赞吧!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工程中继续加油,创造更多的奇迹!隔行如隔山,虽然我只是个旁观者,但我深深知道,这些隧道工程的成果来之不易,向他们致敬!。

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

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

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地质灾害、设备故障、人员伤亡等,这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设备故障、人员伤亡三个方面,介绍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

一、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地质灾害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如地层塌陷、岩爆、地裂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地层塌陷地层塌陷是指地下岩土层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和变形,导致地面或地下空间塌陷的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地层塌陷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当发生地层塌陷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停止施工,撤离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2)对塌陷区域进行封锁和警示,防止其他人员进入;(3)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理;(4)对塌陷区域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灾害范围和影响程度;(5)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固地基、填充土石方等,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岩爆岩爆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和爆炸的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岩爆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

当发生岩爆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停止施工,撤离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2)对岩爆区域进行封锁和警示,防止其他人员进入;(3)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理;(4)对岩爆区域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灾害范围和影响程度;(5)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固岩体、喷浆加固等,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措施隧道施工设备是保障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

设备故障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隧道施工应急处置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掘进机故障掘进机是隧道施工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出现故障,会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隧道内接触网故障抢修应急方案

隧道内接触网故障抢修应急方案

隧道内接触网故障抢修应急方案一、人员分工注:作业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置。

二、抢修机具三、抢修材料四、抢修方法在垂直天窗下进行抢修,抢修时应尽快使接触网脱离接地,满足降弓通过要求,临时恢复送电。

抢修方法1:当隧道内发生断线、且腕臂发生严重损坏故障时,应立即拆掉腕臂,并按照接触线或承力索断线抢修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在腕臂上底座用铁线固定硅橡胶绝缘子对接触网进行抬高或定位、保证接触线高度不低于该区段规定最小值、且接触网距周围接地体保持350m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最后送电降弓通过。

抢修方法2:当吊柱发生严重损坏或脱落等故障时,先拆除腕臂,然后在固定吊柱的化学锚栓上用铁线悬挂硅橡胶绝缘子对接触网进行抬高,保证接触线高度不低于该区段规定最小值,送电降弓通过。

抢修方法3:当埋入件无法利用时,要将相邻两侧的悬挂抬高,保证接触线高度不低于该区段规定最小值,曲线处要保证与邻线的电气安全距离,送电降弓通过。

抢修方法4:当个别悬挂点或定位点损坏时,若不侵入限界,且不影响送电的,可暂不处理。

否则,降弓通过或停电处理。

抢修方法5:当附加导线发生故障时,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断线时,采用临时固定绑扎在吊柱上。

抢修方法6:当隧道内接触线(或承力索)补偿滑轮补偿绳(或棘轮补偿装置平衡轮补偿绳、弹簧补偿器补偿绳)出现断线故障,同位置承力索(或接触线)完好时,可利用手扳葫芦临时拉起,恢复张力,并调整接触网导高参数,满足接降弓通过要求,送电开通。

或根据现场情况也可考虑利用手板葫芦将接触线(或承力索)临时并锚到承力索(或接触线)上,合并后要保持张力平衡,降弓通过,送电开通。

抢修方法7:当隧道内接触线和承力索补偿滑轮补偿绳(或棘轮补偿装置平衡轮补偿绳、弹簧补偿器补偿绳)同时出现断线故障,由于线索、滑轮和吊弦等材料自重,线索断口会比较大,可先使用滑轮组紧固先缩小断口距离,再使用手扳葫芦进行紧固,恢复张力,并调整接触网导高参数,满足降弓通过要求,临时开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6-12;修回日期:2010-07-26作者简介:高宗正(1954—),台湾台南人,硕士,副局长,主要从事捷运工程工作。

E-Mail:cckao@trts.dorts.gov.tw。

潜盾隧道遭遇障碍物之修复作业高宗正1,林坤霖2,林聿群1,谢宇珩1,陈敬贤3(1.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台湾 台北;2.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台北;3.日商鹿岛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台湾 台北)摘要:不论捷运隧道、地铁隧道或都市中之下水道工程,只要是土质地盘,潜盾施工已为目前隧道施工之主流,考虑其施工对于都市生活面之冲击性最小情形下,虽然其造价较高,仍为大部分之土质隧道施工者所采用。

虽然其施工速度便利及快速,然而潜盾施工法最怕遭遇地中障碍物,轻者停机排除障碍物,严重者需进行机首修复,其结果常造成工期延宕,甚或造成隧道线形改线之情形。

本文藉由一实际潜盾机遭遇障碍物之案例,由潜盾机本体之可施工度评估、机体检修至最后修复完成之过程及对地盘及周遭环境之影响评估等过程做一详实报告,以供工程界类似状况之参考。

关键词:潜盾机;潜盾隧道;地下障碍物;地盘改良;冷冻工法;修复作业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741X(2010)增刊1-0271-06RepairWorkofShieldMachinewhenEncounteringObstaclesKAOChungcheng1,LINKunlin2,LINYuechyun1,SHIEHYeuhen1,CHENChinghsien3(1.DepartmentofRapidTransitSystems,TaipeiCityGovernment,Taiwan;2.SinotechEngineeringConsultants,Ltd.,Taipei,Taiwan;3.TaiwanBranch,KajimaCorporation,Ltd.,Taipei,Taiwan)Abstract:RegardlessofMRTtunnel,subwaytunnelorsewerproject,thepresentshieldtunnelingmethodhasbeenthemainstreaminthesoiltypegroundcondition.Althoughthecostofshieldtunnelingisexpensive,themethodisstillusedinurbantunnelconstructionbythemostcontractorsbecauseofitsminimumimpactontheurbanliving.Generallyspeaking,shieldtunnelingisquickifobstaclesarenotencountered.Forslightstucksituation,shieldhastobestoppedtoremoveobstaclesandfortheworestsituation,theshieldhastoberepairedandtheschedulemaybedelayedandthetunnelroutemaybechanged.Acaseofshieldmachineencounteringobstaclesisgiveninthispaper,theconstructionevaluationofshield,theprocessfromshieldinspectiontorestorationandtheinfluenceoftunnelingonsurroundingenviornmentarepresentedindetail.Thisarticlemayprovidereferenceforsimilarprojectsconstructioninthefuture.Keywords:shieldmachine;shield boredtunnel;undergroundobstacle;groundimprovement;groundfreezingmethod;repairwork0 引言潜盾施工作业为都会区土质地盘地下施工作业之首选,虽然其有形的工程经费较高,但因其快速、安全、不妨碍地面活动等优点,因此采用潜盾施工作业所带来的无形价值实是可估计的。

潜盾施工作业虽有甚多好处,潜盾机行经路线的地层分布及地层状况仅能依靠有限的地层钻孔或地球物理探测等点状的资料,来推估潜盾机前方全面性的状况,因此说潜盾施工作业是盲目的并不为过。

潜盾施工作业在大多数的情形下均可安全作业,惟若遭遇地中障碍物时,轻者前端切刃盘受阻,重者切刃齿、转盘甚至驱动马达受损,而需于地中进行潜盾机维修作业,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耗费,且工程困难度及风险性高,极易演变成二次灾变。

本文即在以一工程实例描述潜盾机遭遇地中障碍物时,从障碍物型态之判断、潜盾机受损情形之评估至拟定维修方针等一系列决策或分析过程,以供相关类似工程之参考。

1 事件概述某交通工程之地下信道采用潜盾施工法,潜盾机所在深度约在地表下24~30.5m,根据地质钻探孔所 第30卷 增刊12010年8月 隧道建设TunnelConstruction Vol.30 Sup.1Aug. 2010推测的潜盾机行经路线地层大致均为粉土黏土及粉土质砂土,地层断面及地下水位分布概况如图1。

图1 潜盾隧道沿线地层及地下水分布概况Fig.1 Distributionofsoillayerandwatertablealongshield-boredtunnel潜盾机发进后依预定计划及进度前进,预计在掘进60~70m进行设备转换。

在潜盾机掘进约54m时开始遭遇不明之障碍物且潜盾机阻力有增加情形,排土管中排出之土壤偶夹有小段铁件,现场工程师在考虑潜盾机推力尚在容许范围内且将进行设备转换,故并未停机检讨,最后于55m时潜盾机已无法掘进而停机,于检修潜盾机时、在排土管中发现钢筋及一部分潜盾机切刃齿,发现物如图2。

图2 潜盾机排土管排出之钢筋及切刃盘铁件Fig.2 Steelsandpartsofcutterfromsoiloutletpipeofshield停机后除一边进行清理及故障状况检点外,另进行障碍物种类之调查,调 结果显示该障碍物为另一新建工程为新建邻近地区之人行地下道施工开挖时所埋设而尚未清理之中间桩,该中间桩系为250cm宽、60cm厚、长28m之连续壁。

经调阅该新建工程之施工图说并套绘潜盾机行进路线后显示,潜盾机大约左上部1/4遭遇壁桩之底部,且行进路线上共将遭遇4支中间桩,潜盾机与中间桩平面位置如图3,潜盾机与中间桩剖面位置如图4,潜盾机与中间桩冲突断面如图5所示。

在潜盾机切刃盘已无法转动,切刃齿损害情形不明之情形下,除需进行潜盾机前方路线中间桩之拔除外,尚需进行潜盾机之检修,两者工作可并行不悖,以缩短停机时间。

因中间桩之拔除作业为另一专题,在此不赘述,本文仅针对潜盾机检修评估作业进行撰述。

2 潜盾机检修作业之考虑有关潜盾机之检修作业,主要系针对日后潜盾机是否可再次进行后续掘进作业做为检讨,而检讨项目大致可区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机内(即切刃盘后方)设施之检修,第2部分为机首(即土舱、切刃盘及切齿)受损情形之检修。

2.1 机内检修作业机内设备损坏之检修因人员均可到达且随时可拆卸,故检修作业之考虑较为简单,大致上包含螺运机清理,土砂压送泵浦及配管作业等,经详细检修结果,损坏状况轻微,均能在短期内予以修复。

2.2 机首检修作业由于该潜盾机于设备转换后将穿越民房下方,紧接着将进入河床下方,最后于河道区穿越坚硬之地盘改良区而进入工作井内,因此经过多位专家讨论后,分析潜盾机机首可能受损的情况下冒然掘进,若潜盾机于民房区或河道区损坏时,将可能无法进行潜盾机检修作业,此外,若潜盾机切刃齿若受损,亦将无法穿越河道区之地盘改良区,而目前潜盾机停机位置上方恰为空地,因此于现在潜盾机停机位置进行潜盾机之切刃齿检查及更换作业最为恰当。

潜盾机机首检修作业一般有以下2种工法:1)在潜盾机盾首前方地面直接向下进行开挖支撑作业;2)在潜盾机前面实施地盘改良作业防护后由潜盾机前方直接进入开挖面作业。

上述工法在选择时之考虑要件如下:1)对于进行检修作业时作业员的安全;2)对于潜盾机上方周边地盘及民宅之安全;3)对于邻接之上行线隧道之安全。

4)对于检修工程需满足最少工期之要求。

考虑工法1)从地面上直接进行开挖支撑作业之施工时间较长且对于周边交通及邻房之影响也较大,故不予考虑;而方法2)由潜盾机前面实施地盘改良做保护而后由潜盾机前端进入开挖面进行检修对各方面之冲击均较小,故最后选择工法2)作为本次潜盾机机首检修作业。

3 潜盾机机首前方防护作业之考虑由于潜盾机所在之地下水压高达30m,在此高水压下要实施安全之地盘改良实为非常困难之作业。

因此基于安全考虑必须详加计划及考虑适合之施工方法。

3.1 地盘防护工法之选择地盘改良大致上有以下4种工法可以选择,对于本工程之适用性则概述于后。

1)药液注入工法。

药液注入工法所改良后之改良体强度及止水性的信赖度为4种工法中最低者,因此不适合在高水压之状况下施工。

2)高压喷射搅拌工法。

高压喷射搅拌工法所进行之地盘改良体虽拥有高强度,但止水性可能会有不足之缺点,且在潜盾机下方若进行斜灌,可能会有盲点产生,因此也不适合单独使用。

对于地下30m之高水压环境下、药液注入工法及高压喷射搅拌工法对于强度及止水性方面对于本案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成效,故若实行前述2种工法,在安全考虑下必须与压气工法并用才可达到安全性之要求。

3)压气工法。

压气工法可单独进行,同时也可与前述之1)及2)工法一起并用进行,然压气工法必须将压力加压至作用于地中土压及水压以上之压力才可确实达到止水效果及保障施工人员之安全,但于其内部之作业人员可能会产生高气压症(潜水员病)之病症。

亦有可能因周边地盘加压而造成压力外泄情形产生,在安全面上有风险存在。

4)冷冻工法。

冷冻工法之改良体强度最高且止水性也最佳、对作业人员进入开挖面最具安全性保障,因此采用冷冻工法对于潜盾机首检修,其前方之地盘防护工最为适合不过。

3.2地盘防护工施工前之设计考虑素分析程序进行地盘冻胀之数值仿真分析,分析模型如图6。

根据数值仿真结果显示,现状地盘如直接施作冷冻工法时将会使地面产生18cm之隆起,此地层高膨胀量于地层解冻时,亦将产生高沉陷量,对周围邻房之安全性相当不利,因此有必要先行强化冷冻工法施作范围地盘之强度,若将预定冷冻之地盘先行采水泥系材料灌浆来置换的话,则冻胀所产生之隆起约为2cm,由此可知于冰冻进行前须先针对地盘加以处理才会抑制地盘之隆起产生,地盘强化前后因地盘冷冻所造成之地盘冻胀量如图7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