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及并发症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10. 消化系统表现
SLE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水、腹泻或便秘,其中以腹泻较常见,可伴有蛋白丢失性肠炎, 是继狼疮性肾炎之后导致SLE低蛋白血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活动期SLE可出现严重腹痛、腹膜炎、肠系膜血管炎等类似急腹症表现,甚至被误诊为胃穿孔、肠 梗阻而手术探查。SLE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者相对不常见,但以之为首发表现者往往被误诊误治。 SLE常见肝酶增高(40%) , 仅少数出现严重肝损害和黄疸。
13
1. 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 • SLE患者常常出现发热,为中、低热度。发热往往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高热则常常是疾病急进期的表现。 • 发热可以是SLE的表现,也可能是感染,临床上需注意鉴别。反有发热的SLE,必须常规作用细菌学检查,
尤其是在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出现的发热,更应警惕感染。 • 疲倦、乏力可早于其他症状,常是狼疮活动的先兆。
17
5. 神经系统损害
有25%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以累及脑为多见,故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 SLE神经系统损害多表现为癫痫和精神症状, 但实际上可损害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引起各种神经精 神损害的表现,如头痛、呕吐、偏瘫、癫痫、意识障碍;或为幻觉、妄想、猜疑、性格改变、记忆力减 退或轻度认知障碍等各种精神障碍症状。 少数患者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
指掌部红斑
面部及躯干皮疹
15
3. 关节和肌肉表现
关节痛常见,出现在指、腕、膝关节,伴红肿者少见,多不对称,也可有晨僵现象,但非侵蚀性,多不引起 骨质破坏。偶有因关节周围肌腱受损而出现关节畸形。 治疗中的SLE病人出现髋关节隐痛不适, 需注意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多与激素副作用有关。 肌痛和肌无力也常见,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也常增高,少数合并肌炎者肌酸磷酸激酶可明显增高。
雌激素因素
• 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6
发病机制及免疫异常
外来抗原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在易感者因免疫耐受体减弱,B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 的自身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 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损伤。
致病性自 身抗体
致病性免 疫复合物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多种 自身 抗体 存在
多系 统损 害
5
多因素 有关
病因复杂
遗传因素
• 为多基因病,多个基因在某种条件下相互作用,改变正常耐受性而致病。 • 单卵双胞胎发病率为40%。双卵双胞胎为3%。家族发病率为13%。 • 不同人种发病率不同。
环境因素
• 日光、紫外线照射,使皮肤凋亡,新抗原暴露成为自身抗原。 • 药物(肼屈嗪、青霉素胺、磺胺类药物)、化学试剂、微生物病原体也可诱发。
T细胞和NK细 胞功能失调
7
致病性自身抗体
IgG型,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
抗血小板抗体 抗红细胞抗体 抗SSA抗体(Ro) 抗磷脂抗体 抗核糖抗体
血小板减少 红细胞破坏,溶பைடு நூலகம் 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神经精神狼疮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IC),由自身抗体和相应自身抗原相结合而成。IC增高的原因有:
14
2. 皮肤与粘膜
• SLE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皮肤损害。40%面部有蝶形红斑,偶可为盘状红斑,60%有广泛或局限性斑丘疹, 多见于日晒部位。还可见红斑、红点、丘疹、紫癜、水疱、指掌部或甲周红斑,指端缺血等。其中以颊部 蝶形红斑最具特征性。
• 口腔溃疡或粘膜糜烂也是SLE常见的表现,口腔和口唇粘膜糜烂伴有明显水肿者,往往是SLE进行性加重 的预兆。
肺部并发症
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肺动 脉高压、肺栓塞、肺部感染
消化系统并发症
低蛋白血症、胰腺炎、肠出血、 麻痹性肠梗阻、肠坏死
抗磷脂综合征
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 产、心脏瓣膜赘生物。个别患者“灾难性 抗磷脂综合征”
眼部并发症
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 结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等。 长期激素治疗可引起青光眼和白内障
引起NP狼疮的病理基础:
•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 来自心脏瓣膜的赘生物的小栓子 • 一些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 并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脑脊液检查:
• 蛋白增加 • 葡萄糖量可减少 • 氯化物正常 • 白细胞轻度增多 • 颅内压增高
18
6. 血液系统表现
SLE常出现贫血(60%) 、 白细胞减少(40%)或血小板减少(20%)。 短期内出现重度贫血常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所致(10%)。 约20%患者有无痛性轻或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腋下为多见。淋巴结病理往往表现为淋巴组织反应 性增生,少数为坏死性淋巴结炎。约15%患者有脾大。
19
7. 浆膜炎
SLE常出现胸膜炎、心包炎和腹膜炎, 包括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中小量心包积液。 临床上以浆膜炎为主要症状的SLE常被误诊误治。青年(尤其是女性) 的渗出性浆膜腔积液,除结核外则 应注意SLE的可能性。
20
8. 肺部表现
约35%患者有胸腔积液,多为中小量、双侧性。除因浆膜炎所致外,部分是因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液。 除胸膜炎外,少数患者可出现狼疮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 X-ray可见片状浸润影, 多在下肺 (注意排除感染);偶有肺间质病变,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干咳、低氧血症,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 功能示弥散功能下降。肺动脉高压多出现在有肺血管炎或有雷诺现象患者。
21
9. 心血管表现
约30%患者有心血管表现,其中以心包炎最常见,可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或为心包积液。患者有心前区疼 痛或无症状,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约10%患者有心肌损害,可有气促、心前区不适、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 心电 图、UCG等有助于诊断。 约10%可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如血栓性血管炎等。多数情况下, SLE的心肌损害不太严重, 但是在重 症的SLE, 常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而且心功能不全往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 少数患者可发生周围血管病变, 如血栓性静脉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及并发症介绍
1
Contents
I II III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
2
Part 1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理
3
概述
• 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伤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 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 病程以缓慢与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 伴内脏损害,控制良好可长期生存,否则预后不佳。 • 患病率地域差异较大,中国大陆地区SLE患病率约为30~70/10万。 • 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为1∶10~12
24
Part 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
25
并发症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并发症数量繁多,分布广泛。
皮肤与黏膜并发症
面部/全身皮疹、脱发/斑秃、 血管炎
运动系统并发症
多关节的关节炎、肌腱损伤、 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浆膜炎症相关并发症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腹 水。
肾脏并发症
狼疮肾炎、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病变、梗阻性 肾病。泌尿系统平滑肌受损,还可导致膀胱炎、 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
神经系统并发症
因受累部位、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其中 重症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称为狼疮脑病。
血液系统并发症
可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少数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凶险。
26
并发症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并发症数量繁多,分布广泛。
心血管并发症
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内膜炎、 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雷诺现象
又称间歇性手指皮色改变、肢端动脉痉挛现象、继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现象,指在寒冷刺 激、情绪激动、长期使用震颤性工具,以及多种疾病影响下,诱发的血管神经功能紊乱, 导致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血流暂时减少或中断,随后扩张充血的特征性病变,伴疼痛 和感觉异常为特征。呈现四肢末端皮肤颜色间歇性苍白、发绀和潮红的变化。
• NK细胞:自身免疫细胞 • CD8+T细胞:表达CD8分子的T细胞
10
病理改变
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出现于任何组织器官
11
Part 2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12
临床表现
•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损害全身各器官,因此症状十分多样、复杂。 • 症状可随病情的缓解、复发而呈现轻重交替的表现。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发热、对光敏感、皮疹、淋巴结增大、肌肉关节疼痛、头疼、疲劳等表现。 • 许多患者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表现轻度的关节炎、皮疹、或隐匿性肾炎。 • 也有一些病人一开始就累及多个系统,甚至一起病就表现出狼疮危象,危及生命。
23
其他表现
眼睛:结膜炎、葡萄膜炎、眼底改变、视神经病变等。眼底改变包括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 膜渗出等,与视网膜血管炎有关。视神经病变可以一夜间突然致盲。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见于30%患者,表现口干、眼干、阴道干。主要是由于外分泌腺受累所致, 常伴有血清抗SSB、抗SSA抗体阳性。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可以出现在SLE的活动期。其临床表现为动脉和(或)静脉的血栓形成, 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不止一次出现抗磷脂抗体。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抗 磷脂抗体而不一定有APSAPS出现在SLE者为继发性APS。
清除IC的机制如补体 受体或Fcy受体异常 或早期补体成分低下。
IC形成过多 (抗体量多)
因IC的大小不当而 不能被吞噬或排出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 SLE患者的CD8+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不能产生抑制CD4+T细胞作用,因此在CD4+T 细胞的刺激下,B细胞持续活化而产生自身抗体。T细胞的功能异常以致新抗原不断出现, 使自身免疫持续存在。
关节痛
肌痛
股骨头 坏死
16
4. 肾脏损害
SLE的临床肾损害各家报道不一,多在50%~75%之间,但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SLE均有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早期患者以蛋白尿和尿中出现多量红 细胞为常见。大部分患者在病程较早阶段其肾损害经合理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或缓解,也有一部分呈进 行性发展为肾衰竭。 狼疮性肾炎对SLE预后影响甚大, 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代谢并发症
长期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影响糖脂代谢, 引起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