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中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岩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7九上·中山期末)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B . 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C .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 . 氧气可用作燃料
2. (2分) (2018九上·太原期末) 运输石油的油罐车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3. (2分)(2019·凤县模拟)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B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 . 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 (2分)下列食物中,不能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A . 食盐
B . 葡萄糖
C . 淀粉
D . 油脂
5. (2分)(2020·禹州模拟)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
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 城市街道洒水降尘
B .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C . 出行乘坐公共交通
D . 增加土壤绿化面积
6. (2分)(2020·夏津模拟)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为了避免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
D .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7. (2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
8. (2分)(2016·邵阳) 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 16g
B . 16
C . 32g
D . 32
9. (2分)(2016·光明模拟)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7九上·苏州期末)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在1标准大气压、25℃时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个青蒿素分子中有42个原子
B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37%
C . 1标准大气压下青蒿素的熔点高于25℃
D . 青蒿素中碳、氢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11. (2分)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①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再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②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铁粉获得少量铜③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铜网的试管获得纯净二氧化碳④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A . 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④
12. (2分) 2016年1月17日,兰州第二届“光猪跑”在马拉松文化主题公园开玩,其主旨在于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理念.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A . 两面使用草稿纸
B . 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 . 教科书循环使用
D . 讲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13. (2分)(2019·松北模拟)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矿泉水和蒸馏水空气和呼出气体磷矿粉和碳铵纯棉制品和涤纶制品
方案一加肥皂水搅拌带火星的木条加水,搅拌,观察观察颜色
方案二观察颜色澄清石灰水闻气味灼烧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2016·常州模拟) 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2MgCl2
则X为()
A . FeCl2
B . FeCl3
C . Fe2O3
D . FeCO3
二、填空、简答题 (共1题;共7分)
15. (7分) (2018九上·南涧期中) 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周期表中的信息,B、C、D分别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1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如图A所示: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3)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图C和D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8分)
16. (11分) (2015九上·福州期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2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
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①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5)【交流表达】①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2+2H2O=2Fe (OH)2 .故填:2Fe+O2+2H2O=2Fe(OH)2 .②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20.2%,故填:20.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精确度更高的原因是:氧气完全反应,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空气外逸.故填:氧气完全反应;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空气外逸.
17. (7分) (2019九上·信丰月考)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下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

做完三个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请写出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同。

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

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8. (6分)(2019·包河模拟) 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品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码?生成的物质是什么用?
【猜想与假设】
(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请选择:a.H2;b.N2),不选择另一项的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验证】乙同学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
镁在加热时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加热后溶液中生成了________性物质。

请根据分析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讨论交流】乙同学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出现白色洋油。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你认为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二、填空、简答题 (共1题;共7分)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8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答案:16-5、
考点: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答案:18-4、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