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建立对减少骨科手外伤病人病痛的护理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105
40
·综述·
无痛病房建立对减少骨科手外伤病人病痛的护理进展
蒙莲菊
(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摘要:归纳手外伤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及疼痛可能给手外伤患者带来的后果,介绍缓解手外伤患者疼痛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阐述疼痛护理对策在缓解手外伤患者疼痛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为无痛病房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关键词:无痛病房;手外伤;疼痛;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5.020
0 引言
手外伤患者术后都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活动、睡眠、饮食,疼痛剧烈时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

我科无痛病房收治的手外伤,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术后疼痛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提出:疼痛是令人不快的情绪和感觉上的感受,并随着潜在和现有的组织损伤。

尤其是大的手外伤创伤,手术后都会发生严重疼痛,影响病人的康复。

同时,大多数病人害怕手术后疼痛,拒绝或推迟手术,加重病情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永久性的损失。

有效治疗疼痛可以降低释放体茶酚胺以及其他应激性激素,提高病人安全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因此,护理手外伤的核心任务是分析疼痛因素、评估疼痛程度、实施有效的止痛方法并观察疗效。

现将文献内容综述如下:
1 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国外文献报道
在急诊创伤病例中,手外伤所占比例在15-28.6%之间,在我国外科急诊中,手外伤占30-40%[1],在手外伤急诊中占40%[2]。

从受伤部位来看,骨科报道认为,手指尤其指端最常见[3]。

王欣[4]等也报道手指损伤占85.11%,其中示指和拇指最易受累。

从受伤种类来说,93.14%为开放性外伤,又以切割伤、挤压伤以及离断伤为最常见。

家中受伤占24.2%,工伤占49.7%[5]。

2 术后疼痛的定义及其对机体的危害
2.1 术后疼痛的定义
术后疼痛指伤害性刺激针对损伤组织及疾病生理病理的改变所引起的机体反射性的、复杂的一种生理感知和反应,属急性疼痛。

其疼痛为强烈的急性疼痛,是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疾病所致的复杂的生理反应。

2.2 手外伤术后疼痛的特点[6]
疼痛强度严重:多为中、重度,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3-10天;炎症反应重,会使疼痛加重、康复期延长;病人镇痛要求高,尽量满足其康复要求。

2.3 手外伤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能够影响各系统功能,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能够直接妨碍病人的顺利康复[7]。

术后疼痛与抑郁、焦虑、失眠成正相关,会发生一系列负性反应,降低机体康复能力。

3 影响手外伤术后疼痛的因素
病人个体的因素研究显示[8]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性格、心理等与创伤无关的因素会影响疼痛的表达及程度。

疼痛闸门控制理论说明,文化素质不同对疼痛耐受度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相关的创伤因素手术和创伤是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术后血肿、体位不当及辅料压迫也会加重疼痛。

与护士有关的因素:国外表明许多护士仍然缺乏相关知识[9]。

国内报告显示[10]护士缺乏疼痛的评估及评估错误影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在一个美国护理院中,当49%病人主诉疼痛时,护士只报告了36%[11]。

4 护理对策
4.1 疼痛教育
教育是降低疼痛护理的一个重要方法[12]。

转变病人对疼痛的认识,告知其药物镇痛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同时,病人害怕麻醉药有瘾亦是控制疼痛的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依赖性、成瘾性、耐药性的不同。

因此,要求护士和病人正确了解镇痛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13]。

4.2 心理护理
病人术后疼痛与焦虑反应有密切关系。

疼痛随焦虑程度增加而增强,焦虑情绪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4]。

要针对病人的年龄、文化背景、性格倾向等合理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动帮助、关心病人,降低其紧张与焦虑的心理。

注重护患沟通,加强医护人员的仪容仪表:有研究[15]显示护士与病人进行5-10min的谈话,可明显加强病人的镇痛效果。

所以,护士应多用鼓励性语言,指导、同情和倾听病人,提高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其情感及病情变化,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16]。

4.3 环境护理
嘈杂烦乱的环境会加重和诱发疼痛。

所以术后病室应保持光线柔和、整洁舒适、气氛温馨,操作保持轻柔,解释到位。

体位支持[17]:根据手术部位、种类和疼痛程度以及疼痛部位进行一定的体位支持,有效降低疼痛,保证舒适。

对活动受限的病人应该协助翻身,按摩受压处,卧位保持舒适,全身肌肉保持放松,提高痛阈[18]。

4.4 提高医护人员疼痛评估的技能
医护人员要具体理解和正确使用相应的评分工具,熟悉评分技能,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并立即止痛。

有研究发现病人和护士认识的疼痛程度差异大,而且护士对疼痛的程度判断较病人的自我感觉轻1个等级以上。

4.5 强调护理疼痛工作[19]
将护理疼痛工作质量当作做一项持续的改进护理质量的项目来关注,成立改进质量委员会,提出医院护理疼痛的质量要求及准确操作程序和制度,评估疼痛检查的控制效率,根据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4.6 药物治疗疼痛的护理
术后镇痛有其针对性的规律。

世界麻醉学家联盟(WFSA)认为急性疼痛治疗时采用镇痛三阶梯法:首先,第1个阶段对于剧痛用强效镇痛药物以及局部阻滞等,因为手术后常需暂禁食且术后疼痛剧烈,所以给药只能以胃肠外途径;其次,第2阶段也许不再采用强阿片类药,用弱阿片类药或外周作用药物就能够镇痛并可以口服方式;最后,第3阶段,疼痛用非阿片类药物如芬必得等就能控制。

在使用药物时护理人员要密切检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冯瑾[20]对456例手外伤病人的疼痛管理报告中说在采取药物镇痛时,严格遵循按时给药的原则,通过各种药物规定的不同间隔时间给药,不管当时病人是否疼痛发作,均不可以按需给药,使疼痛保证连续缓解。

4.7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是指帮助病人抬高患肢,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提高血液循环,防止肿胀,降低疼痛。

4.8 包扎护理
在进行石膏或者其他外固定物包扎过程中,护士需要要密切观察患处的肿胀和颜色变化现象,若发现有肿胀现象或者颜色变深发生,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9 用药护理
换药和敷药时必须要规范无菌操作,且保证非常轻柔的动作,适中力度,要仔细询问病人的感觉,如果第一次换药,皮肤与纱布出现粘连,那么操作时必须要非常缓慢,避免用力拉扯使疼痛加重。

在敷、换药过程中还必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具体的抗感染和抗发炎治疗。

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反应以及医嘱合理地使用止痛药,要求是,要给病人仔细讲解止痛药的优点与缺点(易成瘾),最大程度上使用放松疗法以及鼓励法方式进行止痛[21]。

针对一些疼痛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睡眠的病人,则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科学用药。

4.10 松弛训练
嘱病人取卧位,按规定程序或指导语对全身肌肉采取放松-收缩练习,闭眼安静几分钟后,从双手开始,吸气时10秒渐渐握紧拳头,吐气时缓缓放松,让病人感觉手指、前臂、手掌的紧张反应,然后让紧张状态逐渐流走。

通过此法充分放松胸腹、头颈部及四肢(除外患肢),调整气息,使疼痛缓解[22]。

在患者训练期间可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缓解患者心情。

指导病人做放松动作,如腹式呼吸、叹气、用纳米银无菌敷料贴外贴切口等,使具有张力的切口逐渐松弛,降低疼痛。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各项交流沟通工作及宣教关于股骨颈骨折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病人的顾虑、鼓励家属多关心病人、坚定其治疗信心。

4.11 更换敷料
为患者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轻柔,如首次换药,伤口渗出较多,已结痂者,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浸润后再逐层揭下敷料,消毒液以对皮肤刺激性小者为佳[23]。

按医嘱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如有感染,可以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保证引流的通畅。

5 护理止痛效果评价
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的重要方法是止痛效果评价,主要包括重新评估疼痛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对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的效果评价。

临床上往往根据护理目的来评价疼痛控制效果,可通过监测患者表情是否轻松、动作是否自如,自理能力是否提高等判断病人的疼痛程度;同时根据交流,了解病人主诉有无减轻疼痛,是否睡眠充足。

评价除了包括评价主观上的疼痛,还包括评价客观指征,如脉搏、呼吸、血压等改变[24]。

总之,综合、动态地评估疼痛,并把结果作为管理疼痛效果的评价。

评价也可通过专门的评价效果量表,其中临床上常往往使用的有:
①四级法,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Iif,CR):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art Relief,PR):疼痛明显降低,基本不干扰睡眠,可以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oderate Relief,MR):疼痛有些减轻,但依旧有明显疼痛,睡眠以及生活仍受影响;无效(No Relief,NR):无减轻疼痛感[26]。

②百分比量表,它主要包括0-100共10个点的刻度尺,其中无缓解用0表示,完全缓解用100表示。

内容可根据自身感受进行科学选择,做出评价[25]。

6 讨论
手外伤作为医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创伤种类比较多,如车祸伤、挤压伤、撕裂伤、切割伤以及电伤等,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出血严重、皮肤撕裂、患处剧痛并且有肿胀、神经肌腱有较大损伤以及皮肤缺损等。

手外伤病人有非常明显的疼痛症状导致疼痛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在创伤和冲击后会对其神经末梢产生直接损伤,刺激伤害性感受并推动体内如缓激肽和乳酸等致痛物质大量释放,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现象[27],根据手外伤病人疼痛产生的原因采取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等在内的精心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由此可见,术后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多加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轶璇,李凤.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新进展[J].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15,2(11):79-80.
[2] 陈扬,申先涛.手外伤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J].贵阳医
学院学报,2015,30(5):451-452.
[3] 李萍,邓惠英.综合疼痛评估图在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
应用[J].护理学报,2016,13(9):46-47.
[4] 王欣.实用手外伤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
[5] 蒙小燕.急性创伤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
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14(4):19.
[6] 李东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在镇痛
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5,11(36):7223-7226.
[7] 张晓玲.手外伤病员术后夜间痛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
志,2015,10(5):25.
[8] 林贵平.手外伤患者疼痛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World
Health Digest,2015,5(5):265.
[9] 金凤.手外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5,16(6):823.
[10] 李漓,刘雪琴.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
究,2015.17(6):633-635.
[11]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8.
[12] H orgas AL,Dunn K.Pain in nursing home parison of res-
idents’ self-report and nursing assistants’ perceptions.Incongruencies exist in resident and caregiver reports of pain;therefore,pain manage-
ment education is needed to prevent suffering[J].Journal of Gerontolog-
ical Nursing,2014,27(3):44.
[13] 杨雪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6,19(8):1423-
1425.
[14] 张天锡,印其章.疼痛机制与疼痛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
践,2015.8(1):21.
[15] 杜克.手外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25.
[16] 陆小英,赵存风,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20(4):6-7.
[17] 唐珂.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当代护士,2016,24(9):7-9.
[18] 谈宜斌.外科术后疼痛及止痛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
践,2016,21(4):413-416.
[19] 毕娜,姚梅芳.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2016,18(5):211-215.
[20] 冯瑾.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
志,2016,14(6):359-360.
[21] 谢见欢.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5(4):5-6.
[22] 阳庆芳.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6,21(13):222-223.
[23] 李翠莲.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
(下转第53页)
强行政干预对提升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勤瑾,施君瑶,郑俊红,等.对新疆喀什莎车县孕产妇死亡现状
的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6):951-953,957.
[2] 雷利志,丘小霞,姚慧,等.2005-2014年广西孕产妇保健服务与孕
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分析[J].广西医学,2016,38(3):428-430.
[3] 朱琳,刘鸿雁,武继磊,等.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
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406-410.[4] 钟润,农建伟,班明刚,等.百色市2003-2012年“降消”项目主要
指标变化分析[J].广西医学,2014,(10):1467-1469.
[5] 梁娴.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J].实用
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5):177,179.
[6] 贺月芳,韩磊.孕前保健与咨询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
产科,2016,8(10):23-27.
[7] 计国平,张唯敏,马新,等.安徽省妇幼保健服务指标受人口外出
的影响及校正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545-3547. [8] 金健.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J].中国计划
生育和妇产科,2015,24(3):60-62.
国保健营养,2015,15(21):3554.
[24] 曹辉,蒋家启,程戍春,等.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和硬膜外腔
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20(3):187.
[25] 王元,张江,郑晓宁.对自控镇痛患者的术前教育[J].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2015,19(11):512-514.[26] P rensner JD,Yowler CJ,smith LF,et a1.Music Therapy for Assistance
with Pain and Anxiety Management in Burn Treat-ment[J].Journal of Burn care and Rehabilitation,2015,22(1):83-88.
[27] M imi MY,Jacobus KF,Joanne WY.Visual stimulation as Pain Relief
FOR Hong K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Leg ulcers[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15,6(3):315-320.
(上接第41页)
参考文献
[1] 赵云娥,丁锡霞.如何避免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
术中并发症[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11):641-644.
[2] 王于蓝.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分析[J].中国实
用眼科杂志,2015,33(z1):9-11.
[3] 杜颖华,崔月先,王红霞,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瞳孔成形
术与眩光矫正2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873,877,封2.
[4] 张胜利,关小荣,张坚,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结膜松弛症
患者眼表状况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8):1788-1790.
(上接第47页)
与空心钻头治疗相互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性较小,并发症少[2]。

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优良率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较低,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髋关节功能St-Michael分值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相比传统非手术疗法效果更为显著,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改善了患者预后情况,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宋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4):45-46.
[2] 徐兴臣,李民,黄政.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
间骨折30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4):17-18.
(上接第49页)
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雷.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32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837-839.[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
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J].中华内科杂志,2008(9):784-785.
[3] 刘佳.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探讨[J].海
峡药学,2015,27(6):215-216.
(上接第5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