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中分布式发电孤岛模式对配电公司费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策略

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策略

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策略一、概述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结构,以其灵活的运行方式和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是指在主电网故障或需要独立运行时,微电网能够脱离主电网并维持自身稳定运行的状态。

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面临着电源输出功率波动、负荷需求变化以及多源协调控制等诸多挑战。

研究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孤岛运行模式下,微电网需要依靠内部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来满足负荷需求,并实现功率平衡。

分布式电源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导致输出功率不稳定;负荷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和场景的变化而波动。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给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

该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以及负荷需求的变化规律,通过合理的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实现微电网内部的功率平衡、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围绕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协调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孤岛运行的特点,然后探讨协调控制策略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1. 微电网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它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在孤岛模式下独立运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和能量管理,形成一个高度自治的电力网络。

微电网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

它具备微型化的特征,电压等级低,系统规模小,通常服务于特定区域或用户群体。

这种小规模的发配电系统使得微电网更加灵活和易于部署。

微电网的电源多样,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如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电源,同时也可包括传统的小型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

光伏小电源并网孤岛效应对电网的影响

光伏小电源并网孤岛效应对电网的影响

光伏小电源并网孤岛效应对电网的影响摘要:在简述了光伏并网系统中孤岛效应的定义与危害及其发生机理条件的基础上,本文介绍针对光伏并网造成系统防孤岛保护装置误检测进而导致保护拒动问题,以吐鲁番电网光伏小电源接入单侧电源的110 kV终端变电站—伊兰布拉克变电站为例,通过分析防孤岛保护与自动保护装置动作配合逻辑,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对保护动作配合进行优化等解决方案,确保变电站安全自动装置可靠动作,防止孤岛运行现象发生,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孤岛效应;危害;防孤岛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前言在追求低碳社会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大力支持,大量分布式小电源(特别是风力发电厂和光伏电厂)并入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电厂具有出力小、谐波大等特点,大部分分布式小电源点并入就近变电站向系统输送电能量,形成含分布式新能源在内的以火力、水力发电为主的多种能源发电的多侧电源点供电模式,如果光伏发电系统非计划性与电网系统断开,逆变器仍通过逆变向所带负载进行电能传输,就会形成独立于大电网的小规模孤岛电网现象。

在孤岛运行情况下,光伏系统无法维持稳定电压、频率,当系统负荷改变时,电网系统电压随负荷情况波动,重合闸产生巨大冲击电流,给电网、设备及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在光伏并网过程中,孤岛效应问题已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稳定、安全的关键。

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1.1孤岛效应当电网正常工作时,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一同给变电站供电,但是当电网线路因检修或者故障而停电时,系统处于光伏发电系统单独给变电站供电的情况,此时系统失去了电网的控制,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光伏发电系统单独给变电站供电的情况叫做孤岛效应。

图1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光伏发电系统可等效为电流源,电网可以等效为电压源,电网正常工作时,系统受到电网的钳制作用,光伏发电系统总与电网保持一致。

一旦发生孤岛效应,系统不再受电网的控制,处于失控状态的光伏发电系统将会带来很多危害。

电力孤岛效应

电力孤岛效应

电力孤岛效应
电力孤岛效应(Island Effect)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某些负载和发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断开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力系统,它会继续运行,但与周围的电力系统脱离了联系,成为一个电力孤岛。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设备损坏或网络连接中断等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部分设备可能会被隔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继续供电给该区域的负载。

但是,由于与周围系统的连接已经中断,这个电力系统将无法获得外部电力供应或将其多余的电力输出到周围的系统中。

这种电力孤岛效应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电力质量降低、电压波动、电网稳定性降低和设备损坏等。

因此,电力系统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或减少电力孤岛的发生,例如改进电力网络的控制和监测系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性等。

1/ 1。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 李庆国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 李庆国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李庆国发表时间:2018-05-02T09:26:53.8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作者:李庆国[导读] 摘要:电源控制着整个电网系统中的分布方式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山供电分公司湖南衡山 421300)摘要:电源控制着整个电网系统中的分布方式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布式电源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方式将会给整个电网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网;影响一、分布式电源(DG)介绍1.DG概述DG一般指的是几kW到50MW左右的小型独立电源,当今的DG主要包含风力、太阳能、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发电等。

分布式电源是一种新兴的电源技术,它是可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收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甚至将DG技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在我国由于能源的短缺,加大DG的发展力度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说来,DG引入电力系统的主要优势有:1) 提高供电可靠性:DG可作为电力系统的后备机组,当电力系统停电的时候可以由DG继续持续的向用户供电,从而减小因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 减少环境污染:发电系统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通过DG而建立的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应用了可再生的能源的DG技术,能够满足了世界环保用电,节能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3)合理优化DG在电网位置和容量,可以明显降低电网损耗。

4)在负荷增长过快或较为偏远的地方,DG可以减少扩容的费用。

二、DG的类型1.风能发电风能是一种非常干净且储量极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它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最近几年,风能发电的增长率每年都保持在40%以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风电装机容量己经超过了16万MW,在未来的几十年风能有望与化石能源相媲美,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

风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风吹动风轮机使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经过风轮机拖动发电机使机械能转行为电能。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主要关乎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接入电压等级和电源自身特点等因素。

目前较为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类型主要有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本文就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作简要分析。

(一)分布式电源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容量不同对电网的影响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并网接入点接入容量越大,其对电网的影响越大,其不稳定性对电网的运行参数的影响越明显。

同时,其投运或切除对电网的冲击也越大。

同时,目前较为常见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组成部分普遍含有逆变器。

根据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压波形特点,理想化的逆变器只能无限接近模拟正弦波波形,通过傅里叶分解变换可知,要实际得到想要的基波分量必须将其他正弦分量滤除。

然而在滤除其他次正弦分量成分时,现实设备无法达到完全滤除的目的,因此在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容量较大时剩下的谐波成分的容量也将相应增大,谐波分量越大对电网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所以在同一电压等级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越小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同一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接入点电压等级不同对电网影响也不一样。

在电源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压等级越高,则电流相应就会越低。

因此,在相同电源容量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越高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但也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电压等级并网,电压等级越高对设备的绝缘和元器件的要求也越高,经济性方面欠合理。

因此在选择并网接入电压等级时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

(三)分布式电源自身特点各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都有其自身特点:风力发电系统在风力较大时电源出力充足,机组容量参考性较好,而在风力较小时候,风力发电系统出力不足,甚至会关闭电源出力,不向电网输送电能,此时的机组容量就没有参考价值;太阳能发电系统则与太阳光照息息相关,在光照充足时,太阳能发电系统能够达到额定发电容量,而在夜间或者光照条件不好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容量输出则非常低或者就无容量输出。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1. 环境效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改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分布广泛,在合理规划下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空地等资源,减少土地占用,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经济效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用户提供清洁的能源。

用户可以通过发电系统发电自用,多余的电能则可以卖给电网,从而获得一定的收入。

这种发电方式更加环保,而且可以解决能源需求,从长远来看对用户经济上有一定的帮助。

3. 社会效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缓解城市能源问题,降低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一定的人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构成1. 建设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电缆、连接器等设备的采购成本,以及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2. 运营维护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维护成本包括系统的日常运行与维护,设备的故障维修与更换,系统的定期检查与保养等方面的费用。

3. 并网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要实现并网发电,需要与配网、变电站等进行连接,因此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并网费用。

4. 税费支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中,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支出,如土地租赁税、印花税、环保税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整体成本是由上述建设、运营维护、并网成本以及税费支出等因素共同构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综合评价其整体成本水平。

1. 成本效益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成本主要来自于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和并网投资,这其中建设成本是一次性的投入,运营维护成本是日常的持续投入,而并网成本是并网前的固定投资。

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建设情况,可以通过财务测算的方法对其成本进行分析,评估其成本水平。

浅析分布式电源入网孤岛效应的危害及防范

浅析分布式电源入网孤岛效应的危害及防范

浅析分布式电源入网孤岛效应的危害及防范摘要:分布式电源入网对于能源领域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很大的意义,但其也存在一些危害,比如孤岛效应。

本文将从孤岛效应的定义、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入手,探讨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入网,孤岛效应,危害,防范正文:一、孤岛效应的定义孤岛效应又称为电网孤岛效应,指在整个电网中由于某些原因(断线、故障等)导致一个或多个电网区域与其他电网区域互相隔绝而形成独立的小电网,从而影响到该小电网区域内的供电。

二、造成孤岛效应的原因1. 电网系统中的故障:如总电力故障、保护动作故障、变压器故障等。

2. 天气原因:如风力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引起的能量波动。

3. 供电负荷超负荷:如在高峰负荷期,供电系统可能无法承受预期的负荷。

三、孤岛效应的危害1. 对分布式电源系统的保护:在孤岛模式下,分布式发电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发电系统的故障,导致设备的损坏。

2. 对用户的使用:孤岛效应会导致电网区域内停电或电压不稳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工业生产、医疗等行业造成严重后果。

3. 对电网的安全:孤岛模式下的小电网的频率和相角可能无法与主网同步,增加了电网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电网的崩溃。

四、防范措施1. 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可能诱发孤岛效应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加强分布式电源系统的保护:电网孤岛主要是由于分布式电源系统内的故障所致,加强分布式电源系统的保护可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

3. 引入有效的控制策略:在电网系统中引入基于能量储存技术的控制策略,可以大大减小电网孤岛对分布式电源的影响。

结论分布式电源入网孤岛效应对电网系统的安全、用户的供电和分布式电源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只有加强监控、加强分布式电源系统的保护以及引入有效的控制策略,才能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个问题。

五、技术解决方案1. 负荷管理系统:制定计划,提前增减负荷的大小,及时调整,减小孤岛效应的发生。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目前,由于国家对绿色能源进行着大力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东部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大规模集中接入的特点。

随着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出力波动的随机性将给电网的电压、电能质量、系统保护、损耗及供电可靠性形成非常大的威胁。

本文就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做了分析探讨,并且对其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标签:分布式能源;电网;影响;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分布式能源的兴产生了的广泛关注。

因为现代工业的快速迅速,所以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非常有优势。

从未来的发展方面来看,分布式能源发电必将成为未来发电的主要形式。

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想法其实古已有之,古人生炉取暖就体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思想。

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化的集中能源利用渐渐的把分散的能源利用模式所取代。

随着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能源供应在经济发展中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并且和能源利用有关的环保问题也被人们所广泛关注。

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方法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重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概念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相对于能源集中生产来说的,它是在一个区域内通过综合运用一种能源转换技术来进行同时供电、热、冷等多种极端能源,从而使能源实现梯级利用和高效利用。

其中以天然气为主要的输入能量而把可再生燃料作为辅助的输入能量,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利用起来。

分布式能源的优点分别是:效率高且有利于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90%以上。

具有环保性,特别把天然气、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分布式能源有利于分散一部分污染使它资源化,从而实现减排的目标,来有效的抑制气候变暖。

分布式能源发电通常是指一种小型化、分散式、高效可靠的发电装置,它的发电功率在数千瓦至几十兆瓦,位于用户周围或在配电网中进行直接布置,能够对用户进行高效、独立和经济的供电。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1. 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发电的接入给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如何有效地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孤岛划分出来,保证孤岛内用户的持续供电,同时防止故障扩散,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对分布式发电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分析配电网孤岛划分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孤岛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智能算法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包括启发式算法、优化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本文还将对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孤岛检测、孤岛划分、孤岛优化等关键步骤。

同时,本文将对所提出的孤岛划分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决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运行和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分布式发电的背景与意义分布式发电是指在电力系统的配电网侧,通过小规模、分散式的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就近向用户供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分布式发电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分布式发电条件下,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分布式发电的接入增加了配电网的复杂性,需要更加精细和智能的管理策略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分布式发电也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布式发电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当主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电网可以利用分布式发电资源形成孤岛运行,继续为局部区域供电,从而减少停电的影响。

这种孤岛运行模式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是指将分散的光伏电源接入公共供电网中,通过以电网为能量存储和调度的平台,实现光伏发电的资源整合和利用。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中,成本效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下面我们将从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讨论。

一、成本分析1. 建设成本: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考虑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电缆、支架等设备的购买和安装成本,以及系统设计、工程施工等费用。

2. 维护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包括电池板清洁、设备检查等,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维护成本。

3. 电网接入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需要缴纳一定的接入费用,以及满足电网对设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会增加成本。

4. 运营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进行实时数据监测、管理运营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二、效益分析1. 发电收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光照条件实时发电,将多余的电能纳入电网,因此可以产生一定的发电收益。

2. 节约电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光伏发电,减少对传统供电的依赖,降低用电成本。

3. 减少碳排放: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使用化石燃料,不产生几乎任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可以减少碳排放,对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4. 提高用电稳定性: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分散发电源,减轻电网负荷压力,提高电网的用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

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光伏发电设备的效率、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在效益方面,需要根据当地的电价、光照条件和政策支持等因素来估算发电收益和节约电费的情况。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来实现,既可以在经济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对环境和能源结构的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3-07-28T07:15:34.244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5期作者:张乐杨秀菊侯昆明王琳洪亚刘希峰[导读] 当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规模已经持续扩大,为此配电网的光伏发电功率与负荷之间的不平衡效应也就此出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当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规模已经持续扩大,为此配电网的光伏发电功率与负荷之间的不平衡效应也就此出现。

这种不平衡效应所带来的是逆向潮流作用,而电压越限问题也就此产生。

客观讲,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于配电网所产生的安全影响问题较多,所以本文将着重展开分析,并研究有效应对对策,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配电网建设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安全影响问题;应对对策前言:在全球能源发展大格局背景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机制也逐渐形成,这其中的代表能源类型就包括了风能、太阳能等等。

就以光伏发电产业为例,它逐渐从传统中的大型集中式并网逐渐朝大规模分布式并网方向发展,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也已经正式计入到配电网中,有效规避传统远距离输电建设过程中的大量投资与功耗损耗,这基本满足了能源就地消纳发展要求。

就以大量分布式光伏并网建设工作而言,其在接入配电网过程中容易出现功率倒送问题,这直接引发电压上限风险问题,而负荷高峰则导致电压下限风险,线路网络损耗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面对这些安全影响问题时,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过程中就必须思考技术改良优化,解决实际技术性问题[1]。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所产生的安全影响分析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过程中,其对于配电网所产生的安全影响较多。

如果从分布式光伏发电类型来看,其接入方式主要包括了分散接入与集中接入两种类型。

在集中接入方式中,主要参考不同接入位置分析集中接入变电站母线内容,建立集中接入馈线。

而分散接入则指代分散接入馈线,结合分布式光伏过程来建立集中接入机制,确保变电站母线正常接入,为接入配电网主电源增加必要容量。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发 电 ( ir ue eeai ,D 以其 方 便 、 效 、 Dsi tdG nrt n G) tb o 高 清洁 的特点 引起各 级 电力公 司和 广大 电力 用户 的广
泛关 注I G 够有效 地缓 解 当前 紧张 的用 电形 势 , I I 能 D 提高供 电的可靠性 ,具 有 比较高 的经 济效 益和 社会 效益 ,因此 在我 国城镇 中低 压配 电 网 中获 得 了飞速
质量不 理想 。
( ) 能灵 活跟踪 负荷 的变化 。 2不 随着负 荷峰 谷差 的不 断增大 ,电网 的负荷率 及发 输 电设 施 的利 用率
() 4 电力市 场 问题 。 布式发 电足 一种适 应 电力 分 市场 发展 的需要 、 打破 垄断 , 形成 南多 家发 电的 良好
都有下 降 的趋势 。
设 周 期带来 的投资 风 险 。由此 可 见 , 布式 电源 对 分 于 电 网是有 益 的补 充 。然而 , 些 积极 作用 在实 际 这 中并 不能够轻松 实现 。它要求 分布式 电源必须 具有
( ) 流方 向 。 2潮 通常来说 , 大多 数配 电网都是采 用辐 射状 结构 , 网中 的潮流 是从 变 电站 到用 户单 电 向流动 的 。D G的接人相 当 于引入 了新 的电源 , 而 从 使 电网 的网架 结构 发生 了变 化 。 流不 一定 再按 照 潮 原 来 的方 向单 向流动 。 的潮流方 向跟 系统 、 G、 新 D 负 荷 等 多种 因素 有关 通 常可 以用 “ 点法 ” 到 网络 零 找 中的零功 率点 来分析这 种变 化阎 。 ( )故障水 平 的变化 。 的接人 既可能造成故 3 DG 障电流 的增 加 , 也有 可能 造成 故 障 电流 的减少 。若 某 配 电区域 的分 布式 电源 容量 很 大 , 可能 导致 故 障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和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满足国家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也能满足各种化石能源逐渐满足不了长远发展现状的实际需求。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尽可能的统一,各种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

为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因为自身的优势而不断扩大市场上使用的比例,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旧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当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发电业进一步发展。

标签: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配电网安全;影响1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1.1对配电网运行安全的影响目前,中低压配电网主要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单侧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不仅使得配电网从辐射型变为多电源结构,而且也改变了潮流和短路电流的大小、流向以及分布特性。

1.1.1继电保护第一,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电源也会产生故障电流,这就不好判断故障发生在哪,就不能及时的保护路线,可能导致保护误动或者拒动;第二,影响熔断保护,熔断器就不能有选择性地仅仅断开故障电路;第三,减小距离保护的范围,分布式光伏电网的并入使得线路多了一个分支,分散了距离保护的方向性。

1.1.2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依靠短路电流在配电网上的分布来进行故障定位。

如果某个区域的一个端点上报了短路电流信息,并且該区域的其他端点均未上报短路电流信息,则故障在该区域内;若其他端点中至少有1个也上报了短路电流信息,则故障不在该区域内。

但是,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馈线的情形,当某个区域发生故障时,除了该区域的主电源侧端点会流过主网电源供出的短路电流以外,该区域与分布式光伏电源连接的端点也会流过相应分布式光伏电源供出的短路电流。

孤岛效应的危害

孤岛效应的危害

孤岛效应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电网供电因故障、误操作或停电维修等原因而断开时,各个电源系统之间的联系会被切断,形成一些孤立的电力系统。

这些孤立的电力系统被称为“孤岛”。

在孤岛效应发生时,由于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了解孤岛效应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孤岛效应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当电网供电中断时,各个电源系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导致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例如,当某个电源系统的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设备过载甚至烧毁;而当电压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频率的不稳定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例如,当频率过高时,电动机的转速会加快,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而当频率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或者停止工作。

其次,孤岛效应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在孤岛效应发生时,由于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当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设备过载甚至烧毁;而当电压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频率的不稳定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例如,当频率过高时,电动机的转速会加快,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而当频率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或者停止工作。

第三,孤岛效应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造成影响。

在孤岛效应发生时,由于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当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设备过载甚至烧毁;而当电压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频率的不稳定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例如,当频率过高时,电动机的转速会加快,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而当频率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或者停止工作。

最后,孤岛效应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在孤岛效应发生时,由于电压和频率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当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设备过载甚至烧毁;而当电压过低时,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浅谈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下岛屿供电模式

浅谈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下岛屿供电模式

浅谈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下岛屿供电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综合能源服务是指将多种能源形式整合在一起,通过综合利用和交互,达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等目的的一种全新的能源服务模式。

针对岛屿供电这一特殊的场景,综合能源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岛屿供电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岛屿供电现状及存在问题岛屿供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

相比于大陆供电,岛屿供电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岛屿地理位置偏远,供电难度大。

由于岛屿资源稀缺,能源供给不足,常常依靠输电线路或者发电机组从大陆输送能源,成本高昂,效率低下。

传统的岛屿供电模式多以燃煤、柴油等传统能源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传统能源的高成本也给岛屿供电带来了不小的财政压力。

如何解决岛屿供电问题,提升供电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综合能源服务的理念下,岛屿供电模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能够将各种能源形式进行整合,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

通过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和能源管理,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运行和交互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还可以充分利用岛屿的自然资源,实现能源的本地化生产和供应,减少对外界输电线路或者发电机组的依赖,降低供电风险。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还可以实现岛屿供电的绿色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岛屿采用了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来改善供电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印尼的巴厘岛就采用了综合能源服务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了对岛屿的绿色供电,并且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供电成本。

中国的海南岛也开始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在岛内各地推广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实现了岛屿供电的绿色化,为海南岛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海岛供电成本分析报告,1200字

海岛供电成本分析报告,1200字

海岛供电成本分析报告海岛供电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海岛供电是指将电力资源引入偏远的海岛地区,为该地区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由于海岛地区的特殊性,供电成本较高。

本报告旨在对海岛供电的成本进行分析,为供电公司提供参考。

二、供电设备成本1.输电线路建设成本:由于海岛地区通常缺乏现有输电线路,需要在海底铺设电缆或架设海底电线。

这些成本包括电缆或电线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维护费用。

根据海岛的距离、水深和电力需求,输电线路建设成本可能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2.变电站建设成本:海岛供电需要建设变电站,将海底输电线路的高电压转换为供海岛使用的低电压。

变电站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熔断器等。

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取决于海岛的规模和用电负荷,一般为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

三、燃料成本1.柴油发电机燃料成本:由于海岛地区无法接入大陆电网,通常采用柴油发电。

柴油的采购和运输成本会对供电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是对于偏远且交通不便的海岛,柴油的供应和运输费用较高,可能导致燃料成本占供电成本的很大比例。

2.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海岛地区通常具备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如果开发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可降低燃料成本。

然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本较高,需要购买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发电设备,并建设相应的电网连接设施。

因此,在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可能会增加供电成本。

四、维护与维修成本1.海洋环境维护成本:由于海岛地区的特殊环境,供电设备容易受到海水腐蚀和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额外的维护费用。

这包括定期清洗设备、检查电缆或电线的破损并进行及时修复等。

2.设备维修成本: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由于海岛地区的偏远性,维修和零部件的运输费用相对较高。

此外,如果供电设备发生故障,需要调派维修人员前往海岛进行维修,这也会增加维修成本。

五、节能与能效管理1.节能措施:为降低供电成本,海岛供电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如替换高能耗设备、提高设备的能效等。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电源与节能技术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杨利(国家能源集团费县发电有限公司,山东随着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其对低压电网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深入探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频率和继电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加强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低压电网;影响要素;应对措施Research on the Impact and Response of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 Photovoltaic Generationon Low-Voltage GridYANG Li(National Energy Group Feixi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Linyi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pow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ts impact on low-voltage power gri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impact of distributed PV power generation on the voltage,效果,谨慎地选择并网发电的具体接入形式。

除此以外,构建形成并网发电模式的重要实施标准在于保障电能的稳定供给。

为达到更加良好的电能供给质量,需要针对低压电网进行整体上的容量性。

电网工程的技术人员采用专门性的电网系统设备测试手段,应当能够客观判断得出低压电网现有的电流指标、电压指标、系统闪变等因素。

对于并网运行状态下的系统电压和电流强度都要采取动态化的改变方法,并严格限定在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荷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的能源转化形式如图1直连交流海洋能发电风力发电交流变频器光伏发电直流变频器直连交流地热发电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能源(a)可再生能源直连交流微型燃气轮机生物质能交流直连蓄电池直流逆变器分布式电源不可再生能源逆变器直流燃料电池(b)不可再生能源1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的能源转化形式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于低压电网产生的重发电质量影响低压电网与光伏分布式的系统电源一旦实现并网发电,那么电网系统设备中的高频率逆变器将会产生持续性的系统运行谐波。

电力市场中电价的影响因素

电力市场中电价的影响因素

电力市场中电价的影响因素摘要:对电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做好电价预测的第一步,分析电价的形成机制并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电价预测意义重大。

先对电力市场做简单的介绍,并在回顾电力市场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电力市场中电价的影响因素,为电价预测和电力市场分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价,影响因素正文1电力市场1 1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传统电力工业采用垂直垄断的发、输、配、供一体化的体制,这种体制便于电力系统内部运行协调,能提高区域电网规划效率,在电力发展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其所固有的问题,如电力企业缺乏活力、管理效率低、电价偏高和服务质量差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突出。

20世纪90年代前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瑞典和阿根廷等国进行了电力市场改革,实现了厂网分离、输供分离,建立了透明公正的市场电价机制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川。

各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和进度各不相同,但改革的主要内容都是将传统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电力系统拆分成多个互相独立的部分,在发电、配电以及售电等环节引人不同程度的竞争机制。

总体来说,建立竞争性的发电侧市场是改革的核心。

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电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配电市场和售电市场的电价,从而影响着各电力市场参与者的效益国际上成功的电力市场改革经验表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电能市场以及相匹配的辅助服务市场是电力市场改革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体系能够有效防止市场力,保护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合理利益;透明的电力市场电价能给市场参与者积极的信号,从而调节市场供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长远来看,透明的电价机制也更有利于吸引电力投资,保证电力工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1.2电力市场的类型在目前全球电力市场的实践中,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不同,市场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是总体上来讲,电力市场大体可以分为期货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金融期权市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电力市场中分布式发电孤岛模式对配电公司费用的影响
作者:魏玲, 杨明皓, WEI Ling, YANG Minghao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市,100083
刊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英文刊名: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年,卷(期):2009,33(2)
被引用次数:4次
1.姚丹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效应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6
2.丁磊;潘贞存;王宾分散电源并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20)
3.施伟国;宋平;刘传铨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07(07)
4.NIGIM K A;HEGAZY Y G Intention islanding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for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2003
5.SECA L;PECAS LOPES J A Intentional islanding for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high DG penetration 2005
6.易新;陆于平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算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06(07)
7.丁磊;潘贞存;苏永智并网分散电源的解列与孤岛运行[期刊论文]-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7(07)
8.SISHUBA S;REDFERN M A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continuity of supply using dispersed generators [外文期刊] 2005(01)
9.BARSALI S;CERAOLO M;PELACCHI P Control techniques of dispersed generators to improve the continu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2002
10.SHAHNAWAZ S;SARKER N C;KHAIRUDDIN A B A scheme for controlled islanding to prevent subsequent blackout[外文期刊] 2003(01)
11.HSU C T;CHEN C S Islanding operati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dispersed generation systems 2005
12.ZEINELDIN H H;BHATTACHARYA K;E1-SAADANY E F Impact of intentional islanding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electricity market.s prices 2006(02)
13.王守相;李晓静;肖朝霞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多代理方法[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10)
14.卢志刚;董玉香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01)
15.刘健;毕鹏翔;董海鹏复杂配电网简化分析与优化 2002
1.梁伟宸.唐爱红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和电容器优化投切[期刊论文]-中国电力 2011(8)
2.高宏智能电网与电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刊论文]-上海管理科学 2011(5)
3.撖奥洋.邓星.文明浩.李惠宇.陈晓燕高渗透率下大电网应对微网接入的策略[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
4.张粒子.黄仁辉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的影响与展望[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lxtzdh20090200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