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的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格式转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4期测绘通报17文章编号:0494—0911(2006)04—0017.04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B基于FME的城市GIS基础空问数据格式转换
李刚1,朱庆杰2,张秀彦2,王志涛1
(1.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100022;2.河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ThePrimarySpatialDataFormatConversionforUrbanGISBasedonFME
LIGang,ZHUQing—jie,ZHANGXiu—yan,WANGZhi—tao
摘要:FMEUniversalTranslator功能强大,转换速度快,在转换过程中能同时完成多种空间信息的操作,并且能将多要素同时转换。

在介绍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的主要组成、数据共享问题以及如何建设基础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城市GIS应用对多种数据格式快速转换的需求,介绍FMEUniversalTranslator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中的应用。

采用FME提供的GIS平台访问数据插件,结合实例,介绍应用FME进行数据转换的步骤和实现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

关键词: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数据转换;FME;数字城市
一、引言
城市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对城市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最终提供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的应用系统…l。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城市GIS已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神经网络怛J,其中,海量基础空间数据的建设又是城市GIS的基础,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是基础空间数据获取的一种重要来源。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兴起和GIS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用户对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的快速准确交换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使用者在使用这些基础地理数据时已将数据的更新能力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l3I。

然而目前很多省市在建设“数字省”、“数字城市”【4J各类GIS的过程中,往往重系统建设,轻数据生产、更新和共享,制约了城市GIS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GI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各单位在建设基础数据的过程中都拥有了部分或专业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形成描述特定地理现象的各种专题数据。

由于GIS专题数据范畴的扩展,专题数据综合的范畴也相应地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而是涵盖了从复杂的、详细的专题数据抽象、概括出反映较大范围、较为宏观、较为概略的专题数据的全过程bJ。

但由于不同时期数据生产方式的差异以及不同单位获取数据方法的多样化往往造成数据的分类不太科学,为数据综合利用带来不便。

1999年出版的《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为解决数据交换的瓶颈问题和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J,但因为产生数据的软件和行业的多样性,就目前对地理信息的实际应用而言,实现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快速转换仍是制约城市GIS的关键因素,更是以后数据更新和不同应用系统之问数据共享的基础。

21世纪是一个“数据时代”和网络化的时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改变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在这被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过量几乎成为人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海量数据正在被浪费,集中式的传统GIS计算管理模式使信息流动的范围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很难随着业务范围的增加而线性扩充,因此GIS的发布已经从传统的桌面发布转向网络发布一J。

这就对数据格式转换和快速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快速的城市GIS基础空问数据格式转换是GIS技术进一步应用的基础。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的主要组成、基础数据的数据特性、数据共享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常规的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转换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应用FMEUniversalTranslator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详细介绍了数据转换的步骤、实现方法以及具体实例,为快速数据转换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提高了数据的应用,减少了数据转换处理工作量,为基础空问数据的建设和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4.10—21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63276901)
作者简介:李刚(1975.),男,安徽舒城人,博士生,主要从事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18测绘通报2006年第4期
二、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建设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_8J应是描述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结构物、设施空间及属性特征的数据,它主要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及综合管线数据。

主要包含图形数据(几何属性)和非图形数据(非几何属性),既包括以矢量结构描述带有拓扑关系的空问信息,又包括以关系结构描述的属性信息,全面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可作为人口、环境、交通、报警等其他专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

数字正射影像是具有正射投影性质的数字影像,它是经过对像元纠正、影像镶嵌等一系列处理后形成的影像平面图。

城市管线资料的准确、完整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它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管线GIS建设的基础。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的建设旧J是“城市基础地理空间共享平台”的关键,其设计需遵循开放式原则,必须具备数据监理(数据检查与质量评估)、数据管理(查询、更新、维护、安全等)、数据转换(与已有应用的衔接)、支持数据应用等基本功能。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格式复杂多样,比例尺从1:500到1:2.5万,格式有MapInfo的Mif格式;ESRI公司的Arc/In—foCoverage,ArcShapeFiles,E00格式;AutoDesk的DXF格式和DWG格式;Intergraph的dgn格式等等,如何把如此众多的数据统一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和对外服务,成了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建设的瓶颈。

基础空问数据中,每个空间对象都具有空间坐标,即空间对象隐含了空间分布特征,由于空间数据不满足结构化要求,使得空间图形数据难以直接采用通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

同时,空间数据中记录的拓扑信息表达了多种空间关系,增加了空间数据的复杂性。

在GIS中,每一个空间对象都有一个分类编码,一种地物类型对应于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

空问数据量是巨大的,通常称海量数据Ll…。

正因为空间数据量大,所以需要在2维空间上划分块或者图幅,在垂直方向上划分层来进行组织。

基础空间数据建设的关键是不同格式矢量图之间的转换,矢量图多由栅格图转换而来。

对于栅格图主要采用屏幕矢量化进行栅格图到矢量图的转换,矢量化的关键是进行图形的配准,当然这种配准不是绝对的,起码在逐步趋近后,能使一幅没有坐标的栅格图和一幅有投影坐标的矢量图较为准确地叠合在一起,同时完成地理计算,以便使MapInfo在显示每一层矢量图像时能准确定位。

配准栅格图像很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准确的控制点信息。

控制点首先考虑在整幅图形的中心,并在四周均匀分布,最少的控制点应为4个,但为了使配准的精度提高,可以适当地增加控制点的个数。

对于不同格式的基础空间数据,主要是应用GIS软件本身的转换功能和FMEUniversalTranslator进行格式转换。

三、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不同格式
之间的转换
数据格式转换就是通过设计数据转换工具,将一种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另外一种格式的数据,从而为数据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根据需求者的目的不同,所需的数据格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数据格式之问的转换就成了建库中常遇到的工作之一,也成为空问数据获取的一种重要来源。

1.常规转换方法
部分GIS软件平台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对多种数据格式进行读取和操作的功能,一般为ASCII码文件,但是这些软件往往只能完成两种或稍多几种数据之问的转换,而且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数据模型不同,容易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拓扑关系、部分属性信息等等,并且若按常规的转换方法一般要经过2~3次转换,才能从一个GIS系统转换到另一个GIS系统。

比如要将MapInfo格式转换为Arc/Info格式,首先将MapInfo系统内部文件Tab文件转换为Mif或Mid文件,然后将Mif(Mid)文件转换为Arc/Info的E00文件,最后将E00文件转换为Shapefile或Coverage文件,接着在ArcToolbox中转换到Geo.database中。

可以看出整个转换过程不仅复杂而且变换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丢失。

2.应用EVIEUniversalTranslator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FME(FeatureManipulateEngine,简称FME)Suite是加拿大SafeSoftware公司(成立于1993年)推出的用于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转换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基于OpenGIS组织提出的新的数据转换理念“语义转换”,通过提供在转换过程中重新构造数据的功能,实现了超过100种不同空间数据格式(模型)之问的相互转换。

此外,利用该系统还可以改善用户已有数据的质量,实现同一单位内部或不同单位之问的不同数据的集中式管理及共享。

通过FME提供的多元数据访问技术及其提供的多种接口和运行模式,可以建立多种类型的访问多元空间
万方数据
2006年第4期测绘通报19
数据的应用系统,以及提供多种数据格式的数据分发系统,这可以大大提高对数据的应用,减少了人工进行繁杂的数据转换处理工作量。

由于FMESuite在数据转换领域的通用性,它正在逐渐成为业界在各种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地理空间数据的事实标准。

FMEUniversalTranslator是FME的旗舰产品,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强大的数据转换程序,采用drag-and—droD界面,用户可以轻松、精确地进行数据之间的转换。

FMEUniversalTrans—lator支持以下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如表1所示。

表1FMEUniversalTranslator支持以下数据格式转换转换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效果DGN—ArcSDEDGN—DWG保证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一致ArcsDE—DGNEOO-+DGN保证转换前后图面内容一致;
DGN--"MapInfo
DGN—E00转换不丢失信息;
MapInfo--"DGN
EPSW---DGN自动进行坐标系转换;
MapInfo--"Arc/lnfo
DGN--'EPSW自动进行投影变换;
Arc/Inf盯一MapInfoVirtuoZo---,DGN还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数据处DWG-"DGN理过程,比如给数据加属性值等。

四、FMEUniversalTranslator的应用
实例
由于FME提供了组件式接口,并专门针对国际上比较通用的GIS平台提供了一系列接口,可以将FME读取多种数据模型的功能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实现对多元数据的访问。

当应用系统需要打开某种数据源时,启动FME组件读取相应的数据。

在读人数据时,FMEObjects会根据数据转换配置将数据在内存中转换为应用系统GIS平台所支持的数据格式和模型,供应用系统直接在内存中处理数据。

若需要将修改的数据写回到原数据格式,应用系统会启动FMEObjects,直接在内存中将数据根据转换配置写入原数据中。

这种方法无须通过复杂的工作就可以将多种数据源转成一种数据格式。

直接采用FME提供的供各类GIS平台访问数据的插件,可以非常方便地直接将各类GIS或CAD数据读人到一个GIS平台下进行综合应用,若需要实现对数据的回写,可考虑采用FMEObjects进行二次开发来完成。

应用FMEUfiversalTranslator,不仅可以转换单个数据,还可以多数据同时转换,实现复杂的多元数据访问和应用。

以下以Maplnfo格式转换为Arc/Info格式为例来说明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其他格式的数据转换操作大同小异。

1.首先得到某城市的MapInfo格式的基础空间数据,比如我们得到的是建筑物图层、道路图层、居委会图层,各个图层都有其自己的属性字段,如图l所示的居委会图层包括的属性字段为ID、名称、区、街道等等。

图1Maplnfo格式的数据
2.启动FMEUniversalTranslator,从开始菜单启动:开始一所有程序一FMESuite2003x2一FMEUniversalTranslator,选择File菜单下的Translate…,打开SetTranslationParameters。

点击Source对话框中Dataset后面的加号,就可以选择多个数据,如图2所示。

图2Maplnfo格式到Arc/Info格式的转换过程
点击Source下的Format进行欲转换数据格式
的选择,本文选择MapInfoTAB,Dataset用来选择数据的存放路径。

Destination中的Format是用来选择欲转成的数据格式,本文选择ESRIShape,然后选择转换后数据的存放路径。

对于多数据的加载是通过点击SourceDataset后面的加号,打开SelectInputMapInfoTabFiles对话框实现的。

本文一次加载了三个图层:道路、居委
会、建筑物。

万方数据
20测绘通报2006年第4期
3.按所需目的选择好后,点击OK,系统自动进行坐标系、投影和属性字段的转换。

转换速度非常快,只需几秒钟。

转换后的图如图3所示。

图3Arc/Info格式的数据
通过比较图1和图3可以看出:MapInfo的图层都被精确地转换为Arc/Info的图层。

转换后的图自动多出两列,即FID和Shape,这些字段是由程序向导自动生成的必须字段,这些必须字段不能修改和删除,只能添加另外的字段。

由于这种特点,FME既可以用来进行数据转换,也可以解决数据共享与交换问题。

五、结论
FMEUniversalTranslator向用户提供了比传统同构转换软件更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使得数据可在众多格式间更加容易地转换,并且可以完成多个数据的同时转换。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对数据转换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需要将不兼容的数据模型放入卒问数据库中,以及如XML等新的数据格式的出现,使得这一新技术的重要性凸显m来。

FME这种快速的转换模式,为WebGIS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客户端把请求传到服务器端的Web—GIS服务器上,服务器再将请求发送到FME服务器,就可以对多元空间数据进行访问,FME服务器读取任意格式的空问数据后通过与WebGIS服务的接口将数据传送给WebGIS服务器,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访问。

将FME和WebGIS服务器分加在多台服务器上,就可以实现分布式访问,这是GI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因此,FME不仅仅解决了快速数据转换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几种模式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问题。

参考文献:
[1]杨IF华.城市GIS空间数据共享初探:J].测绘通报,2003,(5):55—57.
[2]阎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6—62.
[3]刘满仓.城市率间数据基础信息更新机制与技术方法[J].三晋测绘,2003,10(3):13—16.
[4]黄林进.城市地弹信息系统空间基础数据建设探讨[J:.城市勘测,2003.(4):25—32.
[5]杜道牛,高文秀,龚健雅.GIS专题数据综合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1-5.
[6]陈泽民.电子地图的数据交换(CNSDTF)实现[J].现代测绘,2003,26(3):14.19.
[7]朱卫锋,崔崧,刘允才,等.分布式GIS地图数据的组织与发布[J].计算机工程,2003,29(14):192.194.[8:GB/T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s].
[9]黄坚,土丹.城市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初探[J:.测绘通报,2003,(2):42.46
:10]苏峰,黄正军.CIS卒问数据管理模式探讨[J].计算机仿真,2003,20(8):140.143.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