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兴趣——蜜蜂真的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做记号
蜜 蜂
实验研究
放蜜蜂——测能力
看蜂窝——解疑问
得出结论——“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严善 谨于 求观 实察
本文真实地纪录了作者 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 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 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勤劳的蜜蜂 人们常说“勤劳的蜜蜂”,这一点也不夸 张。在晴朗的天气里,蜜蜂总是在野外忙碌着。
走了四公里路放飞蜜蜂——因为路稍远一 些,更能说明问题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掌握蜜蜂飞回 来的时间
思考:这一系列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科学态度?
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 谨的科学态度,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 且用心思考。
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三、课外积累。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 词句,和同学交流。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 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参考答案:“二十只左右”“好像” 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 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 的品质。
一
议
感受?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通过“我想”、“我推测”、“也就是 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到了作 者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的品质。
课文讲解
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想一想:作 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了什么?
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 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了他是一个 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_熟__悉___ _错__误___ _动__力___ _平__静___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作 者做了一个证实蜜蜂 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 力的实验的事情。
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试着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写作者想要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2—6):写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三部分(7):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是怎样做这个试 验的?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 蜜蜂区别;在四公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 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
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作 者考虑周密,做事严谨。
换一换
蜜 - 虫+ 山= 密 检 - 木+ 马= 验
巧记生字
顺口溜巧记字
“辨”辛辛两人种树丫,种了点撇分清它; “辩”辛辛两人在说话,站在两边争论它, “瓣”辛辛两人在种瓜,种瓜先开花; “辫”辛辛两小姑娘,都用丝线扎发辫。
巧记生字
多音字
查
zhā 姓查 chá 检查
课文讲解
自读课文,说说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
zǔ
kuò
wù
概 阻括误
大概 概述
阻止 阻挡
括号 概括
错误 误会
nì
逆
逆风
叛逆
tú
mò
chāo
途陌 超
路途 陌生 超越
用途 陌路 高超
我会写
mì fēng biàn zǔ kuà kuò
蜜 蜂辨 阻 跨括
蜜蜂 蜂窝 辨别 阻力 跨越 包括
我会写
jiǎn chá què wù tú
mò
检 查确 误 途陌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什么推测?结果怎样?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
家了。
过渡句——承上启下
不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理, 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可以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
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 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两它点们四两十点分四十分回到蜂 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14 小蜜蜂
手
引入新课
猜谜语
小小建筑师,合力做房子, 何时最忙碌,待那花开时 。
蜜蜂
资料链接
蜜蜂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 色,生有密毛。蜜蜂大都住在木箱子里, 也有的住在墙洞里。蜜蜂是一种过集体 生活的昆虫,在一群蜜蜂中有一只蜂王和 许多工蜂以及少数的雄蜂。
资料链接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 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 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 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③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 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看蜂窝——解疑 问
实验结果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力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
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尽
这陶罐子…..
层次梳理
实验的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
原因
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做
事
蜜 蜂
实验的 过程
捉 做记号
严 谨
实
放
事
实验的 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
。 释的本能
求 是
主题归纳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
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从自家 花园蜂窝捉了20只做试验,结果有17只 准确无误飞回家,最后发现蜜蜂靠的是一 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我们要学习法布尔的 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表明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 “我”做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求 实的科学态度。
2.实验是如何进行的?结果怎样?
实验过程
捉蜜蜂——做记
一天①,我在我家号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②我叫小女儿在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造五百克蜜, 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 球三四圈。蜜蜂一找到蜜源,就会飞回密巢, 告诉同伴关于蜜源的信息。如果蜜源离蜂箱不 到一百米,他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 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蜜蜂对人类的第一大贡献是为植物授粉。当 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采集花粉时,就起到 了植物授粉的作用。据研究,果树、蔬菜及其他 农作物,有蜜蜂授粉,可以使产量提高20%—35%, 朱德元帅曾经称赞小蜜蜂是“月下老人”。蜜蜂 对人类的第二大贡献,是为人类酿造和提供了蜂 蜜、蜂王浆、蜂胶等自然界中完美的天然保健品!
我会读括阻误逆途陌zkuwnm括号概括错误误会逆风叛逆路途用途陌生陌路阻止阻挡t大概概述概gi超越高超超cho我会写蜜蜂蜂窝辨别阻力跨越包括蜜蜂m辨阻跨ku括fngbinkuz我会写检查查找正确错误路途陌生检查jin确误途m陌chqutw巧记生字结构分类查陌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超途蜂蜜蜂陌阻蜜查半包围结构超途巧记生字易写错辨括ku辨的中间部分丌要少点
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 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 粉的时间。
作者运用了_列__数__字___的说明方法来说 明自己的实验_过__程___及结果。“_四__公__里___” “_三__刻__钟___”“__两__只____”等都是具体的 数字,它们的运用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 _实__际___情况,又有较强的_说__服__力__。
ɡài zǔ
大概 阻力
jiǎn chá què wù
检查 准确无误
mò
chāo
陌生 超常
概 超
阻
括
陌
途
误
逆
上下结构
左中右结构
蜜蜂辨阻跨括左
右
检围结构 将上面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辨 biàn
结构:左中右 部首: 辛
书写指导:左部的“辛”竖改为撇;右部的 “辛”竖为悬针竖。
填一填
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但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表现出作者
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找一找。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 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 无法解释的本能。
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系列实验证明,蜜蜂 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他指出 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 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 ··
样可以减少阻力。
参考答案:“大概”说明作者的观察 与推测,体现了作者非常善于观察思考。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 沾着花粉呢。
参考答案:“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 的女儿对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记录得详细精 准,体现了她严谨的科学态度。
1. 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2. 观察一种小动物,试着写一写。
检查 查找 正确 错误 路途 陌生
巧记生字
结构分类
蜜蜂查 超 途 陌 阻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蜂陌阻 蜜 查
半包围 结构
超途
巧记生字
易写错
biàn kuò
辨括
“辨”的中间部分不要少点; “括”的右半部分第一笔是撇, 不要写成横。
巧记生字
加一加
石+角=确
讠+吴=误
扌+舌=括
木+ 旦=查
走+召=超
巧记生字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 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第一位 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 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 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我会读
gài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què wú wù bāo kuò
( 准确无误 ) ( 包括 ) yán tú mò shēnɡ jiǎn chá
( 沿途 ) ( 陌生 ) ( 检查 )
二、课内阅读。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
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 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拓展延伸
读一读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 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 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 为罗盘进行导航的,蜜蜂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
过“舞蹈”表述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蜜源。
课后作业
读拼音,写词语。
mì fēng (蜜 蜂 )
wù (误 ) 会
biàn 分(辨 )
kuà ( 跨 )越
jiǎn chá (检 查 )
mò ( 陌 )生
课后作业
我会连。
白色的 回家的 激动的 陌生的
方向 景物 记号 女儿
蜜蜂 检查 阻力 狂风
减少 刮起 蜂窝 飞散
课后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喜 欢蜜蜂吗?为什么?和同学交流 下吧!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谢谢观看
手
14 蜜 蜂
小蜜蜂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主要作品:《昆虫记》《自 然科学编年史》等。
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并给每
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mì fēnɡ biàn
蜜蜂 辨认
kuà
跨进
kuò
包括
nì
逆风
tú
沿途
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
放了出来。
放蜜蜂——测能 力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捉自家草料棚的蜜 蜂?还在它们身上做记号呢? 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便
于观察 给蜜蜂做记号——与其他蜜
蜂区分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走了四公里路才放 飞蜜蜂,还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1. 正确,没有差错。
(准确无误 )
2.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
情。
( 推测 )
3. 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几乎 )
4. 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
认定某一对象。
( 辨认 )
辨认 推测 寻找 包括
_识__别___ _推__断___ _寻__觅___ _包__含___
陌生 准确 阻力 激动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
以减少阻力。
jī 几乎
几
jǐ 几本书
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 细,体现科普说明文用词 的准确性。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 远的家呢?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 的家。
反问的语气,起强调作用。
课文讲解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 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并得出了 结论。
课文讲解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 序叙述的?
是按想做个试验——试 验的过程——得出结论 的顺序写的。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第1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 从第1自然段中体会到作 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写了“我”做试验的原 因。法布尔是一个有严 谨的科学作风,不轻信, 不盲从别人的结论的人。
默读课文第3-6自然 段,思考:回到家的蜜蜂有多 少只?找出相关的语句。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 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 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议
对作者整个试验过程,你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