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规划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建设驗过江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规划研究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路网;过江通道;跨江发展;布局规划
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东西向航运通道,对沿线区 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长江也会对 两岸城市融合发展起着阻隔作用。

为加强长江两岸的 过江融合发展,促进长江两岸的城市群的沟通与交流,过江通道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江通道如何与城市 路网衔接,满足城市交通过江需求,是当前城市跨江发 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跨江发展特征分析
1.城市跨江发展演进过程
从沿江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来看,主要经过“沿 江一跨江一拥江” 3个发展阶段。

(1)沿江发展阶段。

在城市形成初期,城市规模 的扩张主要沿着河流沿线展开,而向内陆辐射的力度 相对较小。

此时,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河流两岸居民 的过江需求比较少,依靠轮渡基本上能满足需求。

但 由于江河的阻隔,往往使人们感觉到距离感的存在。

此时,城市尚处于中小城市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是限 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过江发展阶段。

随着沿江城市发展规模与生 产力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沿江两岸城市居民的过江需 求逐渐增长,另一方面滨江地块开发受限,城市的发 展逐渐演变为过江发展。

过江需求的剧增,传统的轮 渡过江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修建过江通道就成为解 决两岸居民过江问题的首选。

此时,城市处于中小城 市向大城市的过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 提升。

(3)拥江发展阶段。

为满足城市规模的扩张、城 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过江交通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城 市过江通道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过江通道布局与管控方式不断优化,江河不再是城市规模扩张的阻隔,此 时沿江城市由沿江发展逐渐演变为拥江发展。

2.城市过江通道形式分析
从已有的过江通道建设形式来看,主要有桥梁、隧 道、轮渡和索道等4种。

4种不同形式的过江通道,由于其服务对象、通行能力、功能定位、建设成本、经济效 益等各不相同,因此,沿江城市在过江通道建设形式选 择上,需要综合论证确定过江通道的形式。

见表1所列。

表1过江通道形式比较分析
形式技术要求投资费用过江时间通行量适用范围
桥梁中中短大大
隧道局邑短大大
轮渡低低长大小
索道低较低较长小小
从4种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来看,由于不同形式 的过江通道的功能定位、建设条件、服务对象不同,导 致其适用性也有所不同。

通过梳理发现,桥梁是最常 见的过江通道形式,主要是由于桥梁建造技术较为成 熟,与隧道相比造价、施工难度、工期相对较低。

隧道 由于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养护成本 高、建设条件要求高等特点,在沿江城市中使用的频率 低于桥梁式过江通道。

轮渡是沿江城市较为传统的过 江通道形式,但由于运量小、速度慢、安全性较低等特 点,在沿江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桥梁与隧道取代。

索道形式的过江通道主要承担沿江城市的旅游功能。

二、城市过江通道布局规划
1.过江通道布局理论研究
(1)诱增理论。

过江通道的建设,一方面能够带
2018年第5期总第351期走A合基蓍«|6
5
©交通建设
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诱增部分交通量;另_
方面经济收入水平的改善使得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会诱增部分交通量。

此外,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激发部 分原本想出行但未出行的交通量。

因此,在对过江通 道交通需求预测时,要考虑诱增的交通量。

(2)
门槛理论。

对沿江城市而言,城市处于过江 发展阶段严重阻碍了沿江两岸城市融合发展的需求, 在某_特定时段,无论在实体上、技术上、结构上,短期 内都无法解决,水域就成为城市两岸融合发展的"门
檻”。

随着过江发展需求的逐渐增加,过江交通需求也 曰益增长,当过江交通需求超过过江通道建设的投资
成本时,就需要考虑跨越“水域门槛”,以修建过江通道 的形式,打破限制城市发展的“门槛”,满足过江交通需 求。

过江通道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城市社会经济更快 速发展,将会诱增更强的过江交通需求,这就需要建设 更加密集的过江通道,彻底打破城市发展的“门槛”。

2.过江通道布局原则
(1 )协调一致。

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与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即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要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体系结构等相 关的上位规划相协调,避免不同规划之间出现矛盾。

同时,过江通道规划建设隶属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在规划时要明确从属关系,在与城市道路网衔接 规划时要做到等级匹配。

(2 )规划超前。

为了促进两岸城市跨江融合发展, 过江通道规划建设时,需要准确把握沿江城市融合发 展阶段,做到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适当超前于沿江城 市发展需求。

同时,由于过江通道的建设成本高、施工
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因此,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要与 当地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长远考虑适 当超前。

(3)
定位明确。

过江通道一般作为连接两岸城市 的主干道路,考虑到交通量大、过境交通与出入境交通 混行等特定,为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过江 通道在规划建设阶段需要明确其功能定位,尽量做到
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分离,以提升过江通道的运行效率。

(4 )形式多样。

现有过江通道的形式主要有桥梁、 隧道、轮渡和索道等4种形式,功能定位不同使得其服 务对象也不同。

从现有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来看,往 往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过江需求考虑不足,因此,在过
66 I 走A 会此眚理2018年第5期总第351期
江通道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过江需求,
做到过江通道形式建设的多样性。

三、过江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规划1. 过江通道与横向相交道路衔接
沿江城市过江通道往往选择城市过江需求较大时
建设,因此,建设时所采用的技术等级较高。

过江通道
—般作为沿江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为保证过江交通 量能够快速疏散,实现过境交通与出入交通的分离,过 江通道连接线基本不以平交的形式与相交道路衔接,
主要以互通立交的形式与主线连接。

与过江通道相连 的道路需要具备较高的通行能力,承载从过江通道上
下的车辆,承担疏散过江通道车流的作用。

过江通道 上的车流能否快速疏散到城市主干道上,其通行能力 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保证车流快速疏散,与过江通 道连接线相连的道路需要具备较髙的通行能力。

互通 匝道作为辅路、城市主干道过江通道连接的纽带,其通 行效率直接决定着过江通道与城市主干道交通的转换
效率,如果匝道通行能力不足,将导致车辆在匝道滞 留,最终形成交通"瓶颈”。

2. 过江通道与辅道衔接
以桥梁式过江通道为例,过江通道过江后,连接线 下方或两侧会配建辅路,辅道以平面交叉□形式与交
叉道路相连。

过江通道连接线辅路主要承担服务职 能、集散职能和通道职能,它既是过江通道连接线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分流部分过江通道交通流,同时又是 城市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过江通 道连接线车速相对较高,辅路车速相对较低,为降低过 江通道连接线与辅路交通流转换时的安全隐患,需要
在主辅路衔接全段设置加减速车道,保证驶出或汇入 主线的车辆使用。

过江通道连接线辅路_般通过互通 立交的形式与主线相连,_方面保证过江通道上的车
辆能够及时疏散,另_方面为附近交通小区交通流快
速上下连接线提供支撑。

3. 相关道路资源的整合与改善
过江通道连接线沿线交通量大、交通运行环境复
杂,
为确保主线与辅路交通流有序运行,不仅需要对过 江通道连接线沿线的道路空间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要 对沿线道路资源的时间资源进行整合,保障交通顺畅 通行。

在沿线道路资源空间整合层面,过江通道除了 与沿线城市主干道路、连接线辅路相连外,需要对过江
交通建设緣
通道连接线沿线范围内的总体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根 据预测结果与交通量分配,判定沿线主干道路能否满 足过江通道交通流集疏散的需求。

若过江通道连接线 沿线道路不能满足过江通道集疏散的需要,就需要对 沿线其他道路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采取新建或旧路 改造的方式,增加与过江通道连接线相连的道路,满足 过江交通流集疏散需求。

四、案例分析
笔者以江阴市第三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规划为例 进行分析。

1.规划原则
(1)坚持“适当超前、服务全局”的原则。

服务于 澄张靖组群、靖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适应并适度超 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城市 化和城市现代化、支撑和引导区域产业布局。

对接澄 张靖城市群、靖江市上位规划发展要求,与沿线不同区 域的人□、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相适应,为促进澄张靖 城市群同城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条件。

(2 )坚持"覆盖广泛、等级匹配”的原则。

在靖江市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基础上,加强
过江通道连接线对行政服务中心、产业园区、
交通枢纽等重要节点的覆盖和连接功能。


阴市第三通道连接线采用"城市快速路+控制时交通圈,实现澄张靖城市群组团不同城市之间30分
钟通达,城区内部各组团15分钟通达。

(2 )高效目标。

过江通道连接线作为城市快速路,接入间距不低于1.5公里/个,实现过江交通与城市交 通之间顺畅转换,充分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同时确保交 通运行安全。

(3)便捷目标。

重点考虑服务铁路枢纽、综合客 货枢纽、高速公路互通、主要居民集聚点的城市主干路 与过江通道连接线的衔接,形成高快速路网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网次骨架、地方干线公路网连接线的层级
分明、功能明确的路网体系,实现市域各组团、主要园 区等至少一条干线道路与过江通道接线便捷对接,中
心城区环线与之互联互通、快速转换。

3.规划方案
与本次过江通道连接线相衔接的城市道路主要有
7条,由北至南依次为沪陕高速、G345、孤山北路、北三
环、北环路、江平路(预留)、南环路。

规划各接入点位
置及衔接路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过江通道连接线衔接路网规划示意图
五、结语
出入的_级公路”的建设标准,道路等级较
高,且未来年过江交通需求较大,为更好地实
现道路的快速化功能,发挥区域路网的整体
运行效率,与过江通道连接线相连道路的等
级宜为城市主干路及以上道路。

(3 )坚持"环境协调、彰显特色”的原则。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按照"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精神要领,将 过江通道连接线建设成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与居民出 行需求相结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快速通道。

(4 )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原则。

将"人民 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过 江通道连接线与靖江城市路网衔接的重要衡量标准, 使得路网衔接规划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公路使用者和 沿线居民,确保"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2.规划目标
(1 )快速目标。

打造澄张靖与外围城市组团1小
澄张靖城市群作为全国唯__个由县级市组成的 城市群,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跨江融合发展将会成为 澄张靖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趋势,而过江通道就成为其 跨江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过江通道连接线路网衔接 规划,涵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等3种 不同层次结构道路。

衔接道路等级与连接线等级匹配 合理,衔接路网覆盖范围广,较好地串联了市域、市区 主要的过江交通需求源,能够满足市域层面、城区层面 各组团的过境、出入、内部3种交通出行需求。

(作者 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第5期总第351期合身看«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