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普通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普通话
在秦始皇统⼀中国,建⽴秦朝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基本上都⽤某⼀种语⾔作为全国通⽤的官⽅语⾔,当时叫“官话”,按现在的说法是普通话。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以什么话作“官话”呢?
1秦朝
秦朝⽤的官话是东周时期形成的各国都有采⽤,经常⽤于各国之间交流的“雅语”。
秦始皇在世时,向岭南发配及迁徙了⼤量的中原⼈,有记载的就达55万之多,还不包括因犯罪为了躲避处罚⽽逃亡到岭南的⼈。
这些中原⼈来⾃原七国中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必须讲中原通⽤的“雅语”,才能相互交流和沟通。
并且由于岭南当地处于蛮荒状态,⼈烟稀少,⽂化落后;⽽南迁的中原⼈⼈数众多,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当地语⾔的影响。
后来秦朝被推翻,原南迁的秦朝⼈赵佗在⼴州建⽴了南越国,地域为⼴东⼤部以及⼴西的东部,在南越国的地域内⼀直讲着秦朝时候的普通话,并⼀直保持到现在,就是⼴东的粤语。
因此秦朝时所⽤的普通话就是现在的⼴东粤语。
2汉朝和晋朝
汉朝成⽴后,以原来楚国⼈为主的刘邦政权,把原来的楚国话定为官⽅语⾔。
楚国原来处于南⽅落后地区,为了与中原接轨,以及便与楚国新占领区交流和沟通,楚国从贵族到⼈民都学讲雅语,所以楚国后期的通⽤语⾔与中原的雅语已经⽐较接近了,但还是有⼀定的区别。
汉朝将原来楚国话当成全国通⽤的“官话”也容易被中原⼈接受,经过汉朝、三国以及晋朝⼏代,原来的楚国话成为中原⼈民通⽤的普通话。
东晋灭亡后,中原被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互相攻杀,⼀些中原⼈民为了躲避战乱⽽向南迁徙,这部分中原⼈南迁后散居在⼴东、福建、江西、⼴西、湖南及台湾等多个省份,但1600多年了,这些分布在各处的南迁中原⼈所⽤的语⾔基本上还能相通,说明他们所讲的语⾔与从中原出来的时候变化不⼤,还讲着从中原出来所⽤的汉朝普通话。
这就是客家话。
因此汉朝、晋朝时期的普通话就是现在的客家话。
3唐朝
南北朝时,中原经过了“五胡乱华”的动乱时期,最后由鲜卑族建⽴的北魏统⼀了北⽅。
鲜卑族再统⼀北⽅后,并没有以鲜卑语当成普通话,⽽是⽤⼀种汉语的⽅⾔,就是他们在⼭西平城所学的平城⽅⾔当成国语(普通话),把鲜卑语称为(北语);此后成为“国语”的平城⽅⾔很快在中原成为通⽤语⾔。
⾄于当时的国语是⼀种什么样的话,现在没有流传及样本依据;但从唐诗的格律及押韵的情况来分析,应该与五胡乱华前的汉朝官话变化不是很⼤,⽤现在的客家话来读唐诗,⽐普通话更押韵。
4元、明两朝
元朝建⽴后,所⽤的普通话与原来有相当⼤的变化。
在明朝末年,四川由于战争损失了90%以上的⼈⼝;所以在清朝初年的“湖⼴填四川”,⼤量的移民从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甚⾄⼴西、⼴动各地迁徙到四川,四川的原住民数量稀少,所⽤的语⾔不⾜以影响这些外来移民;⽽来⾃不同地区的移民为了便于交流和沟通,不得不采⽤原来的官话(普通话)来交流,所以明朝时期的普通话在四川保留得⽐较完好。
元明时期的戏曲中道⽩所⽤的语⾔也可以得到应证。
5清朝及现在的普通话
清朝⼊关统治全国后,他们没有以满语作为国家通⽤语⾔,是因为满语使⽤的⼈员少,并且⽂化内涵也远不能取代汉语,所以满清统治者还是以汉语作为全国通⽤语⾔。
但他们并没有⽤原来明朝的官话,⽽是⽤他们没⼊关之前在辽东所学会的辽东⽅⾔来当普通话;⽽对汉族⼈来说,所⽤的也是汉语,并且与原来的语⾔变化不是很⼤,很容易学会,所以推⼴⽐较快。
此后中国的通⽤语⾔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普通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