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8年制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生的流行病总结
名词解释
(说明:经过主观的筛选了,考到没有的概不负责喔。

O(∩_∩)O~)
1.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Rapid flucturation
短期波动是在较大的数量的人群中,短期内某病的病例数突然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病势趋于平静。

3.Discriptive study
描述性研究是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特点真实的揭露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4.Census
普查是对特定时间、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全面的调查
5.Sampling survey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查方法。

6.Exposure
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7.Matching
匹配又称配比,是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性作为匹配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匹配因素上保持一致的一种限制方法。

8.Over-matching
把不必要的变量加以匹配,企图使病例和对照尽量一致,有可能会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甚至降低研究效率。

9.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10.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队列是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11.End point
观察终点指一个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局,或一项检测指标达到了某水平,至此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进行继续随访。

12.End time
观察终止时间是指整个研究工作观察的截止时间。

13.Screening
筛检是指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那些可能有病的认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14.Parallel tests
并联试验又称平行试验,是指同时应用多项试验,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即视为阳性。

15.Serial tests
串联试验又称系列实验,是指同时应用多项试验,当每一项实验均为阳性时才视为阳性。

16.Cut off value
截断值是确定试验阳性与阴性的界值。

17.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

18.RCT(Randomized Controlled/Clinical Trial)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应用最广泛的临床试验,是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后者该措施或给予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同等的观察后评价该措施产生的效应,其目的是评价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效果和进行病因研究。

(我搬的是“临床试验”的概念,两者没差吧。


19.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应是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对象的影响。

当被研究者知道研究工作的内容时,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而产生一种心理、生理效应。

20.Placebo
安慰剂是指感官性状与试验药物相似但完全没有药理作用的类似物。

21.分组隐匿(作为唯一的一个中文名解我感到很汗,但可能出吧。


是指防止随机分组方案提前被解密的办法,一般采用密封信封的方法进行。

22.Blindness
盲法是一种蒙蔽治疗分则的措施,即对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进行保密,可减少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23.Clinical compliance
临床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的程度。

24.Clinical disagreement
临床不一致性是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病人的检查结果不相符合。

25.Incubation period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一段时间。

26.Iatrogenic infection
医源性传播(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务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7.Bias
偏倚是指导致错误估计的系统误差。

28.Reliability
可靠性是指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测量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即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及可重复性。

29.Validity
真实性是指研究所作出的推论的可靠程度
30.Health worker effect
健康工人效应是指由于工作性质,暴露者的健康水平高于非暴露者,也就是暴露者
对疾病的易感性低于非暴露者。

31.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差异性错分也称非均衡性错分,是指暴露或疾病的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有关,即在
各比较组之间存在差异。

32.Non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无差异性错分也称均衡性错分,是指暴露或疾病的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无关,即在
各比较组之间不存在差异。

33.Confounding factor/Confounder
混杂因素是与研究的因素和研究的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
掩盖或夸大因素和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

l’s cannon
米尔准则,又称“求因果五法”,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35.Investigation
调查是信息传达,接受和反应的过程,是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被调查者要通过感
受、回忆、思维、联想和反映等过程来回答问题。

36.Outcome
结局是指研究者预期的结局事件,包括发病或死亡,某些血清学指标,分子标志的
变化,可以是定性或者定量的。

37.Gold standard
金标准指标准诊断方法,是可靠地、公认的诊断方法,能正确区分有病和无病的诊
断方法。

38.Planned immunization
计划免疫是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39.Vaccination
预防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
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0.Active immunization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通过人工免疫方法,是宿主对相应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抵抗力
的方法。

41.Passive immunity
人工被动免疫是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直接注入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抵抗
某种传染病的能力的方法。

42.预后因素
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会有所变化,凡能影响疾病预后发展
变化的因素统称为预后因素
43.回归中位作用
体内任何可以随时间波动的指标,都存在测量指标的自然回落现象
大题
(说明:是YY的,爱萍姐姐上课说每个老师讲的都会出题,我就每个课件YY了个把框架的东西写上来,大条目下面内容还很多,实在不好掐点,真的仅供参考。


1.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一、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①描述性研究包括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筛检
②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主要是实验流行病学,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三、数理法,包括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理论的方法的研究。

2.现况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状况
②描述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的线
索,建立病因假设。

③进行疾病监测,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参考信息。

④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为卫生保健工作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⑤监测高危人群,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⑥确定各项生理指标的参考范围。

4.问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①力求项目少而精,用词尽量简洁而且通俗易懂
②尽量选择能用客观指标描述的问题
③避免诱导性和强制性的提问
④敏感问题一般放在调查问卷的最后
⑤问题的答案应当设计完全,不要遗漏可能的答案
5.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各自的特征、优缺点和用途比较?(我觉得肯定是重点)
(全背可能有点多,看看吧,不过用途可能还是要知道的)(简答版,来自课件)
7.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各包括什么内容?
①真实性评价,是指试验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的程度,即正确的判断受试者有
病与无病的能力,包括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约登指数和一
致性。

②试验的收益评价,又称为预告值,是实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包括阳性
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③可靠性评价,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指标包括
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符合率。

8.RCT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如何遵循这些原则?(大点下无数小点)
①选择合格人群22、23。

要明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的
样本含量。

②设立同期对照24、25。

按对照性质可有标准对照、安慰剂对照和空白对照,按对
照类型可有同期对照、前后对照、交叉对照和历史对照。

③随机分配26。

方法包括完全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和整群随机化。

④应用盲法27、28。

包括单盲、双盲和三盲。

9.新药临床试验中影响试验的因素包括哪两个?其解决办法是什么?
包括临床依从性和临床不一致性。

提高临床试验中依从性的措施包括:
①患者进入临床实验一定要坚持自愿,尽可能排除可能不遵守医嘱的病人
②医师应向患者交代整个治疗程序,对病人说明研究意义以及遵循医嘱的重要性。

③采用病人易于接受的剂型,防治措施力求简单方便,减少服药遗忘率。

④随访时间间隔要适当,太短引起病人厌烦,太长则缺乏督促作用。

⑤随访过程及时了解不良反应,并根据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减少临床不一致的措施包括:
①优化检查环境
②制定统一可行的检查方法
③提高医疗服务技术
④改善医疗服务态度
10.临床试验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
①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从RCT中获得
②是否报告了全部的临床结果
③是否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的情况
④是否同时考虑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⑤是否介绍防治措施的实用性
⑥论文结论中是否包括了全部研究对象
11.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哪些?
①传染病报告
②控制传染源
③切断传播途径
④保护易感者
⑤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12.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①限制钠盐摄入量
②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K+和Mg2+
③限制饮酒,戒酒、戒烟
④减轻体重、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多休养
13.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是怎样的?
①第一级预防,包括控制吸烟、合理膳食、控制感染和消除职业危害
②第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③第三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方案、康复指导。

以及临终关怀。

14.偏倚主要包括那几大类?它们的控制方法是怎样的?
包括选择偏倚33、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①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包括随机抽样、设立对照、严格诊断标准和提高应答率
②控制信息偏倚的方法包括采用客观的指标、明确定义;尽可能采用盲法;质量
控制(培训调查员、宣教、核查等)
③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包括研究设计阶段的随机化、限制和匹配,以及资料分析
阶段的多层分析和多变量分析
15.公认的病因模型的种类有哪些?
①生态学模型,该模型将集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②疾病因素模型,该模型将疾病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即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
近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主要指外围远因
③病因网络模型,根据生态学模型和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
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串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连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
16.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有哪些?
①关联的时间顺序:前因后果
②关联的强度:指标包括OR、RR和剂量反应关系等,要考虑到设计偏倚
③关联的可重复性
④关联的合理性
⑤研究设计的因果论证强度:实验>观察,有对照>无对照,个体为单位>群体
为单位
17.来自医院的病例和来自社区的病例各有什么特征?
一、医院病例
①比较合作
②资料容易获得
③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④代表性差
二、社区病例
①代表性好
②有时疾病诊断不准确
③耗费人力、物力,工作开展相对困难
18.病例对照中有关研究因素的选择需要注意什么?
一、变量的选定: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因素,即变量的数目和每一变量的具
体项目
二、变量的规定:对于每一变量,必须在调查前有明确的规定,尽可能采用国内
外统一的标准,以利于交流和比较
三、变量的测量:
①定性的指标可以通过询问而获得
②定量的资料可以通过询问、仪器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获得
③研究中应尽量选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
④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以客观的手段或证据以及重复询问等方法保证研究变量
符合规定
19.在队列研究中,选择前瞻性或历史性方式的指征有何异同?
一、相同点
①是否有明确的假设及因素供检验
②所观察的结局发生率一般不低于5‰
③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可准确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④明确规定结局变量,可准确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
⑤有足够的观察人群并将其分为暴露组合非暴露组
二、不同点
前瞻性研究要求观察人群相对稳定,要求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维持研究工作,而历史性研究主要考虑是否具备可以利用的医学记录或档案资料。

20.病例对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是怎样的?
①均衡性检验
②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并计算OR值
③分层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④推论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21.队列研究中如何选择暴露人群和对照组?
一、暴露人群的选择
①选择特殊暴露人群,如职业人群等
②也可以选择一般人群,如一般社区居民或有组织的团体人群
二、对照人群的选择
①可以采用内对照,即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选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较低的人
员作为对照组
②也可以采用外对照,即特设对照或总人口对照
③另可采取多重对照
无论采取何种对照,都需要注意对照人群与暴露人群在主要特征上应当相同或相近
22.在RCT中,为什么要对实验对象作出明确的入选标准?
①研究对象较多,募集病人的周期较长,如果没有明确的入选标准,募集的病人
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
②如果没有明确的入选标准,则难以判断患者病情轻重,难以描述结果适合哪一
类型的病人
23.在RCT中,为什么要估计样本含量?样本含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哪些?
一、估计样本含量的意义
①样本含量过小,抽样误差大,代表性差,研究把握度低,不容易得出有统计
学意义的结果
②样本含量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容易得出统计学有意义的结果,
但结果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
二、估计样本含量的决定因素
①治疗/干预措施采用后与之前变化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②所需的检测显著性水平越高,样本量越大
③要求的检验效能越大,样本含量越大
24.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有哪些?
①疾病的自然转归: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会自然好转或痊愈
②回归中位作用:体内任何可以随时间波动的指标,都可以存在指标的自然回落
③治疗的非特异安慰作用:与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和期望、医生的态度以及治疗环
境有关
25.在RCT中,设立同期对照的目的是什么?
①确定新疗法是否有效
②消除或减少非研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③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
26.在RCT中,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什么?
①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以使这两组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和
预后因素,即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
②随机分组时获得组间可比性最可靠的办法
27.在RCT中,如果能很好的应用盲法,可以减少或避免哪些方面的问题?
①患者的心理作用:如果患者知道其分组情况及治疗方案,则会影响其对治疗的
态度、对研究的配合程度以及对主观问题的回答等,甚至影响病情
②观察者的主观趋向:如医务工作者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就会影响到医师检查
患者的频率、复制治疗的应用,以及护士的关心程度和暗示程度等
③分析人员的主观趋向:这种主观趋向存在于对资料的取舍、整理和分析方法的
选择上。

总之,来自患者、医疗工作者和分析人员的三方面主观因素均会影响疗法的客观评价,如果能够很好的应用盲法,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

28.盲法实行的困难以及如果实在盲不了该怎么办?
自己看着办。

29.临床试验的医学伦理学原则是哪四条?
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平原则
30.现场试验的目的一般包括哪些?
①评价疫苗、药物等措施预防疾病的效果
②评估病因和危险因素
③评价公共卫生服务措施的质量
④评价公共卫生服务的策略
31.现场试验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结局变量的选择,一般选取中间结局变量
②减少失访
③尽量防止串组
④注意控制混杂因素,采用匹配分组或多因素、多层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32.经空气、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各有什么特征?
一、经空气
①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于实现,发病率高
②冬春季高发
③少年儿童多见
④在未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周期性升高
⑤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二、经水
①病人有疫水接触史
②发病有季节性、职业性和地区性
③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以导致爆发或者流行
④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以控制病例的发生
33.具体描述在描述性、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中,如何控制选择偏倚?
①在描述性研究中,选择偏倚主要体现在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上,故应该尽量采
用随机抽样
②在分析性研究中,选择偏倚主要体现在对象的进入、排除、不参与或失访等与
暴露或处理因素存在关联的环节,所以应当严格掌握对象选取的各个环节和具
体特征,保证入选对象的代表性
③在实验性研究中,严格、正确的执行随机化分配及盲法(或分组隐匿),可以最
大限度地减少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选择偏倚
附各种率的概念和公式,字母表示如下
比值比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
X2=(ad-bc)2n/[(a+b)(c+d)(a+c)(b+d)]
OR=病例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ad/bc
95%置信区间=OR(1±1.96/√X^2)
2.RR
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RR=I e/I o=[a/(a+b)]/[c/(c+d)]
3.AR
特异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其值越大表示暴露因素消除后所
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
4.Sensitivity
灵敏度是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判断为患者的能力
灵敏度=a/(a+c)
5.False negative rate
假阴性率是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袋评价的试验测为阴性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假阴性率=c/(a+c)=1-灵敏度
6.Specificity
特异度是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非患者的能力
特异度=d/(b+d)
7.False positive rate
假阳性率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待评价的实验检测为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
假阳性率=b/(b+d)
8.Youden’s index
约登指数又称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1
9.Likelihood ratio
似然比是指患者人群中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试验结果概率之比
10.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假阳性率
11.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阴性似然比=假阴性率/真阴性率
12.Predictive value
预测值又称预告值,是实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13.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阳性预测值=a/(a+b)
14.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阴性预测值=d/(c+d)
15.观察一致率
Po=(a+d)/n
16.机遇一致率
Pc=(r1c1+r2c2)/n2
17.非机遇一致率
=1-Pc
18.实际一致率
=Po-Pc
19.Kappa值
Kappa=[(a+d)n-(r1c1+r2c2)]/[n2-(r1c1+r2c2)]
20.Coefficient of variance
变异系数是评价试验可靠性的指标之一,适用与计量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数值上变异系数=测定值均数的标准差/测定值均数×100%
21.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是评价试验可靠性的指标之一,适用于数值变量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22.Accuracy/Consistency
准确度/一致率是评价试验可靠性的指标之一,指两次检测结果相同的人出占受试者总数的百分比
附各种偏倚的概念,名解不会重点出吧,不过出一个还能理解。

1.Berkson bias/Admission rate bias
伯克森偏倚即入院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产生于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是由于病例组合对照组的入院率不同,继而入选的与不入选的人群暴露率不同而产生。

解决方式是选区不同类型、多个医院的病例。

2.Detection signal bias/Unmasking bias
检出症候偏倚或暴露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是指暴露于某因素较不暴露于某因素会因某些症状而较早的频繁的就医检查,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

解决方式是选取早、中、晚期病例
3.Neyman bias/Prevalence-incidence bias
奈曼偏倚或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发生在病例对照和现况研究中,是由于入选的为现患或存活的病例,所以改变了对原来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导致疾病与暴露因素关联的误差。

解决办法是选取新发病例。

4.Non-response bias
无应答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从而降低了应答率,无应答着的某些特征与应答者存在系统误差,并由此歪曲研
究结果。

5.Volunteer bias
志愿者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特殊群体的志愿者,其心理因素和躯体状况与非志
愿者有差别,且对研究者的依从性可能由于一般人群,以该类人群的样本作为研究
对象所获得的暴露结局会明显不同于非志愿者,由此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6.Loss to follow-up bias
失访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是指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从原定的研究队列中退出。

失访者在某些与研究有关的特征上与未失访者之间存在系统误差,当失访者发生结
局时间不同于未失访者时,且信息截尾的程度在不同暴露组间时,即出现偏倚。

7.Susceptibility bias
易感性偏倚,选择偏倚的一种,是指在观察性研究中,由于样本人群与总体人群之
间或对比组人群之间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不同而引起的偏倚。

8.Recall bias
回忆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研究对象在回忆以往发生的事件时,比较组间在
回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上存在的系统误差。

9.Reporting bias
报告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对象回答的问题不准确,有意
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

10.Diagnostic suspicion bias
诊断怀疑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研究者有暴露于某因素者易发生某疾病的先
入之见,所以在诊断疾病时对暴露组采取了比非暴露组更认真的方法和态度,只是
暴露者更易做出谋疾病诊断的情况。

11.Exposure suspicion bias
暴露怀疑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研究者有某疾病与暴露某因素有关联的先入
之见,因而在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信息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致使病
例组比对照组更易获得暴露信息的情况。

12.Measurement bias
测量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测量工具、检测方法不准确、检测技术操作不规
范或工作粗心造成的研究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值的现象。

13.Publication bias
发表偏倚,信息偏倚的一种,是指阳性结果的研究比阴性结果的研究更容易得到发
表,因而使人们对公开发表的材料上获得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产生的偏差。

14.Confounding bias
混杂偏倚是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事件)之间的真
实联系。

想说的话:
简答题不出意外的话会比较简单吧,大标题看看就差不多了,我这肯定没写全,主观挑过的,不过好像内容确实不很多。

感觉临床试验会拿论述题来考,也可能会有案例分析题,实习课老师给的答案很赞,我想当高考作文一样背,考试乱掰可能用上。

加油啦!嘿嘿。

(注:下划线后表示该部分新增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