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2-07-05T07:44:41.3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潘莹[导读] 探究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和影响。
潘莹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成都610200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和影响。
方法:以我院2021.01-2021.12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前半年29例作为对照组,后半年29例患者为研究组,均经治疗后转出ICU。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均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可采用延续性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价值
当神经内科患者经过ICU诊治后,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符合转科指征后,可转出ICU病房,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1]。
由于患者治疗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导致患者在转出后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重返ICU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而常规护理对患者转出ICU后的干预效果不理想[2]。
为此,本文提出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措施,提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稳定性,探究其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为58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
对照组患者转出ICU时间为2021.01-2021.06,研究组患者转出ICU时间为2021.07-2021.12。
研究组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28-85岁,中位年龄(53.47±11.57)岁。
对照组病例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9-85岁,中位年龄(54.03±11.76)岁。
观察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即是其符合转出指征后移动到普通病房,有效完成沟通交接,对患者开展各项检查评估,监测生命体征以及心理状态。
同时开展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康复指导以及肢体活动等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
主要内容:(1)组间ICU延续性护理小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临床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培训,并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完善的ICU过渡普通病房护理方案。
(2)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好转。
保持医疗和护理与ICU 病房同质化、一体化和均等化,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缓解各种不良心理。
(3)协同查房。
转出ICU后,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实施监测,注重评估护理风险、管道维护、护理目标等,根据查房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指标情况,包括普通饮食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普通病房住院时间等,时间越短表示恢复效果越好。
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堵管、返流误吸、腹泻、肺部感染等。
统计发生率约低,表示护理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对研究数据开展处理分析,即是对临床恢复指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并行卡方检验。
对并发症发生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行t检验。
P值<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指标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恢复、活动恢复以及病情恢复等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指标比较情况(±s,d)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组间比较研究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情况(%,例)
3 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而且多数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者意识障碍等,从而导致预后较差,院内感染多发,死亡率较高[3-4]。
当患者经过ICU病房诊治后,病情出现好转可转入普通病房,为有效强化预后水平,则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
但常规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不明显,对患者状况改善不足。
所以应当采取新护理干预措施。
延续性护理则是现代医学发展而产生的有效护理方法,通过对转出未重返ICU患者组间护理小组、开展心理护理以及协同查房等,以此实现良好过渡[5]。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58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其转出ICU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值<0.05。
且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值<0.05。
根据结果说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加快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在实践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敏敏,居海艳,浦梦佳.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内科出院患者家庭护理效果及远期预后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285-2288.
[2]李精明.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19-120.
[3]肖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3):63-64.
[4]罗银燕,莫冬梅,詹婉群,等.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自理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6):1439-1441.
[5]常曾.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