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对学校体育开展的影响研究--以常德市石门县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总第期
2013974
投稿日期:2013-08-09
作者简介:赵晓辉(1987~),助教,本科。

研究向:体育教学。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
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
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
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
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我国城市化的水平,
1946年为10.6%,到2050年将我国城市
化水平提高到70%左右的设想。

本文仅
对城市化进程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进行研
究,以城市化进程中物质和非物质2种空
间过程相互配合的情况作为出发点来探讨
城市化进程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城镇化进程对常德市石门县学校体
育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和文献资料法。

随机抽取了常德市石门县
22所中小学的师生随机发放问卷,其中
有效问卷296份,学生问卷235份、教师
问卷61份。

基本上能够代表常德市石门
县城市化进程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现状,符
合统计学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德市石门县城市化进程的
基本情况
据公安部统计,2010年石门县全县
总户数237308户,户籍总人数679382
人,其中农业人口524833人,非农业人
口154849人,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51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全年农
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县外)12.3万人。


镇人口数不断增加,所占人口比率也不断
增大。

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
就是人口向城镇聚集,这一特征直接导致
城镇和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变化。

学生人
数的变化也成为对石门县学校体育影响最
主要的因素之一。

2.2 常德市石门县学校的变化情况
2.2.1 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变化 石
门县最近几年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总
数都在减少,其中以小学学校数量变化最
为明显。

可见,学生数量的减少对学校数
量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002年以
来,石门县推进教育资源的整合重组,使
全县学校数量由407所减少到现在的238
所,学校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较
好利用。

在学校数量减少的情况上,原来
学校的规模得到扩大,学校能招收的学生
数量增加,教育资源更加集中。

教育资源
整合对学校体育最直观的影响就在于学校
体育的硬件设施得水平到提高,体育设施
资源得到集中,政府用于学校体育经费的
财政拨款也相应增加。

2.2.2 石门县学校体育经费、设施 经
费是开展工作的必备前提,各行各业都
是如此,体育工作也不例外。

城市化过程
中,石门县经济发展的同时学校体育经费
也随之增加。

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县
学校体育投入的经费是769000元,平均
到每个学校只有3400元,人均体育经费
还不到12元。

这说明石门县学校体育的
经费投入还存在不足。

撤区并乡后,全县
只有18个乡镇,教学点高度集中,体育
教学更加重视。

全县体育设施(包括社区、
街道)大幅度增加,学校体育器材一般的
学校达到了3~4万元,初中达到了15万
元以上,完中达到了几十万或上百万元。

体育场所由原来的平均不到1亩,到现在
中学达到了平均10多亩,高中部现在达
到了平均30~40亩。

现在学生逐年下降,
但体育经费不断增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更是生动有趣。

2.3 城市化进程对常德市石门县
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
2.3.1 城市化进程带来城乡生源差距拉
大 (1)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班人数超
标。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群众教育观念
的更新等因素导致城乡学龄人口数量、结
构发生变化。

石门县三中位于县城的初级
中学,一个年级有15个班,而15个班
都不能满足现行班级需求,学校只能限制
对城关镇以外学生的招收。

城关镇以外的
学生要进入三中学习还要先经过“入学考
试”。

人口多向城关镇聚集,城市人口增
加,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超标。

学生在
体育课上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得不到教师城市化进程对学校体育开展的影响研究
——以常德市石门县为例
赵晓辉
(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组,湖南 怀化 418000)
摘 要:本研究以常德市石门县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
法,在对石门县城镇发展现状及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探视石门县城镇发展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
素及学校体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常德石门县;城市化进程;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09-065-02
实验与调查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3.09.032
体育教育
Sport
年月总第期
2013974更多的指导,不能更好地学习技能。

(2)农村学校特别是城区周边乡镇学校生源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农村学校适龄儿童本身就在不断减少,县城学校教学资源和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农村学校,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子女送到县城学校学习。

县城学校学生数量起伏不大而农村学校学生逐年递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展开生源争夺。

学生递减问题更为严重的易家渡和二都乡,这2个乡镇靠近县城,如今学生数量几乎无法开班,县教育局基本限制本地区学生到县城就读。

另一方面,在原本有限的体育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充分地使用体育设施。

2.3.2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公平性失调 (1)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分布差异。

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

城市里的大多方面条件优于农村,使得其他乡镇的居民尽力往县城迁移。

而一般农村优秀的教师也会尽力调往县城,从而导致城镇学校的师资水平高于农村学校。

而且城镇学校教育设施更是优于农村学校。

其中会产生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受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2)学校之间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为标准衡量学校优劣,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筛选、资源占有等各个方面的差距出现两极化发展趋势。

例如,石门县澧斓完中被称作石门县的“贵族初中”,入学需经过考核。

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全县最好的,教育资源占有明显优势。

2.3.3 体育教师队伍数值提高 据统计,石门县在职教师中高级教师132人,中级教师2523人,初级教师3015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3.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小学教师合格率为99.7%。

2003年小学教师大专学历率达到24%,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3%,本科学历率达16.5%;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75%,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55%;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50%。

2005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100%、初中为47%、
高中为86.19%。

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学校条件和教师待遇都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

以石门一中为例,在职体育教师6人,其中1人毕业于怀化师专体育系;4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人毕业于吉首大学体育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都在提高。

2.3.4 城镇学校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人口日益密集化,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涌入,随迁子女学生占有较大比例。

同时,城镇学生家长已经形成了“要想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要想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的观念,进城求学现象已经从高中阶段逐步扩大至初中和小学,热衷于此的家长也从过去的少数人扩大至多数人。

学生数量增加在很多方面造成城镇学校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石门县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只有5所小学、2所初中。

2所初等中学,石门三中一个年级开设15个班,澧澜完中一个年级开设17个班,教育资源显得不足。

2.3.5 学校体育活动过于单调 石门县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学校体育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活动项目过于单调。

小学的活动项目一般就是田径、乒乓球;中学的活动项目一般是田径、篮球;高中的运动项目稍微多一点,但也仅仅是针对与体育特长生准备的。

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场地器材缺乏的关系,很多项目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场地器材。

石门县运动场地最普遍的就是篮球场,部分学校还拥有一个不标准的足球场,连石门县最好的学校石门一中的足球场地也是不够规格的。

一些运动项目,如武术、体操等,因器材缺乏使学生很少能接触,而且一般学校的体育经费也都不会用于这些项目。

田径、篮球这些普及广的运动是石门县体育经费的主要投入方向。

3 结论与建议
3.1 石门县城市化进程对学校体育的影
响因素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城市进
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不协调、城镇的社会环境和城市文化的传播,其中人口流动对学校体育影响干预较明显。

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导致学生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学校体育开展落实比较慢。

其次,经济投入较少,是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3.2 石门县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处在经
济高速发展时期。

学校体育的经费随经济发展逐渐增加,但是和目前学校体育的发展需求存在差距,经费投入不足且存在局限性,投入的项目过于单一。

3.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人们思想
观念发生变化,体育在城市的重视程度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一些方面发展方向逐渐趋向合理,学校的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得到集中;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强。

3.4 城市化进程中石门县学校体育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发生变化;教育布局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紧张,班额超标;农村学校特别是城区周边乡镇学校生源不足;教育资源相对过剩,城乡教育结构欠合理的问题日渐凸显。

参考文献:
[1]谢守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56(3A ):56-59.[2]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一一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4,14(12A ):147-148.
[3]毛俐亚.川渝两地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4(10):83-85.
[4]张铁明.区域社会发展中小城镇体育的作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6):31-33.
[5]张铁明.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2):3-4.
[6]虞重干.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2(5).
体育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