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合集下载

贩毒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贩毒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他们 交代真 实情况 。
3 、 巧妙利用矛盾 , 善于抓住 其供述 中 的矛盾之处 , 打消其侥幸 心理 , 促使其坦 白罪 行, 同时还要善于利用
同案 犯 之 间 的 矛盾 , 如互 不 信 任 、 分赃不均等进行分化
( 3 ) 主账户交易特点。 所 谓的 “ 主账户 ” 是指 以犯
2 0 1 5 年 4月
第 1 7卷 第 2期
沈 阳 干 部 学 刊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Of ic f i a l
A p r. , 2 01 5
V o1 . 1 7 No . 2
【 法治走设 】
贩毒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罪 嫌 疑 人 自己的 名义 开 设 的 银 行 账 户 。 由于 嫌 疑 人 为
了掩人耳 目, 此账户一般情 况下不直接参与上 、 下线 的
交易 ,往往是利用以他 人名义开设 的账户收钱后再转 入 自己的主账户 ,因此在 银行 明细交易记录详单上 时 常表 现 出 以下规 律 : 一 是入账 资金全 部为大 额 “ 同行 转存 ” 并与转入账户 明细 时间、 金额完全 相符 ; 二是大
刘 爽
( 辽宁公安 司法管理干部 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1 )
【 摘要】 本文从贩毒 案件侦查 中证据 的收集 、 分析和 运用的 角度 出发 , 将 重要证据进行侦 查扩线深挖 。通过 收 集、 分析 具体的证据 , 梳理 出一条 集物质 流、 资金 流与信 息流为一体的证据链 , 从 而有 力印证 、 呈现整 个犯 罪过程 ,
常表现 出 以下规律 : 一是入 账 以现金柜 面 、 A T M或转 账

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称量笔录应当由称量人、犯罪嫌疑人和见证人签名。犯罪嫌疑人拒绝签名的,应当 在称量笔录中注明。
第十四条 称量应当使用适当精度和称量范围的衡器。称量的毒品质量不足一百克 的,衡器的分度值应当达到零点零一克;一百克以上且不足一千克的,分度值应当 达到零点一克;一千克以上且不足十千克的,分度值应当达到一克;十千克以上且 不足一百千克的,分度值应当达到十克;一百千克以上且不足一吨的,分度值应当 达到一百克;一吨以上的,分度值应当达到一千克。
在现场或者公安机关办案场所不具备取样条件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对 毒品及包装物进行封装后,将其送至鉴定机构并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取样。
第二十二条 在查获毒品的现场或者公安机关办案场所取样的,应当在有犯罪嫌疑 人在场并有见证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制作取样笔录。
对已经封装的毒品进行取样前,应当在有犯罪嫌疑人在场并有见证人的情况下拆封, 并记录在取样笔录中。
第二十条 侦查人员应当对称量的主要过程进行拍照或者录像。
照片和录像资料应当清晰显示毒品的外观特征、衡器示数和犯罪嫌疑人对称量结果 的指认情况。
第四章 取 样
第二十一条 毒品的取样一般应当在称量工作完成后,由两名以上侦查人员在查获 毒品的现场或者公安机关办案场所完成。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 的人进行取样。
第二十八条 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取样的,应当使用封装袋封装取样后剩余的毒品及 包装物并加密封口,作好标记和编号,由侦查人员和取样人在封口处签名并签署封 装日期。
第二十九条 对取样后剩余的毒品及包装物,应当及时送至公安机关毒品保管场所 或者涉案财物管理场所进行妥善保管。
对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毒品,不起诉决定或者判决、裁定(含死刑复核判决、裁定) 发生法律效力后方可处理。
(二)毒品及包装物的外观特征一致,但犯罪嫌疑人供述非同一批次毒品的,根据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不同批次进行分组;

毒品违禁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毒品违禁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毒品违禁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毒品违禁品的不断出现和危害,毒品违禁品检测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现在许多国家都采用各种技术来对毒品违禁品进行检测和鉴别。

本文将探讨当前流行的毒品违禁品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1. 理化检测理化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包括检测样本的物化特性,如密度、显微镜特征、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检测结果可以确定样本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确定毒品违禁品提供有力依据。

例如,在热重分析中,被检测样本在升温时会发生失重,揭示出化学反应的特征,从而确定样本的成分。

2. 毒品违禁品的色谱分析毒品违禁品的色谱分析是检测毒品违禁品的一种有效方法。

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环境和化学领域。

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弥补理化方法的缺陷,特别是毒品种类比较多,难以通过理化方法进行鉴别的情况。

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结构,以及确定其质量和纯度。

该技术同时可以用于不同样本类型的检测,如毛发、血、尿等,对于检测机关来说颇为重要。

3. 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应用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是确定许多事情的方法,如实验室中的气相和液相分子检测。

荧光法是基于物质分子的荧光特性,利用分子在光波长刺激下发生荧光自激发的特性。

该技术适用于检测许多激素,如皮质醇等。

然而,荧光法通常需要分析反复复杂的化学反应,业务工作量大。

相比之下,红外法适用于比荧光法更大范围的化合物。

红外法的原理是利用波长的电磁辐射,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吸收,来检测化合物分子的振动特性。

毒品违禁品的红外比荧光技术更易于实现。

4. 电化学和电分析电化学和电分析是确定不同种类化合物单元的方法,如金属、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

而电分析是一种用电分析技术分析药物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科学方法。

最易测量的元素是铜、锌、哈曼和银等。

电分析技术的一大优点是,这种电学分析方法能够确定元素物种,使其得到最佳结论。

5. 生物传感和基因分析生物传感和基因分析是较新的检测方法。

生物传感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检测各种种类的组织样品。

毒品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运用.ppt

毒品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运用.ppt

四、以贩养吸毒品数量认定应注意的问题
❖ 关于这个问题,最高法院曾出台过两个解释:一是1995年 《关于办理毒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答复》第2条 规定“对被告人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毒品,但只查明其贩卖了 一部分,其余部分已由被告人吸食的,应当按已查明的销售 数额确定贩毒的数量”。二是《南宁会议纪要》规定“对于 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 量,但量刑时应考虑被告人吸食毒品的情节”。
1、推定明知。
实务界普遍认为,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应当允许推定明知。 这里的推定,是指事实推定,即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的事实, 从而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证明方法,即以一定事实证据为依 据,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从而推出另一情况的方法。
2、如何推定明知?
判断被告人主观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 据被告人的年龄、阅历、智力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实 施毒品犯罪行为的过程、行为方式、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 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3)被告人遇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或将携带的物品丢弃或逃跑、抗拒检 查等行为,后从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4)采用体内藏毒的方法运输毒品的。 (5)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 (6)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走私、携带、运输毒品的,如将毒品藏匿于随身的
箱包、穿戴的服装、鞋子夹层等不易被发现和比较隐蔽的地方。 (7)采用高度隐蔽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官场交接方式的 。 (8)行程故意绕开检查站点的。 (9)以虚假地址和身份办理托运手续的。 (10)多次为同一毒贩运毒的。 (11)曾因毒品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12)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三)毒品案件证据的特殊性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证据,许多是使用特情、卧底或 采用技术侦查等秘密手段获取的。有些不能直接用作 定案的根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要授权侦查 机关使用特情、卧底、跟踪监控以及“诱惑侦查”等 手段,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防止此类手段被滥用。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法医学在刑案件中的化学成分检测与鉴定一、引言法医学是司法医学的简称,是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司法实践的一门学科。

在刑事案件中,化学成分的检测与鉴定是法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法医学在刑案件中的化学成分检测与鉴定的相关内容。

二、毒物检测毒物鉴定是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检测和分析可能存在于尸体、组织或物品中的毒物,以确定是否与案件有关。

化学方法是毒物检测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1. 毒物的提取在尸体组织和物品中提取毒物样品是毒物检测的首要步骤。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污染和损坏。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液液萃取等。

2. 毒物的分离与鉴定分离是指将提取得到的混合样品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离,便于后续的鉴定与分析。

分离的方法有层析、电泳等。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毒物分离与鉴定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提高毒物的鉴定准确性。

三、痕迹检测痕迹检测是法医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成分检测与鉴定领域。

通过检测和鉴定痕迹物质,可以确定案发现场的作案手法、物品或工具的使用情况,从而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

1. 痕迹物质的采集痕迹物质的采集是痕迹检测的首要步骤。

采集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痕迹物质造成干扰和破坏。

常见的痕迹物质包括血液、唾液、指纹等。

2. 痕迹物质的鉴定痕迹物质的鉴定是通过化学分析手段,确定痕迹物质的种类和来源。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通过鉴定,可以确定痕迹物质与嫌疑人或现场之间的关联性,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四、毒品检测在刑事案件中,毒品的检测与鉴定是法医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毒品的存在和种类对案件的定性和定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毒品的快速检测在许多案件中,需要对嫌疑物品进行快速的毒品检测,以便及时做出判断和行动。

目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毒品快速测试盒、红外光谱等。

析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搜集

析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搜集

作者简介 :覃献玲 (9 5 ,女 ,壮族 ,广西南宁人 ,南 宁市公安局预审监管支队 ( 16 一) 大队长) ,主要从事刑事案件侦查 、预审工
作及研究 。
覃献玲 :析毒品犯罪案件证据 的搜集
搜集 ,存 在 以下 问题 : 1 .重视 有 罪 供 述 ,忽 视 无 罪 或 罪 轻 辩 解 。 毒品犯罪 案件具 有 隐蔽性 ,取 证难 ,要证 明被告 人 的主观 犯意更 难 。相 当部分 案件 的犯罪 嫌疑人 归 案后 否 认 参 与 毒 品 犯 罪 或 避 重 就 轻 ,规 避 法 律 。在查 获毒 品的情况下 仍坚 持不知 情或者辩 称 毒 品 中只是 用于 自己吸食 。这类 情况 一般发 生在 从犯 罪嫌疑人 所携 带 的物 品或控 制交通 工具 中查 获毒品的案件 中,对于查获的毒 品他无话可说, 也承认 这一 客观事 实 ,其无 罪辩 解主要表 现在称 自己不明知 ,比如有人委托其帮开车或帮携带物 品 ;受 人 委 托来 接 人 或 接 货 ,但 不 知 内藏 毒 品 等 。在 进行罪 轻辩解 时主要 是称 有 同案犯 ,他仅 起到辅 助作用 ,处 于从 属地位 等 。近年来 雇佣不 知情 的行为人 ,为他人 走私 、运输 毒 品的情况呈 上升趋 势 。司法 实践 中 ,由于侦查 机关较 重视从 嫌疑人携 带 的物 品或控 制 的交 通工具 中查 获毒 品 的客观性 ,认为 证据 已确实充 分 ,而不去 收集嫌 疑人 的无 罪或罪 轻的供 述和辩解 的相关 证 据 ,忽 视搜 集犯 罪嫌疑 人对 毒 品 “ 明知 ” 方 面 的证 据 , 给法 院对犯 罪嫌 疑 人 的定 罪 量刑 带 来 一定 影 响 。 例 如 :20 09年 ,某省 因 “ 捕 错 判 ” 遭 无 罪 羁 错 押 4 1天和 43天 的莫 某某 和谢某某 ,就 是先 因 5 3 被控运 输毒 品判死刑 、后 又认定 主观不 知情 获无 罪释放 的典 型案例 。再如某 县办 理 的一起 走私毒 品案 ,周某 和李某在 越南游 玩 时 ,周某 独 自购得 海洛 因 1 0克后 ,告诉 李某买 了一些 药 ,叫李某 5 把鞋子 后跟掏 空装 “ 药”帮带过 境 。周 、李两 人 把海洛 因分别 装满各 自所穿鞋 子 的后跟 ,余下 的 海洛 因 由周某用 避孕套 装好藏 在身上 ,两人 在返 回中国境 内时被 警方查 获 ,当即从周 某鞋 跟里和 身 上搜 出海 洛 因 7 9克 ,从 李 某 的鞋 跟 里 搜 出海 洛因 7 克 。侦 查 机关 在 随后 的几 次 讯 问 中 ,周 1 某供 述 是 过来 运 毒 的 ,但 她 没 有 告 诉 李 某 这 个 “ ” 就 是 毒 品 ;而 在 李 某 也 坚 称 不 知 道 查 获 药 “ ” 是毒 品后 ,没 有在李 某 “ 药 明知 ” 方 面下 工 夫去 取证 ,致 使李某 在庭 审后被 法 院以主观上 缺 乏罪 过 ,不 明知是毒 品而作 了无 罪判决 。 2 .重 视有罪 供述 ,忽视 甚 至放 弃对其 他 证 据的搜集。犯罪嫌疑人供述具有不稳定性 ,对犯 罪嫌 疑人供述 中与涉 毒案件 事实 相关 的书证 、物 证等 其他 客观 性 证 据 如 果 未 能 及 时 收集 加 以 印 证 ,犯 罪嫌疑人 一旦 翻供 ,指控 的犯罪就 难 以充 分证 明 ,当需要 补充证 据 时 ,由于一些证 人去 向 不 明 ,有 些书 证 、物 证 已经灭 失 ,无 法形 成完整 的证据链 ,就 会 造成 诉 讼 的被 动 。 司法 实践 中 ,

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

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

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近年来,质谱技术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对法医学的毒物鉴定、尸体检验、病理分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并重点介绍质谱分析在毒物检测、DNA分型以及尸体液体鉴定中的应用。

一、质谱分析在毒物检测中的应用毒物鉴定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质谱分析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对毒物的检测起到关键作用。

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得它成为毒物鉴定的有力工具。

一种常用的质谱技术是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样品中的有机物通过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柱分离,然后再通过质谱进行鉴定。

通过质谱图谱对有机物的碎片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毒物的分子结构,从而实现毒物的鉴定。

二、质谱分析在DNA分型中的应用DNA分型是法医学中常用的鉴定手段之一。

质谱技术能够通过对DNA片段进行质谱分析,实现对DNA序列的检测和鉴定。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该技术可以通过质谱检测DNA片段的质量,进而确定序列,并对样本中的DNA进行分型。

此外,质谱技术还可以进行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在法医学领域中对于亲子鉴定、鉴定尸体遗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谱分析在尸体液体鉴定中的应用尸体液体鉴定是法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对尸体液体中有机物、药物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技术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这些技术在尸体液体中可以检测出毒物、药物代谢产物等,为死因的鉴定提供重要线索。

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对法医学的毒物鉴定、DNA分型以及尸体液体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相信在法医学领域中质谱分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

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

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

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毒物分析与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在犯罪侦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的质量-电荷比(m/z)来确定化合物的方法。

在毒物分析与鉴定中,质谱法可以提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分析结果。

质谱法主要分为质谱仪和样品制备两个步骤。

在质谱仪中,常用的质谱仪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等。

这些质谱仪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例如,GC-MS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LC-MS适用于分析极性和非挥发性有机物,而TOF-MS则适用于分析大分子化合物。

质谱仪的选择对于毒物分析与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以获得高纯度和高浓度的样品。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液液萃取(LLE)和固相微萃取(SPME)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SPE适用于分析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LLE适用于分析有机溶剂中的有机污染物,而SPME则适用于分析气相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

基于质谱法的毒物分析与鉴定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犯罪侦查方面,质谱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毒品、毒物和爆炸物等。

例如,通过GC-MS可以对毒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警方追踪犯罪嫌疑人和打击毒品犯罪。

在食品安全方面,质谱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添加剂等。

例如,通过LC-MS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从而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在环境保护方面,质谱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例如,通过TOF-MS可以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评估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

法医学在品案件中的品成分检测与鉴定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中的毒品成分检测与鉴定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法律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刑事案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毒品成分的检测与鉴定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中毒品成分检测与鉴定的过程和方法。

一、背景概述毒品问题在当今社会中日益严重,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法律和司法机构需要准确鉴定案件中的毒品成分。

法医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毒品成分检测与分析1. 采样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学专家首先需要进行取样工作。

取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案件中的可疑物质,通常是毒品物质,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与分析。

取样的过程需要注意遵循相关的取样规范,同时要确保取得的样本没有被污染。

2. 毒品成分检测在获得样本之后,法医学专家将对样本进行毒品成分的检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物质的化学检测、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以及毒品相关标记物的检测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法医学专家能够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毒品以及毒品的种类和成分。

3. 测量与分析方法在毒品成分检测中,法医学专家常常会使用一系列的测量与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质谱分析、色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专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数据,更准确地判断样本中的毒品成分。

三、毒品成分鉴定与证据分析1. 毒品成分鉴定在检测到案件样本中的毒品成分之后,法医学专家需要进行成分的鉴定工作。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与已知样本进行对比、使用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等。

通过这些鉴定工作,法医学专家能够确定案件中毒品的具体成分。

2. 证据分析毒品成分鉴定完成后,法医学专家将通过对鉴定结果的分析,为案件的侦破和审判提供有力的证据。

在证据分析工作中,法医学专家会结合其他证据、法律要求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评估,为案件的定性与定量提供支持。

四、案件的意义与挑战1. 作为标准证据的重要性通过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中对毒品成分的检测与鉴定,能够为案件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

司法鉴定-质谱

司法鉴定-质谱

司法鉴定-质谱
司法鉴定中的质谱技术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它通过对样品进行电离,然后测量离子的质荷比(即质量除以电荷)来进行分析。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因此在司法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司法鉴定中,质谱技术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毒品和违禁品检测:质谱技术可以检测毒品和违禁品中的化学成分,例如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等。

这对于打击毒品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爆炸物检测:质谱技术可以检测爆炸物中的化学成分,例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这对于预防恐怖袭击和保障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3. 环境污染物检测:质谱技术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4. 生物样本分析:质谱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样本的分析,例如血液、尿液、组织等。

这对于法医学鉴定、毒理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质谱技术在司法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打击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

言词证据的收集应当符合规范程序,包括 告知权利、制作笔录、签字确认等环节, 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02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
询问证人
01
02
03
询问证人的重要性
证人是毒品案件的重要信 息来源,他们的证言对于 案件的调查和审判至关重 要。
询问技巧
在询问证人时,应采取温 和、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确保证人提供真实、准确 的证言。
05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证人证言在毒品案件中的作用
总结词
证人证言在毒品案件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存在一定的不稳定 性。
详细描述
证人证言可以提供案件的重要线索,有助于确定案件性质和 涉案人员。然而,由于毒品案件的特殊性,证人往往受到威 胁或利诱,导致证言出现偏差或虚假。因此,在收集和审查 证人证言时需要特别谨慎。
特点
言词证据具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 ,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情绪、记忆、表达等。
言词证据在毒品案件中的重要性
直接证据
在毒品案件中,言词证据通常是直接 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特别 是涉及毒品交易、毒品持有等方面的 证据。
证明犯罪动机和目的
揭示案件全貌
言词证据可以揭示整个案件的全貌, 包括毒品来源、交易过程、涉案人员 等,有助于全面了解案件情况。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 思考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概述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审查与判
断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挑战与对
策 •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案例分析
01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规范化采集

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规范化采集

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规范化采集摘要:毒物检材鉴定是指对具有某种有毒、放射性或有难闻气味的毒品犯罪分子,进行分析鉴别和认定,其本身就是刑事司法实践中最常见与普遍的一种刑事中使用最多且最常用到方式之一。

本文首先论述了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分类,然后从组织器官检材以及体液检材等方面论述了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规范化采集,旨在提升毒物案件毒物检材采集的规范化流程,为刑事案件的破解奠定基础。

关键词: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规范化采集毒物鉴定是指对具有某种有毒物质或含量不超过标准的毒品进行化学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犯罪分子。

在司法实践中,法医检验主要包括现场采集和使用。

由于我国刑法规定“死刑缓起诉”原则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执行。

因此导致了刑案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而且案件侦破后因缺乏证据而无法认定其性质为杀人罪、抢劫罪或者其它严重违法案件的情况发生(即毒物致人死亡或造成其他重大危害后果),造成司法腐败。

因此,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法医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文章针对刑事中毒案件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采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一、法医毒物分析检材的分类(一)体外检材法医毒物体外检材是指在进行毒物检测时,从被检测者的体外采集的样本。

这些样本包括尿液、血液、口腔分泌物、头发、指甲、皮肤、唾液等。

这些样本可以帮助法医专家确定被检测者是否存在毒物,以及毒物的种类和浓度。

在进行毒物体外检材的采集时,需要遵循严格的采集规范,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集人员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采集后,样品需要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毒物体外检材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检测结果可以为法医专家提供重要的证据,帮助他们确定案件的事实和判断被告人的罪责[1]。

(二)体内生物检材法医毒物体内生物检材是指在法医毒物学领域中,从人体或动物体内取得的生物样本,用于检测和分析毒物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毒驾的取证和检测技术研究

毒驾的取证和检测技术研究

《犯罪研究》2020年第6期实践探索毒驾的取证和检测技术研究杨飞宇马克吴敏孙颖•内容摘要:如何科学检测和快速发现毒驾行为并最大可能降低毒驾带来的危害,从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避免人身和财产伤害,是世界各国执法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考察近年来各国毒驾的执法情况,分析毒驾检测及药物影响下驾驶行为对道路安全影响的复杂性,介绍新技术对毒驾执法和检测带来的变化和应用前景.据此,毒驾的发现与治理需要全面、多学科、系统的判断和解决方法,单一的手段无法有效遏制这一行为。

关键字:毒驾;执法现状;检测技术“毒驾”(d 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 f drugs,DUID)是指驾驶员在滥用药物影 响下的道路驾驶行为。

因为服用的毒品毒物损害其完成驾驶等复杂任务所必需的大脑功能,所以在国际上普遍称作司机的驾驶能力受到损伤的驾驶行为,俗称“毒驾”。

“毒驾”与 “酒驾”一样对道路安全危害极大,但是其取证和量刑的复杂程度却远超酒驾。

在世界范围 内,随着执法者和检察官越来越多地将吸毒驾驶案件提交法院,执法者和法官都需要了解这 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应用有效的量刑参数和基于证据的量刑来提高公共安全。

而吸毒 驾驶裁决中最紧迫的问题是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取证方式、药物识别专家(Drug Recognition Expert,D R E)技术的应用、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辨别伤害来源是医用药物 还是滥用药物、不同种类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以及嫌疑人体内药物的浓度水平等,这些技 术最终直接影响着事故的定性,公民的道路安全,影响着“毒驾”行为的制裁和防范。

―、“毒驾”在不同国家的执法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七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安眠药、有恶心呕吐 反应或过敏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癫痫药物、降压药和降糖药。

美国国家公 路交通安全管理局(U 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药品评价和 分类程序(Drug Evaluation and C lassification program,D E C)规定,美国“毒驾”所 指的药物,是进入人体时能损害人安全地操作车辆的能力的物质,既包括酒精,也包括药 物。

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王进英
【期刊名称】《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7(016)005
【摘要】实物证据是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一种重要证据形式,也是一种间接证据,收集难度比较大,但对于追查和打击毒品犯罪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办案人员不仅要了解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种类,而且还要遵循一定的收集程序和规范,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王进英
【作者单位】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2
【相关文献】
1.海上毒品案件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J], 单培
2.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收集方法 [J], 昂钰
3.毒品犯罪案件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J], 王进英
4.从电影《门徒》谈毒品犯罪案件实物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J], 王进英
5.毒品犯罪案件言词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J], 王进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涉毒案件的证据收集

浅谈涉毒案件的证据收集

浅谈涉毒案件的证据收集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张雄【摘要】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禁毒工作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公安机关承担着对涉毒案件违法犯罪打击职责,承担着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和管理职责,承担着对毒品危害的预防和宣传等职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每一项职责的履行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都不能放松,然而毒品违法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犯罪时间空间的多变性等诸多因素给我们日常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了压力和困难。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案件办的好坏关键看证据收集如何,收集不力,收集程序不当往往影响我们的诉讼,甚至我们的案件会被撤销和推翻。

本文结合自己四年禁毒工作的经历谈谈在案件办理,证据收集上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关键词】毒品、涉毒案件、控制下交付、诱惑侦查、证据、证据链、证据保全一、毒品、涉毒案件的概念及特点毒品是指被非法滥用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所有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只有在非法使用时才成为毒品。

毒品具有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四个特征。

涉毒案件是指与毒品直接相关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我国《刑法》从三百四十七条到三百五十七条共计11个条文,规定了12个均属于故意犯罪的毒品犯罪罪名;《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第七十一条到七十四条对涉毒违法行为做了相关规定和处罚。

根据案侦性质的不同,涉毒案件又可划分为“大宗走私、运输、贩卖毒品案件”、“零星贩毒案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制造毒品案件”、“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毒品治安案件”。

涉毒案件不同于其他案件,有着不同的特点。

㈠案发现场不明确,可提取的痕迹、视听资料、物证、书证等证据较少。

毒品案件犯罪行为的形成一般是通过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需要多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交易场所可变。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王元凤;闫惠;杜然;刘建伟【期刊名称】《质谱学报》【年(卷),期】2015(036)002【摘要】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370份交通事故案件中“酒驾”检测后剩余的微量陈旧血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好,测试样品中安非他明类毒品的检出率约为0.27%.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毒驾”案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检测方法,而且为相关法律措施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研究思路.【总页数】7页(P141-147)【作者】王元凤;闫惠;杜然;刘建伟【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0;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25;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25;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0;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0;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相关文献】1.商业贿赂案件主要证据采集策略研究 [J], 福州市工商局查处商业贿赂课题组2.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研究——从彭宇案分析证据规则在民事案件中的应用 [J], 隋秋红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吸入性汞中毒死亡案件中的应用 [J], 黄健; 王芳琳; 王爱华; 任昕昕; 魏春明; 崔冠峰; 董颖; 栾玉静; 杜鸿雁; 常靖4.毒驾案件中17种毒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J], 琚妍妍;杨崇俊;刘冰洁;谢亚平;程海燕;李立军5.质谱法在民事及刑事中毒案件中的应用 [J], 车宗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品案件证据的搜集固定及法律运用

毒品案件证据的搜集固定及法律运用
常见问题:对应该辨认的没有进行辨认(人员、物品)。
辨认照片不符合要求(物品特性)。
(二)运用推定规则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
“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运输或携带的 是毒品的心理状态。在审判实践中,运输毒品特别是用箱 包运输毒品的被告人,往往以“为他人携带和运输,并不 知道装有毒品”进行辩解。如何认定毒品犯罪中的主观“ 明知”,就成为一个关系罪与非罪的难题。 实务界普遍认为,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应当允许推 定明知。这里的推定,是指事实推定,即从已知的事实推 论未知的事实,从而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证明方法,即 以一定事实证据为依据,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从而 推出另一情况的方法。
(三)牢固树立策略取证的意识 缉毒侦查民警要学会各种取证方法,善于取证。侦办毒品案件时必须有行 动计划,不可盲目从事,务必脚踏实地。在办理每一起毒品案件中的整个取 证过程中,哪怕是“零包”贩毒案件都应该认真对待。侦查民警要从经营案 件开始时就去思考取证问题,制定取证计划,给后续办案顺利开展创造有利 条件,实现侦办有机结合,这样还可以指导办案民警有针对性的进行审讯, 有效地解决取证策略问题。 (四)牢固树立证据保全的意识 证据保全就是为了使已经发现和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不致由于自然的或者 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形、变质、混合、调换或者灭失,而采取适当的方法, 加以固定并妥为保管的诉讼活动。它是取证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收集证据工 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现证据后,应及时提取固定,妥善保管。否则证据 一旦被毁坏、灭失,就达不到收集证据的目的 (五)牢固树立证据互相印证的意识 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案件事实的认定,仅凭审查某一个证据是否具有真 实性、可靠性,无法达到确认案件事实的目的。任何一个证据都无法借助自 身来证明其真实、可靠性,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 才能确认其真伪。只有通过综合考察所有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证据 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

毒品犯罪取证主要取什么?毒品犯罪的一般证据标准是什么?

毒品犯罪取证主要取什么?毒品犯罪的一般证据标准是什么?

毒品犯罪取证主要取什么?毒品犯罪的一般证据标准是什么?一、毒品犯罪取证主要取什么(一)普通毒品案件所需的共性证据标准1、证明抓获犯罪嫌疑人、起获毒品过程应当具备的证据例如:犯罪嫌疑人身上、体内或随身携带物品中起获毒品的搜查笔录、详细记录起获位置;抓获时间、抓获地点、抓获方式;涉案物品、文件全面、及时予以扣押,对起获毒品、毒品外包装物等物证拍摄照片。

2、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明知系毒品应当具备的证据例如:较为常见的采用高度隐蔽的式携带、运输毒品,从中查获毒品的,应当具有以照片、录像等方式证实毒品采用何种方式高度隐蔽的证据。

3、证明毒品克数、种类、含量应当具备的证据保持原始包装分别予以鉴定,出具毒品检验报告。

4、查明犯罪性质、深挖犯罪应当具备的证据交通、住宿记录、嫌疑人手机。

有些毒品犯罪,犯罪嫌疑人在购毒、接毒、运毒的过程中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现阶段,飞机与火车均系实名购票,查询便捷,因此调取航班记录、乘车记录可以直接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运行轨迹,进一步查明案件性质,也有利于深挖犯罪。

对于未抓到现形的贩卖毒品案件:可以在其住所进行全面搜查,此类人员往往在贩毒时记账。

特别是针对其电脑、笔记本等物品应当及时检验、查阅。

二是对与其同居人员展开询问。

三是查找可疑的购毒人员及时询问,固定言词证据。

二、犯罪主体的证据(一)毒品犯罪的主体既有一般主体,也有特殊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关于犯罪主体(自然人)的证据主要参考以下内容:l、户口簿或微机户口卡;2、医院出生证明;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4、个人履历表或入学、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记表;5、有关人员(如亲属、邻居等)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况的证言;6、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工作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以及边民证。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居民身份证号、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住所地等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6 卷 第2 期
2 O 1 5 年3 月
质 谱 学 报
J o u r n a 1 o f Ch i n e s e Ma s s Sp e c t r o me t r y So c i et y
V o1 . 36 No .2
Ma r . 201 5
Be i j i n g 1 0 0 0 4 0,C hi n a;

2 .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Ce n t e r o j Ju di c i a l Ci v i l i z a t i o n, Be i j i n g 1 0 0 0 2 5 ,Ch i n a )
‘ ‘ 毒驾" 案 件 中质 谱 证 据 的 采 集 及 应 用
王 元 凤 , 闫 惠 , 杜 然 , 刘 建 伟
( 1 . 中 国政 法 大 学 证 据 科 学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 京 1 0 0 0 4 0 ; 2 . 司法 文 明协 同 创 新 中 心 , 北 京 1 0 0 0 2 5科 学 证 据 的检 验 方 法对 相关 法 律 法 规 的 制 订 以及 案 件 公 平 公 正
的 处 理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 研 究 以微 量 陈 I H血 样 中 安 非 他 明 类 毒 品 为 分 析 目标 , 建 立 了 一 种 气 相 色谱 一 正 离子化学电离一 串联 质 谱 ( G c P c HⅥs / Ms ) 检测方法 , 并将其应用 于 3 7 0份 交 通 事 故 案 件 中“ 酒驾 ” 检 测 后剩余的微量陈 I H 血 样 。结 果 表 明 , 该方法的灵敏度 高、 回收率好 , 测 试 样 品 中 安 非 他 明类 毒 品 的 检 出 率约为 0 ・ 2 7 。上 述 研 究 结 果 不 仅 为 我 国“ 毒驾” 案件 的处理提供 了一种高 效的检测方 法, 而 且 为 相 关
Ab s t r a c t : Sc i e nt i f i c e v i d e nc e i n dr ug — d r i v i ng c a s e s a n d i t s a na l y s i s me t ho ds p1 a v a n i m—
d o i : 1 0 . 7 5 3 8 / z p x b . y o u x i a n . 2 O l 4 . 0 0 6 3
Co l l e c t i o n a n d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Ev i d e n c e Ba s e d o n MS i n Dr u g — Dr i v i ng Ca s e s
i n t r a c e a n d d e c ay e d b l o o d s a mp l e s .3 7 0 b l o o d s a mp l e r e s i d ue s we r e c oI I e c t e d f r o m t r a f f i c a c c i d e n t c a s e s a n d t e s t e d f o r b l o od a l c oh ol c o nc e nt r a t i o n ( BAC), whi c h we r e
p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t r a f f i c — r e l a t e d l e g i s l a t i o n a n d l e g a l j u s t i c e .Th e me t h o d o f g a s c h r o ma — t o g r a p h y — p o s i t i v e c h e mi c a l i o n i z a t i o n ~ t a n d e m m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e r( GC— PCI — MS / MS )wa s
ut i l i z e d i n s a mp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d a na l y s i s pr o c e s s ,i n or d e r t o d e t e c t t he a m ph e t a mi n e s
法律措施 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研究思路 。
关键 词 : “ 毒驾” 案件 ; 安 非 他 明类 毒 品 ; 质谱证据 ; 气 相 色谱 一 正 离 子 化 学 电离 串联 质 谱 ( G C — P C I MS / MS )
中图 分 类 号 : 0 6 5 7 . 6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9 9 7 ( 2 0 1 5 ) 0 2 0 1 4 1 — 0 7
W A N G Yu an — f e n g ~ , r A N Hu i ,D U Ra n . I I U J J a n — we i ’ ( 1 .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J Ev i d e n c e S c i e n c e。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ol i t i  ̄ ’ al Sc i e m e a nd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