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观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7.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年 8.既而尽奔腾合五阵之势 穷尽 9.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马 舞动 举
10.如履平地 踩,走 11.倏尔黄烟四起 忽然 12.人物略不相睹 一点儿也不 13.随波而逝 去
14.吴儿善泅者数百 游泳 15.皆披发文身 画花纹,动词 1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巨波 17.珠翠罗绮溢目 满 18.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高 19.而僦赁看幕 租用 20.虽席地不容闲也 许,使
海潮的雄伟壮观
(正面描写) 仅如银线(形) 玉城雪岭(色) 声如雷霆(声) 吞天沃日(势)
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 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几方面?
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 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 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 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却描写“烟 消波静”的静景,这是采用了什么 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周密
作者简介
周密
Hale Waihona Puke • 字公谨,号草窗,原籍 济南,后迁吴兴(今属 浙江)。南宋文学家。 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 职,宋灭后不再做官,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 能书画。著有《武林旧 事》、《草窗词》、 《齐东野语》。
• 《观潮》选自《武林旧 事》,是他进入元朝后 所作。
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 安,是国都。 Ω观潮地当时在临 安城南,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日举行观 潮盛典。 Ω迎潮前有水军演 习,潮到时又有吴 地少年弄潮争标的 表演。 Ω当日从宫廷到民 间争相观看,万人 空巷,十分狂热。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 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 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 上表演之精彩。
小结 :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 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 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 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 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 面也是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 简练的结果。
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1) 水军演习奔腾纵横的宏大场面。(2) 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3) 观潮者之多。(4)
亮点探究 :
《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 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读准字音
雷霆 tíng
杨诚斋 zhāi
艨艟 mé ng chōng 倏尔 shū
僦赁 jiù lìn
一舸无迹 gě
鲸波万仞 rèn
罗绮 qǐ
如履平地 lǚ
善泅 qiú
词语反馈练习:
1.天下之伟观也
景象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农历十六日
3.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发、起 4.仅如银线 仅仅
5.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连接着天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 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 明确: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 由远及近地写出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 观。 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简单的 “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 天沃日”几句,把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 前时海潮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 现了出来。
拓展思维,迁移延伸
1、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 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 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 缺乏这种斗志了?
[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 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 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
2、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 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 起,申报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 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 了铺垫。
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 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 本领?
“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 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
“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 略不沾湿”,更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 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