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1-05-19T15:30:21.6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作者:陈横眉
[导读]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多普勒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
陈横眉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卫生院重庆408104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多普勒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28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经病理证实为微小癌患者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检查结果在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及显示血流方面存在差异,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两组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
结论:多普勒超高频超声可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均有着较高准确率,且形成的图像可细致表现两种疾病的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普勒高频超声;乳腺良性病变;微小癌
原位乳腺癌并不具备致命性,但随着疾病进展,癌细胞脱落随着淋巴液及血液形成全身转以后,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随着临床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再加上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若能在早期发现疾病,可极大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1]。
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技术较多,多普勒高频超声操作方便、图像清晰、重复性好等优势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临床首选,其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可结合彩色图像实时显示血流方向及相对速度,从而更好的判断肿物的良恶性。
本次研究就其在乳腺良性病变及微小癌中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28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经病理证实为微小癌患者设为研究组。
对照组年龄30—61(44.83±3.41)岁,肿块直径0.31—0.82(0.51±0.11)cm;研究组年龄31—62(44.78±3.36)岁,肿块直径0.29—0.83(0.48±0.09)cm。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MENIS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7.5—12.5MHz。
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平卧或侧卧位并展开双臂,将双侧乳腺及腋窝充分暴露出来,以乳头为中心向四周各项县呈放射性重叠平扫,观察有无淋巴结肿大。
在发现病灶后,行多方位扫查,记录病灶数目、大小及血流分布等信息,重点标注钙化结节。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检查结果,包括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及显示血流等。
(2)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观察两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
两组检查结果存在差异,P<0.05。
见表1。
2.2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与病理结果比较,研究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60.0%,准确率为89.3%;对照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50.0%%,准确率为89.3%。
见表2。
3讨论
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当其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增殖失控现象,进而演变成乳腺癌。
该病发病率
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患者通常会存在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临床表现。
但由于相关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常会忽视。
随着病程进展,癌细胞在丧失正常细胞特性后会形成转移,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五年生存率会大大下降[2]。
因此要做好疾病的早期排查,在发现疾病后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疾病危害。
超声检查是现代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临床可通过观察人体脏器对超声波反射形成的显像来判断疾病情况,多普勒高频超声是常规超声检查的技术升级,其增加了细节部分的分辨率,得到的影像学资料更加清晰。
并且其具备了空间复合图像采集和处理能力,可以很好的反应血流动力学情况[3]。
将多普勒高频超声应用于乳腺病变检查中,其得到的图像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这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乳腺微小癌主要表现出回声衰减,但良性病变会表现出会回声增强,这与病理组织存在有着很强的关系。
微小癌患者常会存在结缔组织增生情况,这会对超声穿透性造成影响;而单纯癌患者具备较多的细胞成分,且间质成分较少,所以两者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回声差别。
微钙化是区分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的重要指标,多数癌细胞存在砂粒样的病变坏死区域,而良性病变患者并不会存在相关表现[4]。
多普勒高频超声还会增加显示微小钙化灶,在合理调节频率的情况下结合乳腺厚度及钙化灶深度可避免漏诊、漏诊情况发生。
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回音较弱、为钙化较少特征的恶性肿瘤,多普勒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会有所下降,此时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这样才能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本次研究显示,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存在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及显示血流方面的差异,P<0.05,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有着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被临床所接受。
综上,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可很好区分两组,其图像表现较为细致,可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玲. 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120-121.
[2]李丹,毛雯,牟荥,吴亚丽. 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09):705-707.
[3]龚倩,苏蓓蕾,王若雁. 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在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6):1420-1422.
[4]唐丽. 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定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