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体的运动及答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10^8 m/sC. 3×10^5 km/hD. 3×10^8 km/s答案:B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将()。
A. 保持不变B. 发生改变C. 先变后不变D. 先不变后变答案:B3.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N)B. 千克(kg)C. 米每秒(m/s)D. 焦耳(J)答案:A4.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质量B. 体积C. 形状D. 颜色答案:A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电压C. 电阻D. 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橡胶C. 铁D. 盐水答案:B7. 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后减速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放大镜成像答案:C9.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1000 m/sC. 3×10^8 m/sD. 3×10^5 km/h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浮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数值大约为______米。
答案:9.46×10^15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4.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______重力。
答案:大于5.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为-5 m/s²,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2024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选择题: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 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增加C.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正确答案)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答案)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特例B. 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C.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互抵消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正确答案)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 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变化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间的相互作用B.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正确答案)C.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D.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形象描述场的假想线,实际并不存在(正确答案)D.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不存在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正确答案)C.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D.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正确答案)B.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而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正确答案)C. 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D. 频率越大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正确答案)C. 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D.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一、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D.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二、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特殊情况B.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答案)C.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和低速运动的情况四、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动量越大,其质量一定越大C. 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快,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答案)D. 物体的动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五、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动能越大,其质量一定越大C. 物体的动能变化越快,其受到的合外力做功一定越多(答案)D. 物体的动能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六、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B. 物体只受弹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 物体受到其他力作用时,只要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答案)D. 物体受到其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七、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C.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G是一个有单位的比例系数D.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G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例系数八、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曲线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不是闭合的曲线(答案,注:电场线不是闭合的,但磁感线在磁体外部从N极到S极,内部从S极到N极,形成闭合曲线,此处为简化处理,取非闭合情况为正确答案)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以相交D.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不可以相交九、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大的B.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答案)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光在水晶中的传播速度十、关于原子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B.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答案)C.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D.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内。
物理竞赛力学典型题目汇编(含答案)

第一讲 平衡问题典题汇总类型一、物体平衡种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解题,一是根据平衡的条件从物体受力或力矩的特征来解题,二是根据物体发生偏离平衡位置后的能量变化来解题。
1、如图1—4所示,均匀杆长为a ,一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的固定曲面上,且均处于Oxy 平面内.如果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试求该曲面在Oxy 平面内的曲线方程.分析和解:本题也是一道物体平衡种类的问题,解此题显然也是要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要使杆子在该平面内为随遇平衡,须杆子发生偏离时起重力势能不变,即杆子的质心不变,y C 为常量。
又由于AB 杆竖直时12C y a =, 那么B 点的坐标为 sin x a θ=111cos (1cos )222y a a a θθ=-=- 消去参数得222(2)x y a a +-=类型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物体间受力情况、平衡条件互相制约,情况复杂解题时一定要正确使用好整体法和隔离法,才能比较容易地处理好这类问题。
例3.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如图1一6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将C 柱放上去之前,A 、B 两柱体之间接触而无任何挤压,假设桌面和柱体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柱体与柱体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若系统处于平衡,μ0与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分析和解:这是一个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因为A 、B 、C 之间相互制约着而有单个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所以用隔离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处理此类问题。
设每个圆柱的重力均为G ,首先隔离C 球,受力分析如 图1一7所示,由∑Fc y =0可得111)2N f G += ① 再隔留A 球,受力分析如图1一8所示,由∑F Ay =0得1121022N f N G +-+= ② 由∑F Ax =0得211102f N N -= ③ 由∑E A =0得12f R f R = ④ 由以上四式可得12f f ===112N G =,232N G =而202f N μ≤,11f N μ≤0μ≥2μ≥类型三、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中常常有摩擦力,而摩擦力F f 与弹力F N 的合力凡与接触面法线方向的夹角θ不能大于摩擦角,这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在解题中经常用到摩擦角的概念.例4.如图1一8所示,有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的轻绳,长度分别为1l 和2l ,它们的下端在C 点相连接并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上端分别与质量可忽略的小圆环A 、B 相连,圆环套在圆形水平横杆上.A 、B 可在横杆上滑动,它们与横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且12l l <。
物理竞赛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竞赛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竞赛一直是许多年轻人追逐的梦想之一。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物理竞赛题目及其答案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物理竞赛。
一、动量守恒定律
问题:一颗弹球以速度v1撞击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球,撞后弹球反弹回来,速度变成v2,求静止球的质量M。
答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初始动量等于末动量,可得M = (v1 + v2) / v1 * v2 。
二、能量守恒定律
问题:一个滑轮自由下滑到底时,其末速度为v,滑轮上的物体质量为m1,滑轮质量为m2,试求物体最初高度h。
答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在下滑过程中守恒,即E = mgh = (m1 + m2) * v^2 / 2 ,可得h = (m1 + m2) * v^2 / 2mg。
三、运动学
问题: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求运动路程。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得路程为s = (v1 + v2) * t / 2。
四、电动势与电流
问题:一个电源其内阻为R,电动势为E,一根电阻为r的电缆并联于此,求电缆中的电流强度。
答案:根据电动势原理和欧姆定律,电源电动势E = I(R+r), I = E / (R + r) 。
以上四个问题是物理竞赛中常见的题目,掌握这些知识点对参加物理竞赛非常有帮助。
因此,在备战中应该加以重视,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总的来说,物理竞赛题目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具备较高的思维分析能力。
只有通过平时艰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才能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 后,物体的速度大小为:A. gtB. gt^2C. √(gt)D. √(gt^2)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哪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B.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C. 运动员投掷铅球时,铅球的重力和运动员的支持力D. 运动员跳高时,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3. 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周期为T,那么振子在一周期内通过的总路程为:A. 4AB. 2AC. 8AD. 6A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滑行的距离:A. v0^2 / (2μg)B. v0^2 / (μg)C. 2v0^2 / (μg)D. μg * v0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的电流I的关系是:U = _______。
2.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下落,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
3. 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中为_______,是光速。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动能的_______。
5.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变化的磁场会产生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被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10N。
求物体在5秒内移动的距离。
2. 一个单摆的摆长为1m,摆角为5°,求单摆完成一次全摆动所需的时间。
3.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源电压为12V,一个电阻R=6Ω,一个电容C=10μF组成。
求在充电5分钟后,电容两端的电压。
四、论述题(共35分)1. 论述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5分)2. 描述并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并给出一个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
物理竞赛笔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一倍,而作用力减少一半,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将: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减少四倍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时间延长为2t,那么物体的速度将变为:A. 2vB. 3vC. 4vD. v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可能的?A.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另一个物体的两倍B. 一个完全非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物体C.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从静止开始加速D.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速度逐渐减小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其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 m/s^2。
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表达式是:ΔU = Q + W,其中ΔU代表内能变化,Q代表_________,W代表_________。
4. 光的折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表达式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时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光在介质1和介质2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恒定拉力作用,假设摩擦力忽略不计。
求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秒内通过的位移。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并说明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和计算公式。
202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详细解答

202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详细解答试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末的速度大小。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15m/s所需的时间。
A. 5sB. 10sC. 15sD. 20s二、填空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4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2秒末的速度大小和位移。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20m/s时的位移。
三、解答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6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末的速度大小、位移和加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7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25m/s所需的时间、位移和加速度。
详细解答:一、选择题1. 答案:A. 10m/s解答:物体在5秒末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乘以时间,即2m/s² × 5s = 10m/s。
2. 答案:B. 10s解答:物体速度达到15m/s所需的时间为速度除以加速度,即15m/s ÷ 3m/s² = 5s。
二、填空题1. 答案:速度大小为8m/s,位移为8m解答:物体在2秒末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乘以时间,即4m/s² × 2s = 8m/s。
位移为速度乘以时间的一半,即8m/s × 2s ÷ 2 = 8m。
2. 答案:位移为50m解答:物体速度达到20m/s时的位移为速度平方除以加速度的两倍,即20m/s × 20m/s ÷ (2 × 5m/s²) = 50m。
初中物理全国物理竞赛考试题精选汇编 力和运动 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xx 题(每空xx 分,共xx 分)试题1: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要用到以下4句话 ①刹车时人脚和汽车一起减慢了速度;②汽车行驶时人和车以相同的速度前进;③人的身体由于惯性还在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④人会向前倾倒。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4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试题2: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 .车速太快B .车速太慢C .紧急刹车D .突然起动。
试题3:有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且均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试题4:图1是实际离心式水泵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正常工作时叶轮转动的方向,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评卷人得分试题5: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试题6:一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瓷坛,瓷坛外形如图所示.谁知坛口太小,伸进去却拔不出来,急得大哭.读初中的张明看见此情形,想了个办法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办法是( )A.把瓷坛打破 B.顺着手臂倒水 C.顺着手臂倒肥皂水 D.把小孩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坛脱落试题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2024年)(附答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2024年)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 2。
容器内放有一密度为0.4g/cm 3、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将一物块B 放在A 的正上方,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中心。
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2.4kg 的水后停止加水,此时木块A 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细绳受到的拉力为1N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 1;再将物块B 取下并缓慢放入水中直到浸没时,细绳刚好断掉,液面稳定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 2。
已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细绳的长度为8cmB .物体B 的密度为3g/cm 3C .h 1:h 2=16:17D .物块B 最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 2.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
若A 、B 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 ,30cm 、密度之比A B :3:1ρρ=。
将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放在A 的上面,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 (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物块A 的重力为204N :②物块A 的密度为331.210kg /m ⨯;③图丙中,要使B 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 ,应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23;④图丙中,将A沿水平方向截取1726,将截取部分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余下部分和截取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3.如图甲所示,一个滑轮组竖直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已知每个滑轮均重20N,滑轮组下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A,用力F通过滑轮组绳的末端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A,重物A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力F做功的功率P随物体上升速度v 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滑轮与轴的摩擦、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120NB.滑轮组对水平支架的拉力为140NC.拉力F的功率为1.2W时,10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12JD.若在物体A下再加挂30N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86.7%4.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用轻质细杆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内底面积为400cm2。
全国竞赛物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竞赛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A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其重力加速度为9.8m/s^2,那么物体的重力是多少?A. 19.6NB. 39.2NC. 9.6ND. 3.92N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低温物体D.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答案:B6.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撞后m1的速度为v1',m2的速度为v2',那么碰撞前m1的速度v1和m2的速度v2的关系是?A. v1 = v1' + v2'B. v1 = v1' - v2'C. v1 = (m2/m1) * v2'D. v1 = (m1/m2) * v2'答案:A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时间t秒时的速度v和下落距离h的关系是?A. v = gtB. h = 1/2 * g * t^2C. v = 2 * g * hD. h = v * t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B. 磁场变化产生电流C.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D. 电流对磁场的作用力答案:B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a运动,其初始速度为v0,经过时间t后的速度v和位移s的关系是?A. v = v0 + atB. s = v0 * t + 1/2 * a * t^2C. v = atD. s = v0 * t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干涉现象的?A. 光通过小孔形成光斑B. 光通过双缝形成明暗条纹C. 光通过凸透镜形成实像D. 光通过平面镜形成虚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I =________。
物理竞赛题第一章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与竞赛要求】Ⅰ该知识点从预赛到决赛均可能涉及;Ⅱ该知识点只在复赛与决赛中可能涉及;Ⅲ该知识点只在决赛中可能涉及。
以后各章的“竞赛要求”均以此为标准。
【竞赛考查特点】运动学的知识与相应的研究方法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物体的运动贯穿整个物理学的知识内容,是中学生研究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但从整个竞赛内容来讲,在历年的竞赛中,预赛阶段不回避以运动学为考查核心内容的独立试题,但在复赛与决赛中,以单纯的运动学内容构成试题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几次不多的、独立的运动学试题,基本上都是以抛体运动为背景来考查学生。
更多的时候是将运动问题嵌入复杂的模型与背景中,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而此时的运动分析或运动关联往往成为学生正确答题的瓶颈。
在运动分析类的问题中,几何关系又是一个不可回避与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多过程的问题,物体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几何关系,往往会冲击考生分析问题的耐心与规范表述的心理极限。
第Ⅰ单元运动学的基础内容1.质点、坐标系、参照系具有质量的几何点被称作质点。
物体都是有一定的大小的,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时,把它们简化为质点来研究,可以使的讨论变得简洁、方便。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考查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认为是不动的物体被称作参照物,原点固定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被称为参照系。
质点位置的描述一般是与参照系联系起来的,如果是直线运动,则只需用数轴(x 轴)来描述,如果质点的运动是平面运动,则需用直角坐标系(xoy )、用坐标(x ,y )描述。
如果质点作空间运动,则相应地用空间坐标来描述。
此外,还有极坐标系、柱面坐标系、球坐标系以及依据质点运动轨迹而建立的自然坐标系等。
为了描述运动可以采用不同的参照系,并且运动学中它们是等价的。
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选择这样的参照系,它是合乎自然规律且使问题的解答最为简捷。
解决有些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一个参考系过渡到另一个参照系。
在不同参照系中描述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能不同。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A. 加速度B. 速度C. 力D. 动能答案:B解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因此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A. 重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合力为零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快答案:C解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通过水滴时发生折射,形成七彩的光谱。
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A. 速度B. 加速度C. 角速度D. 力答案:C解析:角速度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5.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干涉?A. 镜子成像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双缝干涉答案:D解析:双缝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填空题1.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这个原理称为__________。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
答案:3×10^8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为3×10^8m/s。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衍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答案:D解析: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是光波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mv^2/r解析: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mv^2/r,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r为圆周半径。
物理竞赛全国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全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7 m/sD. 3×10^6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A. F = maB. F = ma^2C. F = m/aD. F = a/m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是:A. s = 1/2at^2B. s = atC. s = a^2tD. s = 2at^2答案:A4.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当它们相互接触后,再分开,它们的电荷量将:A. 相等B. 增加D. 不变答案:A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若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将: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静止不动答案:C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答案:A7.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是:A. P ∝ VB. P ∝ 1/VC. P ∝ V^2D. P ∝ 1/V^2答案:B8.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将产生:A. 电流B. 电压C. 电阻答案:B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另一个是向上的拉力,若拉力大于重力,则物体将:A. 静止B. 向下加速运动C. 向上加速运动D. 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10.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若它们的相位差为0,则在干涉区域将出现:A. 暗条纹B. 明条纹C. 无干涉现象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______。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1. 题目: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15米,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第3秒内的位移为\(\frac{1}{2}a(3^2) - \frac{1}{2}a(2^2) = 15m\),解得\(a =4m/s^2\)。
2.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一个大小为5N的水平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所以\(a = \frac{F}{m} =\frac{5N}{2kg} = 2.5m/s^2\)。
3. 题目: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2 = 2gh\),代入\(g =9.8m/s^2\)和\(h = 10m\),解得\(v = \sqrt{2 \times 9.8 \times 10} = 14.1m/s\)。
4. 题目: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5m,求物体所受的向心力。
答案:根据向心力公式,\(F = \frac{mv^2}{r}\),代入\(m = 1kg\),\(v = 10m/s\),\(r = 5m\),解得\(F = \frac{1 \times 10^2}{5}= 20N\)。
5. 题目:一物体从高度为20m的斜面顶端以10m/s的初速度滑下,斜面倾角为30°,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答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gh + \frac{1}{2}mv_0^2 =\frac{1}{2}mv^2\),代入\(g = 9.8m/s^2\),\(h = 20m\),\(v_0 = 10m/s\),\(\theta = 30°\),解得\(v = \sqrt{2gh\cos\theta + v_0^2} = \sqrt{2 \times 9.8 \times 20 \times\frac{\sqrt{3}}{2} + 10^2} = 22.6m/s\)。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物理竞赛题一.选择题:1.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物。
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说“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人静止不动”,是以自动扶梯为参考物的B.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火车上的人是以地面为参考物的C.我们说“卫星围绕地球运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物D.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发生了倾斜(这种画面可以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这是由于飞行员以他自己为参考物2.某车站,坐在火车里的某乘客从窗口看到有两列火车在沿相反的方向运动,则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 A.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B.三列火车可能是沿同一方向运动C.该乘客乘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D.三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3.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A.双耳效应B.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二.填空题4.如下图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时针转动。
5.如上图所示,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种简易“沙漠冰箱”。
它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力,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6.为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经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⑴;⑵。
7.端午节小林帮妈妈煮粽子时,发现妈妈先用旺火将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你能说出这样做的道理吗?四.计算题:8.一列队伍长120米。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运动学训练题答案

练习1 BCD提示:由s s v s t 1.0505===,有m m gt h 05.01.010212122=⨯⨯==,A 错,B 对;当h ≤0.01m 时,由v s t gt h ==,212得s m s m h g s t s v /550/01.021052≥⨯⨯≥==,C 正确;当h ≤0.1m ,由前式可分析得出v ≥s m /225,D 正确,选项BCD 正确。
练习2解析 实际上A 的速度与杆垂直,其大小为L v ω=',因为球与物体紧密接触,两物体的水平方向速度应该相等,也就是说v '的水平分量应该等于v ,将v '如图分解,θωθsin sin L v v ='=。
所以θωsin L v =练习3解析 环被挡住而停下,球将作圆周运动。
lv m mg F 2=-将gl v =代入得:F=2mg表明细绳断裂,球改为以初速度gl v =作平抛运动 若球直接落地,所需时间:gl gh t 42== 球平抛到墙所需时间:gl v l t ==' 因为't t >所以球将先与墙相碰练习4解析 ⑴电场方向未变之前,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如图甲。
设电场力与飞行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飞行的加速度为a 。
x 方向:ma mg mg =-030sin cos 3αy 方向:030cos sin 30=-mg mg α解得:030=α ,g a =小球沿着直线飞行的距离:221gt s =速度:gt at v ==电场方向改变之后,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如图乙,因合力方向与飞行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只是方向相反,所以,小球仍然沿原直线飞行,速度越来越小,此时加速度:g m mg mg m F a 2)3()(22=+=='合经过2t 时间,物体的速度:0222=⋅-=⋅'-='tg gt t a v v在2t 时间内,小球飞行的距离:42)(2222gt g gt a v s =='=' 当速度等于零之后,撤去电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落回点与出发点相距:2083330cos )(gt s s L ='+= (2)设在经过T 时间落回地面:202130sin )(gT s s h ='+=,解得 t T 23=,小球总的飞行时间为:t T t t t 2332+=++=总 练习5解析 (1)花炮引线的总长度m m l h L 7.1)08.0155.0(15=⨯+=+=,s s v L t 8502.07.11===, 最后一个炮体从点火到离开炮筒的时间s s a h t 05.04005.0222=⨯==, 所以s t t t 05.8521=+=。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及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及答案试题一:力学基础题目描述:一个质量为 \( m \)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 a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时间 \( t \) 后,求物体的位移 \( s \) 和最终速度 \( v \)。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位移 \( s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s = \frac{1}{2} m a t^2 \]最终速度 \( v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v = a t \]试题二:电磁学题目描述:一个长为 \( L \) 的导线,以速度 \( v \) 在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匀强磁场 \( B \) 中移动。
求导线两端的感应电动势 \( E \)。
答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 \( E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E = B L v \]试题三:热力学题目描述:一个理想气体,其初始体积为 \( V_1 \),初始温度为 \( T_1 \)。
气体经历一个等压过程,最终体积变为 \( V_2 \)。
求最终温度\( T_2 \)。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和等压过程的性质,最终温度 \( T_2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T_2 = \frac{V_1}{V_2} T_1 \]试题四:光学题目描述: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焦距为 \( f \) 的凸透镜,求透镜另一侧的光斑直径 \( d \)。
答案: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光斑直径 \( d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d = 2f \]试题五:现代物理题目描述:一个电子在电场 \( E \) 中从静止开始加速。
求电子在 \( x \) 距离后的速度 \( v \)。
答案:根据动能定理,电子在 \( x \) 距离后的速度 \( v \) 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frac{1}{2} m v^2 = e E x \]\[ v = \sqrt{\frac{2 e E x}{m}} \]结束语:以上试题涵盖了高中物理竞赛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基础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选择题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物体速度方向改变时,加速度可能为零。
()物体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实际存在的线。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场的性质的假想线。
(正确答案)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正确答案)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无关。
()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正确答案)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温度的零点,即绝对零度。
(正确答案)热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系统,不适用于微观系统。
()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
(正确答案)原子的核外电子像行星一样绕核旋转。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
(正确答案)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表明,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是伴随着能量向外传递的。
(正确答案)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物体在对外做功时,内能一定减少。
()下列关于相对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试题汇编—物体的运动一、选择题(91年第一届)2.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这种情况下的参照物是 ( )A.地球B.人C.月亮D.云答案:D(91年第一届)3.一个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这个数据看,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答案:C(91年第一届)1.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 甲、乙都向西运动答案:D(94第四届复)1.长200米的列车用120秒匀速通过1.6千米的长江大桥,列车运行的速度是:A.11.7米/秒B.15米/秒C.13.3米/秒D.1.7米/秒答案:B(98第八届)1.现有10米、2米、1厘米、1毫米、1微米六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分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________,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__________,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________。
答案:1毫米,1厘米,2米(98第八届)3.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________。
答案:(L1+L2)/(V1+V2)(99第九届)5.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答案:A(2000第十届)3.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
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C. 24小时4分;D. 24小时56分。
答案:B(2000第十届)7. 一个鸡蛋的质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 ]A. 60克、0.8毫米、0.5秒B. 10克、80微米、5秒;C. 60克、80微米、0.5秒D. 10克、0.8毫米、5秒。
答案:C(10第二十届)9.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答案:A二、填空题(91年第一届)3.某段铁路由长度为L的铁轨一根接一根地铺成,一列火车在匀速前进,车内一位旅客要测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出了火车经过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闸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是= 。
答案:(N-1)L/t(92第二届)2.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
若火车速度为8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______m。
答案:362.2(96第六届)1.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___。
答案:0(96第六届)8.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
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
甲队急起直追。
从甲队船头追上乙队船尾到甲队船尾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80秒。
已知两队船长均为10米,乙队划船速度保持为7米/秒不变,甲从超越乙队的过程中船速也不变,那么甲队超越乙队时船的速度为______米/秒。
答案:7.25(97第七届)5.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曾以9.86秒跑完100米。
在这次赛跑中,从起跑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1.88秒、1.08秒、0.92秒、0.89秒、0.84秒、0.84秒、0.84秒、0.83秒。
最后20米用了1.74秒。
从这组数据可以算出,他跑完100米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秒,平均速度最小的是第______个10米,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第________个10米。
答案:10,1 ,1 ,8(97第七届复)12.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15(99第九届复)2.如图是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0秒到12秒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答案:1米/秒(01第十一届)1.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米/秒答案:西5(03第十三届)3.(4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小明的头顶飞过。
当他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约成60O角的方向。
这架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倍。
答案:√3/3或0.58(06第十六届)1.(3分)如图3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时针转动。
答案:前后顺(06第十六届)4.(3分)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而这些计数齿轮又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
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指示此时的车速。
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
若里程表记录里程为12000km.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估算的行驶时间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驶时间。
答案:小于小于(08第十八届)2.国庆假期,爱动脑的小明和李志乘坐火车去旅游,并计划在途中观赏车外景色的同时,做一次测定火车速度的活动,事先商定了方案,明确了分工。
当他们发现有另一列客车迎面开来时,记录了如下数据:对面客车从他们窗边驶过的时间约为8 s;对面客车共有17节车厢,而且与他们乘坐的车厢是相同的:他们所乘坐的车厢内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速为108 km/h。
在火车停靠车站时,小明又观察到车厢外表面标有“换长2.2”的字样,并通过询问列车员得知,“换长”就是换算长度的意思,且1个换长=11 m。
根据这些信息,他们估算出迎面开来的客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答案:21.4m/s三、实验题(95第五届复)二、(10分)公路路边每隔1千米有一个里程碑,标明公路起点到此碑的距离,单位是千米。
设计一种方法,利用里程碑和手表测量自行车以中等速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并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以千米/小时为单位。
为了减少测量中的误差,请你至少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答案: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选定一段比较平整的公路,先记下经过某一里程碑的时刻t1和里程碑的标数L1,匀速行驶几千米之后,记下经过另一里程碑的时刻t2和里程碑的标数L2(t1和t2均以秒计),则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为了减少误差,要做到:(1)车行速度稳定后才能记录t1和L1。
(2)使用有秒针的指针式手表或可以读秒的数字式手表。
(3)行驶距离应为几千米,不能太短或太长。
(2000第十届)1.(3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21吋”、“29吋”等来说明电视机的大小。
这里,“吋”是什么制中的长度单位?“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上哪条线段的长度?答案:“吋”是英制长度单位。
“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
四、计算题(91年第一届)八、(8分)北京与上海站之间的铁路距离是1462千米,请你根据表1,表2和表3所给的数据(1)计算北京至上海的21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通过计算来判断,21次列车与22次列车相会的地点距离表3所列的哪个途径站最近。
注:站名加括号表示该站不停车注:站名加括号表示该站不停车,。
答案:86km/h 两车相遇点离济南最近(92第二届)三、(5分)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卫星电视传播。
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
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迟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000Km,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
答案:1.因电磁波从电视台到卫星间的往返传播要用一定时间。
(98第八届)六、(8分)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答案:如图S EF =Vt=1×2米=2米①与②联立,解得 AB=8.5米(98第八届复)五、(12分)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
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是1分45秒。
若车身总长175米,每节铁轨长12.5米,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答案:1分45秒=105秒。
车速 υ=秒米秒米/10105845.12=⨯=t s . (2分) 设车身长为l ,山洞长为L ,小华听到笛声时,车进洞距离为l ',笛声传播距离为l -l ' (2分) 所用时间为v l v s t +==秒米/340或秒米/340'l l v s t -== (2分) 于是有 '/340l v l v =+⨯秒米 或'/340'l l l v =-⨯秒米(2分) 代入数据,得:l '=35l . (1分) 小华从听到笛声到火车车尾出洞,行驶的距离为l +L -l '=V ⨯105秒。
(2分)代入数据,得:L =880米。
(1分)(01第十一届复)七、(2 0分)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不停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来浪费的水量,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1)写出用上述测量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2)小刚测得h=1 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8.7 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3)若每滴水质量是O.2 5 g,则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4)小刚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和下落高度h的关系,又做了以下实验:找来一块挡板,让水滴落在挡板上.改变挡板和水龙头口之间的距离h,并仔细调节水龙头的快慢,使得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计时方法仍和上面一样.他从实验中又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6组数据(连同上面的一组共有7组数据).请你帮助小刚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①把这些数据分别标示在(甲)(乙)两个坐标系中,并作出相应的图象.其中(甲)的纵坐标是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乙)的纵坐标是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平方,即v2,它们的横坐标都是高度h.②根据图象写出v与h 的函数关系.(5)考虑到声音传播的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一因素,上面测出的水滴的平均速度会有一定的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答案:(1)(2)平均速度v≈2.1 8m/s. (4分)(3)一昼夜浪费的水量w=47.172kg. (4分)(4)①如图答5. (2分)②可得出v 2与h 成正比(或v 与h 的平方根成正比) (2分)(5)偏小.因为若不放置挡板,在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的同时,前一滴水实际下落的高度比h 要大些,即用听声的办法测得的高度偏小,故v 偏小.五、综合(91年第一届)1.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理的单位:王刚的身高为161 ,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40 ,卡车行驶的速度一般为40答案:cm g km/h(09第十九届复)三、(16分)图2是小强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