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发展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先进
14
竞争力
反映港口技术创新能力与引领性、港口运营主体经营水平和市场地位。
对港口技术创新及应用、标准和规范对行业的影响、港口运营企业盈利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15
经济贡献
反映港产城融合程度、要素集聚程度、现代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
对港口增加值、就业的规模、结构及比重、单位岸线经济产出以及现代航运服务业和临港产业增加值等情况综合评价。
3
运输便利化程度
反映港口运输服务水平、口岸监管环节简化程度和流程优化程度。
对作业单证电子化率、服务项目在线化率,以及单证合规和边境合规时间等情况综合评价。
智慧绿色
4
码头新技术应用及自主可控水平
反映码头自动化程度和5G、北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港口设计、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水平及相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内涵
评价说明
安全便捷
1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水平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港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及经济损失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的最终结果。
由港口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确定。
6
港口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比重
反映港口集疏运体系通过结构化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的水平。
由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量占港口集疏运总量的比重确定。
7
港口污染防治水平
反映港口大气、水等污染防治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成效。
由港口单位货物吞吐量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耗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确定。
16
国际影响力
反映港口规模、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水平。
对港口吞吐量、航线覆盖率、港航物流资源聚集度、港口国际合作等情况综合评价。
12
对城市支撑和内陆腹地覆盖度
反映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完备性,对所在城市、内陆腹地辐射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保障能力。
对港口集疏运通道辐射半径、连接主要城市个数以及港口间协同发展和服务城市群发展能力等情况综合评价。
13
从业人员素质
反映一线从业人员、持证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对各类从业人员资质、从业年限、服务能力等情况综合评价。
对码头设计、建设、运营领域新技术应用程度、自动化设备设施数量和比例、设施设备在线实时监控数量和比例,以及相关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5
港口物流智能化程度
反映港口仓储、集疏运系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对港口仓储控制、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闸口、无人驾驶集疏运车辆应用、智能化集疏运调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反映煤、油、矿、集装箱四大货类专业化泊位比重。
按照煤、油、矿、集装箱四大货类分别计算,由各货类专业化泊位数与用于各货类装卸的泊位总数的比值确定。
支撑有力
11
港口能力与功能适应性
反映码头、航道、锚地等设施能力对腹地货物运输需求的保障程度,以及港口服务和作业功能完备性。
对客货运码头能力、航道等级、锚泊时间,以及各类港口服务、危险货物作业功能完备性等情况综合评价。
经济高效
8
口岸综合成本
反映单证合规成本、边境合规成本、其他口岸收费等口岸综合成本。
对口岸收费项目透明化程度、收费标准、单证合规和边境合规成本等情况综效率和船舶在港平均停留时间。
对码头单机效率、单船效率、旅客上下船效率,以及船舶进出港平均停时等情况综合评价。
10
泊位专业化率
14
竞争力
反映港口技术创新能力与引领性、港口运营主体经营水平和市场地位。
对港口技术创新及应用、标准和规范对行业的影响、港口运营企业盈利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15
经济贡献
反映港产城融合程度、要素集聚程度、现代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
对港口增加值、就业的规模、结构及比重、单位岸线经济产出以及现代航运服务业和临港产业增加值等情况综合评价。
3
运输便利化程度
反映港口运输服务水平、口岸监管环节简化程度和流程优化程度。
对作业单证电子化率、服务项目在线化率,以及单证合规和边境合规时间等情况综合评价。
智慧绿色
4
码头新技术应用及自主可控水平
反映码头自动化程度和5G、北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港口设计、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水平及相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内涵
评价说明
安全便捷
1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水平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港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及经济损失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的最终结果。
由港口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确定。
6
港口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比重
反映港口集疏运体系通过结构化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的水平。
由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量占港口集疏运总量的比重确定。
7
港口污染防治水平
反映港口大气、水等污染防治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成效。
由港口单位货物吞吐量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耗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确定。
16
国际影响力
反映港口规模、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水平。
对港口吞吐量、航线覆盖率、港航物流资源聚集度、港口国际合作等情况综合评价。
12
对城市支撑和内陆腹地覆盖度
反映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完备性,对所在城市、内陆腹地辐射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保障能力。
对港口集疏运通道辐射半径、连接主要城市个数以及港口间协同发展和服务城市群发展能力等情况综合评价。
13
从业人员素质
反映一线从业人员、持证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对各类从业人员资质、从业年限、服务能力等情况综合评价。
对码头设计、建设、运营领域新技术应用程度、自动化设备设施数量和比例、设施设备在线实时监控数量和比例,以及相关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5
港口物流智能化程度
反映港口仓储、集疏运系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对港口仓储控制、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闸口、无人驾驶集疏运车辆应用、智能化集疏运调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反映煤、油、矿、集装箱四大货类专业化泊位比重。
按照煤、油、矿、集装箱四大货类分别计算,由各货类专业化泊位数与用于各货类装卸的泊位总数的比值确定。
支撑有力
11
港口能力与功能适应性
反映码头、航道、锚地等设施能力对腹地货物运输需求的保障程度,以及港口服务和作业功能完备性。
对客货运码头能力、航道等级、锚泊时间,以及各类港口服务、危险货物作业功能完备性等情况综合评价。
经济高效
8
口岸综合成本
反映单证合规成本、边境合规成本、其他口岸收费等口岸综合成本。
对口岸收费项目透明化程度、收费标准、单证合规和边境合规成本等情况综效率和船舶在港平均停留时间。
对码头单机效率、单船效率、旅客上下船效率,以及船舶进出港平均停时等情况综合评价。
10
泊位专业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