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9·7”地震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体会
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方案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存在 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及时
有效的落实。
加强技术支持,提高防疫水平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高防疫 水平。
提供技术支持
为灾区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
加强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科研工作, 为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尽快恢复灾区的公共卫生 设施,包括医院、诊所、 卫生站等。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
对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清理垃圾、消毒公共场 所等。
提供心理支持
为灾区人民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走出灾难阴影 ,积极面对未来。
Part
03
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重点
饮用水卫生管理
饮用水源保护
确保饮用水源不受污染, 对水源地进行实时监测和 保护。
物资调度
建立物资调度机制,确保物资及时到达灾区,满足灾后卫生防疫需 求。
物资监管
对物资的采购、储存、发放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物资质量和使用安 全。
技术保障措施
1 2
技术支持
为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如疫情 监测、消毒技术等。
技术培训
对参与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对受灾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消灭病原体,防止疫情 传播。
垃圾处理和消毒工作
垃圾分类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 理,避免混合垃圾产生二 次污染。
垃圾消毒
对垃圾进行适当的消毒处 理,消灭病原体,防止疫 情传播。
垃圾转运
及时转运垃圾到合适的处 理场所,避免垃圾在受灾 区域长时间停留。
食品卫生监管
食品安全检查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9.7彝良与威宁交界处5.7级地震的震情灾情及我市地震系统应急行动对策,总结了本次地震应急行动的特点,并结合我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毕节;地震;应急工作;防震减灾;工作总结中图分类号:P315.09文献标志码:B0引言毕节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南北地震带南端东缘,构造运动强烈,各种构造形迹叠加、相互交错。
主要断裂有:垭都紫云断裂、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石门坎断裂等[1]。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市境内发生4.0级以上地震多达15次。
近几年地震活动更加频繁,仅2009年4.5级以上地震就有两次,区域内小震更是经常不断。
我市地震一般具有:震级小、震源浅、烈度高、震感强的特点。
如本次的9.7中强地震,就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对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起着重要警示作用。
1震情灾情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40秒,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交界处(北纬27.5°,东经104.0°)发生M5.7级地震。
震中距离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近为7.5千米,距威宁县城77公里。
12时16分29秒,彝良县(北纬27.6°,东经104.0°),再次发生5.6级地震。
滇黔交界地震导致贵州威宁县累计受灾19个乡镇区,受灾总人口多达27965人,其中2人受伤;受损房屋6487户11733间,其中房屋倒塌12户18间;一般受损房屋5591户10356间;小水窖受损205个,局地公路坍塌;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0295亿元。
收稿日期:2012-10-18基金项目:毕节市社发攻关项目(毕科合字[2012]48)作者简介:李付伟(1985),男,安徽阜阳,2011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应急救援、3S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2市地震系统应急对策地震发生后,市科技局和市防震减灾办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到到市地震台了解震情,同时召开彝良-威宁5.7级地震紧急会商会。
2024年县卫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灾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县卫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灾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县卫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____年是我县发展的关键年份,在这一年中,我们县面临着一场突发地震灾害。
作为县卫生防疫中心,我们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责任。
在这次地震中,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展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
现将我们中心的抗震救灾工作总结如下。
二、组织情况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中心迅速组织了相关人员,包括卫生防疫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共组成了10个抗震救灾工作队。
同时,我们与县应急管理局、公安、消防、医院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抗震救灾工作机制。
三、工作内容1. 快速响应与处置当地震发生后,我中心迅速响应,起草了应急预案,并组织各工作队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工作。
准确评估灾情和人员受伤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灾情和需求,并接收指令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协助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和救助工作。
2. 疫情防控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中心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立即对受灾区域进行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强对临时安置点、救援营地等地的卫生环境管理,及时处理废弃物和污水,防止疫情的扩散。
同时,为受灾人员提供疫病预防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和应对能力。
3. 伤员救治我中心积极参与到受灾人员的救治工作中。
组织医疗救援队进入受灾区域,提供紧急救治和伤员转运服务。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义诊活动,为受灾人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4. 心理疏导地震发生后,受灾人员以及救援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中心组织了专业的心理援助团队,为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重建信心,更好地应对灾后生活。
5. 基础设施恢复与重建灾后的基础设施恢复与重建对于受灾人员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我中心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参与到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中。
汶川地震后卫生防疫和体会

汶川地震后卫生防疫和体会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了,这场地震不仅给四川乃至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地震的灾难面前,我们不仅要有救援和安置灾民的能力,更要有防疫卫生的能力。
这场地震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卫生防疫在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关于汶川地震后卫生防疫和所体会到的。
一、卫生防疫在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性灾难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家园毁坏,还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威胁。
在自然灾害中,卫生防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大量失去家园、或身陷淤泥之中的灾民生活环境差,人员密集、生活卫生差,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卫生防疫措施要紧急、专业、科学。
虽然救护物资和装备越来越实现现代化,但是在自然灾害中,它们仍要面临一系列考验,不仅包括了救灾团队遭受的各种风险,还会遇到各种指责和质疑。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公共卫生防疫的能力。
二、汶川地震后卫生防疫之所需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近10年,许多救援工作被赞誉为中国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救援的一大里程碑。
然而,从灾民们的生活环境到遗留下来的废墟、泥石流、污染物和生物医学垃圾等危险物质问题,都成为了阴影。
这些物质污染无疑加剧了群体疾病、水源和粮食污染等问题的风险。
同时还要加强对群体卫生防疫的疫情监控和报告。
在震后的卫生防疫中,我们需要科学的指导和策略,同时对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改革与加强,提高检测鉴别疑似病人的能力。
要加强公共卫生部门与医疗机关、救援团队、志愿者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接口,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三、体会每当我想起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时,会特别感慨。
地震使得我们意识到疾病必然会随之爆发,而从未若此地显现出了公共卫生防疫的重要性。
卫生防疫不仅是自然灾害发生时王牌抵御灾难的武器,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公共健康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一次新的自然灾害突然降临,我不再感到无力和恐慌,相反,我渐行渐自信——因为我知道,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抗击灾难,重树家园。
卫健委地震灾害工作总结

卫健委地震灾害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地震灾害救援和防护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就卫健委在地震灾害工作中的总结和经验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卫健委在地震灾害中积极参与救援工作,组织医疗队伍迅速赶赴灾区,开展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援工作。
同时,卫健委还加强了对灾区医疗卫生资源的调配和支持,确保了灾区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卫健委注重了对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卫健委迅速派出专业人员对灾区进行卫生防疫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
同时,卫健委还组织了对灾区饮用水和食品的监测,确保了灾区居民的饮食安全。
此外,卫健委还注重了对地震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灾区,卫健委组织了心理援助团队,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卫健委在地震灾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地震灾害防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待提高等。
希望卫健委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地震灾害防护和救援工作的水平,为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危难时刻显身手

危难时刻显身手————震灾中的彝良一中教师汤朝阳李雁吉学文2012年9月7日11点19分40秒,伴随着一阵剧烈的震动与摇晃,一场猝不及防的地震发生了!这时每年两次雷打不动的地震演练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
73个班级的上课教师没有慌乱,随着老师们一声令下“躲桌下”,师生们躲在了桌下,当震动稍微缓和些,老师们又喊“跑楼下”,同学们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平时训练的顺序撤离了教学楼。
全校5000人,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迅速安全的撤离到了学校的安全地带。
地震灾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广大老师们在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尚的情操更是给学生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惊险时刻见真情学高身正方为师,在我们学校不乏学问好、师德崇高的教师。
徐明辉老师,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高三年级215班进行英语教学,地震的巨大响动发生了,大家都不知所措。
徐老师立刻让学生躲在课桌下,等到摇动稳定下来的时候徐老师就立即组织学生向操场撤离。
在撤离的过程中,她看见本班学生郑国青因为腿有残疾,又受到了过度惊吓,心中害怕,渐渐落在了最后,此时她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她不断给学生鼓励。
此时,教学楼灰尘弥漫,下落的砖石不断掉在他们的身上,但徐老师毫不畏惧,并且和另外两名215班的学生一起搀扶着郑国青同学一直逃离到了安全的地带。
在这次的赈灾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心系学生的班主任,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在其他班级上课,他们及时疏散了上课班级的同学以后,生怕本班的学生还有没有完全撤离教室,于是他们不顾自身的安慰,冒着生命危险跑回本班教室查看情况。
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
比如:陶少春老师和黄碧飞老师……在地震发生后,学校要求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操场,此刻,烈日当空,大家口干舌燥。
我校的罗余红和吴迁两位老师,毅然决然将自己家里经营出售,大概价值人名币5000元以上的桶装纯净水,第一时间拉到学校免费分给同学们喝。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措施及反思_何英华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措施及反思何英华摘要: 目的 总结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主要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为做好自然灾害后的灾区防疫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方法 结合自己在四川汶川灾区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得与失。
结论 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把握灾区防疫工作重点,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防疫手段。
关键词: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反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县猝然发难。
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近7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为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大灾之后的疫情发生,我作为吉林省第一批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的队员,于5月17日,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地震的震中四川省汶川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在灾区工作的21天中,我们处理遇难者遗体,进行环境清理、消毒以及病媒生物防治,深入灾区村屯开展灾民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饮食和饮用水卫生进行监测指导,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阶段性目标。
1 灾区卫生状况及防疫措施 地震对灾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破坏引发许多急待解决的卫生学问题,我们卫生防疫队根据灾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重点抓了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媒介昆虫防治等措施,这些做法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1.1 尸体处理是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地震遇难者尸体和其他动物尸体由于不能及时掩埋或压在废墟中,高温下腐烂,散发出恶臭直接污染灾区的空气并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蔓延,这无论对卫生防疫工作还是对灾民及救援队员的生理、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时在灾区大量的人员和牲畜死亡后都掩埋在了山上,而山上又恰恰是下面集镇和村庄的水源地,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得不到保障,这些都可能导致水媒传染病大规模流行。
所以,防疫队在深入灾区初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掩埋死亡人员和动物尸体,对尸体掩埋地点进行环境消毒成为防疫队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县卫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灾工作总结(3篇)

2024年县卫生防疫中心抗震救灾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我们县卫生防疫中心在面对突发的地震灾害时,迅速组织人员参与救援和灾后防疫工作。
我们注重协同合作,加强组织和指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的防灾救灾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救援人员动员和培训地震灾害来临时,我们迅速调动人员,成立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并按照分工制定工作任务。
我们还组织了抗震救灾的应急演练,提高了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卫生防疫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了救援人员的应急医疗处理和防疫能力。
三、抢险救援1.人员转移:我们组织抢险救援人员对受灾地区进行了人员转移工作,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2.救援物资:我们及时调配了医疗救援物资,保障了灾区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3.救援设备:我们调集了各类救援设备,包括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提高了抢险救援的效率。
4.伤员救治:我们迅速组织医疗队进入灾区,对伤员进行了紧急救治,并安排了后续的医疗保障工作。
四、灾后防疫工作1.卫生防疫监测:我们加强了灾区卫生防疫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灾区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病媒生物防控:我们组织人员对灾区进行了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包括消杀、灭鼠、防蚊等,防止疾病传播。
3.灾区饮水安全保障:我们组织人员对灾区饮水水源进行了监测,确保了饮水安全。
4.心理疏导:我们组织心理医生对受灾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五、宣传教育工作1.防灾知识宣传: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灾害防范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应急求助指南发布:我们编制了应急求助指南,告诉群众如何在灾害来临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灾后健康教育:我们对灾区群众进行了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注意饮食卫生和防病寒冷等。
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协调存在一些不足,人员的实力不够强等。
思考如何能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提高我们的抗震救灾工作效果。
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总结

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总结
地震水灾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灾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
成巨大损失,还会引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因此,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面对这些灾情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防疫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首先,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需要做好卫生防护。
灾区的环境通常会受到严重
破坏,垃圾、污水、泥泞等污染物会大量产生,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因此,需要加强对灾区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工作,确保灾区的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其次,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需要做好疫情监测和防控。
灾区人员生活条件恶劣,饮食和饮水安全难以保障,容易引发传染病的暴发。
因此,需要加强对灾区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同时,要做好对灾区人员的疫苗接种和药品供应,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最后,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灾区人员通常处于恐慌和
绝望之中,容易忽视卫生防护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灾区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防疫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做好防疫工作。
总之,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做好防疫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希望在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防疫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卫健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卫健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卫生健康
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不懈努力,卫生健康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首先,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了灾前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对灾害发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卫生健康部门还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伤亡。
其次,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了灾中救援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卫生健康部门迅速
响应,组织医疗队伍和物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他们积极参与伤员救治、疫病防控等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伤亡和疾病传播。
再次,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了灾后恢复工作。
在灾害过后,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参
与灾区卫生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加强了对灾后疾病防控和医疗救助工作。
他们还积极组织心理援助和康复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总的来说,卫生健康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希望卫生健康部门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地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

地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中广网 07月20日08:221.寻找水源,检验水质,进行饮用水消毒强烈地震后,城市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供水中断,城乡水井井壁坍塌,井管断裂或错开、淤砂,地表水受粪便、污水以及腐烂尸体严重污染,供水极为困难,有时不得不饮用河水、塘水,沟水和地下遭积水、游泳池水以及雨水。
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是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
解决供水问题首先要找到水源,其次是进行水质检验,确定能否饮用,第三是对不适饮用的水进行洁治,第四是采用合适的供水方式。
(1)寻找水源。
根据震前了解的当地水源分布,井通过现场调查,寻找水量充分,水质良好、便于保护的水源。
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
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防止坏人投毒。
(2)对混浊或不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水,要先净化后消毒。
混水澄清法: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适量加入混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即澄清。
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木芙蓉、锦葵,马齿苋、刺蓬或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也有助凝作用。
饮水消毒法: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
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加l-3毫克氯,15-30分钟后即可饮用。
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3毫克氯时,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
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二片或2%碘酒5滴,振摇二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3)供水方式:水源距居民点很远时,可用运水车拉水。
按每人每日应急用水5-6升计算,一辆运水车每日可供约3千人。
用运水车供水时,要设专人负责,将漂白粉加入水箱内进行消毒。
降雨时,可用盆、雨布、塑料布等接水,澄清后加漂白粉消毒。
贮水可用缸、罐或水泥槽。
2019年彝良县9;7地震后预防接种工作总结

20XX年彝良县9&#;7地震后预防接种工作总结彝良县9•7发生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大面积倒塌,供水等设施遭受严重破坏,人员居住拥挤,饮水及环境卫生不良,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增加,对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的爆发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按照《彝良县地震灾区甲肝疫苗和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角奎、洛泽河、荞山、海子四个乡镇开展甲肝、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国家、省、市领导、专家亲临我县指导下,在全县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县、乡干部和医务工作者近1月的艰苦努力,此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了省、市两级的达标验收。
据统计,此次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应种儿童51427人,实种50584人,接种率为98.36%;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应种儿童53040人,实种51828人,接种率为97.71%。
现就我县甲肝和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彝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全县辖15个乡镇,137个村(居)委员会(其中:村委133个,居民委员会4个),截止18年底,全县总人口578235人。
其中1—14岁儿童109590人。
全县共有学校322所,其中幼儿园14所,小学286所,中学20所,职业高中1所,进修校1所。
共有学生109630人。
受灾较重的角奎、洛泽河、荞山、海子4个乡镇,55个村(居)委员会(其中:村委52个,居民委员会3个),截止18年底,共有总人口247830人。
其中1—14岁儿童46049人。
共有学校142所,其中幼儿园8所,中学9所,小学125所。
二.甲肝和麻腮风疫苗预防预防接种工作实施情况(一)组织领导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根据《彝良县在地震灾区甲肝疫苗和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方案》(彝政发〔2012〕86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甲肝和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云南昭通彝良“9·7” 地震灾害事故战斗总结

云南昭通彝良“9·7”地震灾害事故战斗总结
取得经验:
一.接警和出警准确、迅速。
二.救援队伍集结迅速,总队发出紧急救援令:前线指挥部的一道道指令在30分钟内全部下达,云岭高原的358名消防官兵千里驰援,迅速向灾区一线挺进。
技战术运用得当,战斗员能够按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熟练展开救援。
救援过程中,自动分组:第一组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上不断寻找生命迹象,第二组人员带领搜救犬对灾区各地进行全面搜寻,第三组利用各类破拆工具对房屋倒塌区域进行进一步清理,共营救被困群众50余人。
,充分发挥器材和搜救犬的作用,有效的对损毁建筑进行破拆和对被困人员施救,并防止了二次伤害。
三.总队后勤保障:紧急划拨200万元抗震救灾资金,调集大批食品、饮用水、被装、医疗用品等灾区紧缺的应急装备物资火速运往灾区。
昭通支队92名官兵负责后勤保障,并在总队防火监督部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
后勤保障有力,紧急划拨抗震救灾资金,调集食品医疗等应急装备物资,及时有力。
三.整收器材迅速,能够将平时操法要点和细节融入到实际救援任务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证了器材装备的安全稳定。
存在不足:
一、预先展开战斗准备速度偏慢,个别现场处置经验少的同志情绪慌乱。
二、由于道路被乱石封堵,无法迅速抵达受灾地点。
个人防护装备简陋,在施救过程中战斗人员有划伤碰伤现象。
三、空中力量没有支援,可使用直升飞机无法通过道路进行运输物资和运送救援突击队
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灾害事故现场模拟演练,增强指战员心理素质,同时提高指战员协同配合能力,提高队伍抢险救援协同作战能力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
彝良县地震灾害后免疫规划现况调查

作者: 孙碧江;曾义虎;罗晓菊;殷大鹏
作者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物刊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页码: 218-22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地震灾害 常规免疫 群体疫苗接种
摘要: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和日特大暴雨形成的叠加自然灾害,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大量人员伤亡,其中3个乡镇受灾较重。
为防止灾后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灾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恢复常规免疫和适时开展针对性的群体疫苗接种是灾后救灾防病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彝良“9·7”地震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体会

彝良“9·7”地震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体会[摘要]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9月11日,县城又下了暴雨,灾区卫生防疫形势严峻。
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成立卫生防疫指挥部,组织专家制定地震灾区疾病防控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源和力量,开展了较全面的现场卫生防疫工作,经过2个月的努力,灾后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积累了防疫工作经验。
[关键词]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疾病预防[中图分类号] r19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6-165-032012年9月7日11:19,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12:16又发生5.6级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地震震中在狭窄的峡谷地带洛泽河镇。
两次地震叠加造成通讯时断时续,道路损毁严重,房屋、畜圈倒塌、损坏数万间。
据民政部发布的灾情,截至9月9日10时统计,地震共造成81人死亡(其中彝良县79人、昭通市昭阳区2人)、821人受伤、70多万人受灾。
9月11日凌晨,县城降下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点暴雨,平均降雨量153 mm,导致自来水中断,备用水源破坏,县人民医院和多个灾民集中安置点被淹,县城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中断。
面对灾后复杂多变的形势,卫生防病工作成为灾后紧急救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四集团军防化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7个军、地单位488名防疫人员,9月7日先后赶赴县城,集结后马不停蹄前往角奎镇、洛泽河镇、海子乡、荞山乡4个重灾区,在云南省彝良县“9·7”地震卫生防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了较全面的现场卫生防疫工作。
经过2个月的努力,灾后防病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显著: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灾后未发生传染病死人。
震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震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劳动保障》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要消灭蚊蝇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
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认真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
【总页数】1页(P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
【相关文献】
1.灾区震后卫生防疫和心理干预工作思考
2.震后困境中如何做好后勤保障——汶川地震后勤保障工作的思考
3.我军参与尼泊尔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4.我军参与尼泊尔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5.切实做好震后卫生防疫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酸地震救灾工作总结汇报

核酸地震救灾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向大家汇报核酸地震救灾工作的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全力以赴,积极参与了核酸地震救灾工作,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参与救灾工作的同事们。
在这次地震中,大家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大家在紧急救援、物资调配、病例诊疗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救灾工作中,我们广泛运用了核酸检测技术。
通过对受灾区域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同时,我们还通过对核酸样本的检测,为医疗队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救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在救灾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受灾地区交通条件恶劣,给我们的物资运输和人员调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由于救灾工作的紧迫性,我们的工作强度较大,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核酸检测工作,这对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我们还面临着设备和耗材的短缺问题,这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总结救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以应对突发情况。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核酸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救援队伍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核酸地震救灾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应对了地震带来的挑战,保护了受灾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救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相信,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的核酸地震救灾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地震后卫生防疫评估报告

地震后卫生防疫评估报告地震后卫生防疫评估报告【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地震发生后,除了要关注房屋安全、人员伤亡等问题外,卫生防疫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针对地震后卫生防疫进行全面评估,探讨相关问题并提供应对措施,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如何在地震后保障卫生与防疫安全。
【正文】1. 地震对卫生防疫的影响地震引发的震动、倒塌和灾害性事件会对环境卫生与防疫造成重大影响。
地震破坏了许多基础设施,包括供水管道和处理设备,使得供水系统中可能出现断水、水质下降等问题,进而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地震会造成废墟与垃圾堆积,这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病原微生物滋生的适宜环境,还会增加污秽环境的不利影响。
地震还可能导致卫生设施的损坏和人员伤亡,限制了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对地震后卫生防疫的评估在地震后,评估卫生防疫状况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水与卫生设施:评估供水系统的状况、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卫生设施是否完好等。
(2)环境卫生:评估废墟与垃圾处理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和卫生隐患。
(3)疫情防控:评估疫情传播的风险,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人员流动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卫生人员与物资:评估卫生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同时评估卫生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卫生防疫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3. 针对地震后卫生防疫的对策地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需要全面、协调和有序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1)紧急供水和卫生设施修复:保障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及时修复受损的卫生设施,以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2)环境卫生清理:迅速清理废墟和垃圾,加强环境卫生监测,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3)疫情监测和控制:及早掌握疫情传播情况,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控,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4)卫生人员支援和物资配备:调动医护人员支援灾区,确保医疗救助能力,同时储备足够的卫生物资,如消毒剂、口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 】 R1 9 7 . 2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0 6 — 1 6 5 — 0 3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xp e r i e n c e o f h e a l t h a nd e pi d e mi c p r e v e nt i o n
[ Ab s t r a c t ] He a v y p r o p e r t y l o s s a n d c a s u a l t i e s c a u s e d b y 5 . 7 a n d 5 . 6 ma g n i t u d e e a r t h q u a k e s w h i c h h a d h a p p e n e d
n i l e a te f r a n o t h e r i n Yi l i a n g Co u n t y o f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o n S e p t e mb e r 7. 2 0 1 2 .He a l t h e p i d e mi c p r e v e n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o f d i s a s t e r r e g i o n wa s g r i m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r a i n s t o r m o n S e p t e mb e r l 1 . F a c i n g c o mp l i c a t e d a n d d i v e r s i f i e d s i t u a t i o n , a
县城 又下 了暴 雨 , 灾 区卫 生防疫形 势 严 峻。面对 复杂 多变 的情 况 , 国家 、 省、 市、 县疾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联合成 立卫
生防疫指挥部 , 组 织专家制定地 震灾 区疾病 防控工作方案 , 整 合相关资 源和力 量 , 开 展了较全 面的现场 卫生防疫工 作, 经 过 2个月 的努力 , 灾后 防疫 取得 阶段 性成果 , 实现 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的 目标 , 积 累了防疫工作经 验。
2 0 I 3良 “ 9・ 7 " 地 震 中卫 生 防疫工 作 的开展及体会
梁 秀敏
云南省彝 良县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云南彝 良 6 5 7 6 0 0
【 摘要 】 2 0 1 2年 9月 7日, 云南省彝 良县先 后发生 5 . 7级 和 5 . 6级地震 , 造 成重大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 亡 ; 9月 1 1 1 3,
h e a l t h e p i d e mi c p r e v e n t i o n h e a d q u a r t e r s w a s j o i n t l y s e t u p b y d 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o n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o f n a t i o n a l , p r o v i n c i a l ,
a b ou t’ Se pt e mb e r 7 ’ e a r t hq ua ke i n Yi l i a n g Co u nt y
NG X/ u mi n
Yi l i a n g C o u n t y C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 o n t m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Yi l i a n g 6 5 7 6 0 0 , Ch i n a
c i t y a n d c o u n t y . D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wo r k p l a n s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d i s a s t e r r e g i o n w e r e ma d e b y e x p e r t s . Re l a t e d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o we r we r e i n t e g r a t e d t o c a r r y o u t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p i d e mi c p r e v e n t i o n wo r k . Af t e r t w o mo n t h s o f h a r d wo r k , a c h i e v e me n t s o f p o s t - d i s a s t e r e p i d e mi c p r e v e n t i o n we r e o b t a i n e d . Go a l s a b o u t n o b i g p l a g u e t a r g e t a f t e r c a l a mi t y we r e r e a l i z e d . E p i d e mi c p r e v e n t i o n wo r k e x p e r i e n c e s we r e a c c u mu l a t e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