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公务员考试 西方经济学讲义大全
西方经济学专题知识讲义

消费者用货币购置商品,就是用货币旳效用去互换商品 旳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
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支出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化非 常小,能够略去不计。
10
7.基数效用论旳消费者均衡
假设前提
消费者偏好既定 消费者收入既定 商品价格既定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佳吃旳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究竟什么东西最佳 吃?
阐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旳心理感觉。 不同旳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旳不同评价。
3
对效用旳了解——《傻子地主》
无差别曲线是一条斜率不 变旳直线。 MRS12=常数,
牛奶 3
2
1 U1 U2 U3 0
123
咖啡
完全替代品旳无差别曲线
24
(2)完全互补。
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旳百分比配协议步被 使用。
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 两片眼镜片同步配合,才 干构成一副可供使用旳眼 镜。
无差别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 横轴)或为∞(垂直于横 轴)。
6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
费中得到旳总旳满足程度。
TU f (Q)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长一单位商品所 增长旳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引论一、教学目的本章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总体概括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企图解决什么问题,并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应持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西方经济学。
使学生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有梗概了解,而且能够确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西方经济学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的特性,分析方法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的分析理解四﹑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2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这一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方法及为什么研究西方经济学?如何研究西方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研究经济活动的什么内容?企图解决什么问题?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明确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持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应确立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总结起来至少包括三种领域的文献: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强调:完整的研究体系而非一个具体操作方法。
特点: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技术分析较上一类少,经济理论成分较上一类多些。
西方经济学总讲义

西方经济学总讲义一、导言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它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利用、需求、供给和市场价格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
本讲义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和基本理论,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实用技能。
二、课程内容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则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如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的需求、供给和决策行为,以及市场价格的决定,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本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1)需求与供给: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以及生产者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价格。
(2)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市场失衡时的调整过程。
(3)市场结构: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
(4)生产要素市场:探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市场供求关系。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本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1)国民收入:探讨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2)通货膨胀: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影响和治理方法。
(3)失业率:研究失业率的测量方法、原因和影响,以及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措施。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探讨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调控原理。
三、学习方法学习西方经济学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1、理论实际: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相结合,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2、注重数学工具:掌握数学工具如微积分、统计学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西方经济学总讲义

货币、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
货币
指用于流通和支付的交换媒介。
通货膨胀
指货币的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的现象。
价格水平
指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的加权 平均数。
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储蓄贬值和投资风 险增加等负面影响。
失业与就业
失业
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找不到 工作的人所占的百分比。
知识经济
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注重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经济转型
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知识经 济的转变,涉及产业结构、技术、制 度等方面的变革。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通常以GDP增长率的 变化来衡量。
经济波动
指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短期、不规则的变动,如需求和供给的突然变 化、政策调整等。
税率等。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 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
经济目标。
财政政策的运用需要综合考 虑经济形势、政策效果和副 作用等因素,以实现最优的
政策效果。
01
02
03
04
05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 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总需求,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
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
收入分配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以及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政策。
社会福利
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各种福利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障、教育福利等。
05
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模式与转型
传统农业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主要依靠 自然条件和人力投入。
工业经济
西方经济学辅导班讲义绝对经典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银行考试内容: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银行考试内容:西方经济学知识点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经济人: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3.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需求函数:Qd=f(P)=α-β·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5.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6.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7.供给函数:Qs=f(P)=-δ+γ·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8.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9.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0.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1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12.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1.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
2.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
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
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3.四部门的宏观经济是指包括了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
(二)国民收入概念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3.国内生产净值(NDP ):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第4版。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基本认识:经济主体:家庭、企业、政府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关于经济学的定义至今不存在众所共认的结论。
目前,对于西方经济学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这类主题着重使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和其它的方法来研究经营企事业的有效手段和总结企事业的营运经验。
第二:对某一经济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
特点:研究对象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史、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三种经济学的含义没有明确的界限。
且依顺序排列,其内容纯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而经济理论,即有关意识形态的成分越来多。
2. 经济学组成国际经济学-----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2)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政府行为)✶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
2、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3、寡头:寡头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类型,在寡头市场中,少数几个大的企业控制着全部或者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GDP: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二、选择题1、需求规律表明(C)A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价格的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升C计算机的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其需求的增加D乒乓球价格的下降,会引起乒乓球拍的需求增加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D)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物价水平上升时,进出口会减少D以上都是三、填空题第一章主要学习的是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的作用,价格调节自发的对需求量供给量起到调节作用,一是市场行为,一个是政府行为,作用与价格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政府的限价有两种分为:最高限价(公租房的限价)和最低限价。
消费者行为理论(1-10小点):1、效用的含义:效用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是人们的心理评价,每个人的心里评价不一样。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等效用线):效用是相等,但是商品组合不等。
也就是说,不同的商品组合,它等效用,这就是无差异曲线。
3、消费者的均衡分析:根据有限效益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综合运用对它进行分析,它是相切,相切的情况就满足切点的斜率相等,满足预算线的条件这就叫做限制条件。
银行招聘西方经济学理论教材

2016年河北银行招聘西方经济学理论2016年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中公金融人为广大考生整理发布全国各地银行校园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可及时关注2016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是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企业管理者要研究的首要问题。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引入“效用”概念。
效用utility :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它是一种主观评价,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一种自我比较,满足程度高,则效用大,反之效用就小。
虽然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使用价值,但大量人群的主观使用价值,其统计结果具有客观性。
研究效用最大化的方法有两种: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计量,可以相加,效用=1,2,2.9,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效用没有单位,无法度量,但可以排列,第一、第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otal utility人们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0 0 0 1 30 30 2 50 20 3 60 10 4 60 0 5 50 -103.MU=dTU/dQMU 曲线是TU 曲线的斜率曲线,MU 一般是递减的。
当MU =0时,TU 最大当MU >0时,TU 递增 当MU <0时,TU 递减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在下降。
原因解释: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如吃山珍海味与吃青菜豆腐物品用途上的原因,如英汉大词曲 三、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其效用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讲义

.
10
具体研究方法
❖ 首先,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经济模型。经济模型可 以是文字描述的,也可以是数学模型-----利用ov数量、数量 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并且这种研究方法在国际上非常流行, 以至于你没有数学模型,别人都不与你进行经济问题讨论。 关于研究经济问题是否需要利用深渊的数学理论问题,在经 济学界一直有争论。我觉得,能够用最简单的数学方式解释 的经济问题是没有必要用深渊的数学理论去。在我们这本书 中,我们只是用了最基本的数学分析方法,例图示法,微分 法等。
.
38
2)炫耀性消费理论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 由凡勃伦提出。
❖ 如果消费者完全用价格来衡 量他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程 度,那么,他们将在商品价 格低的时候买得少,而在价 格高的时候买得多,那么, 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是炫耀性 消费。
.
22
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ABCDEF各点 的组合是怎 样的?
不同之处?
15 A B
12
C
9
D
6
E
3 F
01234 5
.
23
3、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
❖ 资源的浪费可能会很严重。
❖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稀缺的资源
A 15 B
如何进行充 分利用?
生产可能线以
12
C
内的任何一点 表示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利用
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
1. 企业
产
品
和 服 务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素
企业
转移支付
税收 税收
.
1
企业
资投
产品和服务 产品价格
1.3 第三章【西方经济学之宏观】考点突破讲义

综合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考点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1.1.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我们凭着对银行校园招聘的深刻理解和勤奋,从银行校园招聘的热门考点出发,反其道而行之去整理的经典教材,将常考的知识制作成笔记,为广大考银行的同学们,尤其是非经济金融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快速应对考试的通道,本质上来说不是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
笔记就是笔记,会跳过各种以铺垫、流畅、背景介绍等为目的的文字,直达考点,所以行文上也会相对跳跃些。
当然对于常考的点也会不惜笔墨的去介绍,时间不够的同学请重点看蓝色的正文文字。
经济学相对第一部分货币与金融来说,难度较大,专用名词抽象难以理解。
另外近几年银行在经济学的考察重点上偏宏观经济,大家注意复习时间的分配。
银行考试直通车整理出品,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就业、工资、物价(劳动平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汇平衡)(3)国民收入的变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2、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经济模型方法考点2 国民收入核算3.2.1.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者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合算。
其中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它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GNP。
而美国这样的大国却刚好相反。
3.2.2.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支出法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增值法(生产法)从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角度,根据产品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上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计算GDP。
西方经济学讲义

效用函数
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
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
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最优消费组合
指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选择能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宏观经济学
CATALOGUE
02
失业
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象,即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供给
指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水平。
均衡价格
指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弹性
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
成本函数
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指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最大利润。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如价格策略、产量决策等。
国际贸易
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资金流动和货币交换。国际金融对一个国家的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
国际金融
是指一个国家用来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交换率的制度。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种类型。
汇率制度
宏观经济学流派
CATALOGUE
03
总结词
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货币供应和利率在调控经济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总结词: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配合使用,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总结词:新兴古典学派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新兴流派之一,主张从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讲义

指表示消费者在消费不同商品或服务时获得相同效用水平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
指表示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可以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的组合的线。
预算约束线
指在预算约束下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消费者最优选择
消费者行为
指随着生产者对某种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收益逐渐递减。
经济周期与稳定
货币政策
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货币政策可以分为宽松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影响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主张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政府的主要经济目标。
01
主张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税收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
认为经济增长不是经济政策的唯一目标,应该同时考虑经济效率和公平。
强调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源自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学派
01
公共选择学派主张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政治学研究,强调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相似性。
02
该学派认为政治家和官僚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导致政府干预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03
公共选择学派主张限制政府权力,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04
该学派认为政治决策应基于民主原则和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和投票机制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下)》讲义(2014)

MRS
1,2
x2 x1
uu0
u1
O
x1
MRS
MU 1 , 2 MU
1 2
第二十二页,共126页。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p1x1 p2x2 m p1x1 p2x2 m
x2 m/p2
p1x1+p2x2=m
O
第二十三页,共126页。
m/p1
x1
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x2
x2
I1 I I2
O
收入变动
❖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说明增加劳动力还能使利 润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说明增加劳动力 使利润减少。因此,合理的投入区域只能是第二阶 段。
❖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增;边际 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 递减。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第三十四页,共126页。
y 第I阶段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 性
=
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 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0
(例如,牛肉价格上升使对鸡肉的需求增加)
§ 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0
(例如,计算机价格上升使对软件的需求减少)
第四页,共126页。
“缺乏弹性的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10%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10% < 1
A.对正常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为负 B.对低档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为正
C.对奢侈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不存在
D.对吉芬物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大于零,收入效 应小于零,且后者大于前者
第二十八页,共126页。
历年考题
❖ 简述题
银行考试西方经济学精华版

第1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图形来判断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2.需求规律说明()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A.减少B.不变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6.以下几种情况中,()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7.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变I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8.供求规律说明()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E.以上都对9.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E.无法确定10、供给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供给量增加;C.消费者更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11.需求量和价格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12。
银行考试资料-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1-5CBCDA 6-10BDDCD 11-15 CBBCC 16-20 ABBCC21-25 ACBCD 26-30 ACADD多项1。
BE 2.CE 3.BC 4E 5E填空题一、1.需求量价格 2.减少增加 3.各种不同 4. 某一特定 5.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移动 6.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消费者人数收入分配和其他商品的价格7. 商品本身的价格和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8. 供给量价格9.增加减少10. 各种不同供给曲线的移动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支付价格,而在此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
3、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的所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
因为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而在此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此低于部分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
4、替代效应: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人们多消费这种商品,少消费其他相关商品,这就是替代效应。
5、收入效应:因为商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影响人们的商品消费,这就是收入效应。
6.收入消费曲线: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可能线与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接线,它是各种不同收入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佳购买组合的轨迹。
7.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
8.答: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9.答: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一系列可能的市场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论述题1先阐述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然后利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说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均衡的,最后分析需求或供求的变化怎样导致均衡价格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讲义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是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企业管理者要研究的首要问题。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引入“效用”概念。
效用utility :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它是一种主观评价,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一种自我比较,满足程度高,则效用大,反之效用就小。
虽然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使用价值,但大量人群的主观使用价值,其统计结果具有客观性。
研究效用最大化的方法有两种: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计量,可以相加,效用=1,2,2.9,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效用没有单位,无法度量,但可以排列,第一、第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1.总效用total utility 人们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MU=dTU/dQMU 曲线是TU 曲线的斜率曲线,MU 一般是递减的。
当MU =0时,TU 最大当MU >0时,TU 递增 当MU <0时,TU 递减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在下降。
解释: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如吃山珍海味与吃青菜豆腐物品用途上的原因,如英汉大词曲 三、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其效用最大化。
均衡指在商品价格与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不愿意再变动购买量。
1等边际原则/边际效用均等法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在既定的收入与商品价格下,消费者使得其花在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倾向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消费者按照这一法则进行消费,将使既定收入的效用最大化。
2.约束条件因为消费者收入既定,因而有如下的限制条件:3.消费者最优选择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就可以使得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数学证明过程略)。
下面以两种商品为例进TU MU0MU 1P 1=MU 2P 2MU n P n==…P 1Q 1+P 2Q 2+…+P n Q n =M且符合等边际原则,即12/2=6/1=6.这时消费者的总效用为:购买商品X的效用(16+14+12)+购买商品Y的效用(11+10+9+8+7+6)=9393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为12时的最大效用。
检验:若购买4个单位商品X和4个单位商品Y,这时消费者花费为12,总效用为16+14+12+10+11+10+9+8=90<93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1.含义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反映在图中,无差异曲线I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性质/特征(1)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无差异曲线两两不能相交假设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如图),则A点和B点的效用相同且A点和C点的效用相同因此,B点和C点的效用相同,但我们又知C点的效用小于B点的效用,两者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负。
当只消费X、Y两种商品时,要保持同样的满足程度,若减少商品Y的消费数量,必须增加商品X的消费数量。
(4)曲线凸向原点:源于边际替代率递减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1)定义:要保持效用不变,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称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记作MRS XY。
为什么用“-”号,主要是为了使MRS XY大于0.由于增加△X带来的效用增加与放弃△Y带来的效用减少是相等的,即△X*MU X=-△Y*MU Y也即-△Y/△X=MU X/MU Y则:MRS XY=MU X/MU Y(2)特例(b)(a)直线型无差异曲线X与Y是完全替代品,如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
(b)直角型无差异曲线X与Y是完全互补品,如眼镜与镜框。
MRSXY=-Y2-Y1X2-X1= -△Y△X=-dydxXYX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表述: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人们为了得到一单位某种商品而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量是递减的。
(2)原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也在下降。
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对X 商品的消费量在增加,则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个单位X 的满足程度在下降,人们就不愿意用较多的Y 来替代X ,即随着X 商品边际效用的减少,人们准备放弃越来越少的Y 商品来换取每一单位的商品X 。
因此,MRS 递减。
三、消费者选择研究的假设前提: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约束下,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而进行消费决策。
1.预算线与预算空间预算线Budget Line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的组合,它与坐标轴间的空间就是预算空间。
商品X 、Y 的价格,即P X 、P Y 一定,消费者收入一定,则P X *X+P Y *Y=M 即是预算线的方程式,斜率k=-P X /P Y 。
在预算空间内能实现消费。
若收入增加,预算线右移;商品价格下降(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右移。
2.消费者最优选择在消费者收入不变,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对位置有三种情况:(1)没有交点:此时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去达到较高的效用U 1。
(2)有两个交点:B 、C 两点,这时,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能力,但效用U3较小。
(3)有一个交点:A ,此时消费者达到最优点,即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效用达到最大。
(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即是边际效用均等法则。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的变动一、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1.消费者收入的变动 假定PX 、PY 一定,只有消费者收入M 发生了变化。
因为P X *X+P Y *Y=M ,则预算线斜率k=-P X /P Y 不变,但预算线位置发生平移,这就使得其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选择的最优点也发生变化。
变动的轨迹形成的曲线称收入消费曲线。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恩格尔定律:是一个经验统计规律,表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方面开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1.商品价格的变动假定消费者收入不变,P Y 与不变,只有P X 发生变化,由于预算线斜率k=-P X /P Y ,因此预算线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发生变动,变动的轨迹形成的曲线称价格消费曲线。
2.价格变动的效应一种物品价格地消费的影响可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举例:对于商品X 和商品Y ,当消费者知道商品X 的价格下降时会作出什么反应?①太好了!现在X 便宜了,我的收入购买力增加了,实际上我比以前更富有了,我可以买更多的商品X 和Y 0XXMRS XY =-dy dx =MU X MU Y =P x P y MU X P X =MU Y P YY。
——收入效应②现在X的价格下降了,我放弃每一单位的Y可以得到更多的X,相对来说Y显得贵了,我可以用商品X 的消费来代替Y。
——替代效应第四章生产理论第一节企业及其目标一、科斯的交易成本论1.交易成本:指仅与交换有关的成本,它是交换过程中所消耗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既不创造产品,也不提高产品的效用。
2.企业与市场是两种不同而又可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交易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实现,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调节,需要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家运用规制在内部协调,也需要管理成本,即企业交易成本。
3.交易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之所以会有不同的交易成本,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交易双方的利己性交易在企业内部完成或在市场上完成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
4.企业边界的确定5.当最后一笔交易在企业内完成的交易成本与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规模。
二、企业的分类企业可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三、企业的目标1.利润最大化这在许多方面相当成功地解释和预测了企业的行为。
2.非利润最大化如销售额最大化、增长率最大化、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创造顾客等目标。
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消费、交换、分配)中,生产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时,从实物形态研究是生产函数,从货币形态研究是成本函数。
第二节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1.定义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组合与其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假定:企业经营管理得好,一切投入要素的使用都是非常有效的,且技术水平给定。
投入要素的种类:劳动Labour――――――――工资土地Land-――――――――地租资本Capital――――――――利息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利润2.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一般表达式:Q=f(K,L,…)(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1)线性生产函数Q=a*K+b*L(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Q=A*Kα*LβC-D生产函数反映了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一生产函数的变量K、L的指数α、β正好分别是K、L的产量弹性,E=α+β,从α+β的值是大于1、小于1,还是等于1就可以知道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递减还是不变。
3.分类(1)按生产时期区分为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生产中的短期shot run:就单个企业而言,指短到至少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生产中的长期long run:就单个企业而言,指长到足以使所有投入要素成为变量的时期。
注意: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不同于日历上的短期与长期。
(2)按投入比例分为: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二、短期生产函数1.函数表达式短期生产函数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投入(劳动)与另一种固定投入(资本)相结合,只生产一种产品,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