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创作有26部诗集、12部剧本
和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
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等作品。
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黎, 遗体安葬在先贤祠。
1、基本情节:爱斯美拉达无辜受死;加西莫多 人性复苏;克罗德害人害己。 2、主要人物形象:
A、爱斯美拉达Esmeralda:真善美的化身,在襁褓
2、英国文学:“湖畔派”(The Lake Poets)诗人: 华滋华斯、 柯 勒律治、骚塞。他们住在英国西 北部的昆布兰湖区,逃避现实, 迷恋过去,以诗赞美湖光山色因 此得名。他们反对古典主义传统 法则,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
华滋华斯的代表作—— 《丁登寺》"Tintern Abbey"; 、 《不朽的征兆》、 《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被 视作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提 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 自然流露”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 舟子咏》
• “恶魔派”诗人:
雪莱Shelley(1792—— 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Prometheus Unbound 、 《西风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拜伦(1788—1824) Byron《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 记》.
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 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它通 过贵族青年唐璜的爱情和冒 险经历,描绘了西班牙贵族 的腐败,奥斯曼帝国后宫的 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英 国贵族的庸俗,对欧洲各国 的社会弊端予以辛辣的讽刺 和揭露。
维克多· Victor Hugo 1802年2 雨果
月26日生,父亲是共和派,母亲拥 护波旁王朝。他的政治倾向经常在 保王与共和之间摇摆,最终站到了 共和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 上来。他的思想核心是人道主义。 在文学上,他也经历了从伪古典主 义到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演 变。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 C 强烈的对比
•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 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 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 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 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 “奇迹王朝”的对比;
•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正面与 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美拉达和加西莫多是 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弗罗洛、 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 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 上,产生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 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 比,如加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 原则的运用, 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 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3、艺术特色:
.A 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 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 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 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 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 攻;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 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 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 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 的感染力。
中就被吉普赛人偷走,长大后与流民为伍,卖艺为生, 饱尝苦难与辛酸。她富有同情心,救诗人甘果瓦,给加 西莫多喂水,将卖艺的钱分给穷孩子;她感情真挚,将 少女纯洁的爱情献给法比,虽然后来得知此人是一个玩 弄感情、逢场作戏、见死不救的花花公子,但依然钟情 于他,显示了少女的纯情与专一;她厌恶表里不一的副 主教克罗德,宁死不屈。她在黑暗的中世纪引起强烈的 爱憎——下层人民喜爱她,奋不顾身抢救她;上流社会 不容她,栽赃、诬陷、扼杀她。
雪莱的抒情诗剧《解放了
的普罗米修斯》,描绘了 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 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 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 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 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 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法国文学:夏多布里
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
创者,代表作是中篇小说 《阿达拉》、《勒内》。 斯塔尔夫人、拉马丁、维 尼、大仲马(《三个火枪 手》、《基督山伯爵》)、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 悔》)、乔治· 桑(《木工小 史》)
•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背景
浪漫主义是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
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一种主要文学思潮。 它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的历史背 景下产生的。
•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的概念:
一是指创作方法, 二是指文学思潮。
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抒发强烈的主观感情。“凡是用幻想的形式
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 Cromwell序言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 的宣言。1830年围绕雨果的剧本 《欧那尼》的上演而引发的“欧 那尼之战”成为法国浪漫主义彻底 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1831年《巴 黎圣母院》 The Hunckback of Notre Dame的问世,进一步奠定了 雨果的浪漫主义领袖地位。
描绘情感的内容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的作品。” (
2、热烈追求生活理想。 “艺术不是对现实的
描绘,而是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乔治· 桑) 3、寄情山水,着意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
4、重视民间文学。
5、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鲜明的对比。
诗歌、小说的成就最高
• 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1、德国文学:浪漫主 义的发源地。史雷格尔 兄弟、诺瓦利斯(《夜 的颂歌》)、格林兄弟 (《儿童与家庭童话故 事集》)、海涅(《德 国——一个冬天的童 话》)。
B、加西莫多Quasimodo:
貌丑心美的敲钟人。在爱 斯美拉达以德报怨给他喂 水之前,他的心中只有恨 和对克罗德的愚忠。在少 女美与善的人格感化之下, 他的人性苏醒了。劫法场、 与乞丐战斗、杀克罗德、 与少女的尸体一起化为灰 烬。
C、克罗德· 弗罗洛Claude
Frollo:在宗教桎梏下性格畸形 发展的人物,禁欲主义的牺牲 品。外表道貌岸然、仪表堂堂, 内心阴暗、自私、虚伪、残忍。 他对爱斯美拉达的渴望不是出 于爱情,而是基于一种强烈的 占有欲,“你或者死去,或者 属于我!”得不到则毁灭之, 将美少女送上了绞架。
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
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 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 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 共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 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 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4、美国文学:霍桑
Nathanial Hawthorne 《红字》Adultery (The Scarlet Letter)、 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白鲸》)、 惠特曼 WaltWhitman——美 国最伟大的民族诗人 (《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
• 雨果及其《巴黎圣母院》 • 一、生平和创作
3、主题:它集中体现了雨果的
人道主义思想和美学原则。作品 以15世纪路易十一王朝为背景, 以宗教圣地巴黎圣母院为情节集 结点,通过以吉普赛女郎爱斯美 拉达为代表的下层平民受到教会 和封建专制制度迫害、摧残、直 至死亡的悲惨故事,揭露了教会 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同时也 体现了雨果用仁慈与爱Βιβλιοθήκη 创造人 间奇迹的人道主义理想。
• B 非凡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 爱斯美拉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 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 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 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 达方式;弗罗洛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 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 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 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