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西方的文官制度》 讲义

《西方的文官制度》 讲义

《西方的文官制度》讲义一、文官制度的起源西方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

在 18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为文官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工业革命的推进使得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

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力,需要能为他们利益服务的人才。

19 世纪初,英国的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

但“党派脱钩”的现象经常出现,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党派利益紧密相连,导致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开始建立文官制度。

二、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1、早期探索阶段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政府部门开始对文官进行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了一些初步的规范和制度。

2、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1855 年和 1870 年,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两个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这两个法令规定,文官要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参与党派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录用要通过公开竞争考试。

3、其他西方国家的效仿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为其他西方国家提供了借鉴。

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效仿,结合本国的国情,建立了各自的文官制度。

4、二战后的改革与完善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例如,扩大文官的职权范围,提高文官的待遇,加强文官的培训和考核等。

三、文官制度的特点1、政治中立文官要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参与党派之争,只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2、职务常任文官只要没有严重的过错,就可以长期任职,不受党派更替和政府换届的影响。

3、文官与“党派脱钩”文官的管理不受党派的干预,有独立的管理体制。

4、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录用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文官队伍。

四、文官制度的作用1、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文官制度使得政府能够选拔到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西方的文官制度》 讲义

《西方的文官制度》 讲义

《西方的文官制度》讲义一、西方文官制度的起源西方文官制度起源于英国。

在中世纪,英国实行的是“恩赐官职制”,国王、贵族和教会凭借手中的权力,将官职随意赏赐给亲信和随从。

这种制度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且官员的能力和素质无法得到保障。

到了 19 世纪,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英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事务日益繁杂,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等传统职能外,还需要承担起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新职能,迫切需要有学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才来建立新的职业官僚体系。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1855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试和录用。

1870 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规定文官的晋升依据功绩原则,确立了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2、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美国借鉴了英国的文官制度,并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188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即文官要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参与党派之争。

该法还规定了文官的考试录用和功绩制等重要原则,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3、西方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发展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下,西方其他国家也纷纷建立了文官制度。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借鉴英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发展文官制度,使其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1、政治中立文官要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得参与党派之争,不得因政治倾向而影响其履行职责。

这一原则旨在保证文官能够公正、客观地履行职责,为政府服务。

2、职务常任文官一旦被录用,只要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就可以一直任职到退休。

职务常任制有助于保证文官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一、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文官是西方国家权力系统的要素。

文官是指近代西方国家改革旧官吏制度以后的政府文职官员,它首先与武官和法官相区别,其次与政务官员相区别。

在近代时期,西方国家把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分成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务官:采用“选任制”,即由选举产生或从政治角度考虑任命;他们实行“任期制”,随政党和内阁进退;其职责是制定政策及承当行政,进行政治和国务活动。

事务官:即文官又称公务员。

他们采取“考任制”。

亦即必须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合格后择优录用;他们不受政党和内阁更迭的影响,实行“常任制”所以又称“常任文官”。

其职责是执行政策,从事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他们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

文官制度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一种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而且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14世纪末叶,由于城市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西欧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结构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1)西欧各国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2)王权的加强促使政府管辖范围的相应扩大,继而出现了对君主负责的文职官员,这是西方最早的文官阶层。

从中世纪晚期文官阶层的出现到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经过了三个时期:“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

19世纪前,前两个时期“恩赐官职制”和“个人徇私制”这二个时期的基本特点相同。

具体说,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和资产阶级掌权初期,政府文职官员的官职的获得,大多是由国家当权者,根据个人印象而恩赐或凭借私人关系的亲疏相授予的。

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这一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政党分肥制”应运而生,这种状况延续了约半个世纪。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确立起来的。

它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革新吏制的重大成果。

(1)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起政府职能扩张的产物。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时空坐标知识点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基础·精细梳理】1.传统选官制度(1)中古时期①前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②后期: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国王赐予亲信官职,为自己服务。

(2)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①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②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造成腐败泛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2.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3.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易错辨析(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了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2)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3)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情境释疑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

(摘自教材P35)这反映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录用上实行什么制度?提示实行“政党分肥制”。

【疑难·精准突破】视角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史料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

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政党政治的成熟;“政党分赃制”的弊端;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国家管理职能扩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栏目导航
27
【拓展提升】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评价
1.特征 (1)实行“功绩制”:①是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②是严格考核,择优晋升。 (2)设有专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为了保证文官考试和录用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也 为了避免人事机构受到行政长官和党派势力的干涉,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独立的、职能 化的文官专管机构。
栏目导航
15
C 史料 实证·重难探究
探究点一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
【史料实证】 史料一 19 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 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大服务, 选拔有效的班子充实政府职务,改革呼声越来越高。这一时期,英国出版了大量著作和 刊物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1870 年以前,这类文献至少有 120 种以上。
栏目导航
11
知识点三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①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 ②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③必须忠实执行政策。 ④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栏目导航
12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①文官若无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 ②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栏目导航
28
(3)进行职位分类,实行文官职位制。 (4)规定“政治中立”,实行文官职务常任制。西方国家规定文官必须在政治上严守中 立,确保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和政府工作的连续性,从而更有效地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 益。 (5)实行法制,依法管理。文官对国家、对政府、对民众、对上下级的关系等,都是 由法律确定的。
栏目导航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

三、文官的权利与义务
• 忠于职守和有所节制的义务。
• 意大利、德国宪法都规定公务人员忠诚为 国家、为民族或忠于王室,但不能忠于某 个政党。美国和德国要求忠于现行政治制 度。
四、文官与政治的关系
• 行政管理机构应为选举产生的政权机构 服务,但又应遵守不偏不倚对待每个公民的 原则,因此试图把行政管理机构同政权机构 分立开来。 • 英国高级文官晋升靠文官事务部考察和任 命,依靠同执政党部长的工作关系获得较快 提升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文官数量少,文职 部门与国有化部门联系少,勉强维持中立。
三、文官的权利与义务
公务员享有参加工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 利 • 法国三分之一,德国百分之四十五,美国 百分之五十。特殊部门公职人员不能加入工 会,或不许采取集体罢工形式,如警察、军 队、情报机关。
三、文官的权利与义务
三、文官的权利与义务
• 公职人员的政治权利在德国、法国和意大 利是有保障的,如支持某种意识形态加入 某个政党。 • 美英受到限制,大约20万名的英国中央政 府雇员被禁止参加全国性的政治活动或派 别活动。美国禁止联邦政府公职人员参加 竞选活动或担任政党职务。
二、文官的招聘、培养与晋升
• 1974水门事件后,他加入 高盛芝加哥分部,在芝加 哥分部担任银行业务助理, 1982 年升为合伙人, 1988年他获委任成为高盛 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 1993年升任为公司在美国 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 合伙人,1996年被任命为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1999 年5月,他正式出任高盛 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一、文官制度发展的历史
• 财政混乱是文官管理的焦点,下院设立 专门委员会调查政府收支和文官收支状况, 1782年通过11个决议,颁布第一批行政管理 制度的改革法案,以廉洁和效率为基本目标 的文官制度改革拉开帷幕。 1785年设立审计署加强对各部门财政账 目的审核和对财政人员的监督。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在这个时期,政府的管理和行政职能由贵族和精英阶层担任,他们通常基于出身和社会地位来选择官员。

然而,随着城邦制度的崩溃和统一国家的兴起,需要更加有效和稳定的行政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出现加重了领主与臣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专职官员的选拔制度,以确保官员能够公正执行职责,并且不受宗族和个人利益的干扰。

这些官员被称为文官,因为他们在行政事务中起到了重要角色,并且受到律法的保护。

其中一个早期的例子是拜占庭帝国的官僚制度。

拜占庭帝国的官员通过考试和培训选拔,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来履行职责。

这种制度承认了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

在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公务员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英国国王开始任命一些人负责管理地方事务,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些官员通常是曾经从事商业、法律或军事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被认为有能力有效地管理政府事务,并独立于贵族和高级教会官员的影响之外。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到来,政府的规模和职能不断扩大。

国家需要更多的官员来处理日益复杂的事务,因此官僚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这些官员通过选拔考试和培训加强专业水平,同时遵守一定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文官制度的发展也与法治原则的倡导和实施密切相关。

在西方国家,法治原则被视为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和公正的基础。

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依法行政的机制,保证了官员的职责履行和权力行使受到监督和制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官制度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人担心官僚主义可能导致官员行动迟缓和腐败,同时削弱了政府的决策效率。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文官制度的,以提高行政效能和透明度。

总结起来,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历史、政治和制度因素的综合结果。

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摘要:1883年之前,美国没有正规的人事制度,经过恩赐制、建国初期的委任制、政党分肥制的发展,美国的文官制度最终由1883年《彭德尔顿法》奠定了基础,再经过此后几百年的发展,美国的文官制度逐渐成熟,形成了自身的较完整的机制。

关键词:美国文官制度发展过程文官原意是“公仆”,美国称之为政府雇员,指的是除选举产生的官员、一般工人及军官以外的所有政府文职人员。

而文官制度指的是西方各国为了做到选贤任能,逐步制定并完善的一整套对各级文官的任用、考核、培训等相关制度体系。

一、文官制度建立之前的美国官僚体制1883年之前的美国没有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从这一时期到《彭德尔顿法》的制定,美国的官僚体制主要经历了从恩赐制到委任制再到政党分肥制的转变。

1.殖民地时代的恩赐制(1603—1776年)这一时期美国殖民地由总督统治,总督实际是殖民地的专制君主,有权否决殖民地会议的决议、任命殖民地的法官、收税员、检察官以及管理民团的官员。

实际上,这是英国封建制末期的封建君主恩赐制在殖民地的翻版。

独立战争期间,官职恩赐制受到了冲击,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总督的专制,反对英王的暴政。

到1776—1777年间,出现了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主张实行官员民主选举制、短期任期制和官员轮换制。

此外,这时期还有一个带有保守倾向的殖民地上层集团,主张由上等人、有价值的人、有经验的人治理国家。

这两种政治倾向上的对立,建国后表现为杰逊派与汉密尔顿派的斗争。

2.建国初期的委任制(1789—1828年)委任制是华盛顿总统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事制度,从华盛顿执政到第六任总统亚当斯卸任为止。

由总统直接委任联邦政府的重要官员,一般所任用的官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乏名门望族。

他们属于天然的贵族,即由于他们的出身、财富和能力而被认为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公民,故这个时期的政府有“绅士政府”之称。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一)西欧选官制度的变化1.中古时期:“恩赐官爵制”。

(1)中古前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庄园法庭)。

(2)中古后期①背景: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13-15世纪),需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身边的人来处理这些事务。

②任用方式: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2.17—18世纪(1)背景: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2)任用方式及问题(二)西欧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1.历史因素:传统官制的弊端。

2.经济因素(根源):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

3.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4.思想教育: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5.外来文化:科举制的影响。

6、直接原因: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英国政府机构和官员的问题。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文官的概念: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2.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最早3.文官制度的扩展(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工作隐名、职务常任、论绩升黜。

2.影响: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

(1)积极影响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③保证了文官质量,提高了行政效率。

(2)消极影响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的缘起、发(1)

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的缘起、发(1)

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的缘起、发展及影响一、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的缘起(一)科举制的缘起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在很早就将选举和教育结合在了一起。

科举制度的雏形始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创造了一套以教育为基础的治理模式。

他建立了老师进行授课,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习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导,来培养士大夫。

汉武帝还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选拔制度,被称为“察举制”,选出优秀的人才进入朝堂。

这些制度的产生让百姓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这是维持社会的发展的基础。

从“察举”到“科举”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溯源于汉武帝时的“察举”。

所谓“察举”,即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称为举孝廉。

大约每20万人中举孝廉一人,被举之人试用一年,胜任者转为正式官员,不胜任者退回,推举之人要连带受罚。

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官员一直是一个相当小的集团,在这样一个小集团内,推荐者常常能看到被推荐者的全部,包括文章、学问、德行、才干等,而且举荐不实还可能遭到惩戒,而举出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大才高才,于己则有真正长远的好处,不仅可以获得识才的美誉,更可有得力的门生故吏。

这一切使得察举制度在两汉有效地实行了几百年。

魏晋南北朝时,曹丕称帝后,制定“九品中正法”,即“九品官人法”,即由中央设中正官于郡、州,由中正官区别人物,定其高下。

中正官通过品评,将地方所荐之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上上者称为圣上,上中者称为仁人,上下者称为智人。

若品评为下下,则称为愚人。

“九品中正法”取消了考试,取舍与否,取决于中正官的品评。

显然,品评需要制定通行于全国的标准。

当时制定的品评标准有72条之多,中正官根本记不住。

于是,72条标准形同一纸空文,剩下只有一条品评标准,即家世出身,结果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中正官高下任意、荣辱在手,“九品中正法”重家世、轻才德的弊端日益明显,受到世人抨击,渐渐废除。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6、西方的文官制度

6、西方的文官制度

时间 制度 具体办法 弊端
14-17世 恩赐官

爵制
国王挑选亲信赐 官员只为国王和权
予官职
贵服务
17-18世 个人赡

徇制
将官职作为礼物或 商品,私相授受
政治乱象频发
19世纪
政党分 肥制
执政党把官职分给 党内同僚,平民也 可以进入政府
旧制度的弊端:专制、腐败、混乱、低效
腐败泛滥,影响政 府的连续性和稳定 性,降低行政效率
3. 思想文教: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教育程度的提高 原因:
4. 历史: 书面考试在英国较早出现
5. 催化剂: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政府诸多问题,国人不满
认识:
1、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 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 特点
材料一: 各种录用考试都要以公告通知公开进行,公告必须写明招考
的职务、责任、待遇、资格、 考试科目及时间地点,成绩张榜公布,
并通知本人;所有公民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政治面貌、
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而受歧视,主要以“品行”和“考试成绩”作
为衡量标准;
—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
《格列佛游记》(1726)是英国 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
小说《小人国》篇章中,国王 用“绳上跳舞”的方法选拔官员: 谁跳绳跳得越好、跳得越高,谁就 越能得到国王的宠爱、越能当上大 官。
作者以此抨击了18世纪前期英 国国王高官的昏庸无能,揭露官场 政治的黑暗腐败。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的推动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上课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上课
③ 考试合格者,一经培训后按成绩 高低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工作。
(3)1855年:文官委员会;书面考试制度
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 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 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 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 候选人进行考试
(4)1870年:最终确立
◎格拉斯顿
文官制度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18世纪初:初现 限制王权任免官吏 (2)19世纪初:两官分途 (3)1855年:文官委员会;书面考试制度 (4)1870年:最终确立
—孙中山《五权宪法》
西方文官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
科举制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
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
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
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1)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2)国家重视,有严格 法律保障;(3)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nistration: 1776-1950 [M]. 材料:
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 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2.影响:阅读P37“探究与拓展”进行分析 (1)积极影响
材①料规一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 度了的政国治英家国和妒文管忌官理的制—的度—分的它离这能种。让纯政粹府的在职交业替性过还程是中非产常生有的理脱由节值减得到其最他小不并同保制 持②最有高利的于效政率府。 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
1.特点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材料: “无过《失彭不德受尔免顿职处法分》”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 团—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是由 总统或是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 职。 激-P励en机d制leton Act of 1883[R].Basic Documents of American Public Admi

西方文官制度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官制度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官制度的名词解释西方文官制度是指一种由专业官员组成的行政管理系统,其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旨在确保政府机构的公正和高效运作。

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中被广泛采用,并且对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制度起源与历史演变西方文官制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官僚制度。

在古希腊,官员需要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获得职位,并且被要求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

罗马帝国时期,官僚机构进一步发展,成为负责管理、行政和司法事务的中央机构。

随着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崩溃和近代国家的形成,欧洲国家逐渐建立了现代的文官制度。

这些制度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许多国家开始推行公共行政的改革,以确保政府机构的透明度、效率和民主性。

二、基本原则与功能西方文官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法治、公正和专业化。

法治原则意味着政府机构和官员必须遵守法律和规定,不能滥用权力或违背职责。

公正原则强调政府机构的决策应该公正、客观,不受个人偏见或特殊利益的影响。

专业化原则要求官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功能包括政策制定和执行、公共服务提供、办公室事务管理和监督。

政策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机构的核心职责,文官通过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参与制定政策,并负责执行和监督政策的实施。

公共服务提供是政府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福利和服务的职责,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

办公室事务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机构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方面的工作。

监督职能是确保政府机构的行为和决策符合法律和规定,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

三、优缺点与现代变革西方文官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政府机构的公正和高效运作。

通过法治和专业化原则,政府机构可以避免腐败和滥用权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文官制度可以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政府管理,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规划。

然而,西方文官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官僚机构的庞大和缺乏灵活性,导致决策过程冗长和效率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