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结合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蚁群算法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蚁群算法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模拟蚂蚁行为的优化算法。
它主要适用于NP难问题(NP-hard problem),如图论、组合优化和生产调度问题等。
在这些问题中,找到近似最优解是非常困难的,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蚂蚁寻找食物的过程,利用蚂蚁的群智能来搜索最优解。
蚁群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模拟蚂蚁找食物的过程,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在路径上释放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可以吸引其它蚂蚁跟随自己的路径。
信息素的浓度会随着路径的通行次数增加而增加,从而影响蚂蚁选择路径的概率。
在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中,蚂蚁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路径选择规则和信息素更新规则。
在路径选择规则方面,蚂蚁主要通过信息素浓度和距离来选择路径。
信息素浓度越高的路径,蚂蚁越有可能选择这条路径。
但是为了防止蚂蚁陷入局部最优解,蚂蚁也会有一定概率选择比较远的路径。
在信息素更新规则方面,主要是根据蚂蚁走过的路径长度和路径的信息素浓度来更新信息素。
如果一条路径被蚂蚁选中并走过,就会在路径上留下一定浓度的信息素。
而浓度高的路径会被更多的蚂蚁选择,从而增加信息素的浓度。
但是信息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挥发,如果路径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选择,其上的信息素浓度就会逐渐减弱。
在实际应用中,蚁群算法主要用于优化问题,如图论、组合优化和生产调度问题等。
例如,在图论中,蚁群算法可以用来寻找最短路径问题。
在组合优化中,蚁群算法可以用来求解旅行商问题和装载问题等。
在生产调度问题中,蚁群算法可以用来优化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
总之,蚁群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优化算法,它可以利用群智能来搜索最优解,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未来,蚁群算法还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如金融、医疗和物流等,为各行各业的优化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智能优化技术
神经网络优化的基本原理
01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工作方式的计算模型,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
02
神经网络优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神经元的连接权值和偏置项,使神经网络的输出尽可能接近目标输出。
确定神经网络的结构
计算损失
反向传播
迭代更新
前向传播
初始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置项
神经网络优化的实现过程
重复执行前向传播、计算损失和反向传播步骤,直到损失函数值收敛或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
神经网络优化的应用实例
利用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分类或目标检测。
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控制领域
利用神经网络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和转写。
利用神经网络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和生成。
利用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建模、预测和控制。
03
对于需要解决非线性优化、多峰值函数优化问题的问题,可选择神经网络优化算法、梯度下降算法等。
未来智能优化技术的展望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组合优化
03
在组合优化问题中,蚁群算法可以解决如旅行商问题、作业排程问题等经典NP难问题。通过模拟蚂蚁搜索最优解的过程,蚁群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近似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
04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鸟群、鱼群等群体的社会行为,利用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来实现全局最优解的搜索。
模拟退火算法
06
基于固体退火过程的类比
引入随机性
充分混合与冷却
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
模拟退火算法的实现过程
设定初始温度、初始解、降温计划等参数。
初始化
在给定温度下,通过一定的搜索策略,寻找当前最优解,并记录最优解。
人工智能的智能优化技术
人工智能的智能优化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进行任务执行和决策的技术。
随着AI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优化技术,提高AI的智能水平。
智能优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学建模和算法技术,对问题进行求解和优化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智能优化技术的概念及分类智能优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搜索和迭代求解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优化。
它结合了人工智能和优化技术,可以在大规模、复杂的问题中寻找最优解或次优解。
智能优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进化算法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优化方法。
它通过生成个体、选择适应度高的个体、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进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ES)等。
2.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是模拟鸟群或鱼群的行为的一种优化方法。
它通过模拟个体的移动和探索行为,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3.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蚁群算法是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的一种优化方法。
它通过模拟蚂蚁在路径选择过程中的信息素沉积和挥发行为,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蚁群算法在组合优化和路径规划等领域应用广泛。
4.人工免疫算法(Artificial Immune System,AIS):人工免疫算法是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一种优化方法。
它通过模拟免疫系统的自适应学习和记忆机制,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人工免疫算法在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5.蜂群优化算法(Bee Algorithm,BA):蜂群优化算法是模拟蜜蜂觅食行为的一种优化方法。
粒子群算法以及应用原理
粒子群算法介绍优化问题是工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多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优化问题. 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优化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优化算法,比较著名的有爬山法、遗传算法等.优化问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要求寻找全局最小点,二是要求有较高的收敛速度. 爬山法精度较高,但是易于陷入局部极小. 遗传算法属于进化算法(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的一种,它通过模仿自然界的选择与遗传的机理来寻找最优解. 遗传算法有三个基本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 但是遗传算法的编程实现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编码,找到最优解之后还需要对问题进行解码,另外三个算子的实现也有许多参数,如交叉率和变异率,并且这些参数的选择严重影响解的品质,而目前这些参数的选择大部分是依靠经验.1995 年Eberhart 博士和kennedy 博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粒子群优化(Partical Swarm Optimization -PSO) 算法 . 这种算法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了其优越性.粒子群优化(Partical Swarm Optimization - PSO) 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进化算法( Evolu2tionary Algorithm - EA) .PSO 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和遗传算法相似,它也是从随机解出发,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它也是通过适应度来评价解的品质. 但是它比遗传算法规则更为简单,它没有遗传算法的“交叉”(Crossover) 和“变异”(Mutation) 操作. 它通过追随当前搜索到的最优值来寻找全局最优 .粒子群算法1. 引言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有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发明。
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PSO同遗传算法类似,是一种基于叠代的优化工具。
动力学研究中的优化算法与求解方法
动力学研究中的优化算法与求解方法摘要:动力学研究是一门涉及运动和力学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为了解决动力学问题中的优化和求解难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优化算法与求解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动力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优化算法和求解方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染色体算法。
对每种算法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并比较它们在处理不同动力学问题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一节: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适用于求解多维和复杂的优化问题。
遗传算法基于进化理论,通过模拟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在动力学研究中,遗传算法常用于优化控制问题、路径规划和参数拟合等任务中。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大规模和高维度的问题空间中搜索全局最优解,但也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第二节: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鸟群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模拟了群体协作的过程。
在粒子群算法中,每个粒子都代表一个候选解,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群体的经验进行位置更新,以追寻最优解。
在动力学研究中,粒子群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参数优化和约束优化等问题中。
它具有简单易实现、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第三节: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蚁群寻找食物的行为而发展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信息素的传递和蚁群的协作,来寻找最优解。
在动力学研究中,蚁群算法常被用于路径规划、空间分配和任务调度等问题。
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并且适合于求解复杂问题。
然而,蚁群算法在处理高维度问题时会面临搜索空间过大的困难。
第四节: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模拟固体退火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温度变化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在动力学研究中,模拟退火算法经常被用于参数优化、模型拟合和能量优化等领域。
它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和易于并行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相较于其他算法而言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
第五节:染色体算法染色体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思想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基因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来寻找最优解。
《蚁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范文
《蚁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篇一蚁群算法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算法的不断研究,许多高效的优化算法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蚁群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在路径寻优问题中展现出强大的能力。
本文将首先对蚁群算法进行详细的研究,然后探讨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
二、蚁群算法的研究1. 蚁群算法的起源与原理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释放信息素并跟随信息素移动的行为,来寻找最优路径。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正反馈机制和群体智能,通过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来找到最优解。
2. 蚁群算法的特点蚁群算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问题的模型要求不高;二是易于与其他优化算法结合,提高求解效率;三是具有分布式计算的特点,可以处理大规模的优化问题。
三、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1. 路径寻优问题的描述路径寻优问题是一种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如物流配送、旅行商问题等。
在这些问题中,需要找到一条或多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使得总距离最短或总成本最低。
2. 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原理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原理是通过模拟蚂蚁的觅食行为,将问题转化为在图论中的路径搜索问题。
蚂蚁在搜索过程中会释放信息素,信息素会随着时间逐渐挥发或扩散。
蚂蚁根据信息素的浓度选择路径,同时也会释放新的信息素。
通过这种正反馈机制,蚁群算法能够在搜索过程中找到最优路径。
3. 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优势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处理大规模的路径寻优问题;二是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三是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对问题的模型要求不高。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在处理不同规模的路径寻优问题时,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通过对算法参数的调整,可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
《蚁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范文
《蚁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篇一蚁群算法研究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一、引言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是一种模拟自然界蚂蚁觅食行为的仿生优化算法,它借鉴了蚁群在寻找食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寻优特性。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蚁群算法因其优秀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蚁群算法的原理及其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
二、蚁群算法的研究(一)蚁群算法的原理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模拟自然界中蚂蚁觅食的行为过程。
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通过信息素的浓度来指导其他蚂蚁的行动。
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这一过程,使整个群体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寻找最优解。
(二)蚁群算法的特点1. 分布式计算:蚁群算法通过多只蚂蚁的协同合作来寻找最优解,具有较好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2. 正反馈机制:信息素的积累和扩散使得算法具有较强的正反馈机制,有利于快速找到最优解。
3. 鲁棒性强:蚁群算法对初始解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三、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路径寻优问题是一种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车辆路径规划、网络路由等领域。
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车辆的行驶路径,使总距离最短、时间最少,是物流企业关注的重点。
蚁群算法可以通过模拟蚂蚁觅食的过程,为物流配送提供最优路径。
(二)车辆路径规划车辆路径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合理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以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时间、距离等),使总成本最低。
蚁群算法可以通过多只蚂蚁的协同合作,为车辆路径规划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网络路由优化在网络通信领域,如何选择最佳的路由路径,以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是网络路由优化的关键。
蚁群算法可以通过模拟信息素的传播过程,为网络路由选择提供最优的路径。
蚁群算法及其在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P 3 T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7 1(060 - 5 3 0 10 - 1920 )4 0 5 - 4
Th tCo o y Al o i m n t p ia i n i h mb n t ra e An l n g rt h a d IsAp l t n t e Co c o iao il
一
内在 的复杂性有其重要 的理论 价值 , 也在 于它们
在现实生活 中的很多方面有着广泛 的应用 。 在计
种 基于种群 的模拟进化算法 , 于随机搜 索算 属
算技术高度发展 的今天 , 即使用 当今最快速度 的
计算机 , 我们 甚至无法求得其具有最小规模 问题
收 稿 日期 : 0 5 0 — 5 2 0 — 3 2
Ab t a tAn oo y ag r h i o e i l td e ou i n r lo t m. tr i t d cn h se c , e mo e n s r c : tc l n lo t m s a n v ls i mu ae v l t a y ag r h Af n r u i g t e e s n et d la d o i e o h te i l me t n o e a tc ln l o t m, h h u h fi p l a in n t ec mb n tra p i z t n s c st e h mp e n i f n oo y ag r h t e t o g t s a p i t s i h o i ao l tmiai u h a o h t i o t c o i o o h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4期
20 0 6年 7月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着迭 代 次数 的增 加 , 其搜 索 性能 会 急剧下 降l。众 多 学 6 ] 者对 P O算 法 进 行 了改进 ,提 出 了各 种 各样 的 改进 方 S 案 。 中一 种 改进方法 是在 标准 的 P O算法基 础上 加入 其 S 惯性 权重 , 以此 来改进 P O算法 。 S 为 了平 衡算 法 的全局搜 索 能力和 局部 搜索 能 力 , 单
的 方 法 的 效率 和 有 效 性 。结 果 表 明 该方 法 提 高 了优 化 性 能 , 育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 具
关键 词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结构优化: 收敛速度; 收敛精度
1引 言
结 构优 化 设计 是 指在 满 足 规 范要 求 和 某些 特 定 条
件下 使结 构 的某种 性 能指 标 最佳 。2 0世 纪 5 0年 代 , 人
45 4 48 2
5
46 4 49 8
u ( )、 【 ( ] [ ( 2]=.6 △V=/ Av 一 AV) 66% )+
5扩展 不确定度
根据 J F 1 5 — 9 9 《 量不 确 定度 评 定与 表 示》 J 0 9 19 测 规定, 为简 便起 见 , 多数 情况 取 k 2 大 =。
有 更好 的优 化性 能 , 已成功 地应 用 到工程 结 构 的优化 并
当 中。
统和 生 物 系统 等 机 制 的启 发 , 开始 了对群 体 智 能 算法
表I
1
x1 Xi 2
1
42 9 46 7
2
49 6 46 2
3
52 2 53 6
4
扩 展 不确 定度 为 :
U k× p 。△ V = 3 3 = ( ) 1.%
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与蚁群算法的随机搜索算法
摘要 : 针对 P O 算法与蚁群算法 的优缺点 , 出一种融合 P O 算法与蚁 群算法的混合 随机搜索算 法。该算 法 S 提 S 充分利用 P O算法 的快速 、 S 全局 收敛性和蚁群 算法的信 息素正反馈机 制 , 到优 势互补 , 达 将这 种优化 方法拓
的优点 :1 具有 大范 围全局 搜 索能 力 ;2 搜 索从群 () ()
f c insi a l a h w o d p ror n e un to n a s mp e. nd s o a g o e f ma c .
Ke r s s a c i g a g r h , O ag rt m , t o o y l o i m , o t u u f n t n y wo d : e r h n l o i m PS t lo i h An C l n ag rt h c n i o s u ci n o
e ly d t e eo y r t c a t e r h n lo i m . e f s o v r e c f P O n mp o e o d v lp a h b i so h si s a c ig ag rt d c h Th a t c n e g n e o S a d t e p st e f e b c e h n s o n o o y ag rt m r s d Th r p s d ag r h i h o i v e d a k m c a i i m f a t c l n l o i h ae u e . e p o o e l o i m s t e tn e o s l t n o o t u u u c in, n S u e O d a t i g e p a n u i e k x e d d t o u i fc n i o sf n t o n o a d i sd t e l wi sn l e k a d m h a s h p
遗传算法 蚁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探究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一、引言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是现代优化问题中常用的算法。
它们起源于生物学和物理学领域,被引入到计算机科学中,并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种算法的原理、应用和优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
二、遗传算法1. 概念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过程的优化方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不断改进解决方案以找到最优解。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遗传操作(选择、交叉和变异)来优化个体的适应度,从而达到最优解。
2. 应用遗传算法在工程优化、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利用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的设计参数,以满足多种约束条件。
3. 优势遗传算法能够处理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且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三、蚁群算法1. 概念蚁群算法模拟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释放信息素的行为,通过信息素的沉积和蒸发来实现最优路径的搜索。
蚁群算法具有自组织、适应性和正反馈的特点。
2. 应用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网络优化、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可以利用蚁群算法来实现路由优化。
3. 优势蚁群算法适用于大规模问题的优化,具有分布式计算和鲁棒性,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四、粒子群算法1. 概念粒子群算法模拟鸟群中鸟类迁徙时的行为,通过个体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来搜索最优解。
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解决方案,并根据个体最优和群体最优不断更新位置。
2. 应用粒子群算法在神经网络训练、函数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神经网络的权重优化中,可以利用粒子群算法来加速训练过程。
3. 优势粒子群算法对于高维和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且易于实现和调整参数,适用于大规模和复杂问题的优化。
五、模拟退火算法1. 概念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金属退火时的过程,通过接受劣解的概率来跳出局部最优解,逐步降低温度以逼近最优解。
群体智能与优化算法
群体智能与优化算法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群体行为的计算方法,借鉴了群体动物或昆虫在协作中展现出来的智能。
在群体智能中,个体之间相互通信、相互协作,通过简单的规则和局部信息交流来实现整体上的智能行为。
而优化算法则是一类用于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能够在大量搜索空间中找到最优解。
在现代计算领域,群体智能和优化算法常常结合使用,通过模拟自然界群体行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接下来将分析几种典型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
1.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蚁群算法源于对蚂蚁寻找食物路径行为的模拟。
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蚁群在环境中的寻找和选择过程,来寻找最优解。
算法中蚂蚁在搜索过程中会释放信息素,其他蚂蚁则根据信息素浓度选择路径,最终形成一条最佳路径。
2.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粒子群算法源于对鸟群觅食过程的模拟。
在算法中,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的解,粒子根据自身经验和周围最优解的经验进行位置调整,最终寻找最优解。
3.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遗传算法源于对生物进化过程的模拟。
通过模拟自然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来搜索最优解。
遗传算法在优化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在复杂的搜索空间中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4. 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蜂群算法源于对蜜蜂群食物搜寻行为的模拟。
在算法中,蜜蜂根据花粉的量和距离选择食物来源,通过不断地试探和挑选来找到最佳解。
总体来说,群体智能与优化算法的结合,提供了一种高效且鲁棒性强的求解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大规模、高维度的优化问题中。
通过模拟生物群体的智能行为,这类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全局最优解或者较好的近似解,应用领域覆盖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优化等多个领域。
群体智能与优化算法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计算领域的发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具有粒子群特征的优化并行蚁群算法
图 1 局域网并行处理模型示意图
所有子蚁群都出现停滞的概率是很小的,这就能改进已
有算法在该方面的缺陷,从而使这种并行蚁群算法用于大规
模优化问题成为可能。
同时,本文把并行蚁群算法的工作模式和物流联盟车辆
调度机制相对应,将接收和分派任务的联盟车辆调度中心服
务器设为雇主机器人,将执行具体调度任务的各联盟成员车
等待接收各个工人机器人的反馈结果。
Step4 将更新后的信息素 Step3 和 Step4,直到所有工人机器人反
馈完毕。 Step6 将各个工人机器人得到的Lmin与已得到的最优长
度Lbest比较,若Lmin<Lbest,则用Lmin替换Lbest,同时替换最优 路径表。
(1)
τij(t+n)=(1-ρ)τij(t)+
m
∑
∆τ
k ij
(2)
k =1
∆τ
k ij
=Q1/Lk,
当且仅当本次循环中蚂蚁
k
经过
ij,否则
∆τ
k ij
=0
(3)
∆τ
k ij
=Q2/Lk,
当且仅当本次循环中路径ij属于局部最优路径Lmin,否则
∆τ
k ij
=0
(4)
3.2 并行蚁群算法设计 应用并行蚁群算法求解物流联盟车辆调度路径优化的算
1 概述
蚁群算法是种模拟进化优化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 Colorni A等人于 1991 年提出的[1],当时称之为蚂蚁系统(Ant System, AS) 。 他 们 用 该 方 法 求 解 旅 行 商 问 题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作业调度问题以及二次分配问题, 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受其影响,蚁群系统模型逐渐引 起了其他学者的注意,他们也用该方法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在AS算法基础上,Colorni A等人又提出了改进的ACS(Ant Colony System)模型,并在 1999 年将AS, ACS纳入蚁群优化 的框架,称为ACO(Ant Colony Optimization)。
动态网络中的推荐信任优化模型
系统 的运行效 率。本文借 鉴动态信任模 型的信任 网络搜索传递 的思
想. 借鉴基 于路径 函数的反馈信任聚合模 型旧给出一种推荐信任 网络 的优化模型。进而 比较合理 、 客观地表示 待评 估实体整体 的综合信 任 度计算。 21推荐信任网络关系 . 在计算信任链( 路径) 上实体 s 对实体 T的推荐信任 度时 . 推荐 实 体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推荐信任的搜索过程是一个正 向搜索 、 向 反 传播的过程 , 经过的推荐节点越多 , 信任越失 真。 根据距 离综合 评价 方 法。 推荐实体距离 实体 s 越远 , 推荐能力越强 , 每个 推荐实体 i 在推荐
高的 实体作为基准 , 从该信任 实体 开始 出发进行 访问请求 , 依据反馈信 息时刻调整 实体的信任值 。即通 过信任 网络 中实体信任值 的选择 性优 化 , 基本 动 态信 任 模 型 进 行 改进 , 而 给 出一 种 更 优 化 的动 态 网 络推 荐 信 任 模 型 , 供 安 全 高 效 的 查 找 信 任 路 径 , 高 整体 资 源 共 享 与协 同 对 从 提 提 的访 问效 率 。
通过对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 .汲取 了两种算法 的优 点 . 克服 了各 自的缺 点 , 使得 双方 达到优势互 补 。 在求精效 率上优 于粒 子 群算法 . 时间效率上优 于蚁群算法 . 在 是综合 了两种 算法长处 的一 种 新 的启发式优化算法
2主 要研 究 内容 .
信任关系本 质上是最 复杂的社会关 系之一 . 具有不 确定性 、 对 不 称性 、 部分传递性和时空衰减性等一系列复杂的动态 属性㈣
智能优化算法的常用改进策略
智能优化算法的常用改进策略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应用改进策略,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适应性。
智能优化算法是一类模拟自然现象或生物行为的启发式算法,常见的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蚁群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解决诸如函数优化、组合优化、调度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对问题的适应性不足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改进策略。
其中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参数调整。
算法中的参数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惯性权重、学习因子等参数的取值会直接影响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精心的调整和优化,可以使算法在不同的问题上表现更出色。
这通常需要借助大量的实验和经验来确定最优的参数组合。
另一种改进策略是融合多种算法的优点。
单一的智能优化算法往往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将不同算法进行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算法的综合性能。
比如,将遗传算法的变异和交叉操作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速度更新机制相结合,形成一种混合算法。
这种融合不仅增加了算法的多样性,还有助于跳出局部最优,找到更优的解。
引入局部搜索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
在算法的搜索过程中,当接近最优解区域时,采用精确的局部搜索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解的精度。
例如,在蚁群算法中,当蚂蚁找到较优路径后,可以在其附近进行细致的搜索,以找到更优的路径。
这种局部与全局搜索的结合,能够在保证搜索范围的同时,提高解的质量。
适应度函数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适应度函数是评估解的优劣的关键。
通过设计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适应度函数,可以更好地引导算法的搜索方向。
比如,对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以采用加权求和、帕累托最优等方法来构建适应度函数,使得算法能够在多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和最优解。
蚁群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蚁群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模拟蚂蚁寻求食物路径的群智能算法。
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蚁群的自组织行为。
该算法已应用于求解多种优化问题,包括旅行商问题、车辆路径问题等。
本文将对蚁群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蚁群算法的原理蚁群算法模拟了蚂蚁寻找食物的行为。
在蚁群中,每只蚂蚁只能看见其它蚂蚁留下的信息素,而不能直接观察到食物的位置。
当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它返回巢穴并留下一些信息素。
其它蚂蚁能够感知到这些信息素,并会朝着有更多信息素的方向前进。
这种通过信息素来引导蚂蚁集体行动的行为被称为“自组织行为”。
蚁群算法模拟了蚂蚁的行为,并借助信息素来引导解空间中的搜索。
蚁群算法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初始化信息素矩阵和蚂蚁的位置。
2. 每只蚂蚁根据信息素和启发式信息选择一个位置,并向其移动。
3. 当所有蚂蚁完成移动后,更新全局最优路径。
4. 更新信息素矩阵,使信息素浓度与路径长度呈反比例关系。
5. 重复步骤2-4,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二、蚁群算法的应用1. 旅行商问题旅行商问题是一种著名的组合优化问题。
给定 n 个城市和其间的距离,要求找出一条最短路径,使得每个城市都被恰好经过一次。
这是一个 NP 难问题,目前不存在快速求解方法。
蚁群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旅行商问题。
该算法使用蚂蚁移动的路径来表示旅行商的路径,通过信息素来引导蚂蚁选择路径。
在一定数量的迭代次数后,蚁群算法能够找到近似最优解。
2. 车辆路径问题车辆路径问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如何安排车辆进行配送,从而最大化效益、最小化成本。
传统的运筹学方法通常采用贪心或者遗传算法等算法进行求解,但这些算法都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蚁群算法具有搜索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因此在车辆路径问题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蚁群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离散配送的成本,提高配送质量和效率。
3.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两个领域,蚁群算法还可以应用于诸如调度、机器学习、智能优化、信号处理等领域。
蚂蚁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中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在证券投资组合领 域,已有不少学者尝试应用蚁群算法来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单目标优化上,如最小化风险或最大化收益,而对于同时考虑多个目 标的优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由于证券市场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 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组合优化问题
组合优化问题是一类具有特定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旨在寻找满足某种性 能指标的最优解。组合优化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问题的解空间巨大:由于组合优化问题涉及多个元素的组合,因此其解 空间往往非常巨大,搜索空间极其广阔。
2、问题的约束条件复杂:组合优化问题通常具有复杂的约束条件,如整数 约束、线性约束等,这些约束条件增加了问题的难度。
群体智能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 用
群体智能算法是一类基于群体行为原理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生物 群体的协作和分工机制来求解组合优化问题。以下是一些群体智能算法在组合优 化中的应用例子:
1、粒子群优化(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协作的优化算法, 通过模拟鸟群、鱼群等动物群体的行为特征,寻求问题的最优解。PSO算法在组 合优化问题中广泛应用于求解连续型或离散型优化问题。
2、蚁群优化(ACO):蚁群优化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 协作行为来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算法。ACO算法在求解图论问题、网络路由问题 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具有启发式信息的问题求解。
3、人工鱼群算法(AFSA):人工鱼群算法是一种模拟鱼群行为的优化算法, 通过模拟鱼群的觅食、聚群和跟随等行为来寻求问题的最优解。
遗传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遗传算法在组合优化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启发式算法研究
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启发式算法研究组合优化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难题,如何求解这些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启发式算法则是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启发式算法,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
一、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进化论的算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来求解优化问题。
它模拟了自然选择、交叉、突变等基本生物学概念,将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组染色体和适应度函数值的关系,并利用自然选择的原理逐渐筛选掉低适应度的染色体。
遗传算法适用于解决NP难问题,因为NP难问题的复杂度非常高,无法用多项式时间算法解决。
遗传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较优解,但不保证一定找到全局最优解。
二、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随机化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物质在高温中的热运动来求解问题。
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高能障碍区域进行搜索时,允许一定概率地跳出最优值,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值。
模拟退火算法相对于遗传算法来说,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
但它需要配置的参数比较多,而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三、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蚂蚁寻找食物的算法,它通过模拟蚂蚁集群寻找食物的行为,来求解优化问题。
蚂蚁寻找食物的过程是基于信息素的,经过很多次尝试,蚂蚁会抓住主要的路径,并在路径上释放信息素,而信息素会影响到其他蚂蚁的路线选择。
蚁群算法可以解决许多组合优化问题,比如TSP问题、背包问题等。
但它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而且对于问题的建模、参数设置等都比较复杂。
四、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算法,它模拟粒子在解空间中的运动过程来解决优化问题。
每个粒子代表一个解,粒子在解空间中不断运动,寻找最优解,同时通过和邻近粒子的信息交换来改进自身的解。
粒子群算法相对于其他启发式算法来说,运行速度较快,而且对于问题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比较容易。
总结: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启发式算法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其中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应用比较广泛。
粒子群和蚁群算法
粒子群和蚁群算法是最常用的两种群体智能算法,它们都是通过模拟群体行为来解决问题的。
虽然它们的实现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优化问题、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它的灵感来源于鸟群或鱼群的集体行为。
在这个算法中,每个“粒子”代表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寻找最优解。
每个粒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速度,它们的移动受到自身历史最优位置和群体历史最优位置的影响。
通过不断迭代,粒子们逐渐靠近最优解,并最终收敛。
蚁群算法也是一种模拟群体行为的算法,它的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行为。
在这个算法中,一群“蚂蚁”在搜索解决方案时,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指导其他蚂蚁的行动。
信息素的释放和挥发形成了一种正反馈机制,该机制使得蚂蚁们逐渐聚集在最优解附近。
在蚁群算法中,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的记忆和行动规则,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寻找最优解。
虽然在实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模拟群体行为来解决问题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这两种算法都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物流优化等。
在图像处理方面,粒子群算法可以用于图像分割、图像匹配等问题。
例如,在图像分割中,粒子可以代表图像中的像素点,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寻找最优的分割方案。
在图像匹配中,粒子可以代表图像中的特征点,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寻找最优的匹配方案。
蚁群算法在物流优化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货物配送中,蚂蚁可以代表物流车辆,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寻找最优的配送路线。
通过释放信息素,蚂蚁们可以避免重复走已经走过的路线,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总的来说,群体智能算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是其中最常用的两种算法。
它们的实现方法不同,但都具有优秀的性能和适应性,可以用于许多领域的问题解决。
蚁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优缺点个人精华篇
蚁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优缺点蚁群算法(ACO)是受自然界中蚂蚁搜索食物行为的启发,是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
它基于对自然界真实蚁群的集体觅食行为的研究,模拟真实的蚁群协作过程。
算法由若干个蚂蚁共同构造解路径,通过在解路径上遗留并交换信息素提高解的质量,进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蚁群算法作为通用随机优化方法,已经成功的应用于TSP等一系列组合优化问题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但由于该算法是典型的概率算法,算法中的参数设定通常由实验方法确定,导致方法的优化性能与人的经验密切相关,很难使算法性能最优化。
蚁群算法中每只蚂蚁要选择下一步所要走的地方,在选路过程中,蚂蚁依据概率函数选择将要去的地方,这个概率取决于地点间距离和信息素的强度。
(t+n)=(t)+Δ(t+n)上述方程表示信息素的保留率,1-表示信息素的挥发率,为了防止信息的无限积累,取值范围限定在0~1。
Δij表示蚂蚁k在时间段t到(t+n)的过程中,在i到j的路径上留下的残留信息浓度。
在上述概率方程中,参数α和β:是通过实验确定的。
它们对算法性能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α值的大小表明留在每个节点上信息量受重视的程度,其值越大,蚂蚁选择被选过的地点的可能性越大。
β值的大小表明启发式信息受重视的程度。
这两个参数对蚁群算法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是相互配合,密切相关的。
但是这两个参数只能依靠经验或重复调试来选择。
在采用蚁群-粒子群混合算法时,我们可以利用PSO对蚁群系统参数α和β的进行训练。
具体训练过程:假设有n个粒子组成一个群落,其中第i个粒子表示为一个二维的向量xi=(xi1,xi2),i=1,2,⋯,n,即第i个粒子在搜索空间的中的位置是xi。
换言之,每个粒子的位置就是一个潜在的解。
将xi带入反馈到蚁群系统并按目标函数就可以计算出其适应值,根据适应值的大小衡量解的优劣。
蚁群算法的优点:蚁群算法与其他启发式算法相比,在求解性能上,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基本蚁群算法模型稍加修改,便可以应用于其他问题)和搜索较好解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2期空间电子技术收稿日期:2006-04-03;收修改稿日期:2006-04-30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结合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张长春苏昕易克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摘要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PAAA算法。
该算法有效地结合了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优点,先利用粒子群算法的随机性、快速性、全局性得到初始信息素分布(即粗搜索),再利用蚁群算法的并行性、正反馈性、求解精度高等优点求精确解(即细搜索)。
将文中提出的算法用于经典TSP问题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PAAA算法兼有两种算法的优点,同时抛弃了各自的缺点。
该算法在时间效率上优于蚁群算法,在求精效率上优于粒子群算法,是综合了两种算法长处的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达到时间性能和优化性能上的双赢,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主题词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旅行商问题PAAA0引言近年来对生物启发式计算(Bio-inspiredComputing)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产生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许多用于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新方法。
然而,面对各种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每种算法都表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都存在时间性能和优化性能不能兼得的矛盾。
粒子群优化(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算法[1,2]是由Eberhart和Kennedy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源于对鸟群觅食行为的模拟。
它的优势在于:(1)算法简洁,可调参数少,易于实现;(2)随机初始化种群,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类似于遗传算法;(3)利用评价函数衡量个体的优劣程度,搜索速度快;(4)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其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反馈信息,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能力不强。
蚁群算法[3,4](AntColonyOptimization,ACO)是由意大利学者M.Dorigo,V.Maniezzo和A.Colorni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已经被应用到TSP问题[5,6]、二次分配问题、工件调度问题、图着色问题等许多经典组合优化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它的优点是:(1)采用一种正反馈机制,通过信息素的不断更新,达到最终收敛于最优路径上的目的;(2)是一种分布式的优化方法,易于并行实现;(3)是一种全局优化的方法,不仅可用于求解单目标优化问题,而且可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4)适合于求解离散优化问题;(5)鲁棒性强。
但由于在算法的初始阶段信息素匮乏,所以求解速度较慢。
文章将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有机地结合,提出了PAAA算法。
它利用粒子群算法的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生成信息素分布,再利用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机制求问题的精确解,汲取各自的优势,以达空间电子技术SPACEELECTRONICTECHNOLOGY762007年第2期到优势互补。
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经典旅行商(TSP)问题的求解,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旅行商(TSP)问题TSP(TravelingSalesmanProblem)问题[7]属于NP完全问题,如用穷举搜索算法,则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找出所有的路径,再对其进行比较,以找到最佳的路径。
这种方法随着城市数n的上升,算法时间随n按指数规律增长,即存在“指数爆炸”问题。
TSP问题描述十分简单,即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N个城市的路径,其数学描述为:设有N个城市的集合c=8c1,c2,…,cN9,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d(c1,c2)!R+,其中ci,cj!c(1≤i,j≤N),求使目标函数:Td=N-1i=1"d(c#(i),c$(i+1))+d(c$(N),c$(1))(1)达到最小的城市序列8c$(1),c$(2),…,c$(N)9,其中$(1),$(2),…,$(N)是1,2,3,……,N的全排列。
2蚁群算法描述2.1蚁群算法的优化思想蚂蚁在觅食的途中会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利用信息素与其他蚂蚁交流,找到较短路径;经过某地的蚂蚁越多,信息素的强度也就越大。
蚂蚁择路偏向选择信息素较强的方向,又因为通过较短路径往返于食物和蚁穴之间的蚂蚁能以更短的时间经过这条路径上的点,所以这些点上的信息素就会因蚂蚁经过的次数增多而增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蚂蚁选择此路径,这条路径上的信息素就会越来越强,选择此路径的蚂蚁也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几乎所有蚂蚁都选择这条最短的路。
这是一种正反馈机制。
2.2蚁群优化原理分析假如路径(i,j)在t时刻信息素强度为τij,蚂蚁k在路径(i,j)上留下的信息素强度为Δτkij,信息素的挥发系数为ρ,则该路径上的信息素强度按下式更新:τij(t+1)=(1-ρ)・τij(t)+∑Δτkij(t)(2)设Lk为第k只蚂蚁在本次周游中所走的路径长度,则Δτkij(t)=QLk,Q为常数;设ηij=1dij为启发式因子,dij为路径(i,j)的长度,启发式因子和信息素强度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α、β,设U为蚂蚁下一步运动的候选集,则蚂蚁k在t时刻的转移概率为:pkij(t)=τij(t&’)αηij&(β∑l!Uτij(t&()αηij&(βj!U0其他)+*+,(3)2.3MMAS算法对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得到的算法有许多种,其中最大-最小蚂蚁系统(MMAS)是到目前为止解决TSP、QAP等问题最好的ACO算法。
它直接来源于AS算法,主要做了如下改进:⑴每次迭代结束后只有最优解路径上的信息素被更新,更好地利用了历史信息;⑵将各条路径的信息素强度限制在[τmin,τmax],有效地避免了算法过早的收敛及不扩散;⑶各路径的信息素初始值设为τmax,有利于算法发现更好的解。
张长春等: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结合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77782007年第2期空间电子技术3粒子群优化算法3.1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描述在某一空间中初始化一群随机粒子,粒子的位置代表问题可能的解,每个粒子都在以一定的速度飞行,粒子群通过多次飞行,即迭代,逐步逼近最优位置,从而得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每一次迭代中,粒子根据两个极值来更新自己:一个是单个粒子找到的最优解,即个体极值;另一个是整个粒子群找到的最优解,即全局极值。
粒子根据上述两个极值,按照下面两个公式更新自己的速度和位置:V=ω*V+c1*rand()*(pBest-X)+c2*rand()*(gBest-X)(4)X=X+V(5)其中,V=[v1,v2,…,vd]是粒子的速度,X=[x1,x2,…,xd]是粒子的当前位置,d是解空间的维数。
pBest是个体极值。
gBest是全局极值。
rand()是(0,1)之间的随机数。
c1,c2被称为学习因子,用于调整粒子更新的步长,ω是加权系数。
粒子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粒子群逐渐靠近最优解所在位置,最终得到的gBest就是算法找到的全局最优解。
3.2对基本PSO的改造PSO算法成功地应用于连续优化问题,但如果引入交换子和交换序[8]的概念,对基本的PSO算法进行改造,它也可以对TSP问题进行求解。
改造后,速度更新公式为:V′id=Vid"α(Pid-Xid)"β(Pgd-Xid)(6)其中α、β为随机数,α(Pid-Xid)表示基本交换序(Pid-Xid)中的交换子以概率α保留;同理,β(Pgd-Xid)表示基本交换序(Pgd-Xid)中的交换子以概率β保留。
"为两个交换序的合并因子。
4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结合4.1PAAA(ParticleAlgorithm-AntAlgorithm)算法原理分析虽然粒子群算法更适合于求解连续优化问题[2],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上显得逊色了一些,但是由于初始粒子的随机分布,将其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该算法仍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求解速度;蚁群算法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但由于信息素的初始分布为均匀分布(对于MMAS而言,强度均为τmax),使得蚁群算法在算法的早期具有盲目性,不能很快地收敛。
文章首次提出的PAAA算法就综合了这两种算法的优势,其基本思想是:在PAAA算法的第一阶段,采用改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充分利用其随机性、快速性、全局性,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如20代)得到问题的次优解(粗搜索),利用问题的次优解调整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的初始分布;在算法的第二阶段,PAAA利用第一阶段得到的信息素的分布,充分利用蚁群算法的并行性、正反馈性、求解精度高等优点,从而完成整个问题的求解(细搜索)。
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汲取了两种算法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优势互补,在时间效率上优于蚁群算法,在求精效率上优于粒子群算法,是综合了两种算法长处的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
它与MMAS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MMAS算法把各路径的信息素初值设为最大值τmax,而在PAAA算法中,首先通过粒子群算法得到一定的路径信息素分布,然后在蚁群算法中将信息素的初值设为:τS=τC+τP(7)其中,τC为根据具体问题而规定的一个信息素常数,相当于MMAS算法中的τmin,而τP就是由粒2007年第2期子群算法得到的信息素值。
图1表示了PAAA算法的构成方法。
图1PAAA算法的构成方法4.2仿真试验以TSP的经典问题eil51、st70和eil76为例,文中采用MATLAB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首先,粒子群算法进行20次迭代,得到问题的次优解,然后利用次优解的路径长度,根据式(7)得到蚁群算法中的初始信息素分布;在蚁群算法中,ρ=0.02,蚂蚁个数等于城市个数,α=1.0,β=5.0,τmin=0.0001。
表1显示了PAAA算法和基本MMAS算法在求解能力和时间效率上的对比情况。
表1仿真试验结果对比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PAAA算法中的MMAS的进化代数明显要比基本MMAS算法少,这是因为经过粒子群算法后,信息素的初始分布得到了改善,避免了基本MMAS算法初期由于信息素均匀分布而造成的搜索的盲目性,这样有利于蚁群算法对更精确解的搜索。
图2形象地表示了该算法搜索到的最优路径的情况。
图2PAAA算法找到的最短路径5结论从对文中算法的分析以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在时间性能和优化性能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算法。
另外该算法不只适用于TSP问题的求解,它还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类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如网络路由计算、天线调零、频段分配等通信领域中的复杂优化问题。
可以相信,随着对该算法的深入研究,它将会展现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张长春等: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结合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MMAS算法PAAA算法进化代数eil51st70eil7642667553842967854582310341322429678545粒子群202020MMAS152235281问题已知最优解最短路径进化代数最短路径792007年第2期空间电子技术AAdaptiveEqualizationAlgorithmBasedOnChannel-EstimationWangCanlong,XuZhanqi,ZhuXiaoming(ISDNXidianUniversity,Xi'an710071)AbstractUnderHFmulti-pathfadingchannels,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seriousfallingandfastvarietyofthechannelcharactersarethemainfactorswhichadverselyaffecttheperformanceofdigitalcommunicationsystems.Thecapabilityofreceiverliesontheperformanceofchannel-estimationandchannel-equalization.Butwhenthetrainingsequenceistooshortorhavingchosenaalgorithmwithlowspeedofconvergence,thecoefficientsofequalizationcannotachievetheirbestvalueattheendoftrainingprocess.Thereforeestimatingthechannelimpulseresponsefirstandmappingthechannelparameterstotheequalizer'scoefficientsbysolvingtheWiener-Hopfequations.Thentakingthesquarerootkalmanalgorithmtoadjustthesecoefficientsandtrackthevaryofchannelinthetracking-process.Computer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isalgorithmhasbetterperformancecomparedtotraditionaladaptivemethods,especiallywhenthetrainingsequenceisshort.SubjectTermdecisionfeedbackequalizer(DFE)R squarerootKalmanalgorithmR channel-estimation(上接第75页)参考文献1KennedyJ,EberhartRC.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uralNetworks[C].Perth,Australia,19952ShiY,EberhartRC.Amodifiedswarmoptimizer[A].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EvolutionaryComputation[C].Anchorage,Alaska,19983DorigoMandCaroGD.Theantcolonyoptimizationmeta-heuristic.InD.Corne,M.DorigoandF.Glover,Editors,NewIdeasinOptimization[M]:11~32.McGrawHill,London,UK,19994BonabeauE,DorigoMandTheraulazG.Swarmintelligence:fromnaturaltoartificialsystem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5张宏达,郑全弟.基于蚁群算法的TSP的仿真与研究.航空计算技术.Vol35,No4:103~106,20056吴斌,史忠植.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TSP问题分段求解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1,24(12):1328~13337胡小兵.蚁群优化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黄岚,王康平等.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Vol.41,No.4:477~480,2003作者简介张长春1980年生,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