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
王稼祥传简介
王稼祥传
内容简介
对今天的许多人,“王稼祥”已是个陌生的名字,而他曾是红军四大领袖之一,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候投了毛泽东一票;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他是新中国成立第一位外交大使……他对党和国家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不了解他的人,远远多于了解他的人。
他的骨灰盒上刻着“立党为公,光明正大”八个大字,他的一生无愧于这八个字。
这本书记录了他传奇的一生。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稼祥传》经胡耀邦、胡乔木、王震、习仲勋等批准立项,中共安徽省委负责组织领导,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
作者在大量收集和整理王稼祥生平活动资料、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平实而生动的文笔再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的一生。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2018-09-12 08:46来源:非常历史原标题: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此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而在1962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的王稼祥,又一次面临抉择。
被扣上“三和一少”大帽子在1958年“大跃进”时,曾担任首任驻苏联大使的王稼祥就提醒注意苏联公社垮台的前车之鉴。
得知王稼祥对“大跃进”有意见,毛泽东说:“两百多名中央委员,就是王稼祥一个人反对呀? ”而王稼祥的忧虑很快变成现实,据中联部副部长王力回忆,“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期间,稼祥同志了解到更多的国内困难情况。
他找我到他家里去深谈,我们二人抱头哭了”。
王稼祥找刘少奇长谈了一次,随即在内部小范围进行了讨论。
取得大家同意后,采取给“恩来、小平、陈毅同志”写信的方式,写成了一个作为《党内通讯》的信件。
同时,王稼祥还起草或审定了一系列文件报送中央。
这些意见概括起来,即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采取和缓的方针,以争取度过或减轻困难。
同时,王稼祥还提出在困难形势下对外援助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王稼祥此举引发了复杂的结果。
据王力回忆:“毛主席掰着指头说:这是对帝国主义要和,对修正主义要和,对印度和各国反动派要和,对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要少,这是‘三和一少’。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右四为王稼祥王稼祥受到批判的导火线196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争取普遍裁军的世界和平大会。
中国决定派出以茅盾为团长,王力、康永和为主要成员的代表团参加。
中国代表团按照事先由刘少奇、邓小平主持商定好的“低调”方针发言,较多地强调高举和平旗帜的立场。
茅盾团长的讲话稿由王稼祥主持,提出了一系列缓和的政策和方案。
正因为是世界裁军大会,讲话稿中和平、裁军的字眼和内容用得多一些。
代表团出发前,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完全同意王稼祥提出的方针和方案。
党史人物--王稼祥
党史人物--王稼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中,党内有一位颇具独立见解的杰出领导人——王稼祥。
战争年代中,他带着危及生命的重伤长期坚持工作;和平时期,他又为党的国际交往联络提出了真知灼见。
王稼祥,1906年生于安徽泾县厚岸村,在家乡读小学后又入教会中学。
1925年,他赴沪入上海大学附中,在那里加入共青团。
同年10月,王稼祥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1928年,他由团转党(当时团员转党,团龄也算作党龄)。
在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不过,他为人正派,鄙视小集团活动。
1930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随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长。
1931年4月,王稼祥赴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同年11月,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
1933年4月,他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当时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
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
翌年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同年秋,他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他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
后来,毛泽东多次称赞这“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过雪山草地时,他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
到达陕北后,他因伤情恶化被中央派人秘密送往上海治疗。
1937年夏,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翌年8月,他回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1944年,他因伤口恶化病倒而无法工作,1946年再度被送到苏联治疗。
1947年,王稼祥回东北解放区,任东北局城工部长。
1949年,他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1951年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6年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样
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样作者:宋文芳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5期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芜湖市狮子山上的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院内。
1986年,在王稼祥诞生8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位革命伟人,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在选址问题上,分别提出合肥、芜湖、泾县三个方案。
芜湖,对王稼祥先进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另外,听取了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女士的意见,最终确定在芜湖市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1906-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蔷。
安徽泾县厚岸村人。
1913-1919年,王稼祥就读于家乡的柳溪小学。
小学毕业后,又读几年私塾。
1922年到安徽南陵县乐育学校读初中。
1924年,18岁的王稼祥以优异成绩,免试升入芜湖圣雅各教会中学高中部。
在这里,他接受了新文化思想,并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
王稼祥天资聪慧,思想积极活跃,富有雄辩才能,在同学中颇有威信。
孙中山逝世后,王稼祥在校内的追悼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呼吁全民起来开展革命斗争。
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芜湖教会学校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6月,王稼祥因“带头闹事”,被学校开除。
9月,王稼祥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并加入中国共青团。
同年冬,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王稼祥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怀抱“改革中国政治”的远大抱负,王稼祥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
按照会前决定,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总结报告。
博古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责任全部推到客观方面,对自己“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毫无认识。
随后,周恩来、张闻天作了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毛泽东紧接着作了发言。
这样,在会场上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观点,一场严肃的党内斗争摆到桌面上!关键时刻,王稼祥旗帜鲜明地表示,他完全赞成并坚决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王稼祥最后强调指出:事实证明,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战争,应该也必须由毛泽东这样的有实际经验的中国革命家来领导。
王稼祥为何在七大选举中落选中央委员
王稼祥为何在七大选举中落选中央委员王稼祥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过程中,党内一些领导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其中,王稼祥的变化最令人不解。
王稼祥给予毛泽东许多帮助,在关键时刻,王对毛的支持比任弼时显得重要,而且也胜过周恩来。
但在党的七大上,周恩来和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而王稼祥仅是名列第二的中央候补委员,这还是毛泽东经过一番说服工作的结果。
此事如此令人不解,其原因何在呢?毛泽东核心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具有历史意义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王稼祥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遵义会议后,他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正式委员,并被确定为由毛泽东、周恩来和他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这个三人小组负责指挥红军进行长征,被认为是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对维护和巩固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延安,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是周恩来、朱德、王稼祥。
周恩来常驻重庆南方局,朱德经常来往于八路军前方指挥作战和延安军委总部,王稼祥常驻延安,协助毛泽东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同时又担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决定:“在七大前不改变中央书记处的组织,但为增强中央工作效能起见,除每周一次政治局会议外,以住在杨家岭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张闻天、陈绍禹、陈云、何凯丰7人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暂定每周开会两次。
”一年半后,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这样,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王稼祥仍然担负了重要职位。
实际上,这时王稼祥伤病复发,已到了不能再“带病工作”的地步了,根据中央决定因病休息3个月。
一贯谦虚谨慎,不讲自己功劳、只讲自己过失的王稼祥,在1968年写的《我的履历》中说:“从1938年我回延安担任军委和总政工作,一直到1943年因病脱离工作这一段时间,是我一生中犯错误比较少的一段时间。
王稼祥简介
王稼祥的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1925年9月在上海大学附中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
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稼祥肖像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1931年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
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再次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
红色教授王稼祥
政治生涯转折——落选中央委员
1.王稼祥是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干部,性格比较孤僻,不大接近群众,大家都很尊重 他但缺乏交流了解。
2.“七大”是清算王明路线。而在苏联留学期间,王稼祥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但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曾因为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 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3.在延安期间,他身兼数职,工作劳累,身体又有病,有时在主持会议时,因为汇
报人讲得啰嗦,抓不住要领,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打断别人的汇报。往往由此
引发一些同志对他有意见。
政治外交工作
七大后,王稼祥在毛泽东和其他中央 领导人的关怀下,前往苏联治病。 初步康复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东北局
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新中国成立
后,担任首任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 对外联络部首任部长、中央国际活动 指导委员会主任。
并逐步争取到了军委其他同志的拥护。 12月18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会议最终确认
了毛泽东提出的进军方向。这应该说是后来遵义会议的最早的酝酿。
遵义会议
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王稼祥作为中央 政治局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在博古、周恩来等人做报告后,毛泽东作了发言,他尖锐地 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在战 略战术上犯了一系列错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以博古为代表的错误路线第一 次进行了正面的激烈交锋,一场严峻而深刻的党内斗争完全 摆到了桌面上。
红色教授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
王稼祥面容消瘦,总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他留学苏
联五年,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 习。在留学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被称为“红色教授”型的人物。
“有功的人”――王稼祥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是中共建党以来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多次在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毛泽东,使革命转危为安,走向坦途。
因此,党和毛泽东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尤其是毛泽东的评价一直是肯定的。
在中共“七大”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王稼祥的贡献的,并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过作了全面的、客观的和公正的评价。
毛泽东除在“七大”上积极推荐王稼祥进人中央委员会,建国后还推举他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当毛泽东读完王稼祥给他的一封信之后,十分动情而恳切地说:“这样的老同志只讲过,不讲功,很难得,应该很快让他出来工作。
”说他功大于过,是有功的人等等,再一次肯定和赞誉王稼祥的功劳。
直到党的“十大”时,毛泽东还排除“四人帮”之流的干扰,继续推荐王稼祥为中央委员。
第一个从教条主义中站出来毛泽东评价王稼样说:“他是有功的人,他是从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
”人生在世谁无过?贵在知错必改,引以为戒,并把它作为正确的先导。
王稼祥正是这样的人。
他主要是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犯过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
1925年10月至1930年3月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尽管满怀革命热情,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获得了比较丰富的革命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远离祖国,对于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近况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在苏联就受到王明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
回国后不久,又赶上了李立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在1930年12月的《实话》报上,他先后发表了八篇署名文章,对李立三路线错误的实质、危害、阶级基础等进行过正确的分析与论断,但在这些文章里,他又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认为共产国际的路线是“唯一正确的路线”,还全盘否定六届三中全会,认为这次会议犯有“调和主义错误”等等。
他曾是开国九位元帅上级,为何在建国后没有军衔?原因很简单!
他曾是开国九位元帅上级,为何在建国后没有军衔?原因很简单!说到我国的革命事业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我国无数名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侵略,最终在1949年的时候最终引来了伟大的胜利,那就是建立了新中国,其过程确实是非常得艰难,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位曾是开国九位元帅的上级,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建国后没有被授予任何的军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他就是王稼祥,对于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对于他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要知道王稼祥可是我党的一位老革命家,他职啊井冈山时期,就已经担任了非常重要的领导的职务,不仅如此在后来的红军长征当中,他也是在关键的时刻,一直都是力挺毛主席,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挽救了党,不得不说王稼祥的眼光确实是非常的准呢!广告期货散户必看,AI量化交易系统3分钟K线图走势预测,小白都会炒期在后来的第五次的“反围剿”失败之后,当时中央红军就已经决定了要在战略上进行一次大的转移,因此后来就选择了长征,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在长征的过程中,因为错误的指挥,最终导致了给红军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后来在到达了贵州遵义的时候,我党就已经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了我们的毛主席来领导核心,当时王稼祥就一直非常力挺毛主席,而在这次的会议上还成立以毛主席、周恩来以及王稼祥领导的三人军事小组,他们主要的指责就是负责军事的战略。
在后来毛主席的伟大领导之下,我国的红军们终于经历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并且除此之外还完成了红军的五大主力会师,直到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国共进行了第二次的合作,一共联合性的来对抗日本的侵略者,想必大家也知道在那个时候红军也已经被改为了八路军,更是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当时毛主席是为主席,而王稼祥、周恩来以及朱德为副主席,那么也就是说在后来的十大元帅当中除了朱德之外,那么剩下的都是王稼祥的下属,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王稼祥没有任何的军衔,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王稼祥在后来就跟随了周恩来总理从事外交工作,因此也就是说并没有在军队当中担任职位,自然是没有军衔的。
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讲解
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讲解【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王稼祥纪念馆简介三、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四、参观纪念馆的意义五、结语正文【前言】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展示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王稼祥生平事迹和思想的场所。
王稼祥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和贡献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讲解,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简介】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
园区占地面积 1.24 公顷,建筑面积约 3300 平方米,主要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影视厅、立党为公王稼祥”展厅及二层小洋楼等六幢单体建筑组成。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实物等资料,全面展示了王稼祥的生平事迹、思想和贡献。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王稼祥的生平事迹: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王稼祥从早年求学、参加革命、创建中央苏区、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事迹。
2.王稼祥的思想和理论: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研究和阐述,以及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3.王稼祥的贡献:展览通过实物和模型等形式,展示了王稼祥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重要贡献,如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4.王稼祥与芜湖: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芜湖的革命活动和贡献,以及芜湖人民对王稼祥的纪念和尊敬。
【参观纪念馆的意义】参观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还可以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严谨作风。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参观纪念馆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第一展馆: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4-1925 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王稼祥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公,谦虚谨慎。
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
——王稼祥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3、1913-1919 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4、1922-1923 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5、1924-1925 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7、1925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8、1928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13、;第三展馆:1、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
(右1);、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也是王稼祥在瑞金的住处(白房子)2、王稼祥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署的任命书;3、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签署的训令、通令、命令、通知等4日,王稼祥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召开红军青年工作会议时,遭敌机轰炸月27 1933 年4 5、身负重伤;;76、1934 年2 月,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主持修订、《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1934 年2 月12 日,《红色中华》刊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布告: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8、1934年1 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右三);9、1934年2 月7 日-12 日,王稼祥在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礼堂主持召开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10、11、第四展馆:1、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王稼祥的故事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他是第三、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73年被选为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思想
■处理国内问题有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考虑到中国利益
■党内的老同志回忆:王稼祥一向不好玩儿,总愿意沉思问题,属于“摇羽毛扇”的“智囊”型人物
在党的历史上,王稼祥在职务上几次起落。30年代他是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之—。1945年召开“七大”时,一些代表对他有意见,经毛泽东亲自动员,他才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来,他在东北局担任部长,过去的下级成了他的领导,仍兢兢业业地工作。
他于“八大”再度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63年,他又被免除了职务。但是王稼祥没有消沉,仍然对党和国家的前景特别是国际处境潜心研究。党内的老同志回忆,王稼祥一向不好玩,总愿意沉思问题,属于“摇羽毛扇”的“智囊”型人物。
王稼祥当年提出的一些见解,使人很久后还有振聋发聩之感。如在各国共产党都称颂苏联是“老大哥”时,他就提出党际关系准则应该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些原则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时写入了报告中。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时,归咎于其个人品质。王稼祥则提出斯大林所犯的错误不是什么个人品质问题,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建国后的王稼祥
建国后的王稼祥作者:王善德来源:《党史文苑》2009年第09期王稼祥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肯定,但很多人的认识仅局限于建国前。
苏区时期,王稼祥是苏区中央局委员(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遵义会议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领导指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力主毛泽东的领导,“投了关键的一票”;在1943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二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领导人的书面和口头指示,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等等。
而对于王稼祥在建国后的历史功绩,则较少宣传。
建国后,王稼祥成为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曾任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虽然战争年代的伤痛一直折磨着王稼祥,但他始终以坚韧的革命意志,忘我地为党工作,在重大问题上从不随波逐流,显示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品质。
1951年,斯大林会见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时曾提出以中国为主,建立亚洲社会主义联盟的设想,王稼祥在斯大林面前明确表示“我们不能这样做”,鲜明而果断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这种坚持真理、敢于提出独立见解的态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1957年反右斗争时,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王稼祥在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防止反右扩大化,并在中联部这个“知识分子成堆”的部,及时纠正了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把反右运动率先停了下来。
这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是需要大无畏的革命胆识的。
形容王稼祥的四字词语
形容王稼祥的四字词语《形容王稼祥的四字词语》王稼祥,那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用“忠诚坚定”这四个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就像一棵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大树,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坚定不移。
在革命的道路上,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无数的诱惑,可王稼祥就像那指引方向的北斗星,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追随党的步伐。
你说,要是没有这份忠诚坚定,在那动荡不安、充满危险的年代,怎么能一直勇往直前呢?“高瞻远瞩”也是他的写照啊。
这就好比下棋,有些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两步,而王稼祥呢,他能看到好几步之后的局势。
在许多关键的战略决策时刻,他站得高,望得远,就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大地的智者。
他的目光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当时很多复杂的情况摆在眼前,大家都有些迷茫的时候,他却能提出那些具有前瞻性的想法,这难道不是高瞻远瞩吗?“刚正不阿”也当之无愧。
他就像那笔直的竹子,宁折不弯。
在面对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或者错误的决策时,他从不迎合,总是坚持真理。
不管压力有多大,他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这让我想到了古代那些清正廉洁、坚守正义的清官,王稼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同样是秉持着公正的态度,刚正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如果都随波逐流,没有这份刚正不阿,革命的进程恐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吧。
还有“深谋远虑”这个词。
王稼祥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他思考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得失,更是长远的利益。
他深入分析各种情况,权衡利弊,做出的决策往往是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就好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在打造一件绝世珍品之前,已经在心中构思好了每一个细节,王稼祥对于革命事业的谋划也是如此细致入微。
王稼祥这样的人物,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他的这些品质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他的忠诚坚定让我们知道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高瞻远瞩提醒我们要目光长远,不能只看眼前;他的刚正不阿告诉我们要坚守原则,不能随波逐流;他的深谋远虑更是让我们明白做事情要有长远的规划。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红色文化的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这里,我深入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感受到了他为新中国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定的信仰。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充满红色精神的地方。
【王稼祥纪念馆概况】王稼祥纪念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占地约3000平方米。
馆内陈列内容丰富,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生平事迹陈列、革命文物陈列、影像资料陈列、互动展示区和临时展览区。
自成立以来,纪念馆接待了众多游客,成为了一处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参观心得体会】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王稼祥同志为新中国作出的卓越贡献。
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实物展示和创新的互动展示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
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教育基地。
【王稼祥事迹及其精神内涵】王稼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生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终身。
参观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内涵,即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质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
【参观感悟及建议】此次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深感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价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公众知晓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王稼祥纪念馆,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底蕴和红色精神。
2.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红色文化建设。
3.拓展教育课程及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开发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让更多人受益于红色教育。
【结尾】总之,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极具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红色教育基地。
参观此地,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毛泽东对王稼祥的倚重和关怀
走近伟人I►毛泽东对王稼祥的倚重和关怀O水新营导读: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对王稼祥一直十分倚重和关怀。
延安时期,王稼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成员,常驻延安协助毛泽东工作,对毛泽东帮助很大。
王稼祥伤病复发后,毛泽东对他十分关心,并对他的工作做出妥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先是安排王稼祥出任驻苏联大使并就此专门致信斯大林,后又决定让回国的王稼祥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于“文革”期间给予王稼祥关怀,使王稼祥较早获得“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为确立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袖地位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王稼祥率先从“左”倾教条主义阵营中分化出来所起的作用,毛泽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在遵义会议以后的日子里,毛泽东对王稼祥一直十分倚重和关怀。
延安时期十分倚童王稼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王稼祥既是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毛泽东的重要助手,一直受到毛泽东的倚重。
延安时期,一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散各地,王稼祥是为数不多的常驻延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一。
1938年8月,王稼祥从苏联回国,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了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这是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
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
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固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领导地位”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巩位。
之后,他在中央屡担重任。
从険凝|XIANGCHAOa王稼祥(资料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到1943年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是周恩来、朱德、王稼祥。
在3位副主席中,周恩来常驻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开展统战工作,朱德曾较长时期驻八路军前方总部,只有王稼祥常驻延安,协助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第一展馆: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稼祥1924-1925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公,谦虚谨慎。
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
——王稼祥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3、1913-1919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4、1922-1923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5、1924-1925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7、1925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8、1928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13、;第三展馆: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
(右1)2、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也是王稼祥在瑞金的住处(白房子);3、王稼祥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署的任命书;4、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签署的训令、通令、命令、通知等5、1933年4月27日,王稼祥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召开红军青年工作会议时,遭敌机轰炸身负重伤;6、1934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主持修订《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7、1934年2月12日,《红色中华》刊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布告: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8、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右三);9、1934年2月7日-12日,王稼祥在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礼堂主持召开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10、11、第四展馆:1、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王稼祥提倡的实事求是调研作风
王稼祥提倡的实事求是调研作风今年8月是中联部首任部长王稼祥同志百年诞辰纪念。
1951年年初,党中央任命王稼祥为中联部部长。
在任期间,王稼祥对政党外交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参与了我国总体外交的重大决策。
他十分重视对国际问题和我国外交战略与策略的调查研究。
他对调研人员要求十分严格。
王稼祥倡导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调研方向,提倡刻苦严谨、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研究作风。
虽然这些在“文革”期间遭受到严重破坏,但耿飚、李一氓、乔石、吴学谦、张香山和他们之后的历届中联部领导恢复和发展了王稼祥所提倡的调研方向和作风。
现在我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同王稼祥任部长时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我们调研工作的条件和水平也不能与那时同日而语。
然而,正因为现今国际形势如此复杂多变,突发事件增多,未来走向和大势更加难以预测,我们更加需要发扬王稼祥倡导的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作风,善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料加以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冷静观察,深入思考,结论放在调研之后,防止盲目追风和浮躁不实。
当好党中央的助手和参谋王稼祥同志强调,中联部要当好党中央在国际问题方面的助手和参谋。
王稼祥的这种“定位”,对于认识中联部调研工作的位置、作用和特色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调研同学术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助手和参谋,首先要完成中央布置的重大国际问题以及由此而涉及的理论问题的调研,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政策研究,向中央提出分析性看法和政策建议。
所以,从思维角度到文字表述同学术研究是有区别的,但研究人员同样需要有学术和理论“功底”。
作为参谋,可以提出各种看法和建议。
因此,王稼祥提出,在内部讨论时要活跃思想,提出不同想法;在向中央提出政策性建议时要提出两个以上的实施方案,并说明倾向于哪一方案,供中央决择。
但是,王稼祥同时强调,我们只是参谋,决策权在中央,外事工作要有严谨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为“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12月5日上午,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组织2010年第二期
业余党校培训班的六十余名学员,在党校指导教师张晓娟的带领下,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参
观学习,瞻仰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巨大贡献
捧着鲜花,我向王稼祥烈士敬献了花圈,表达了我的最崇敬的心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退出了王稼祥纪念馆。
此次的扫墓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作为当代红领巾,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清明时节,日暖风熏,翠柏凝青,更显得郁郁葱葱。
成员,赴华沙出席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会委员。7至8月参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2年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后被指责为“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直至1979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得到平反。3月主持撰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 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会后休养。 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常委会委员。 1966年3月中央决定王稼祥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 1969年10月被下放到河南信阳。 1970年年底回到北京治病。 1972年5月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要求分配工作。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逝世,终年68岁。
编辑本段故事
■1933年4月,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子——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历了八小时手术,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 ■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投下“关键的一票” ■1962年初,他大胆建议:应改变援外数量过大的状况;在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 在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不过,他为人正派,鄙视小集团活动。1930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随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长。1931年4月,王稼祥赴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
11月,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 1933年4月,他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当时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翌年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他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他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后来,毛泽东多次称赞这“关键的一票”。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过雪山草地时,他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到达陕北后,他因伤情恶化被中央派人秘密送往上海治疗。1937年夏,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翌年8月,他回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44年,他因伤口恶化病倒而无法工作,1946年再度被送到苏联治疗。1947年,王稼祥回东北解放区,任东北局城工部长。 1949年,他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1951年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6年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几十年间,王稼祥总是在腹部带着热水袋工作。 解放以后,他提出过许多宝贵见解。在1958年“大跃进”中,他拒绝随风附和。1962年初,他大胆地建议应改变援外数量过大的状况,要“量力而行”;在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这些观点被康生等批判为“三和一少”(即所谓对帝修反要和,对世界革命援助要少),随后,王稼祥难以再领导中联部工作,“文革”中又遭残酷批斗和关押。 因毛泽东一再肯定他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党的“十大”上他又被选为中央委员。1974年1月25日入睡前,王稼祥得知江青等要发起“批林批孔”运动,预感到党和国家又要遭受新灾难,忧心如焚。次日清晨,夫人朱仲丽唤他起床时,发现他已全身冰凉。 ■他见部队由赣南出发时的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焦急万分。在担架上,他向毛泽东表示:这样下去不行,应该让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籍顾问下台 王稼祥于3O年代初从莫斯科回国后,很快就担任重要职务。一些人曾认为他是坚决贯彻共产国际路线 王稼祥夫人朱仲丽
清明时节,日暖风熏,翠柏凝青,更显得郁郁葱葱。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烈士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王稼祥纪念馆前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多少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谱写了鲜红的革命历史;多少英雄不惜儿女私情赴战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面对敌人的刺刀,他们面不改色,前仆后继,慷慨就义。还有许多的为了革命没有留下自己姓名的人, 他们虽然不被后人知道, 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被后人时代传诵。
的革命先辈——王稼祥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
在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始终抱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感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先
后参观了王稼祥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瞻仰了王稼祥同志生前留下的图片、信件、文献
和生活用品等遗物,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新时代的红领巾,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理应在改革的大潮中担当前锋,坚持不懈。春天里,我们精神抖擞,朝气蓬勃。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红领巾,担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神圣使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本领。
心情的沉重使我想起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想着一位位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牺牲了生命;多少热血男儿英勇奋战,不惜战死沙场……不由地我热泪满面。
编辑本段思想
■处理国内问题有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考虑到中国利益 从王稼祥的外貌看,他面容消瘦,总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年轻时留学苏联五年,他被称为“红色教授”型的人物。 王稼祥当年英语、俄语成绩都非常突出,在国外学习得心应手。但他与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王明等人完全不同,不是像他们那样依照苏联人的观念来思考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在党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明问题的关键、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注:指中国问题)考虑得太少!对别人的事却操心得太多了!” 王稼祥却始终从中国人的立场考虑国际问题,面向世界时又总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既有模仿国外建起的大城市,更有停留在古代生产方式上的广大农村。从国外留学回国的人,往往把目光只限于较为发达的城市,这样促使许多自认为先进者却脱离本国实际。所以他们纵然有千条万条妙计,结果却无从施展。 王稼祥能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有正确的选择,在国际问题上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恰恰是这种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他的可贵之处便是能站在世界的高度,却又能反复比较和思考中国的实际。这样,处理国内问题有更高的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处处考虑到中国的利益。
1924年春就读于安徽芜湖圣雅各中学。 1925年5月领导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8月
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去苏联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1931年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0月参加长征。
和卓越贡献的介绍,同学们纷纷在纪念馆留言簿上留言,表达了对王稼祥同志由衷的崇敬,同时
也更加坚定了热爱和拥护党的决心。最后大家怀着激动和敬仰的心情在王稼祥铜像前合影留念。
在参观完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王稼祥这位杰出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加
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想着一
位位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牺牲了生命;多少热血男儿
英勇奋战,不惜战死沙场……不由地我们热泪满面。
捧着鲜花,我们向王稼祥烈士敬献了花圈,表达了我
们的最崇敬的心情。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有序的退出了 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
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红一、红四方面军
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11
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再次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外交方面的许多重大决策,并在对外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看法。 1956年2月参加苏共二十大。8至9月出席党的七届七中全会。9月,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他是第三、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7年1月参加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三国。 1958年11月至12月出席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9年3月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会见外宾。同月作为以朱德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