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办法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8b9c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d.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办法一、引言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
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介绍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的标准作业办法。
二、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组织架构1. 成立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火灾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火灾应急处理的日常事务工作。
3. 设立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
4. 设立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救援队伍,负责火灾现场的救援工作。
三、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流程1. 火警发生时,立即启动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并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到达现场。
2.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火灾应急处理工作。
3.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火灾相关信息,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4.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工作,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5.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救援队伍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灭火、疏散人员、救治伤员等。
6.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各相关部门熟悉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2.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
3.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4.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救援队伍应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确保火灾现场人员的安全。
5.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火灾原因调查、火灾损失评估等。
五、总结火灾应急处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组织架构、制定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加强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79b2d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9.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一、简介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灾害事件,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火灾发生时的紧急情况,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以期提供有效指导,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预防措施1.定期进行火灾防范教育,提高员工的火灾安全意识;2.进行电气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3.安装并定期检测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警能及时报警;4.定期检查灭火器和其他灭火设备,确保其可用性;5.设置合理的逃生通道和应急疏散标志,方便员工疏散;6.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火灾应急处理步骤1.发现火灾:a.发现火灾后,立即拉响火灾报警器,通过报警系统通知其他人员;b.向火灾控制中心汇报火灾情况,提供准确的火灾地点和火势描述;c.迅速启动消防设备,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2.火灾扑救:a.遵循“先人员安全,后扑救”的原则,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b.利用可用的灭火器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c.如果火势无法控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通知消防队进行扑救。
3.人员疏散:a.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疏散方式,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b.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有序地疏散员工;c.在疏散过程中,维持秩序,确保所有人员迅速撤离。
4.报警通知:a.将火灾情况及时通知周围的人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b.与消防队和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向其报告火灾情况;c.提供准确的火灾地点和描述,帮助消防队快速到达。
5.事后处理:a.在火灾扑灭后,确保现场安全,杜绝二次火灾的发生;b.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找出火灾的原因和起因;c.对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及时提交相关部门。
四、注意事项1.在火灾现场,必须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定,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2.火灾处置的重点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得为了保护财产而冒险行动;3.在火灾扑灭过程中,对火势的判断要准确,确保灭火手段的有效性;4.对于难以扑灭的火势,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5.火灾发生后,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二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5917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a.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一、背景介绍火警火灾是一种意外情况,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火灾风险并有效地应对火灾事故,制定一套标准作业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
二、程序目标该程序旨在明确火灾应急处理的准确步骤,确保员工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火警火灾事故。
三、作业程序1.报警当发现火灾或火警迹象时,立即使用紧急报警装置触发火灾警报。
2.启动消防设备2.1 确保消防设备处于可用状态,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2.2 根据火警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3.组织撤离3.1 发出紧急撤离警报,确保每个人员了解并按照紧急撤离计划撤离。
3.2 确保无人员滞留在火灾现场,以免造成伤亡。
4.封闭门窗确保火灾现场附近的门窗密封,以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5.与消防部门联系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警情况,并提供准确的火灾现场位置和相关信息。
6.组织灭火6.1 根据灭火员的指挥,合理调度人员进行灭火作业。
6.2 注意使用灭火器具、水源等进行灭火,确保灭火安全有效。
7.隔离危险区域根据火灾现场情况,设置警戒线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人员靠近危险区。
8.开始逃生如果火势无法控制,立即进行全面撤离,并按照预定逃生路线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9.组织灭火支援通知消防部门提供灭火支援,包括专业消防队伍、消防车等。
10.与相关部门沟通10.1 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络,包括安全部门和保险部门,通报火警情况和相应的处理。
10.2 提供准确的火灾报告,包括起火原因、火灾范围和损失评估。
11.火灾调查11.1 成立火灾调查小组,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
11.2 记录火灾调查过程和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2.后续整理与恢复12.1 清理现场,确保没有明火和隐患。
12.2 评估损失,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恢复。
13.保险索赔与重建13.1 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范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6db5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6.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范文一、火警火灾的发生与预防火警火灾是指建筑物、森林、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火灾。
火灾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火灾的预防工作。
1. 火灾的常见原因火灾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电器故障、短路、明火焚烧、乱搭乱建、违章用火、用电线路老化等。
2. 火灾的预防措施(1)建立火灾预防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2)加强火灾防控设施的建设,包括灭火器、防火门、疏散通道等;(3)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消除;(4)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火灾报警的及时性。
二、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火警火灾发生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下为火灾应急处理规程:1. 发现火警火灾后的应急联系(1)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消防电话为119),同时详细描述火灾地点、火势、人员伤亡情况等;(2)尽量保持冷静,在报警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2. 火灾蔓延之前的应急处理(1)通知人员立即撤离火灾现场,确保人员安全;(2)尽量隔离火源,避免火势蔓延;(3)关闭相关设备和电源,以防火灾进一步扩大。
3. 灭火与救援(1)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灭火器予以扑灭,但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负伤;(2)大面积火灾或无法控制的火势,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3)在救援人员到达前,尽量避免进入有浓烟的区域,以免中毒。
4. 疏散和逃生(1)在火灾发生时,尽量保持冷静,迅速疏散人员;(2)优先疏散高楼层和密集区域的人员;(3)疏散时要避免使用电梯,改用楼梯;(4)途中如遇楼梯间有浓烟,应蹲下低姿态经过,避免吸入有毒烟雾;(5)疏散至安全区域后,要及时报告自己的情况,等待进一步指示。
5. 救援人员到达后的配合(1)救援人员到达后要听从指挥、配合救援工作;(2)在救援人员指引下撤离火灾现场,不得乱闯乱逃;(3)提供火灾发生前的相关情况,协助救援人员开展工作。
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方案(通用5篇)
![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方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4600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b.png)
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方案(通用5篇)应急预案保障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安全。
面对一些无法控制的巨大事故和灾害,人们需要提前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及时控制事故的扩散,应急预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方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方案(通用5篇)【篇一】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吸烟、火种、明火作业。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办公、生产作业、休息区域、油料存放区。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五五制”、灭火器材、消防水源。
应急计划:每年一次。
应急准备和响应物资: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灭火器材。
一、应急准备1、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组员:生产负责人安全员各专业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值勤人员值班电话:(2)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机关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部人员按每3个月进行一次按火灾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
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
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3个月进行一次消防知识培训,并负责对消防措施的检查指导。
3、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1)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机关要配齐、配全灭火器。
消防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2)保卫人员每月检查—次灭火器及消防设施。
(3)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栓检查和测试以保持良好状态。
二、应急响应1、为了防止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各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入口标志牌,按总人员组建义务防火小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承担,组员:生产负责人、安全员、各专业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值勤人员,项目经理为现场总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负责现场扑救工作,各专业各负其责。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79db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范文一、前言火警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制定本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以规范员工在火警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行为。
二、应急响应1. 当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第一时间发出火警报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同时启动火灾报警设备。
2. 撤离人员:通过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所有在场人员迅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3. 人员分工: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应急疏散和人员安全。
包括指定人员按照不同地区进行组织,每个责任人负责一个区域的人员疏散和安全。
4. 集中点;将所有人员引导到集中点,确保每个人员的人数、身份和安全状况。
对于无法找到的人员,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救援人员。
5. 救治伤员:对于受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救治和送医,确保伤员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三、救援行动1. 到达现场:对于火警火灾,要保持冷静,迅速到达现场,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救援人员分工:根据现场情况,指定救援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和疏散等工作。
确保每个救援人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3. 灭火:根据火势的大小和火源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对于无法控制的火势,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4. 救援被困人员:对于被困人员,要迅速进行救援,尽量选择安全通道进行救援。
5. 疏散人员:对于无法救援的人员,要迅速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四、报告和记录1. 火警报告:对于火警火灾,要及时向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
2. 救援记录:对于救援行动,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人员和物资的使用情况,以及救援结果等。
3. 事故分析:对于火灾事故,要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演练:为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要定期进行火警火灾应急演练,包括组织人员疏散、救援行动和报告记录等。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范文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2332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6.png)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范文一、背景介绍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火灾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下面将介绍一套不含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的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范文。
二、火灾应急处理程序1. 发现火灾当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按下火灾警报器,引起他人的注意。
同时,要赶紧报警,拨打火警电话,并告知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情况。
2. 呼叫疏散在呼叫火警之后,应立即通过喇叭或广播向员工和其他人员发出疏散指令,告知他们火灾的位置和紧急情况。
同时,要避免使用造成恐慌的语言,以免引起混乱。
3. 疏散行动当听到疏散指令后,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有序地按照指示进行疏散。
疏散时应保持冷静,不要奔跑,避免踩踏和碰撞。
同时,要保持头部低姿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
4. 扑救初火如果火灾处于初期阶段,可以尝试扑救初火。
但要注意自身安全,选择适当的灭火器材,并切勿冒险。
在扑救初火时,要尽量将火源与可燃物隔离,并瞄准火焰根部喷洒灭火剂。
5. 关闭门窗在疏散的同时,要注意关闭门窗以防止火势蔓延。
关闭门窗可以有效地减缓火势的传播速度,增加逃生时间和避免烟雾进入其他区域。
6. 消防通道畅通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不要占用通道或堆放杂物。
消防通道的畅通是确保消防车辆和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的重要条件。
7. 集合指定地点在疏散到安全地点后,要按指示集合,并进行人员清点以确保无人落后。
集合地点应远离火源并符合安全要求。
8. 呼叫救援在疏散后,应立即呼叫救援人员,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火灾情况和现场信息。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被困,要及时告知救援人员并配合他们的工作。
9. 等待救援在呼叫救援后,应保持安静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不得私自返回火灾现场或离开集合地点。
10. 火灾调查在火灾被扑灭后,应进行火灾调查以确定火灾的原因和起因。
通过调查,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火灾再次发生。
消防、灭火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
![消防、灭火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87d71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5.png)
消防、灭火工作业操作规程范本消防灭火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在进行灭火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本文将就消防灭火工作的操作规程作简要说明。
一、监测和预警阶段1. 定期巡查各类火灾风险区域,发现隐患及时整改;2. 建立火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火灾风险区域的温度、烟雾等指标;3. 制定火灾预警标准,确保能够及时发出火灾预警信号。
二、火灾初期处置阶段1. 第一时间启动火警报警装置,立即发出火警信号;2. 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消防应急预案;3. 初期火灾由灭火器等小型灭火设备进行灭火;4. 如火势无法控制,应通过合适的灌水系统进行灭火;5. 尽量减少烟雾和气体排放,保障被困人员的逃生通道。
三、火灾扩大和深入阶段1. 如果火灾无法控制,需立即通知并请求支援;2. 如火势扩大到无法控制范围,应立即撤离被困人员并避免继续灭火;3. 注意对火灾周边区域进行疏散、警戒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4. 注意对隔壁楼层、阁楼和地下室等进行仔细搜索,防止火势扩大。
四、火灾后期处置阶段1. 确保火灾彻底熄灭后,进行全面排查,防止火势复燃;2. 对于受损建筑进行结构稳定评估,保障清理人员的安全;3. 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勘查,查明火灾的起因和原因;4. 制定完善的火灾报告,评估火灾损失和及时补救措施。
五、其他注意事项1. 在灭火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使用灭火器材的顺序;2. 不随意触碰电线、高温器具等危险物品,确保人员安全;3. 防止化学物品与水或其他物质接触产生危险物质;4. 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灭火器材和防护设备,确保工作的无障碍进行。
以上是消防灭火工作的操作规程范本,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位消防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灭火的可能性,共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10158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2.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是指在发生火警火灾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应急处理措施和操作步骤的标准程序。
以下是常见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的一般步骤:1. 发现火灾:当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或向相关人员报警,并迅速通知所在单位内的其他人员。
2. 灭火处理:根据火灾的性质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进行初期扑救,例如使用灭火器灭火、使用灭火器自救等。
在扑灭火灾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避免火势扩大。
3. 喊救命:在火场内或火场附近时,请用力喊救命,以引起周围人员的注意和帮助。
4. 人员撤离:根据火灾现场的情况,迅速进行人员撤离。
按照预先制定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有序地离开火灾区域,并遵守组织和指挥人员的指示。
5. 通知消防部门:及时拨打消防部门电话,告知火灾的发生,提供准确的位置和火灾情况,以便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6. 封闭区域:如火势无法扑灭或火灾蔓延较大,应立即采取封闭措施,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7. 救援措施:根据火灾现场的情况,有序进行人员救援和救护处理,优先保护生命安全。
8. 应急疏散:实施组织疏散措施,指导人员有序撤离,避免踩踏和混乱。
9. 现场管制: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消防救援和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监测火情:对火灾现场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防止火势重新燃烧或扩散。
11. 灭火复查:确认火势已经完全扑灭后,对火灾现场进行彻底检查和审查,查明火灾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火灾。
12. 归档记录:对火灾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扑灭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以上是一般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程序,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单位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火灾应急处理还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确保应急处理措施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7875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9.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火警是一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火灾,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2000字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1.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场所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学校、商场、酒店等。
1.2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1.3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要求,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
2.预防措施2.1 每个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和完好性。
2.2 定期进行消防设施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设置明确的疏散通道和标识,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3.报警与疏散3.1 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提供准确的火灾位置和情况。
3.2 尽量保持冷静,按照预定的逃生通道有序撤离。
3.3 特殊人群(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和疏散措施。
3.4 疏散后,及时组织人员到指定安全区域,对疏散过程中遗留的人数进行核对,确保人员安全。
4.灭火与救援4.1 对于小火灾,如果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具,可以进行初期灭火。
4.2 如果火势过大,且无法灭控,务必不要冒险,应立即撤离。
4.3 在火灾场所救援时,要遵循安全、迅速、高效的原则,确保自身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5.指挥与协作5.1 建立火警火灾应急指挥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指挥和调度。
5.2 根据火灾情况和需要,及时联系消防、医疗、安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火灾应急事件。
5.3 各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做好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火灾。
6.事后处理6.1 火灾发生后,要进行火灾调查和事故分析,查明火灾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2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通知相关家属和单位。
6.3 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和封锁,保护现场证据,方便后续调查和赔偿。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e12b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7.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火警火灾是一种危险的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标准的作业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以供参考并落实。
一、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1. 人员安全优先:在火灾应急处理中,无论是自救、互救还是救助他人,人员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2. 快速反应: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应急处理要求快速响应,尽快采取措施控制火势。
3. 主动联动:火灾应急处理需要在各部门、各人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协同合作,各方要主动联动,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4. 精确判断:在火灾应急处理中,需要进行准确的情况判断,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二、火灾应急处理的预案编制1. 组织编制:每个单位都应根据自身情况,组织编制适合自己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2. 预案内容:预案应包括火警报警程序、安全撤离通道、灭火器材及设备的准备和使用方法、人员疏散程序、急救程序等。
3. 预案修订:预案需要定期修订,以使其符合当前的情况和需求。
三、火灾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挥1. 应急组织:在发生火灾时,应急处理工作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指挥。
2. 指挥人员选拔: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具备火灾应急处理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3. 工作分配:指挥人员需根据火灾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分配工作。
4. 指挥中心:建立火灾应急指挥中心,用于接收、处理和传递火警报警信息,以及指挥和协调各方的工作。
四、火灾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1. 火灾报警: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尽量提供准确的火灾情况。
2. 警示与疏散:在火灾报警后,应通过各种方式向周围的人员发出警示,并指导他们有序疏散。
3. 灭火初期处置:发生初期火灾时,应尽力控制火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灭,如使用灭火器材、灭火器等。
4. 人员搜救:在火灾发生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受困人员进行搜救,尽量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a3ca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d.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一、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安全事故,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火灾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本规程旨在确保火灾应急处理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的进行,提高组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动能力,做好火灾应急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单位内发生的火警火灾事件,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仓库等各类场所。
三、应急预案1. 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预警与报警系统、应急演练等内容,确保各部门和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2.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应急处理流程的熟悉程度,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四、火灾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安全功能,确保电线、插座等设备没有老化、漏电等问题。
2. 建立定期维护报警系统的制度,确保火灾报警器、喷淋系统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建立禁止吸烟制度,并设置合适的吸烟区域,确保烟蒂能够安全熄灭。
4.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做好防火标识的设置和使用。
5. 定期检查灭火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五、火警报警与应急响应1. 发现火警,首先应立即按照预定流程使用火灾报警器进行报警,并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在报警的同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负责人应立即指派专人赶往现场进行勘查,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应急处理。
3. 组织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广播通告火警情况和应急处理措施,引导人员安全有序撤离。
4. 各部门负责人按照预定流程进行人员清点,确保人员全部撤离,并及时报告指挥部。
六、人员疏散和逃生1. 火灾发生时,人员应迅速冷静地按照预定的逃生通道和指示标志撤离,禁止乱闯乱撞。
2. 楼梯间、电梯间等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封堵。
3. 撤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可以选择就近的应急出口或安全通道。
4. 全体员工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按照预定流程进行清点,确保人员安全。
应急救援作业安全作业规范
![应急救援作业安全作业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78810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4.png)
应急救援作业安全作业规范一、引言应急救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旨在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事故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作业安全作业规范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作业的分类和特点(一)分类应急救援作业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救援、地震救援、洪水救援、交通事故救援、工业事故救援等。
(二)特点1、紧急性: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2、危险性:救援现场往往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有毒气体、建筑物倒塌等。
3、复杂性:突发事件的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救援人员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三、应急救援作业的安全风险(一)物理风险包括高温、高压、电击、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
(二)化学风险如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化学品燃烧爆炸等。
(三)生物风险例如传染病的传播。
(四)环境风险恶劣的天气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等都可能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和危险。
四、应急救援作业前的准备(一)信息收集在接到救援任务后,应尽快收集有关事故的详细信息,包括事故类型、发生地点、伤亡情况、周边环境等。
(二)人员配备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合理调配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救援人员。
(三)装备检查确保救援所需的各类装备齐全、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维护。
(四)制定救援方案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明确救援步骤、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应急救援作业中的安全措施(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救援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鞋、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二)现场评估与监测持续对救援现场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新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通讯保障保持救援人员之间、救援队伍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讯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四)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救援作业,避免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五)紧急避险当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时,救援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消防应急预案作业规程
![消防应急预案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85a8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3.png)
消防应急预案作业规程一、前言为确保我国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火灾事故的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各部门、各人员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指南,确保火灾事故处置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确保火灾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成立以下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组工作职责:1、灭火行动组(1)职责:负责现场初期火灾的扑救,控制火势蔓延,降低火灾损失。
(2)组成:由公司专职或兼职消防员、具有灭火技能的员工组成。
(3)主要任务: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灭火设备,按照灭火预案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2、通信联络组(1)职责:负责火灾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报告火情及救援进展。
(2)组成:由公司通讯部门或指定人员组成。
(3)主要任务: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通信联络系统,与各组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指令传达及时、准确。
3、疏散引导组(1)职责: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安全疏散,确保人员迅速、有序撤离。
(2)组成: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人员组成。
(3)主要任务: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疏散预案,组织人员按照预定路线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4、安全抢救组(1)职责: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救治和转送工作。
(2)组成:由公司卫生部门或指定人员组成。
(3)主要任务: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抢救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协助送往医疗机构。
5、现场警戒组(1)职责:负责火灾现场的安全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组成:由公司保卫部门或指定人员组成。
(3)主要任务: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迅速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协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三、报警和接警程序1、报警(1)发现火情的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按下最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b. 如有条件,使用电话或其他通信设备向消防控制室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火警;c.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现场灭火设备进行初期灭火。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c33e7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火警火灾应急处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和有序进行,保障单位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制定本作业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单位,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应急处理工作,包括预防、监测、报警、逃生、灭火、救援等环节。
第三条应急处理工作必须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生命安全第一原则:确保人员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任何其他目标都不能放在人员安全之上。
(二)科学、规范原则:应急处理工作必须根据科学方法和标准作业规程进行,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三)全员参与原则:应急处理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人员都应有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疏散优先原则:在火灾发生时,要优先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迅速安全撤离。
(五)灭火优先原则: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情况下,尽快进行灭火工作,遏制火势的蔓延。
(六)统一指挥原则:应急处理工作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确保信息畅通和决策的及时性。
第二章应急预防工作第四条应急预防工作是指在火灾发生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
第五条单位应制定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消防管理。
第六条单位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消防隐患。
第七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通道、消防器材、消防水源等。
第八条单位应组织进行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应急监测和报警工作第九条应急监测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单位进行火灾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第十条单位应配备消防监控设备,对火灾风险进行实时监测。
第十一条单位应定期维护和检修消防监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单位应设置消防报警系统,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第四章应急逃生工作第十三条应急逃生工作是指在火灾发生时,根据预定的逃生计划和逃生通道,迅速安全地撤离人员。
第十四条单位应制定逃生计划,并明确逃生通道、逃生指示标志等。
第十五条单位应设置逃生设施,如疏散通道、灭火器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流程
![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af494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1.png)
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流程一、目的为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动火作业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火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切割、加热、打磨等可能产生明火或高温的作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动火作业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演练,组织事故应急处理,协调各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
2. 安全生产部: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发放、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动火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3. 动火作业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实施,包括动火作业的申请、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动火作业的监督和检查等。
4. 消防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现场的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器材的配备和管理,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和救援。
四、预防措施1. 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动火作业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栓等。
4.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护,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五、应急处理程序1. 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停止动火作业,立即启动应急报警系统。
2. 动火作业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采取灭火、疏散等应急措施,同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
3.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消防部门、安全生产部、动火作业部门等相关部门开展事故应急处理。
4. 消防部门负责火灾的扑救和救援,安全生产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动火作业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和善后工作。
5.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
![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125f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0.png)
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办公建筑是城市中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就针对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中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预防措施1. 定期组织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如检查电线、电器设备、安全出口通道等;2. 在办公室设置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及安全出口指示牌,定期检查并保持在有效状态;3. 提供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 制定并定期更新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应急行动流程;2. 确保应急预案能够根据办公建筑的特点和布局合理调整,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火灾事故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2. 模拟不同火灾场景,指导员工如何正确、迅速地疏散、逃生和使用灭火器等。
四、火灾报警和应急处置1. 一旦发现火灾迹象或响起火灾报警器,员工应第一时间按照预案进行疏散;2. 各岗位人员应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置,确保火势得到及时控制。
五、事后处理和总结1. 火灾事故发生后,应安排人员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和事故报告;2. 根据火灾事故的经验教训,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不断提升火灾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办公建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通过预防、预案、演练、报警和事后处理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办公建筑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各个办公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保证在火灾初期5分钟内及时遏止火势蔓延的势头,消除火势对人员疏散的威胁,打通疏散通道,保护着火层以上人员能够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
2.范围公司所属物业。
3.内容3.1报警通报3.1.1必须保证在4分钟内发现初起火情。
3.1.1.1 各服务中心要认真落实值班巡逻制度,管理、秩序维护、维修、清洁等值班人员要勤巡查,保证在自己责任范围及时发现火情。
3.1.1.2有警即报。
各类人员发现火情必须立即报告值班班长和值班领导,当火势不能在初期扑救时,应迅速拨报“119”火警。
3.1.1.3 报警时应做到镇定拨号,详细说明报警小区(单位)名称、地(位)址、联系人、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种类,报警后即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队。
3.1.1.4 报警3.1.1.4.1通报程序火警—→当值人员—→消防监控中心—→巡逻到场确认—→消防监控中心—→紧急通知值班领导、班(组)长、全体员工(着消防服或长袖迷彩服)到场—→向公安消防队报警—→通报业主、住户疏散—→组织指挥灭火抢救。
3.1.1.4.2报警流程图3.1.1.5通报方法向业主、住户发出火灾通报的顺序: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
通报时,一般先用语言(利用广播器、对讲系统、室内电话等)通报,主要说明着火层及具体位置,着火状况及疏散路线,并稳定业主、住户情绪,然后发出警铃。
或采取其他措施,将业主、住户叫醒后,才进行通报。
3.1.1.6报警通报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由值班负责人具体确定报警通报分工方法。
3.2灭火3.2.1查明火情和火势发展蔓延的方法是“三查”、“三看八定”。
3.2.1.1“三查”:一查火场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烧物质的种类与数量;三查赶赴火场的捷径。
3.2.1.2“三看八定”:一看烟火,定方位、定火势、定性质;二看建筑,定结构、定通路;三看环境定重点、定战力、定路线。
3.2.2制定灭火策略3.2.2.1室内火灾,内攻近战。
3.2.2.2楼房火灾,分层截击。
3.2.2.3下层火灾,上层设防。
3.2.2.4力量分布上做到:救人、灭火同时进行。
灭火部分要把主力用于直接灭火上,同时将小部分力量用在可能蔓延的地方,以防止火势乘隙扩大。
火势已经扩大时,应将主力集中用于防止火势蔓延或可能造成更大灾害的方面。
3.2.3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3.2.3.1冷却灭火法。
3.2.3.2隔离灭火法。
3.2.3.3窒息灭火法。
3.2.3.4抑制灭火法。
3.2.4组织力量扑救火灾3.2.4.1组织义务消防队,按消防组织的分工与任务展开灭火战斗。
3.2.4.2启动消防水泵,满足着火层以上各层的消防用水量,铺设水带做好灭火准备。
3.2.4.4组织义务消防队使用固定灭火装置和灭火器灭火。
3.2.4.5常用的灭火器主要有:清水灭火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3.2.4.5.1 清水灭火器是一种利用装在筒内贮气瓶气体的压力,将筒内的清水喷出灭火的装置,其有效喷射时间(1)为50秒,有效喷射距离(2)为7米。
喷射水流。
应把水流喷射到火焰根部,即把水流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不要喷射到火焰上。
在看不见火焰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射水。
要根据火场燃烧情况,及时变换射流角度。
3.2.4.5.2 酸碱灭火器是利用装在筒内的两种药液混合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将水溶液喷出灭火的。
其有效喷射时间为50秒,有效喷身距离为10米。
使用灭火器时,须颠倒筒体,上下摇晃几次,再将液流射向燃烧物即可。
不能将筒盖或筒底部分对着人体,以防筒底爆破或筒盖飞出伤人。
如果灭火器颠倒后,液流喷不出来,应将灭火器平衡放于地面,用铁丝疏通喷嘴,仍可继续使用。
在液流喷完前,切记不要旋松筒盖,以免伤人。
3.2.4.5.3泡沫灭火器是通过筒体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将生成的泡沫压出喷嘴,喷射出去进行灭火的。
若是罐内液体燃烧,扑救时应朝罐内的罐壁上喷射泡沫,使泡沫顺内壁自动流淌到液面上覆盖火焰,不要用泡沫直接冲击燃烧的液面;若是地面散落液体物燃烧,应从近处开始,左右两侧同时喷射,逐步向火场深处推进。
3.2.4.5.4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充装液态二氧化碳,利用气化了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灭火的。
使用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手提提把,翘起喷筒将喷嘴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即可喷出二氧化碳。
3.2.5断电3.2.5.1切断电源。
当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或引燃附近可燃物时,应尽快关闭总开关,断绝电源,并及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3.2.5.2带电灭火。
电气发生火灾时,在一般情况下应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
但是在紧急状态下,待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可能殆误战机。
因此,特殊情况下,采用带电灭火,能够争取时间,迅速有效地控制火情,扑灭火灾。
3.3救人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业主、住户,是灭火抢险工作的首要任务。
当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根据救人任务的大小和现有的灭火力量,首先组织参战人员救人,同时部署一定力量扑救3.3.1火场寻人的方法:3.3.1.1在火场寻人,主要靠喊、叫、摸、看等方法。
救援人员要缜密细致地进行观察判断,做到动作迅速,沉着冷静,注意安全。
3.3.1.2特别注意如下点位:3.3.1.2.1通向出入口的通道、走廊及卫生间、门窗附近。
3.3.1.2.2晚间寻找的的重点是床上、床下和床的附近。
3.3.1.2.3儿童受惊吓后,常常躲藏在墙角、门后和厨柜里,以及桌椅、床和其他物体下。
寻找时,要格外注意室内所有角落。
3.4火场疏散3.4.1 明确分工。
在服务处灭火总指挥的具体组织下,把引、送、查、接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参加灭火战斗的消防人员头上。
3.4.2 疏散顺序。
疏散时,要先从着火间、着火层以上各层开始,其后才是着火层以下。
同时,要做好安抚工作,青壮年可自行通过安全消防楼梯疏散,行动不便的可护送其从消防电梯疏散。
3. 4. 3 疏散方法:3.4.3.1 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或由义消人员引导他们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3.4.3.2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要引导他们撤出,必要时派义消人员护送。
对惊慌失措或固执不走的人员,还要做好情绪稳定和说服动员工作。
3.4.3.3对于被火烧、烟熏而失去知觉的人员或不能行走的老人、儿童以及伤、病、残人员,要采取背、扛、抬、抱等办法将其救出火场,必要时可连人带床一起抬走。
3.4.4疏散途径:3.4.4.1从消防通道疏散。
3.4.4.2从消防电梯疏散。
3.4.4.3迂回疏散。
如从天台、平台、阳台越过邻楼或从这些部位使用器械降到下层。
3.4.4.4使用救生绳、缓降器、软梯、救生网、救生垫等器材救人。
3.4.4.5指导自救。
由义务消防员带领或通过楼宇通讯指导等方式进行。
3.4.4.5.1组织义消队员鼓励或带领业主、住户沿着消防楼梯,冲过烟雾封锁下楼。
处等待营救,并组织水流喷射掩护,劝导他们不要轻生或者引导其通过阳台、天台、天桥等与邻楼的连接部位,将其疏散到安全区域。
3.4.4.5.3对于被困在着火层的人员,应通过广播、室内电话、音响等,鼓励其增强自救信心,就地取材,选择如下自救方法脱险:一是先将床单、窗帘、棉布等接连起来做成救生绳,然后把一头紧固在窗框部位,沿布绳缓缓滑落到下一层;二是爬出窗台,蹲在窗台的突出部位,等待营救;三是双人互相配合,采用接力方式降落到下一层;四是密闭门窗,堵塞孔洞,防止烟火窜入房间,用水淋湿门窗降温,并清除这些部位的易燃物品,防止火势蔓延过来,留在房间等待营救;五是沿着外墙的墙垛、夹缝、水管、避雷针管攀落下一层;六是若房内外有救生器材,则引导他们使用救生器材,如救生绳、缓降器、救生袋、救生垫等开展自救。
3.4.5要求:3.4.5.1义务消防员必须具有责任心和英勇顽强、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具备基本的救人本领和自救能力。
3.4.5.2义务消防员行动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器材工具,如:手持灭火器、安全绳、毛巾、手电筒等。
3.4.5.3在危险情况下救人,要采取必要的预防保护措施,当有人员穿梭于烟火弥漫的区域时,现场指挥要组织喷射水流进行掩护,防止发生因工作疏忽而造成误伤的情况。
3.4.5.4不准使用载客电梯疏散人员。
3.4.5.5不能重返着火间。
3.4.5.6在疏散线路岔路口设立哨位,指示方向。
3.4.5.7必须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3.4.5.8使用消防电梯疏散人员,须由专人操作,约定联络信号,以便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及时采取营救措施。
3.4.5.9及时清点、核对疏散抢救出来的人数,切实搞清被困人员是否全部救出。
3.4.5.10对受伤人员,除在现场进行急救外,还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5 疏散与保护物资疏散与保护物资是灭火战斗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对受火势威胁的各种物资,以及业主、住户家中的贵重物品、车辆、设备以及图书档案资料等,是进行疏散还是就地保护,要根据火3.5.1 疏散和保护物资,主要是在下列情况下进行:3.5.1.1重要物资受到火、烟、雾等直接威胁而无法保护时,要进行疏散。
特别是贵重或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资,必须立即组织抢救和疏散。
3.5.1.2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受较大压力的桶、罐等容器或设备,在火势威胁下有发生爆炸或释放毒气的危险时,要抓紧疏散或加强保护措施。
3.5.1.3当有物品阻碍战斗员接近火源而影响灭火行动时,要进行搬移或疏散。
3.5.1.4对于能够助长火势蔓延的物品,要予以疏散和保护。
3.5.2要求和方法:火场上,疏散与保护物质要按照主次、缓急,确定先后顺序,行动要迅速,方法要得当,以避免物资的损坏和丢失,并注意保护人员安全。
3.5.2.1一般情况下,首先应当疏散和保护贵重的、有爆炸危险和有毒有害的物品;其次是处于下风方向的物品;再次是受火势威胁较小的、处于上风方向的物品和其他物品。
3.5.2.2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要用水枪掩护疏散物资的通道和人员。
3.5.2.3疏散和保护物资的具体方法应根据现场情况决定,转移时可采取一人搬移,几人共同搬运或列队传送等方法。
对贵重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失或因碰撞而引发事故。
对需要就地保护的物资、设备等,可以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如用水枪射流降温或者用浸湿的麻袋、帆布、棉被等覆盖,不能用水冷却的可设法使用石棉板等耐火材料将其与火焰隔开。
3.5.2.4疏散出来的物质不得堵塞通道,而应放置在免受烟、火、水等威胁的安全地点,并派人看护,防止丢失和损坏。
3.6防排烟在高层建筑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采取防、排烟措施,以减少烟雾,提高能见度,保障安全,加快灭火进程。
具体方法有:3.6.1 启动送风排烟设备,对疏散楼梯间、前室保持正压送风排烟措施;3.6.2 开启疏散楼梯的自然通风窗;3.6.3 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烟门;3.6.4 将客用电梯全部降至首层并锁定;3.6.6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匍匐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