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

合集下载

【幼儿园英语教案】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小班

【幼儿园英语教案】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小班

【幼儿园英语教案】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小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英语教材第三章《认识自己》,具体内容为“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掌握关于眼睛、鼻子和嘴巴的英文单词,并能用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eye、nose、mouth三个英文单词,并能够正确发音。

2. 培养幼儿用英语句子描述自己的五官,如:“This is myeye/nose/mouth.”3. 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eye、nose、mouth三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熟练运用这三个单词描述自己的五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官图片、单词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唱英文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让幼儿熟悉关于身体部位的英语表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展示五官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中文,然后教读英文单词,如:“eye”(眼睛)、“nose”(鼻子)、“mouth”(嘴巴)。

3. 单词学习:带领幼儿反复朗读单词,并进行单词卡片游戏,巩固记忆。

4. 句子练习:教幼儿用英文句子描述五官,如:“This is my eye/nose/mouth.”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6. 情景互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简笔画,旁边标注对应的英文单词。

2. 在另一侧列出本节课的重要句子,如:“This is myeye/nose/mouth.”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头像,并用英文标注眼睛、鼻子和嘴巴。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发音不准确、句子不熟练等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2.板书内容:
(1)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请用词性填空,完成以下句子:我()喜欢()吃苹果。
(2)请分析以下句子的成分:她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在公园里散步。
2.答案:
(1)名词;动词
(2)主语:她;谓语:穿着;宾语:花裙子;定语:漂亮的;状语:在公园里;补语:散步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记忆。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练习的时间。
2.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适当延长讲解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消化吸收。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汉语》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现代汉语的词性与句子成分”。详细内容将包括词性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特点,以及句子成分的识别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词性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词性的特点。
2.学会识别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能够正确运用。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句子构建能力。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词性与句子成分的结合方式。深度上,要讲解清楚每个句子成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表现;广度上,要涵盖各种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典型用法,以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教案

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教学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口语表达技巧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口语表达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口语表达教学材料,如文章、话题等。

2.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口语表达小游戏,引起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清晰发音、适当语速、逻辑顺序等。

2. 举例说明这些技巧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理解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重要性。

三、口语表达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如“我的梦想”,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倾听、提出建议。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并对他们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口语表达技巧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并明白了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第三章 日常交际与沟通方法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第三章  日常交际与沟通方法
(一)社会交际称谓词语 1.礼俗性亲属称谓语 礼俗性亲属称谓是一种广泛的非亲属的亲属称谓。为了表 示礼节和亲切,人们常借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对方。比如: 邻里乡亲之间:王大爷、李大叔、赵大伯、王奶奶 小孩子称不认识的妇女为姨、阿姨 问路人称陌生的老人为老大爷、大娘、大 相互介绍
5
第一节 相互介绍
【课堂训练】 2.你所在的学生社团为了提高成员的宣传意识和写作 能力,拟举办一场新闻写作专题培训。社团负责人邀请到学 校宣传部一位老师前来授课,你作为此次培训的主持人,请 在培训正式开始之前介绍一下这位老师。
6
第一节 相互介绍
【课堂训练】 3. 请 回 答 “×××校 长 ”与 “ 校长 ×××” 、“ 王 ××老师”和“教师王××”有何区别。
20
第一节 相互介绍
三、介绍的语言艺术
介绍内容和介绍方式同等重要。有时候,人们不在意你说 了什么,而看重你是怎么说的。因此,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 要注意语气、语调、神情的使用,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1.应酬式 2.工作式 3.社交式 4.礼仪式 5.问答式
21
第一节 相互介绍
三、介绍的语言艺术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自我介绍方法。 (1)自我介绍的五要素法 自我介绍中包括以下五个要素:姓什么,叫什么,字怎么 写,有何意义,祝福语。 (2)自我介绍的工作关联法 这种介绍方式适用范围广泛。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单位、 特长、与大家的关系等,这种介绍方式的目的是与更多的人产 生有益的联系。
15
第一节 相互介绍
二、招呼用语及其使用 见面打招呼是人际沟通的基本礼节。 打招呼的方式: (1)语言方式 (2)非语言方式 (3)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打招呼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幼儿课程教案:语言表达

幼儿课程教案:语言表达

幼儿课程教案: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幼儿语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幼儿在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响应国家提出的“全民阅读”的号召,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沉淀的语言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语言表达的引导和训练。

一、营造适宜的语言环语言表达的第一步,在于营造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该在幼儿课堂上注重语言表达的培养,让幼儿学习到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环境的丰富和多样性尽可能地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类型、风格、颜色、大小和质地的物品和场景,让幼儿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语言表达。

比如,在季节变化时,引导幼儿描述天气变化、景色变化、生长变化等;在做手工制作时,让幼儿描述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

这种语言环境的丰富和多样性,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和自信。

(二)语言环境的互动和交流性要营造一个互动和交流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课堂上获得实践锻炼和沟通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种语言环境,可以借助游戏、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实现。

(三)语言环境的鼓励和支持性在幼儿的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于幼儿的正确表达要给予肯定;对于错误表达要耐心纠正,并采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帮助幼儿重构语言结构,提高表达准确性和流利度。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信任关系,让幼儿在教学中敢于表达,勇于实践。

二、开发语言表达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只是语言表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需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发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绘本教学绘本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一种优秀教具,它能够准确地响应幼儿的心声,带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画内容和情节进行提问、讨论、唱歌、做游戏等环节帮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绘本教学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游戏活动教学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中另一种较为常见、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自信。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

呀呀语
பைடு நூலகம்
9个月:呀呀语达到高峰,具有升降调,但无 意义 从呀呀语开始发音两个阶段:语音扩充和语音 紧缩;语调出现变化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 哭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也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需要,即对 环境所作出的反应。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 分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的哭声基本上 没有区别。
• (四)内部言语 • 内部言语是自问自答的语言活动,或不出声的 言语活动。 • 它的特点是: • 1.隐蔽性。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 它以语音的隐蔽性为特点。 • 2.简略性。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 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 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在内部言语中 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例如只保留主语和 谓语。它可以用一个词或词组来代表一系列完整 的陈述。
内部语言的特点
简约性
特点
语音的隐蔽性 与思维的相关性
第二节儿童语言的发展
•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 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和发出。但是 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 同步的,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换句 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 后。 •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 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 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 理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 (二)独白言语 •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白进行的、与叙述思想、 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它表现为报 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 独白言语的特点是: • 1.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话动。 • 2.独白言语是一种开展的言语。 • 3.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 动。

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第三章 语言学习理论

第三章语言学习(习得)理论本章我们将讨论语言学习(习得)问题,介绍语言学习(习得)理论。

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假说现在已不下数十种,本章着重介绍影响较大的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及文化适应假说。

最后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做一对比。

第一节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学者就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learning)与习得(Acquisition)这两种不同的学习。

7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S.Krashen)又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学习与习得假说。

那么什么是习得,什么是学习呢?(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所谓不自觉地自然地,是指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他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在课堂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他不注意语言形式(不自觉地掌握),只注重意义的沟通;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比如入学后)。

(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比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所谓有意识地,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去学习第二语言,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并加以运用,尤其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其过程是从自觉到不自觉(指熟能生巧、自动化后)。

在使用学习与习得这两个术语时,一般的用法是: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和上述狭义的学习。

也有的学者主张把狭义的学习称为“学得”,以示与其上位概念的学习相区分,既包括学得与习得。

还有人把习得称为“获得”。

学习与习得这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正因为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包含有习得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把第二语言学习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中,特别是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章中已出现用术语“习得”代替“学习”的趋向。

第三章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第三章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六、评价语
所谓教师评价语,就是教师对学生 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 果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反 馈、激励、调控、诱导及推进学生后继 学习的作用。
评价语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 2.灵活机动 3.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4.形式多样
第四节 教育口语艺术
一、教育口语艺术基本要素 二、教师口语艺术要求 三、教师口语艺术案例赏析
2.教师口语情感功效 (1)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 (2)让微笑温暖学生心灵。 (3)让幽默发挥教育功能。
三、教师口语艺术案例赏析
(一)语文教学
情景:教师讲授散文,学生理解意境
分析: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及时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 上,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 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 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 兴趣,学生动 了“情”,继而便有了“趣”。
(五)勉励
与鼓动、激发相比,勉励的话语显 得平和、恳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用一些成功 者的实例来勉励学生。榜样是根据人们善 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 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 易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还有一些脍 炙人口的至理名言,会使学生刻骨铭心, 长时间地回味,以此来勉励学生,更有启 发意义。
1.填空法 2.过渡法 3.选择法 4.比较法 5.连环法 6.信息反馈法 7.错误诱导法 8.追本探源法 9.扩展延伸法
(四)提问语的要求
1.难易适中 2.数量适中、系统科学 3.整体把握
四、应变语
(一)应变语的作用
1.辅助教学 2.调整教学状态 3.增强教学效果
(二)应变语的类型
1.幽默风趣型 2.自嘲解围型 3.因势利导型 4.顺水推舟型 5.旁敲侧击型 6.以退为进型

第三章语言学习理论

第三章语言学习理论

第三章语言学习(习得)理论本章我们将讨论语言学习(习得)问题,介绍语言学习(习得)理论。

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假说现在已不下数十种,本章着重介绍影响较大的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及文化适应假说。

最后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做一对比。

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学者就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learning)与习得(Acquisition)这两种不同的学习。

7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S.Krashen)又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学习与习得假说。

那么什么是习得,什么是学习呢?(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所谓不自觉地自然地,是指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他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在课堂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他不注意语言形式(不自觉地掌握),只注重意义的沟通;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比如入学后)。

(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比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所谓有意识地,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去学习第二语言,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并加以运用,尤其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其过程是从自觉到不自觉(指熟能生巧、自动化后)。

在使用学习与习得这两个术语时,一般的用法是: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和上述狭义的学习。

也有的学者主张把狭义的学习称为“学得”,以示与其上位概念的学习相区分,既包括学得与习得。

还有人把习得称为“获得”。

学习与习得这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正因为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包含有习得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把第二语言学习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中,特别是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章中已出现用术语“习得”代替“学习”的趋向。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技能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技能篇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

2.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设计的。

3.教学目标序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4.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关键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终极性目标)。

5.一个完整教学目标的表述由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和学习程度。

6.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外显性、可操作性、可测性。

7.教案可以分为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和程序式教案。

8.一般来说,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最重要部分,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

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

10.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1)要端正态度、高度重视;(2)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五性”即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型和实用性)(3)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课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课型,一类是综合课型)(4)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5)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6)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第二章课堂教学技能11.课堂导入的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

12.☆课堂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情境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其中,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13.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要有趣味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导入要有艺术性14.根据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

语言表达简明教学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教学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教学教案第一章:简明语言表达的基本概念1.1 语言表达的概念1.2 简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1.3 简明语言表达的原则与标准第二章:简明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方法2.1 词汇选择与运用2.2 句子结构的优化2.3 语言修辞的应用第三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实践3.1 听力训练3.2 阅读训练3.3 写作训练3.4 口语表达训练第四章:日常生活中的简明语言表达4.1 日常交流中的简明表达4.2 商务沟通中的简明表达4.3 媒体传播中的简明表达第五章:简明语言表达在教学中的应用5.1 教案编写与设计5.2 课堂讲解与表达5.3 学生评价与反馈第六章:简明语言表达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6.1 学术论文的简明表达原则6.2 学术报告的简明表达技巧6.3 学术讨论中的简明语言表达第七章:职场中的简明语言表达7.1 商务会议的简明表达7.2 销售与客户服务的简明语言技巧7.3 职场演讲与简报的简明表达第八章:跨文化交际中的简明语言表达8.1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表达挑战8.2 简明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中的应用8.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礼仪与禁忌第九章:简明语言表达的训练与评估9.1 简明语言表达的训练方法9.2 简明语言表达的评估标准与工具9.3 简明语言表达训练的反馈与改进第十章:简明语言表达的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成功案例分析:简明语言表达的典范10.2 失败案例分析:语言表达不清的后果10.3 课堂实践:设计与实施简明语言表达的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简明语言表达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理解简明语言表达的概念是学习的前提,需要重点关注。

掌握简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以便激发学习者对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重点环节2:简明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方法词汇选择与运用:学习者需要掌握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意思。

句子结构的优化:关注如何通过优化句子结构来提高表达效率。

语言修辞的应用:了解修辞手法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提升表达效果。

重点环节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实践听力训练:通过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

一、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章——汉字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部首。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和兴趣。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基本结构3. 常见的部首及其意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部首。

3. 练习: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一些汉字的结构和部首。

4. 总结:强调汉字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单描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识别和理解常见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

3. 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 词语的用法和搭配3. 词汇积累和运用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词语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3. 练习:学生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理解和运用词语。

4. 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的原则。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明确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正确运用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章——句子的构成与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句子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句子的构成要素2. 句子的类型和结构3. 句子的表达和理解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句子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句子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3. 练习:学生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理解和运用句子。

4. 总结:强调句子在表达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明确句子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他们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标内容:1.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如听力游戏、口语模仿、朗读、讲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欲望,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培养幼儿的交流技巧和倾听能力,使幼儿能够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流。

4.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方法和途径:1.创设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语言刺激,如丰富的图书、图片、音乐、游戏等,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语言活动。

2.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幼儿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趣味活动、情景教学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借助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教育软件等技术手段,结合幼儿喜欢的音乐、动画等元素,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语言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途径:1.课堂教学: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活动: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听音辨词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故事书、图片书等,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4.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教育,提供家庭环境中的语言支持和指导。

总结起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教案完美版

教案:“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小说语言技巧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说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小说语言的作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

1.3.2 讲解小说语言的特点:简练、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等。

1.3.3 分析小说语言的作用:表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等。

1.3.4 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注意其中的语言表达。

1.3.5 学生分享对小说语言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描绘性语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描绘性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描绘性语言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描绘性语言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描绘性语言的话题。

2.3.2 讲解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场景、氛围等。

2.3.3 介绍描绘性语言的类型: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2.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2.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三章:对话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话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对话语言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对话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对话语言的话题。

3.3.2 讲解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性格、情感、关系等。

3.3.3 分析对话语言的特点:个性化、情感化、生动等。

3.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对话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3.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对话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四章:修辞手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教案

语言表达与运用教案

语言表达与运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定义和意义。

语言表达与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增强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认识。

第二章: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词汇选择、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语言表达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词汇选择的重要性与技巧。

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和运用。

常见修辞手法的介绍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词汇选择、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论知识。

实践法: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语言表达。

第三章:倾听与回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理解其意思和情感。

培养学生能够恰当回应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倾听的重要性和技巧。

回应的恰当方式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倾听和回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倾听和回应的练习。

第四章:非语言表达与运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非语言表达的形式和作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

培养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非语言表达,增强沟通效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非语言表达的种类和特点。

非语言表达在日常沟通中的应用和效果。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非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和作用。

观察与实践法: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非语言表达实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五章:语言表达与运用在特定情境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中,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进行有效沟通。

培养学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特定情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如面试、演讲、辩论等。

不同情境中的语言表达策略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第二节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目 的
1.准确、清晰地传递数学知识的信息 2.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 3.促进师生的数学思维 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挥语言示范作用 6.实现情感交流

3.促进师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语言技能高超,则能时时 调动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若教师语言讲解详细, 则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若教师语言含糊不清, 学生则听不出老师在说什么。因此教师的语言 技能,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影响是重大的。
一.基本语言技能

基本语言技能是社会交往中人人都必须具备的 语言技能,它包括:语音、音量、语速、节奏、 声调和语汇等要素。
有人称其为语调。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抑扬 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声调的变化可以造成教 学进程的另一种节奏感和协调气氛,有利于学生 接受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单一音调的刺 激易使人精神疲劳、注意涣散。 提高音调、降低音调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声调表达疑问、感叹、 惊喜、沉思、肯定等情感。

数学语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其一 :由于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教师语言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其二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数学事实是要用语 言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数学也就是对数学语 言的学习。 斯托利亚尔指出:“学生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数 学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 形式和内容脱节,实质上就是数学语言、符号和公式 与他们所表示的东西脱节。” 正确的使用数学语言,不断提高驾驭数学语言技能, 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极端重视的。
第二节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目 的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第一章:简明表达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简明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明表达的定义和特点简明表达的重要性简明表达的技巧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简明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简洁明了。

学生提交简短的文章或句子,评估其简明表达的能力。

第二章:连贯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贯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连贯表达的定义和特点连贯表达的重要性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2.3 教学活动:引入连贯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连贯。

学生提交文章或句子,评估其连贯表达的能力。

第三章:得体表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得体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得体表达的定义和特点得体表达的重要性得体表达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活动:引入得体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得体。

学生提交文章或句子,评估其得体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语言表达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技巧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法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练习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ppt课件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ppt课件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
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我们可以把 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 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 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 主要是利用学前儿童各种生活和学 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为 儿童提供充分而又广泛的、多种多 样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 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 学习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
1.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有哪些?
鼓励儿童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为儿童提供规范的言语示范,鼓 励儿童积极表达
(一)、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日常交往 常规主题活动 如,天气预报员、周末趣闻、小 小广播站 区角活动 如,图书角、语言角、活动区等 (二)、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随机 语言教育
二、渗透性语言教育
6、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成人
可以通过日常交往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 在交往中为孩子提供语言示范,丰富幼儿的词 汇,还可以在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的过程中, 提高幼儿理解并按语言指令行动的能力。
(二)、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随机 语言教育
2、各领域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的随机渗透
数学教育 科学教育 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 体育教育
(二)、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 随机语言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口语即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等的行为方式。

2.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论证原理的语言。

3.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

4.描述性语言就是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态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

5.抒情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6.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教材、客观事物、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有所认定的语言。

7.教态语言即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二、筒答题(答案要点)
1.(1)教育性;(2)科学性;(3)针对性;(4)规范性;(5)口头性;(6)启发性;(7)可接受性。

2.(1)身姿变化。

身姿变化又称身姿语,是指人的躯干动作所发出的信息。

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站姿、走姿和手势。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其关键是把握眼神和微笑。

(3)外表修饰。

外表修饰主要指教师衣着服饰、发行配饰、化妆等,它也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外在表现。

3.(1)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

适度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重难点和关键点,在叙述概念、定理时,说话要慢些,语调要高些,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

当讲解有难度的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平稳缓慢,同时注意语调对关键词的强调作用。

(2)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

它和语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变换语调、语速,使之高低相间、快慢交叠,提高信息的接受率。

4.(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5.(1)提高内在修养的水平;
(2)强化语言外化的能力;
(3)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6.(1)辅助性;(2)连续性;(3)表情性;(4)动作性;(5)情境性。

7.(1)衣着服饰。

衣着服饰是一个人思想情操、情感意志、气质性格、文化修养和审美标准的综合反映。

教师的不同着装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和影响。

庄重典雅的衣着服饰,整洁大方,可以衬托出一个教育者的精神面貌,给学生美的享受。

(2)发型配饰。

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面部特征,体现文化气质、精神风貌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发型,以整齐、清爽为首要条件,要简洁、大方、朴素、淡雅、端庄。

(3)化妆。

教师适当化妆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情绪。

教师的化妆应是生活妆(工作妆),要淡雅、自然大方、得体、适当,给人以无雕饰之感,寓修饰于自然健康之中。

8.(1)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适当;
(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9.手势是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中的手势是一种与教学内容和有声表述相协调的教学手势。

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教学口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活学生的情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动作手势的运用,必须做到简单、自然、适度、与语言协调一致。

运用手势要目的明确,克服随意性,手势的速度、频度、幅度、角度等都要适度。

优雅的手势不仅能有效地帮助传递教学信息,而且也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形象。

10.(1)语音和吐字;(2)音量和响度;(3)语速;(4)语调和节奏;(5)词汇;(6)语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