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口语即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等的行为方式。
2.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论证原理的语言。
3.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
4.描述性语言就是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态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
5.抒情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6.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教材、客观事物、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有所认定的语言。
7.教态语言即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二、筒答题(答案要点)
1.(1)教育性;(2)科学性;(3)针对性;(4)规范性;(5)口头性;(6)启发性;(7)可接受性。
2.(1)身姿变化。身姿变化又称身姿语,是指人的躯干动作所发出的信息。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站姿、走姿和手势。
(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其关键是把握眼神和微笑。
(3)外表修饰。外表修饰主要指教师衣着服饰、发行配饰、化妆等,它也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外在表现。
3.(1)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适度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体现语言的情感性。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重难点和关键点,在叙述概念、定理时,说话要慢些,语调要高些,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当讲解有难度的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平稳缓慢,同时注意语调对关键词的强调作用。
(2)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它和语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变换语调、语速,使之高低相间、快慢交叠,提高信息的接受率。
4.(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5.(1)提高内在修养的水平;
(2)强化语言外化的能力;
(3)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6.(1)辅助性;(2)连续性;(3)表情性;(4)动作性;(5)情境性。
7.(1)衣着服饰。衣着服饰是一个人思想情操、情感意志、气质性格、文化修养和审美标准的综合反映。教师的不同着装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和影响。庄重典雅的衣着服饰,整洁大方,可以衬托出一个教育者的精神面貌,给学生美的享受。
(2)发型配饰。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面部特征,体现文化气质、精神风貌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发型,以整齐、清爽为首要条件,要简洁、大方、朴素、淡雅、端庄。
(3)化妆。教师适当化妆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情绪。教师的化妆应是生活妆(工作妆),要淡雅、自然大方、得体、适当,给人以无雕饰之感,寓修饰于自然健康之中。
8.(1)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适当;
(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9.手势是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的手势是一种与教学内容和有声表述相协调的教学手势。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教学口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活学生的情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动作手势的运用,必须做到简单、自然、适度、与语言协调一致。运用手势要目的明确,克服随意性,手势的速度、频度、幅度、角度等都要适度。优雅的手势不仅能有效地帮助传递教学信息,而且也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形象。
10.(1)语音和吐字;(2)音量和响度;(3)语速;(4)语调和节奏;(5)词汇;(6)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