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20名句带翻译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庄子语录及翻译庄子语录
庄子语录及翻译庄子语录庄子语录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9、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11、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13、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可不慎邪?1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1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6、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
此代俗之所谓智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
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17、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9、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0、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2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庄子》经典名句58句译注
《庄子》经典名句58句译注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庄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中国思想家,是道家的最大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禅宗、中国艺术等领域,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庄子还是世界最早的反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家。
1、〔原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注解〕庄子强调人格的独立性,追求“出入六合(宇宙),游乎九州,独往独来”的精神境界。
2、〔原文〕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注解〕庄子要求人们忘掉自我(“今吾丧我”),做超脱自由的人。
3、〔原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译文〕鹪鹩鸟在深林中做巢,不过占有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偃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注解〕这是庄子借许由之口说的话。
传说中,尧帝想将帝王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不受。
鹪(jiao)鹩(liao):一种雀。
4、〔原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
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淖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天外。
〔注解〕这段话反映了庄子对“无待”(不倚靠任何条件)的绝对自由的憧憬。
庄子称,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仍是有限的自由,而他庄子要取消一切外界条件的束缚,达到无限的自由。
5、〔原文〕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译文〕可使形体如枯木,可使心灵如死灰。
〔注解〕苏东坡云:“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这是庄子的思想。
6、〔原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译文〕世人终身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何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庄子》经典名句和解释
《庄子》经典名句和解释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解释: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结束了。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摘自《庄子·外篇·秋水》解释: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摘自《庄子·内篇·大宗师》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大江大湖。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摘自《庄子·外篇·山木》解释: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物。
小人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表面看起来像甜酒一样甘浓,实则浑浊不堪。
哀莫大于心死摘自《庄子·外篇·田子方》解释: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解释: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摘自《庄子·杂篇·列御寇》解释: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摘自《庄子·内篇·大宗师》解释: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解释: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摘自《庄子·内篇·逍遥游》解释: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仙,皮肤白的像冰雪,像是处女一样风姿绰约,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吃露水。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
以下是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求琐碎的知识,而是能够超脱俗世,宁静自在地生活。
2. "逍遥游,自在其中。
" 庄子主张人应该像自由自在的游鱼一样,超然物外,舒展心灵,融入自然。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道(宇宙万物的本源)的理解,认为道无法被言语所描述或命名。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识的广度无边无际,人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5.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人与自然的融合的看法,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6. "夫庸知非好而好非庸知也。
" 庄子认为平凡的人只追求功利和名利,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追求真善美。
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庄子主张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用善良的行为回报别人的恶意,以德报德。
8. "无为而无不为。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无为而治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治理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过度干预。
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庄子认为生命有限,但人应该保持对于真理和道义的追求,留下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10. "忧祸生于忧虑,乐福生于乐观。
" 庄子认为忧虑会带来痛苦和困扰,而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
这些庄子的经典语录展示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道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智慧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通过理解和领悟庄子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庄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值得细品
《庄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值得细品来源: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
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
庄子经典名言及翻译
庄子经典名言及翻译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翻译):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一个人没有自由思考的能力,这要比死亡还可怕。
人的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必然影响到人对事物的判断,也影响以后的生活。
3、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4、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
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
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
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5、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不过一瞬间罢了。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
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
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8、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翻译):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
庄子语录赏析
庄子语录赏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所留下的言论和格言已经成为了千古不衰的名言,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很深刻的启示。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将从七个方面分别对庄子语录进行赏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以及其对我们当今人们的启示。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的意思是说,自然界是不会有善恶之分的。
但是,庄子告诫人们不要迷失在自身的利益之中,而要能够体恤众生,以众生为尊。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2. “道不可以言传,言不可尽道也”“道”一词常常会被翻译成“a way of life”,或者“the way”。
这句话表明了道是难以表述的,因为不同人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来诠释道的做法,尝试跟随自己所认为的道走下去。
3. “大庄周梦,之玄冥之中,胡为其亡?”庄周梦蝴蝶的故事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表达了庄周将自己的梦想当作全部的精神世界,并且认为梦境与现实的界限并不真实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人生短暂,我们应该追寻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去实现它们。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认为,人生的知识是无限的,即便是一生都在学习,也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
因此,人既不能在自己的学习范围内一味消磨自己,也不能因此而过于沾沾自喜。
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学习,并持续地探索世界。
5.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表达了庄子讲究某些微妙之处的做法,比如说能够识别那些冷落的、难以察觉的存在。
我们应该注意到那些简单或微小的事情,而且需要耐心地寻找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6. “物各自有主,而世人常恶其相夺也。
”这句话表达的是有关自由和所有权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产,能够支配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样的理念,庄子告诫我们,我们应该为那些与我们生活的环境、资源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可以更美好。
7. “夫国家之大,唯一与道相遂。
庄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夫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注释:1. 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 泠然:形容风声清脆。
3. 旬有五日:十五天。
4. 致福:追求幸福。
5. 数数然:频繁地追求。
6. 免乎行:免于行走。
7. 六气:指阴阳五行之气。
8. 无己:无私心。
9. 神人:神妙的人,指得道之人。
10. 功:功业。
11. 名:名声。
译文:列御寇能够乘风而行,风声清脆悦耳。
十五天后才返回。
他在追求幸福方面,并没有频繁地追求。
虽然他免于行走,但仍有等待的时候。
至于那些顺应天地之正道,驾驭阴阳五行之气,游历无穷无尽之境的人,他们还会等待什么呢?所以说:“至高无上的人没有私心,得道之人没有功业,圣人没有名声。
”列御寇乘风而行,仍有等待的时候。
至于那些顺应天地之正道,驾驭阴阳五行之气,游历无穷无尽之境的人,他们还会等待什么呢?此篇《逍遥游》讲述了列御寇乘风而行,但仍有等待的时候,而真正的逍遥游则是不受外界束缚,顺应自然,游历无穷。
庄子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逍遥游的理解,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种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追求,达到了精神自由的高度。
在注释中,我们解释了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列子、泠然、旬有五日等,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同时,对庄子所表达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使读者能够深入领悟逍遥游的内涵。
庄子名句赏析经典语录
庄子名句赏析经典语录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之一,被誉为“道家第二祖”和“襄阳先生”,其代表作《庄子》是中国哲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庄子的名句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颇具启迪和启示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庄子的名句,举7个案例来论证。
1. 庄子的人生态度:大丈夫不屑于假生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死者多矣。
”这句话表达出庄子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豁达,他认为人的生命本质上是短暂的,是一场过客,所以大丈夫不屑于过虚伪的人生,要做真实的自己。
2. 庄子的道义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处引用的是《道德经》中的语句,庄子也引用此语句作为哲学思想的核心。
这句话的含义是“道”不可言传,只有体验才能得到,而称呼道也只是物語造成的现实的一部分,这个语句强调了语言和概念无法描述道的本质,只有通过对即将生起的概念和语言进行的讨论和分析等习得,才能感悟到道义。
3. 庄子的人性观念:人皆可为圣人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人能通其性,则人皆可为圣人也。
”意思是只要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并顺应其中的道,就可以成为圣人。
这句话表达的是庄子对人性的肯定,可以看作是他主张的道家“自然而然”思想的具体体现。
4. 庄子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句著名名言:“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就天地万物”的道家行不动无为的特殊性质,因此这句话被当作“道家哲学”的精髓所在,具有很强的哲理意义。
5. 庄子的认知观念:周身为无,内外为奇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周身皆无,内外奇妙。
”这句话就是他的观照方法:用无来看事物,让内外保持奇异新鲜的感官观念。
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达出他的认知观念,即要从万物的本体出发,以体验而非理性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6. 庄子的宇宙观念:万物齐一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吾丧我,而无以明之者,是亦不可已已。
庄子25句最经典的句子
庄子25句最经典的句子庄子25句最经典的句子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庄子所说的“有物混成”,指的是宇宙的原始状态,而“先天地生”则表明了万物的和演化。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庄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是相对的,只有相对立的两者并存,才能体现出存在的意义。
3. 逍遥游于无穷也,而不逾恶蹙之门。
庄子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即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尽情游玩,而不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庄子在这句古诗中表达了对死亡的认知,同时也呼吁人们要怀揣真诚的心灵去对待历史。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强调了人类的生命有有限的边界,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6. 天地之有始,而尽弃之故也。
在庄子看来,宇宙的存在是没有始终之分的,因为它的和消失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
7. 人生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梦。
庄子的这句名言意味着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我们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8. 不求甚解,妄为之也。
庄子告诫人们不要随意妄为,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9.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万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10. 夫佳兮,不可久也。
庄子认为美好的事物是短暂的,我们不应该过于追求,而是应该学会随遇而安。
11. 流风之曲,易角之翰。
庄子将风与角(鸟的笛子)的吹奏比作人生的曲调,意味着人生是变幻多样的。
12. 人各有志,鸟各有栖。
庄子告诫人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不要互相干涉。
13. 虎兕出于柙,龙兮驥不可驱。
庄子用来形容人才的珍贵和不可驱使。
14. 物无能也,人而能之。
庄子认为人类是物质的主宰,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和创造世界。
1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与丑、善与恶是相对立的,只有相对立的两者并存在,世界才会有价值。
16.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语录,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
语录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庄子思想名句赏析
庄子思想名句赏析庄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念和深邃的思辨而著称于世。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更是对人生、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以庄子思想名句为切入点,对其思想进行深入的赏析和探讨。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在庄子看来,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和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这些欲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相比之下,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
这句话通过对鱼和熊掌的比喻,表达了庄子对于人生追求的真谛,即“逍遥”之境,即心灵的自由和超然。
2.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表达了庄子对知识和智慧的独特见解。
在庄子看来,人们追求的知识可以分为大知和小知两种。
大知是指对于宇宙、自然、人生等大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而小知则是指琐碎的细枝末节。
庄子认为,追求大知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升华,而追求小知只会让人陷入纷扰和烦恼之中。
因此,庄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大知,超然物外,超脱尘世的琐事,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是庄子对于道的理解和阐释。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存在。
因此,道是无法用言语和名词来界定和描述的。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道的超然和超越的理解,也是他对于人们追求道的启示。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言语和名词的限制,直面道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然。
4.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表达了庄子对于无为之道的理解和阐释。
在庄子看来,人们都知道有用之用,即追求功利和实用的目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无用之用,即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庄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① ,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② 。
古之所谓道术者③ ,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④ ?明何由出⑤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⑥ 。
” 不离于宗⑦ ,谓之天人;不离于精⑧ ,谓之神人;不离于真⑨ ,谓之至人。
...《庄子·列御寇》列御寇之齐① ,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② 。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③ ?”曰:“吾惊焉④ 。
”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⑤ ,而五浆先馈⑥ 。
”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⑦ ?”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⑧ ,以外镇人心⑨ ,使人... 《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① ,休坐乎杏坛之上② 。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③ ,被发揄袂④ ,行原以上⑤ ,距陆而止⑥ ,左手据膝⑦ ,右手持颐以听⑧ 。
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① ,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② ,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③ ,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④ ,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⑤ 。
庄子弗受,... 《庄子·盗跖》孔子与柳下季为友① ,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② 。
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③ ,穴室枢户④ ,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⑤ ,万民苦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庄子·让王》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
又让于子州支父① ,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② 。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③ ,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④ ,子州支伯...《庄子·寓言》寓言十九① ,重言十七② ,卮言日出③ ,和以天倪④ 。
《庄子·胠箧》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胠箧》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将为胠箧①、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②,则必摄缄滕③,固扃��④,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⑤,唯恐缄滕扃��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⑥,不乃为大盗积者也⑦?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⑨,耒耨之所刺⑩,方二千馀里。
阖四竟之内⑪,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⑫。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⑬,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⑭,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⑮;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⑰,则是重利盗跖也⑱。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庄子精髓语录及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庄子精髓语录及解释1.庄子精髓语录及解释2.1. 知足常乐:对于庄子来说,知足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和快乐的状态。
3.2. 自得其乐:庄子认为人应该能够自己获得快乐,而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和他人的评价。
4.3. 随遇而安:庄子强调顺应自然的力量,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5.4. 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勉强做事,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6.5. 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认为道是无法言传和理解的,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范畴。
7.6. 万物皆妄:庄子指出人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知都是片面和有限的,应该摒弃妄念。
8.7. 一分为二: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立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9.8. 虚无缥缈:庄子强调世界的虚幻和多变,人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10.9. 见似不见:庄子认为人的眼睛能够欺骗人,真正的观察需要通过内心的洞察力来实现。
11.10. 反其道而行:庄子主张逆反常规,寻找到更加自由和真实的生活方式。
12.11. 真我与伪我:庄子认为人的真实自我是超越身体和社会角色的存在,应该追求真实的自我。
13.12. 忘我境界:庄子认为人应该超越自我,融入到大道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解放。
14.13. 独行道:庄子强调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重要性,不应盲从他人和社会的期待。
15.14. 知行合一:庄子主张将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道。
16.15. 忍辱负重:庄子强调忍耐和宽容的重要性,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平静。
17.16. 养生之道:庄子提倡养生的重要性,通过调节身心,达到健康和长寿。
18.17. 天道无亲:庄子认为天地的道是没有偏爱和偏见的,一切生灵平等。
19.18. 和而不同:庄子提倡和谐共处,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方式。
20.19. 无欲则刚:庄子认为无欲则刚,人需要追求内在的道德和品质。
21.寡欲者大心也,多欲者亡心也。
2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23.宁静致远。
《庄子》10句经典名言
《庄子》10句经典名言1.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这句话出自《庄子·天道》。
庄子强调质朴无华的美,认为真正的美是内在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装饰或华丽的表现。
这句话启示人们追求内在的充实和精神上的自由。
2.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 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子指出,真理(道)往往隐藏在微小的事物中,语言则可能被表面的繁华所掩盖。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不为表象所迷惑。
3.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 出自《庄子·至乐》。
庄子认为最高的快乐并非来自于感官享受,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样,最真实的赞誉并不来自外界的认可,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句话反映了庄子淡泊名利的思想。
4.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出自《庄子·逍遥游》。
这句话表明庄子倡导的人生态度:不因世人的赞誉而骄傲,也不因世人的非议而沮丧。
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评价的自由人格。
5.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来自《庄子·知北游》。
这句话以白驹过隙的形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告诫人们应珍惜时光,不要过于执着于俗世的纷扰。
6.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 出自《庄子·让王》。
这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日出而工作,日落而休息,自在地生活在天地间,体现了庄子崇尚自然、顺应天性的思想。
7.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 出自《庄子·刻意》。
这句话批判了过度的情感反应,认为情感的波动会使人偏离道德和道的本质。
庄子主张人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然。
8.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 出自《庄子·刻意》。
这句话描述了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差异,指出只有达到“贵精”境界的圣人才能真正领悟大道。
9.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 也出自《庄子·刻意》。
这句话批评那些在物质和世俗中迷失自我的人,认为他们是本末倒置。
《庄子·骈拇》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骈拇》原文、翻译及赏析骈拇本篇阐述了为人处事要合于自然,顺乎人情之常的主张。
庄子认为,仁义和礼法就像“骈拇”“枝指”和“附赘悬疣”,都是不符合本然、多余的东西,违反和伤害人的本性,不但无益于人类社会,反而是有害的。
人类应摒弃仁智,回归自然,如此才能停止纷争和罪恶,从而实现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理想社会。
在此选录了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一骈(pián)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①附赘县(xuán)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
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②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③而离朱是已!④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⑤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⑥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注释】①骈拇:脚的大拇指与第二指连在一起。
骈,并合在一起。
枝指:手的大拇指旁歧生一指。
枝,歧生。
侈:多余。
德:通“得”,指人固有的。
②淫僻:过度为淫,过偏为僻。
③五色:青、黄、赤、白、黑。
淫:过度,淫滥。
黼黻:绣在礼服上的花纹。
煌煌:光彩炫目的样子。
④而:通“如”。
离朱:据说是黄帝时期的人。
⑤擢:拔。
塞:闭塞。
收名声:沽名钓誉。
簧鼓:喧闹的意思。
⑥累瓦、结绳、窜句:都是喻指辩论者堆砌文辞、上下串说、穿凿文句。
游心:心思游荡不定。
敝跬:疲倦的样子。
誉:夸耀。
【译文】连生的脚趾和歧生的手指虽然都是天生的,可是对于人而言,却是多长出的东西;附生在人身体上的肉瘤,虽然生长在人的身体上,但是对于天生而成的身体来讲,却是多余的东西;采用多种方法推行仁义,并将之与五脏相匹配,不过这些并非道德的本然。
庄子里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庄子里的名言100句及解释1、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解释:一个人诞生,他的苦恼跟着一起诞生。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解释: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问却是无穷无尽的。
3、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解释: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
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解释:泉水枯槁,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潮湿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解释:人最大的哀痛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
6、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解释: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才智就会被遮挡。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推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才智的心。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释:假设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气负载大船。
8、凫胫虽短,续之那么忧;鹤胫虽长,断之那么悲。
解释: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哀痛。
9、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解释:最大的哀痛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0、人生天地之间,假设白驹之过隙,突然而已。
解释: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白马在一条细小的缝隙前跑过,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1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那么不见,自知那么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解释: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
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12、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解释: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3、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解释:好的习惯是经过长期修炼养成,恶习一旦形成就难以除掉。
14、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解释:准时雨降下了,却还要用池水浇灌,与雨水润泽万物相比,不是白费劲气吗?15、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
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
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
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
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
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
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源出于此。
12. 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
可玩物丧志。
1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天地》【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
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
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
”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
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
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
”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2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